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南方岩溶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及石漠化过程 被引量:14
1
作者 孙艳丽 况明生 +2 位作者 张远嘱 吴威 魏秉铎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2期80-83,共4页
中国南方岩溶地区分布有面积广泛的碳酸盐岩,发育多种岩溶地貌。由于该地区的特殊的地质、水文、气候等自然因子的影响,其岩溶生态环境非常脆弱,环境容量低,敏感度高,抗干扰能力弱。当人类对森林进行破坏使森林的"生物泵"作... 中国南方岩溶地区分布有面积广泛的碳酸盐岩,发育多种岩溶地貌。由于该地区的特殊的地质、水文、气候等自然因子的影响,其岩溶生态环境非常脆弱,环境容量低,敏感度高,抗干扰能力弱。当人类对森林进行破坏使森林的"生物泵"作用消失后,引发出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岩溶生态环境开始恶化,植被走向逆向演替等。最后出现大面积的石山,发生石漠化现象。可见,森林在岩溶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是影响岩溶生态系统的关键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南方 岩溶地区 岩溶地貌 脆弱生态环境 石漠化 岩溶生态系统 森林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阿里地区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 被引量:7
2
作者 蒙睿 明庆忠 +1 位作者 刘嘉纬 朱桂香 《热带地理》 2002年第1期57-61,75,共6页
从旅游资源的形成条件、类型结构和空间结构三个方面对旅游资源进行了描述 ,并通过定量评价、功能结构评价和综合评价等方法对旅游资源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
关键词 阿里地区 旅游资源 评价 开发 西藏 形成条件 类型结构 空间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农村资源开发与产业发展模式探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廖和平 卢艳霞 彭留英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99-101,111,共4页
三峡库区土地资源以山丘地为主,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三峡大坝蓄水、移民后靠安置,对坡耕地开发利用的压力更大。因此,遵循山地自然分异规律,基于"比较优势"与"市场需求"的双重原则,以库区坡地资源的优化利用为重点... 三峡库区土地资源以山丘地为主,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三峡大坝蓄水、移民后靠安置,对坡耕地开发利用的压力更大。因此,遵循山地自然分异规律,基于"比较优势"与"市场需求"的双重原则,以库区坡地资源的优化利用为重点,深入研究库区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方向、资源开发重点与主导产业模式,对于统筹城乡发展,优化农业布局和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资源开发 产业发展模式 坡耕地 三峡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灾害旅游资源探讨 被引量:4
4
作者 桑琰云 高玉山 +1 位作者 徐刚 崔占峰 《灾害学》 CSCD 2003年第2期85-90,共6页
灾害经济学中的害利互变原理表明,灾害也有"利"的一面。它在给人类造成巨大损失的同时,也塑造了奇异独特的灾害旅游资源,其开发利用效用是其他旅游资源无法代替的。本文系统阐述了灾害旅游资源的基本属性、特性、类型及可持... 灾害经济学中的害利互变原理表明,灾害也有"利"的一面。它在给人类造成巨大损失的同时,也塑造了奇异独特的灾害旅游资源,其开发利用效用是其他旅游资源无法代替的。本文系统阐述了灾害旅游资源的基本属性、特性、类型及可持续开发利用的设想,以便使灾害旅游资源可以发挥更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旅游资源 属性 特性 类型 可持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地貌环境脆弱性的综合评价探讨——以重庆市南岸区为例 被引量:3
5
作者 陶陶 刁承泰 《热带地理》 2003年第2期110-114,共5页
以重庆市南岸区为例分析人类造貌营力,即人类建筑活动对城市地貌环境的影响;引入基本建设投资强度对其导致的城市地貌环境脆弱性进行量化;选取了地形、气候、城市化水平、文盲率和基本建设投资强度对南岸区的城市地貌环境脆弱性进行综... 以重庆市南岸区为例分析人类造貌营力,即人类建筑活动对城市地貌环境的影响;引入基本建设投资强度对其导致的城市地貌环境脆弱性进行量化;选取了地形、气候、城市化水平、文盲率和基本建设投资强度对南岸区的城市地貌环境脆弱性进行综合评价,得到南岸区6镇的脆弱性指数,并对其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地貌环境 脆弱性 重庆 人类造貌营力 人类建筑活动 基本建设投资强度 地形 气候 城市化 文盲率 南岸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废弃物回收政策对资源化率影响效果的计量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苗建青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21-127,共7页
循环经济已成为当今全球性的关注热点。如何有效地将废弃物中的有用资源再回收利用是构建循环经济系统、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而资源化率则是衡量循环经济系统效率的关键性指标之一。本研究首次运用计量手段研究了日本一般废弃物的... 循环经济已成为当今全球性的关注热点。如何有效地将废弃物中的有用资源再回收利用是构建循环经济系统、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而资源化率则是衡量循环经济系统效率的关键性指标之一。本研究首次运用计量手段研究了日本一般废弃物的资源化率的诸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项回收政策对资源化率影响效果。结果表明,废弃物回收政策对资源化率有重大影响。对废弃物详细分类后回收以及对资源类废弃物增加回收频度有利于提高资源化率。以混合类废弃物为实施对象的计量回收制对提高资源化率最为有效,对资源类废弃物不宜实施有偿回收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废弃物回收政策 资源化率 循环经济 有偿回收制 分类回收 回收频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被引量:4
7
作者 杨晓霞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6-59,共4页
旅游业作为西部的支柱产业。其旅游资源的特色是 :旅游资源丰度大 ,精品生态旅游资源多 ,少数民族风情优势突出 ,旅游资源组合度好。西部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是 :旅游资源开发不够 ,旅游基础设施薄弱 ,缺乏科学的区域性旅游规划 ,... 旅游业作为西部的支柱产业。其旅游资源的特色是 :旅游资源丰度大 ,精品生态旅游资源多 ,少数民族风情优势突出 ,旅游资源组合度好。西部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是 :旅游资源开发不够 ,旅游基础设施薄弱 ,缺乏科学的区域性旅游规划 ,旅游开发资金严重短缺 ,旅游专业人才严重缺乏。西部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是 :制订科学的高水平的区域旅游发展规划 ,实施“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 ,实施旅游精品战略 ,创一批旅游名牌产品 ,多渠道筹集旅游发展资金 ,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西部 旅游资源 开发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岩溶流域景观格局动态变化——以云南小江流域为例 被引量:17
8
作者 蒋勇军 袁道先 +4 位作者 况明生 王建力 张贵 何绕生 章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2927-2931,i021,共6页
根据云南小江流域 1982年的航片和 2 0 0 3年的 TM影像及实地调查资料 ,获得流域两期景观类型图 ,利用 GIS、RS和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 ,分析了典型岩溶流域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及驱动机制。结果表明 :流域 6 10 .12 km2的景观类型发... 根据云南小江流域 1982年的航片和 2 0 0 3年的 TM影像及实地调查资料 ,获得流域两期景观类型图 ,利用 GIS、RS和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 ,分析了典型岩溶流域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及驱动机制。结果表明 :流域 6 10 .12 km2的景观类型发生变化 ,占流域景观总面积的 5 9% ;景观类型变化主要由未利用地向耕地和林地以及林地向耕地的转化 ;流域景观变化速度十分迅速 ,综合变化动态度达 2 .95 % ,园地和耕地景观变化动态度达 34.0 9%、10 .5 5 % ;流域景观的斑块数增加 86 .3% ,平均斑块面积减少 4 6 .1% ,流域景观的基本构型由以大斑块为主体 ,中、小型斑块镶嵌其中转变为以中等斑块为主体 ,大、小型斑块镶嵌其中的构型 ;流域景观多样性指数增长 4 .14 % ,破碎度指数增长 84 .6 % ;未利用地、林地的分离度指数分别增加 114 .5 8%和6 9.6 4 % ,而耕地的分离度指数减少 4 5 .86 % ;流域耕地、建设地重心向东北方向迁移 ,而未利用地、林地、重心向南东、南西方向迁移 ;人文因素是流域景观格局变化的直接驱动力 ,人口增长、经济发展是流域耕地景观变化进而导致系列景观变化最根本的原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岩溶流域 云南小江流域 GIS 景观动态变化 人文驱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缙云山降水pH值和化学组成特征分析 被引量:20
9
作者 魏虹 王建力 李建龙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44-348,共5页
对重庆缙云山自然保护区1998—1999年126个降雨水样的pH值和主要化学组成成分等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缙云山降水pH值平均值为5.23,电导率为33.90μS·cm-1,降水的酸化与污染程度低于重庆市市区和我国南方其它酸雨区域。缙... 对重庆缙云山自然保护区1998—1999年126个降雨水样的pH值和主要化学组成成分等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缙云山降水pH值平均值为5.23,电导率为33.90μS·cm-1,降水的酸化与污染程度低于重庆市市区和我国南方其它酸雨区域。缙云山降水中SO42-占阴离子总量的84.61%,N H4+和C a2+为主要的阳离子。N H4+和C a2+的大量存在极大地中和了酸根离子对雨水的酸化作用,降低了酸雨发生频率,但酸化雨对森林生态系统仍具有潜在的威胁。缙云山降水pH值和各离子含量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特点,总体表现为冬春季污染程度高于夏秋季,这可能与降水量的季节变化有关。酸雨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存在延迟性,故需要对保护区酸沉降特征进行更仔细和综合的动态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缙云山 酸雨 酸化雨 PH值 离子成分 大气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历史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及综合区划 被引量:11
10
作者 蒋庆丰 游珍 徐刚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2002年第1期84-88,共5页
依据文献 [1],选取地震、水灾、雹灾和旱灾四种主要灾害为研究对象 ,采用集中度、集中期和功率谱分析方法对 145 0~ 1949年 5 0 0年间贵州自然灾害进行详细地分析和研究 ,揭示了贵州历史自然灾害的年际、年内变化规律和空间分布特征 ,... 依据文献 [1],选取地震、水灾、雹灾和旱灾四种主要灾害为研究对象 ,采用集中度、集中期和功率谱分析方法对 145 0~ 1949年 5 0 0年间贵州自然灾害进行详细地分析和研究 ,揭示了贵州历史自然灾害的年际、年内变化规律和空间分布特征 ,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人口、工农业的分布情况进行了贵州自然灾害的综合区划工作 ,旨在为合理布局工农业生产和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灾害环境背景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自然灾害 时空分布 综合区划 贵州 地震 火灾 雹灾 旱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典型岩溶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分析——以云南省小江流域为例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华 蒋勇军 +1 位作者 况明生 石辉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11,共7页
在GIS支持下,利用云南小江流域两期土地利用图形数据叠加分析,得到土地利用变化图和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结果发现,1982—2003年全流域610.12km2的土地利用面积发生变化,占流域总面积的59%。土地利用的类型主要是由未利用地向耕地和林地... 在GIS支持下,利用云南小江流域两期土地利用图形数据叠加分析,得到土地利用变化图和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结果发现,1982—2003年全流域610.12km2的土地利用面积发生变化,占流域总面积的59%。土地利用的类型主要是由未利用地向耕地和林地以及林地向耕地的转化,流域综合土地利用变化动态度达2.95%。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基本构型由以大斑块为主体,散布型斑块镶嵌其中转变为以中等斑块为主体,散布型斑块镶嵌其中的构型;区域土地利用的斑块数由1014个增加到1889个,平均斑块面积由1.02km2/个减少到0.55km2/个;流域土地利用空间格局指数中多样性指数增长4.14%,均匀度指数增长4.14%,破碎度指数增长84.6%,优势度指数降低1.6%;未利用地、林地的分离度分别增加114.58%和69.64%,而耕地的分离度减少45.86%;流域耕地、建设用地重心向东北方向偏移,而未利用地、林地重心向南东、南西方向偏移。引入社会、经济数据分析,人口增长、经济发展是流域耕地增加进而导致系列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人文驱动力,而生态环境保护等宏观政策是流域林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岩溶流域 土地利用变化 小江流域 宏观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城镇供地模式改革的方向——以重庆市为例 被引量:5
12
作者 邱道持 刘明皓 +2 位作者 薛俊菲 卫欣 廖万林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2002年第1期22-26,共5页
如何优化小城镇土地供给模式已成为当前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战略问题。传统的土地供给模式具有计划供给、需求引导 ,无偿划拨、市场化程度低和体制僵化、制度不健全的基本特征。文章分析了传统土地供给模式的负面效应 ,指出传统供给模式... 如何优化小城镇土地供给模式已成为当前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战略问题。传统的土地供给模式具有计划供给、需求引导 ,无偿划拨、市场化程度低和体制僵化、制度不健全的基本特征。文章分析了传统土地供给模式的负面效应 ,指出传统供给模式下土地利用效益低下 ,导致了外延扩展、城镇用地布局混乱 ,阻碍了城市化进程。论证了传统供地模式改革的方向应该主要走供给引导需求、走内涵发展的道路 ,充分发挥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城镇 供地模式 市场机制 重庆市 土地利用 市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蚀作用下土壤抗蚀能力的表征 被引量:41
13
作者 赵晓光 石辉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2-16,共5页
研究区为黄土高原南部淳化县泥河沟流域 ,在未经翻耕的自然或人工 (耕地 )坡面上 ,选择 5 6个 1m2样地 ,(土壤为黄土 ,体积含水率 7.1%~ 2 0 .1%,干容重 1.0 1g/cm3~ 1.2 9g/cm3) ,采用南京土工仪器厂出产的WI- 3型便携式直剪仪 ,对表... 研究区为黄土高原南部淳化县泥河沟流域 ,在未经翻耕的自然或人工 (耕地 )坡面上 ,选择 5 6个 1m2样地 ,(土壤为黄土 ,体积含水率 7.1%~ 2 0 .1%,干容重 1.0 1g/cm3~ 1.2 9g/cm3) ,采用南京土工仪器厂出产的WI- 3型便携式直剪仪 ,对表层 0~ 5cm土层进行现场取样剪切 ,3次重复剪切的结果表明 ,表层土壤抗剪强度与土壤含水率及容重均密切相关。抗剪强度起初随含水率增加而缓缓增大 ,在含水率 12 %~ 14%时达最大 ,然后较迅速减弱。容重的影响表现为 :随容重增大 ,土壤抗剪强度呈直线趋势较快增大。通过室内降雨侵蚀实验 (坡面面积为0 .3m× 1.0m ,雨强分别为 1.39、1.49、1.88和 2 .6 6mm/min) ,经对收集的溅蚀物及冲刷物称重分析发现 ,无论击溅侵蚀还是径流击溅共同作用 ,在土壤干容重不变 ( 1.2 g/cm3)情况下 ,试验土壤含水率达 16 %时 ,其抗蚀能力最强。考虑到容重的影响 ,把抗剪强度作为抗蚀力指标还是较为合理的。对于表层为松散状态的坡面 ,将分别采自农耕地、荒地、草地、灌木地表层的原状土块 ( 2 5cm× 6cm× 2 .5cm)用水饱和后 ,置于长 10 0cm、宽 6 .2cm、高 6 .0cm的冲刷槽中 ,在坡度 15° ,流量 5L/min条件下进行等时冲刷。用冲刷前后同一土样重量之差除以流量 ,即可求出冲刷模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蚀作用 土壤侵蚀 抗蚀力 土壤抗剪强度 地形 地表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土地利用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廖铁军 黄云 +1 位作者 王成 付瓦利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57-160,共4页
根据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建设标准和目标,利用GIS技术,以川南山区长宁县为例,建立了区域土地利用信息系统,该系统采用地星GIS为平台,对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进行一体化管理,并运用计算机数据库语言Visu-alFoxpro进行二次开发,建立相关应用... 根据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建设标准和目标,利用GIS技术,以川南山区长宁县为例,建立了区域土地利用信息系统,该系统采用地星GIS为平台,对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进行一体化管理,并运用计算机数据库语言Visu-alFoxpro进行二次开发,建立相关应用模型数据库,通过空间数据库、属性数据库和相关应用模型数据库的集成,能有效地组织不同时空的各类型相关数据,较好地实现土地利用的变更。在此基础上对不同时空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能反映长宁县的土地利用状况及动态变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数字国土工程 区域土地利用信息系统 系统设计 系统功能 应用 数据库 GIS 模型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旅游业对西部城市化动力驱动的研究 被引量:25
15
作者 刘嘉纬 蒙睿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1期156-160,共5页
分析了旅游业对西部城市化驱动的可能性 ,在对西部城市按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旅游业发展阶段分类的基础上 ,提出了旅游业发展对西部城市化驱动的基本战略 .
关键词 旅游业 西部 城市化 动力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金佛山不同高度岩溶发育特征的差异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曾艳 况明生 +1 位作者 李林立 冯绍国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4期9-12,共4页
通过对金佛山山体不同高度的岩溶泉和土壤CO2的观测资料的分析,揭示了气温、降水等因素对岩溶发育的影响。观测资料表明:同山顶地区相比,海拔较低的地区,由于温度较高,岩溶土壤CO2的含量高且释放速率大,泉水的pH值较低,HCO-3高,其岩溶... 通过对金佛山山体不同高度的岩溶泉和土壤CO2的观测资料的分析,揭示了气温、降水等因素对岩溶发育的影响。观测资料表明:同山顶地区相比,海拔较低的地区,由于温度较高,岩溶土壤CO2的含量高且释放速率大,泉水的pH值较低,HCO-3高,其岩溶作用比山顶强,而山顶虽然降水比山下多,但是岩溶作用较弱。因此,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岩溶作用强弱不同,岩溶发育形态特征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 金佛山 差异研究 岩溶发育特征 温度 土壤CO2 岩溶泉 发育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自然灾害管理综合信息系统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蒋勇军 况明生 +3 位作者 李林立 方佳军 何凌云 曹晓林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2004年第1期84-87,92,共5页
从重庆市自然灾害情况和自然灾害信息管理现状分析入手,构建了该市自然灾害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目标、整体设计和界面的开发。该市自然灾害管理信息系统主要由4个模块组成:自然灾害数据库模块、远程通信管理模块、应用分析模型库和决策... 从重庆市自然灾害情况和自然灾害信息管理现状分析入手,构建了该市自然灾害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目标、整体设计和界面的开发。该市自然灾害管理信息系统主要由4个模块组成:自然灾害数据库模块、远程通信管理模块、应用分析模型库和决策支持模块四大部分,四大模块通过一定的数据接口连结,成为一体化系统,对市自然灾害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测,从而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灾害 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重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模式的比较与对策 被引量:9
18
作者 刘明皓 邱道持 汪红群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3期38-43,共6页
在城市化过程中 ,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模式可归纳为 3种最基本模式 :统征统管模式 ,整体国有化模式和产权二元化模式。通过对我国现有集体非农建设用地的流转模式进行对比研究 ,文章指出进行制度创新是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的前提 ,建... 在城市化过程中 ,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模式可归纳为 3种最基本模式 :统征统管模式 ,整体国有化模式和产权二元化模式。通过对我国现有集体非农建设用地的流转模式进行对比研究 ,文章指出进行制度创新是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的前提 ,建立清晰的产权制度是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的基础 ,建立合理的土地收益分配制度是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的关键 ,建立合理的土地流转机制是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非农建设用地 流转模式 比较研究 统征统管模式 整体国有化模式 产权二元化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溶槽谷地区土地整理的总结与思考——以重庆市北碚区槽上为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何多兴 谢世友 路洪海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03年第1期35-40,共6页
岩溶地区有着独特的地质、水文条件,其衍生的主要资源环境问题与非岩溶地区存在着显著的不同,其土地整理重点及实施对策也有自己的特色。本文以重庆槽上地区为例对岩溶槽谷地区独特的地质、水文背景下和人类非理性开发活动下所产生的土... 岩溶地区有着独特的地质、水文条件,其衍生的主要资源环境问题与非岩溶地区存在着显著的不同,其土地整理重点及实施对策也有自己的特色。本文以重庆槽上地区为例对岩溶槽谷地区独特的地质、水文背景下和人类非理性开发活动下所产生的土地资源特征、成因以及以生态重建、中低产田改造、建设用地整理为重点的土地整理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出了土地整理实施和完善的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地区 槽谷地区 土地整理 水文条件 地质条件 生态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准地价调整探讨——以重庆市为例 被引量:4
20
作者 邱道持 廖和平 印文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2001年第3期39-41,共3页
根据重庆市地产市场的实际情况 ,调整基准地价的技术途径有两条 :一是通过市场地价结构分析 ,认识地价结构特点 ,测算地价结构系数 ;二是通过土地收益动态分析 ,认识级差收益变化特点 ,修正级差收益分布模型 ,在专家咨询的基础上 ,以重... 根据重庆市地产市场的实际情况 ,调整基准地价的技术途径有两条 :一是通过市场地价结构分析 ,认识地价结构特点 ,测算地价结构系数 ;二是通过土地收益动态分析 ,认识级差收益变化特点 ,修正级差收益分布模型 ,在专家咨询的基础上 ,以重庆市为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准地价 调整 重庆 地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