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乙二醇光化学法制备金纳米微粒及共振散射光谱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刘庆业 覃爱苗 +2 位作者 蒋治良 何佑秋 刘绍璞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857-1860,共4页
采用共振散射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透射电镜对聚乙二醇(PEG)-Au3+纳米光化学反应进行了研究.讨论了金纳米粒子合成条件的影响,发现金纳米粒子的尺寸与PEG分子量大小有关.建立了一个利用不同分子量PEG制备一系列粒径为6~60 nm金纳... 采用共振散射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透射电镜对聚乙二醇(PEG)-Au3+纳米光化学反应进行了研究.讨论了金纳米粒子合成条件的影响,发现金纳米粒子的尺寸与PEG分子量大小有关.建立了一个利用不同分子量PEG制备一系列粒径为6~60 nm金纳米粒子的光化学合成新方法.根据PEG分子的空间位阻、疏水性等解释了PEG分子量不同而获得不同粒径金纳米粒子的原因.提出了一个合理的纳米光化学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化学反应 金纳米粒子 聚乙二醇 共振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存在下卟啉聚集的光谱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黄承志 李原芳 +1 位作者 黄新华 刘绍璞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8期731-736,共6页
报导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存在下mcso-四(对-磺基苯基)卟啉(TPPS_4)发生聚集的电子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共振光散射光谱特性.结果表明:CTMAB低于1.0×10^(-5)mol·L^(-1)时TPPS_4发生J-型聚... 报导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存在下mcso-四(对-磺基苯基)卟啉(TPPS_4)发生聚集的电子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共振光散射光谱特性.结果表明:CTMAB低于1.0×10^(-5)mol·L^(-1)时TPPS_4发生J-型聚集,形成一种交错卡迭式二聚体。在1.0×10^(-5)~1.0×10^(-4)mol·L^(-1)时,J-型聚集产物仍然存在,但TPPS_4的Soret蜂蓝移.如果CTMAB浓度高于1.0×10^(-4)mol·L^(-1),J-型聚集产物消失,出现游离碱卟啉的D_(2h)。吸收特征.相对于水介质,游离碱卟啉的Soret带在CTMAB胶束中红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聚集 卟啉 CTMAB 环境污染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微粒的共振散射光谱研究 被引量:35
3
作者 蒋治良 刘绍璞 刘庆业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2-25,共4页
液相碳纳米微粒的共振散射光谱实验表明 ,当碳浓度小于 36 0 mg/ L 时 ,它在 4 0 0、4 70、5 1 0和94 0 nm产生 4个共振散射峰 ;浓度大于 90 0 mg/ L时无共振散射 .碳微粒浓度在 0 .4 5~ 4 5 mg/ L范围内与共振散射光强度 I470 n m成... 液相碳纳米微粒的共振散射光谱实验表明 ,当碳浓度小于 36 0 mg/ L 时 ,它在 4 0 0、4 70、5 1 0和94 0 nm产生 4个共振散射峰 ;浓度大于 90 0 mg/ L时无共振散射 .碳微粒浓度在 0 .4 5~ 4 5 mg/ L范围内与共振散射光强度 I470 n m成良好线性关系 .研究了光源和扫描速度对液相碳纳米微粒共振散射光谱的影响 .结果表明 ,光源的发射强度分布不一是产生共振散射光谱峰的一个重要因素 .并结合已有的实验结果提出了界面共振吸收和黑白纳米微粒共振散射概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微粒 共振散射光谱 纳米材料 共振散射光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白黑纳米微粒铁酸钴的共振散射光谱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蒋治良 罗杨合 +1 位作者 刘凤志 刘绍璞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2期52-59,共8页
采用共沉淀-酸蚀法制备液相CoFe2O4纳米粒子.TEM和STM表明CoFe2O4纳米粒子呈球形,粒径为12nm.当CoFe2O4纳米粒子浓度低于8.4×10-6mol/L时在400,470,510,800和940nm产生5个共振散射峰.以它作模型,结合已有的实验结果提出了界面共振... 采用共沉淀-酸蚀法制备液相CoFe2O4纳米粒子.TEM和STM表明CoFe2O4纳米粒子呈球形,粒径为12nm.当CoFe2O4纳米粒子浓度低于8.4×10-6mol/L时在400,470,510,800和940nm产生5个共振散射峰.以它作模型,结合已有的实验结果提出了界面共振吸收概念和灰白黑纳米微粒共振散射原理,解释了CoFe2O4纳米粒子等体系的共振散射光谱.探讨了共振散射光谱分析体系的选择及提高方法选择性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酸钴纳米微粒 灰白黑纳米粒子 界面共振吸收 共振散射光诺 共沉淀-酸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钙黄绿素配合物在玻片表面的毛细流成环组装及其数值化荧光成象分析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黄承志 李原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038-1040,共3页
一滴撒落在固载表面上的咖啡干涸后, 会在原始液滴周边形成一个清晰的沉积环. 这种环沉积(Ring deposit)现象在其它液滴(如牛奶、 泥浆等)干涸过程中十分普遍. Deegan[1,2]等认为这是由于发生在液滴内部的毛细流作用(Capillary flow eff... 一滴撒落在固载表面上的咖啡干涸后, 会在原始液滴周边形成一个清晰的沉积环. 这种环沉积(Ring deposit)现象在其它液滴(如牛奶、 泥浆等)干涸过程中十分普遍. Deegan[1,2]等认为这是由于发生在液滴内部的毛细流作用(Capillary flow effect) 所致. 与电场和磁场一样, 毛细流传输作用对溶质分子在固载表面的固定化组装具有定向作用(Direction effect), 因而可以用于探针分子在固载表面的组装及其分析应用研究[3]. 同时, 毛细流定向组装成环技术需要样品少, 灵敏度高, 在生化研究及分析、 临床检验和环境监测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合物 玻征表面 环组装 数值化荧光成象分析 钙黄绿素 毛细流 环境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丹明6G缔合微粒共振散射光谱法测定过氧化氢 被引量:24
6
作者 李振中 蒋治良 +2 位作者 杨光 卢丹 刘绍璞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286-1288,共3页
在0.020 mol·L-1 HCl-4.0×10-4 mol·L-1 KI-1.6×10-5 mol·L-1 Mo(Ⅵ)介质中, 罗丹明6G(RhG)在540 nm处有1个荧光峰, 在540 nm处有1个同步荧光峰. 当有H2O2存在时, H2O2与过量的I-反应生成I-3, I-3与RhG形成缔... 在0.020 mol·L-1 HCl-4.0×10-4 mol·L-1 KI-1.6×10-5 mol·L-1 Mo(Ⅵ)介质中, 罗丹明6G(RhG)在540 nm处有1个荧光峰, 在540 nm处有1个同步荧光峰. 当有H2O2存在时, H2O2与过量的I-反应生成I-3, I-3与RhG形成缔合微粒, 在320, 400, 595 nm处产生3个共振散射(RS)峰;而在540 nm处荧光峰猝灭. H2O2浓度在0.068~34 μg·mL-1范围内与400 nm波长处的共振散射光强度呈线性关系. 据此建立了一个测定水中H2O2的共振散射光谱分析法. 光谱研究结果表明, (RhG-I3)n缔合微粒和界面的形成是导致体系RS增强和荧光猝灭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2O2 罗丹明6G 缔合微粒 共振散射 荧光猝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滂胺天蓝-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显色反应及其分析应用 被引量:25
7
作者 江虹 刘绍璞 +1 位作者 胡小莉 杨季冬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72-74,共3页
在 pH2.0~7.0的条件下 ,滂胺天蓝(PSB)与硫酸卡那霉素(KANA)、硫酸庆大霉素(GEN)和硫酸新霉素(NEO)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反应生成蓝色离子缔合物 ,最大显色波长位于686~690nm ,线性范围分别为0~14.0、0~12.5、0~14.0mg/L ,摩尔吸光系... 在 pH2.0~7.0的条件下 ,滂胺天蓝(PSB)与硫酸卡那霉素(KANA)、硫酸庆大霉素(GEN)和硫酸新霉素(NEO)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反应生成蓝色离子缔合物 ,最大显色波长位于686~690nm ,线性范围分别为0~14.0、0~12.5、0~14.0mg/L ,摩尔吸光系数(ε)分别为1.53×104、1.12×104、1.47×104L/(mol·cm) ;最大褪色波长位于620~622nm ,线性范围分别为0~14.0、0~12.0、0~14.0mg/L ,摩尔吸光系数(ε)分别为1.41×104、1.43×104、2.42×104L/(mol·cm) ;当用双波长叠加法测定时 ,ε值分别为2.94×104、2.55×104、3.89×104L/(mol·cm) ;探讨了适宜的反应条件 ;该法用于市售药物中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含量的测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滂胺天蓝 抗生素 氨基糖苷 显色反应 分析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纳米粒子-荧光素体系的光谱特性 被引量:14
8
作者 蒋治良 刘绍璞 +2 位作者 王力生 覃爱苗 梁宏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201-1203,共3页
There are an absorption peak at 485 nm and a synchronous fluorescence peak at 510 nm for fluorescein in the medium of 3.4×10 -3 mol/L tri-sodium citrate. The gold nanoparticle system exhibits a characterization r... There are an absorption peak at 485 nm and a synchronous fluorescence peak at 510 nm for fluorescein in the medium of 3.4×10 -3 mol/L tri-sodium citrate. The gold nanoparticle system exhibits a characterization resonance scattering peak at 580 nm. In the coexisting system of gold nanoparticle and fluorescein, there are a synchronous fluorescence peak at 510 nm and a resonance scattering peak at 580 nm. It has been found that the fluorescence peak may be quenched by gold nanoparticle. 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fluorescein is higher, the A 470 nm affects the I 470 nm of gold nanoparticle. The I 470 nm decreases exponentially with the concentration of fluoresce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纳米粒子 荧光素 光谱特性 共振散射 分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介质中中性红与双链DNA作用的光谱(英文) 被引量:7
9
作者 黄承志 李原芳 +1 位作者 黄新华 奉萍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22-238,共17页
通过分子吸收、荧光发射和共振光散射测定 ,表征了在水溶液介质中中性红 (NR)与双螺旋 DNA的作用 .在 pH 7.63和离子强度低于 0.01的水溶液介质中 ,随着 NR与 DNA的摩尔比 (R)变化 ,存在有两种结合方式 .第一种结合方式发生在 R > 2.... 通过分子吸收、荧光发射和共振光散射测定 ,表征了在水溶液介质中中性红 (NR)与双螺旋 DNA的作用 .在 pH 7.63和离子强度低于 0.01的水溶液介质中 ,随着 NR与 DNA的摩尔比 (R)变化 ,存在有两种结合方式 .第一种结合方式发生在 R > 2.22,此时获得共振光散射光谱增强信号 ,表明 NR在 DNA分子表面发生聚集 ,集聚特性可使用 RLS测定数据进行 Scatchard分析 ;第二种结合方式发生在 R< 2.22,此时 NR内嵌到 DNA分子的双链碱基对之间 ,具有特征波长红移和分子吸收增色效应 ,发生了从 DNA到 NR的分子能量转移 ,能观察到荧光增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红 双链DNA 分子吸收 荧光光度 结合方式 水溶液介质 分子能量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些分子光谱分析法测定核酸的进展 被引量:40
10
作者 刘绍璞 龙秀芬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1-107,共7页
对近年来利用分光光度法、荧光法和共振光散射法定量测定核酸的现状进行了评述 ,表中列出了重要的反应体系及分析特征 ,引用文献
关键词 分子光谱分析法 核酸 测定 DNA 分光光度法 荧光法 共振光散射法 共振瑞利散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多利亚蓝B双波长叠加吸光光度法测定微量亚硝酸根 被引量:11
11
作者 徐红 刘绍璞 罗红群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17-219,222,共4页
在稀盐酸介质中 ,维多利亚蓝B(VBB)的最大吸收峰位于 6 13nm ,当与NO- 2 反应后发生颜色变化 ,最大吸收峰红移 ,以试剂空白为参比 ,可观察到在 6 39nm处出现一新的最大吸收峰 ,同时在 5 6 0nm处发生褪色反应 ,最大褪色波长和最大吸收波... 在稀盐酸介质中 ,维多利亚蓝B(VBB)的最大吸收峰位于 6 13nm ,当与NO- 2 反应后发生颜色变化 ,最大吸收峰红移 ,以试剂空白为参比 ,可观察到在 6 39nm处出现一新的最大吸收峰 ,同时在 5 6 0nm处发生褪色反应 ,最大褪色波长和最大吸收波长处吸光度均与溶液中NO- 2 的浓度成正比 ,其线性范围在 0~ 2 0 μg/ 2 5mlNO- 2 ,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ε56 0 =2 .96× 10 4 L·mol- 1·cm- 1,ε6 39=3.2 3× 10 4 L·mol- 1·cm- 1,用双波长叠加法ε56 0 +6 39=6 .19× 10 4 L·mol- 1·cm- 1,相关系数为 0 .9999。由于显色反应在较强的酸性介质中进行 ,方法具有良好的选择性 ,用于环境水中微量NO- 2 的测定 ,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光光度法 亚硝酸根 维多利亚蓝B 亚硝化反应 环境水样 微量分析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吸光光度法测定碘离子 被引量:14
12
作者 魏丹毅 刘绍璞 胡小莉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505-507,共3页
利用溴水氧化I- 形成IO- 3 ,过量溴水用甲酸除去后在过量碘化物存在下 ,IO- 3 氧化I-产生 3倍摩尔量I- 3 ,而I- 3 在紫外光区的 2 86nm具有最大吸收 ,并在 34 5nm处另有一略低的吸收峰 ,ε2 86=1.3× 10 5L·mol- 1·cm- 1,... 利用溴水氧化I- 形成IO- 3 ,过量溴水用甲酸除去后在过量碘化物存在下 ,IO- 3 氧化I-产生 3倍摩尔量I- 3 ,而I- 3 在紫外光区的 2 86nm具有最大吸收 ,并在 34 5nm处另有一略低的吸收峰 ,ε2 86=1.3× 10 5L·mol- 1·cm- 1,ε34 5=8.1× 10 4 L·mol- 1·cm- 1,均具有很高的灵敏度。I- 在 0~16μg/2 5ml范围内遵守比耳定律 ,方法有较好的选择性 ,方法简便快速 ,用于碘盐中碘离子的测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分光光度法 碘离子 碘酸根离子 溴水 碘盐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定新药雷洛昔芬的曲利本红共振瑞利散射法 被引量:10
13
作者 范莉 刘绍璞 杨大成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7-30,共4页
在 pH1.4的醋酸钠 -盐酸缓冲溶液中,曲利本红和雷洛昔芬自身的共振瑞利散射(RRS)均很微弱,只在470nm处有很弱的散射信号,但当它们结合形成离子缔合物后,RRS大大增强,而且产生了新的散射峰,在310~530nm范围内呈现高的散射强度,且以396n... 在 pH1.4的醋酸钠 -盐酸缓冲溶液中,曲利本红和雷洛昔芬自身的共振瑞利散射(RRS)均很微弱,只在470nm处有很弱的散射信号,但当它们结合形成离子缔合物后,RRS大大增强,而且产生了新的散射峰,在310~530nm范围内呈现高的散射强度,且以396nm处的散射信号最强 ;RRS强度在0~6.3mg·L-1的范围内与雷洛昔芬的质量浓度成正比 ;方法灵敏度高,对雷洛昔芬的检出限(σ=3)为10.9μg·L-1,而且选择性、稳定性俱佳,由此建立了一种用RRS法测定痕量雷洛昔芬的方法 ;方法用于Evista片中雷洛昔芬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振瑞利散射 雷洛昔芬 曲利本红 药物分析 雌激素受体调节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色酸2C和TAN双显色体系RP-HPLC法分离测定铍(Ⅱ)、铬(Ⅲ)、铜(Ⅱ)、铁(Ⅱ)、镍(Ⅱ)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绍璞 彭敬东 邓传跃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996-1999,共4页
基于变色酸 2 C和 TAN双显色体系发展了一种同时测定铍 ( )、铬 ( )、铜 ( )、铁 ( )和镍 ( )的新 RP-HPLC法 .在 p H=5 .0的乙酸盐缓冲介质中 ,同时加入变色酸单偶氮试剂变色酸 2 C和噻唑偶氮试剂TAN,它们能与不同金属离子形成有... 基于变色酸 2 C和 TAN双显色体系发展了一种同时测定铍 ( )、铬 ( )、铜 ( )、铁 ( )和镍 ( )的新 RP-HPLC法 .在 p H=5 .0的乙酸盐缓冲介质中 ,同时加入变色酸单偶氮试剂变色酸 2 C和噻唑偶氮试剂TAN,它们能与不同金属离子形成有色螯合物 ,以 YWG-ODS柱为固定相 ,含显色剂、溴化四丁铵和乙酸盐缓冲溶液 ( p H=5 .0 )的甲醇 /乙醇 /水 (体积比 35 :5 :60 )溶液为流动相 ,并用分光光度检测器于 5 80 nm处测量 ,用 RP-HPLC可成功地分离和测定 ng/ m L级的铍 ( )、铬 ( )、铜 ( )、铁 ( )和镍 ( )等 5种金属离子 .此方法灵敏度高 ,简便快速 ,用于大米、面粉中上述金属离子的测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 测定 变色酸2C TAN 双显色体系 R米 面粉 高效液相色谱 铍(Ⅱ) 铬(Ⅲ) 铜(Ⅱ) 铁(Ⅱ) 镍(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利本红分光光度法测定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被引量:10
15
作者 江虹 刘绍璞 +2 位作者 胡小莉 秦宗会 湛海粼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86-489,共4页
在pH2.8~7.0的条件下,曲利本红(TR)与硫酸妥布霉素(TOB)、硫酸庆大霉素(GEN)和硫酸新霉素(NEO)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反应生成红色离子缔合物,最大显色波长位于392nm(NEO、GEN)和570nm(TOB),不同体系的线性范围从0~14.0mg.L-1至0~16.0mg.L... 在pH2.8~7.0的条件下,曲利本红(TR)与硫酸妥布霉素(TOB)、硫酸庆大霉素(GEN)和硫酸新霉素(NEO)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反应生成红色离子缔合物,最大显色波长位于392nm(NEO、GEN)和570nm(TOB),不同体系的线性范围从0~14.0mg.L-1至0~16.0mg.L-1,摩尔吸光系数(ε)在7.65×103~1.40×104L.mol-1.cm-1之间;最大褪色波长位于502nm(NEO)和498nm(GEN、TOB),线性范围从0~13.0mg.L-1至0~16.0mg.L-1,摩尔吸光系数(ε)在4.02×103~9.32×103L.mol-1.cm-1之间。当用双波长叠加法测定时,ε值在1.46×104~2.67×104L.mol-1.cm-1之间。探讨了适宜的反应条件及主要的分析化学性质。该法用于市售药物中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度法 曲利本红 氨基糖苷 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镧-曲利本红光度法测定新霉素及庆大霉素 被引量:7
16
作者 江虹 胡小莉 +1 位作者 湛海粼 秦宗会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1-53,共3页
在pH3.0~6.5的条件下,镧(Ⅲ) 曲利本红(TR)与硫酸新霉素(NEO)或硫酸庆大霉素(GEN)反应生成三元红色离子缔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388nm,摩尔吸收光系数(ε)为4.86×104、2.10×104L·mol-1·cm-1;最大负吸收波长位于4... 在pH3.0~6.5的条件下,镧(Ⅲ) 曲利本红(TR)与硫酸新霉素(NEO)或硫酸庆大霉素(GEN)反应生成三元红色离子缔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388nm,摩尔吸收光系数(ε)为4.86×104、2.10×104L·mol-1·cm-1;最大负吸收波长位于432nm(NEO)和428nm(GEN),摩尔吸收光系数(ε)为1.38×104、1.19×104L·mol-1·cm-1。当用双波长叠加时,ε值为6.24×104(NEO)、3.28×104(GEN)L·mol-1·cm-1。探讨了适宜的反应条件和主要分析化学性质。该法用于市售药物中新霉素、庆大霉素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霉素 庆大霉素 含量测定 镧(Ⅲ) 曲利本红 分光光度法 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橙黄Ⅳ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亚硝酸根 被引量:5
17
作者 徐红 刘绍璞 罗红群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949-950,共2页
亚硝酸根是水质检测和食品分析中重要的测定项目之一。天然水和食品中亚硝酸根的测定主要用分光光度法,较经典方法是基于重氮化偶联反应和亚硝化反应,催化光度法也有不少研究。近年来,亚硝化反应由于方法简便、反应产物具有良好的稳... 亚硝酸根是水质检测和食品分析中重要的测定项目之一。天然水和食品中亚硝酸根的测定主要用分光光度法,较经典方法是基于重氮化偶联反应和亚硝化反应,催化光度法也有不少研究。近年来,亚硝化反应由于方法简便、反应产物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分析性能,重新引起了人们的兴趣。本文研究了在盐酸介质中,橙黄Ⅳ与亚硝酸根的亚硝化反应,建立了以双波长叠加分光光度法测定亚硝酸根的方法。用于环境水和合成水样中微量亚硝酸根的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测定 亚硝酸根 橙黄Ⅳ 亚硝化反应 重氮化偶联反应 食品分析 催化光度法 双波长叠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痕量碘离子的铬(Ⅵ)-碱性呫吨染料体系分光光度法测定 被引量:8
18
作者 吕明玉 刘绍璞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5-37,共3页
在过量溴化物存在下的稀磷酸介质中 ,I-被Cr(Ⅵ )氧化成I2 后与Br-结合形成[I2Br] -配阴离子 ,该配阴离子能进一步与罗丹明6G、罗丹明B、吖啶红等碱性吨染料阳离子形成离子缔合配合物。在聚乙烯醇存在下 ,缔合物体系稳定且溶液颜色有... 在过量溴化物存在下的稀磷酸介质中 ,I-被Cr(Ⅵ )氧化成I2 后与Br-结合形成[I2Br] -配阴离子 ,该配阴离子能进一步与罗丹明6G、罗丹明B、吖啶红等碱性吨染料阳离子形成离子缔合配合物。在聚乙烯醇存在下 ,缔合物体系稳定且溶液颜色有明显的变化 ,可用于I-离子的光度测定。方法具有高灵敏度 ,不同体系的摩尔吸光系数在4 .96×104 ~1 .1×105 L·mol-1·cm-1 之间 ,以罗丹明6G和罗丹明B体系灵敏度较高。碘离子质量浓度分别在0~0.8mg/L(罗丹明B和罗丹明6G体系)、0~1.0mg/L(吖啶红体系 )之间遵守比尔定律。方法具有良好的选择性 ,用于海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离子 分光光度法 Zan吨染料 溴化钾 重铬酸钾 海带黄豆 西地碘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铕-伊文思蓝分光光度法测定新霉素及妥布霉素 被引量:2
19
作者 江虹 胡小莉 秦宗会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13-615,共3页
在酸性条件下,铕(Ⅲ) 伊文思蓝(EB)与硫酸新霉素(NEO)或硫酸妥布霉素(TOB)反应生成三元蓝色离子缔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位于668nm(NEO)和670nm(TOB);线性范围分别为0~15.5μg·mL-1(NEO)和0~15.0μg·mL-1(TOB);摩尔吸收光系数(... 在酸性条件下,铕(Ⅲ) 伊文思蓝(EB)与硫酸新霉素(NEO)或硫酸妥布霉素(TOB)反应生成三元蓝色离子缔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位于668nm(NEO)和670nm(TOB);线性范围分别为0~15.5μg·mL-1(NEO)和0~15.0μg·mL-1(TOB);摩尔吸收光系数(ε)为1.19×105(NEO)和9.05×104(TOB)L·mol-1·cm-1;最大负吸收波长位于608nm,线性范围分别为0~16.5μg·mL-1(NEO)和0~16.0μg·mL-1(TOB),摩尔吸收光系数(ε)为1.54×105(NEO)和1.08×105(TOB)L·mol-1·cm-1。当用双波长叠加时,ε值为2.73×105(NEO)和2.00×105(TOB)L·mol-1·cm-1。该法已用于市售药物及尿液中新霉素和妥布霉素含量的测定,分析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文思蓝 新霉素 妥布霉素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堇褪色光度法测定微量肝素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红 刘绍璞 +1 位作者 罗红群 席晓岚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829-831,共3页
在pH4.10的Britton-Robinson缓冲溶液中,肝素与碱性吩噻嗪染料硫堇形成离子缔合物时,染料发生明显的褪色。体系吸光度的降低与肝素钠浓度成正比,肝素的质量浓度在0~60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摩尔吸光系数为3.58×10^6L... 在pH4.10的Britton-Robinson缓冲溶液中,肝素与碱性吩噻嗪染料硫堇形成离子缔合物时,染料发生明显的褪色。体系吸光度的降低与肝素钠浓度成正比,肝素的质量浓度在0~60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摩尔吸光系数为3.58×10^6L·mol^-1·cm^-1。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和共存物质的影响,表明方法选择性好。用于肝素钠注射液效价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回收率为96.5%~10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色光度法 肝素 硫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