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开展一条龙服务,提高西部外语教学质量——大学与中学联合创办外语特色学校的探索 |
邓晓芳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
2002 |
7
|
|
2
|
大学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
仇晓春
|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5 |
2
|
|
3
|
试论文体的本质 |
林文治
刘家荣
|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
2000 |
7
|
|
4
|
语言空间系统的认知阐释 |
文旭
匡芳涛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
2004 |
49
|
|
5
|
狄奥尼索斯的报复——《蝇王》之神话原型分析与重释 |
胡蕾
|
《山东外语教学》
|
2000 |
13
|
|
6
|
论隐喻互动论和认知互动论的统一 |
贾志高
程杰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
2002 |
9
|
|
7
|
构块语法对语言研究及外语教学的启示 |
郑靓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
2004 |
2
|
|
8
|
世界语言测试理论的发展 |
陶百强
|
《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
|
2004 |
19
|
|
9
|
心灵的朝圣者——约翰·济慈的宗教观 |
罗益民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
2003 |
16
|
|
10
|
词汇空缺的发现程序和认知理据 |
文旭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
2003 |
7
|
|
11
|
话语角色冲突与转换 |
刘承宇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
2003 |
7
|
|
12
|
从符号学的角度看借代生成与理解 |
褚修伟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
2002 |
7
|
|
13
|
酒神狄奥尼索斯的胜利——谈《榆树下的欲望》中超越悲剧的意义 |
姜萌萌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
2003 |
1
|
|
14
|
“NP的VP”短语的句法结构分析 |
李欣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
2006 |
0 |
|
15
|
距离性——过去时的认知语言学解读 |
赵莉
黄娟
|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04 |
3
|
|
16
|
预设投射问题的认知解释 |
马国玉
|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05 |
6
|
|
17
|
语用移情、跨文化交际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
汪虹
|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6 |
5
|
|
18
|
对于二语习得中场独立/依存研究的反思 |
赵娅琴
|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
2006 |
4
|
|
19
|
语用失误以及第二语言学习者语用能力的培养 |
王毅
|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6 |
3
|
|
20
|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外语教学中有效输入的启示 |
王秀容
|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
2006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