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字的字形结构特点及其认知规律与小学识字教学 被引量:34
1
作者 陈传锋 董小玉 徐缨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1期92-96,共5页
概述了小学识字教学注重汉字的字形结构特点及认知规律的理论依据 ,综述了以汉字的字形结构特点及其认知规律为基础的小学识字教学方法 。
关键词 汉字 识字教学 小学教育 字形结构 认知规律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黎明的躁动与黄昏的宁静——从张承志、阿城的生命悲剧意识看中西文化在当代文坛上的交汇 被引量:2
2
作者 陈伯君 苏丁 《当代文坛》 1987年第4期55-58,共4页
八十年代,中国文学进入思考文化与生存的领域。刚经历了一场长达十年的挫折,痛定思痛,历史的荒诞,个体的渺小,圣洁的价值观念不堪一击,人们强烈地感受了生命存在的可悲。无论这种感受是表层的还是深层的,是暂时的还是将蔓延下去,新时期... 八十年代,中国文学进入思考文化与生存的领域。刚经历了一场长达十年的挫折,痛定思痛,历史的荒诞,个体的渺小,圣洁的价值观念不堪一击,人们强烈地感受了生命存在的可悲。无论这种感受是表层的还是深层的,是暂时的还是将蔓延下去,新时期文学悲剧思考已形成思潮。站在各自的支点上,感受悲剧的人生和张扬适应现实、改造现实的意志和理性精神,这样的文学作品,无疑能够扣动时代的心弦。张承志、阿城能在文坛上留下久经不息的声响,诚然,如同许多评论家指出的那样,他们把文学引向了对一个民族文化的历史,现状和向何处去的思考,契合了席卷中国思想界各个领域的文化热趋向,我们想进一步指出,他们的文学思考完成着艺术思考向人的生存领域的过渡,引发了潜伏着的一个民族强烈感受到了,欲言又止的生命悲剧意识。人,应该具备怎样的悲剧精神,使多磨多难的人生具备一定的意义,引起悲剧意识觉醒的人们极大的关注。较之同时代的作家,张承志、阿城的思考尤为鲜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承志 生命悲剧意识 当代文坛 中西文化 命运 悲剧情绪 悲剧精神 王一生 天人合 女记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戏剧节奏论 被引量:10
3
作者 胡润森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55-63,共9页
戏剧节奏是戏剧艺术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又是最难把握的概念。不过我们仍有可能确立分析戏剧节奏的几条基本原则,即动态性、延续性、整体性、综合性。戏剧节奏类型可有不同划分标准,本文倾向于“情绪”、“时间”、“空间”为标准相应... 戏剧节奏是戏剧艺术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又是最难把握的概念。不过我们仍有可能确立分析戏剧节奏的几条基本原则,即动态性、延续性、整体性、综合性。戏剧节奏类型可有不同划分标准,本文倾向于“情绪”、“时间”、“空间”为标准相应地划分出三种不同戏剧节奏。戏剧节奏是形式,又不仅仅是形式或为形式而形式。它的内在目的是创造一种跌宕、广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节奏 情绪 时间 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现代尚力文艺思想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本朝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03-106,53,共5页
论中国现代尚力文艺思想王本朝(西南师大中文系)中国现代文学的嬗变进程中蕴含生长着一般勃勃生机的尚力文艺思想,诸如梁启超的“熏、浸、刺、提”四力学说,鲁迅的“摩罗诗力”观念,郭沫若的“浪漫情力”精神,郑振铎的“血和泪”... 论中国现代尚力文艺思想王本朝(西南师大中文系)中国现代文学的嬗变进程中蕴含生长着一般勃勃生机的尚力文艺思想,诸如梁启超的“熏、浸、刺、提”四力学说,鲁迅的“摩罗诗力”观念,郭沫若的“浪漫情力”精神,郑振铎的“血和泪”文学主张和胡风所倡扬的“主观战斗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思想 尚力 中国现代文学 郭沫若 审美主体 浪漫主义 “主观战斗精神” 社会人生 话语方式 权力意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部早期形态的绿林英雄传奇——谈《水浒》的侠行与侠义 被引量:2
5
作者 韩云波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47-51,共5页
《水浒》究竟是部什么书?本文尝试从侠行与侠义角度来分析《水浒》一书所包含的民间俗文化传统实质及其表现。以下分四部分渐进说明。一、水浒的节侠英雄120回本《水浒全传》引首有诗云:“万姓熙熙化育中,三登之世乐无穷。岂知礼乐笙镛... 《水浒》究竟是部什么书?本文尝试从侠行与侠义角度来分析《水浒》一书所包含的民间俗文化传统实质及其表现。以下分四部分渐进说明。一、水浒的节侠英雄120回本《水浒全传》引首有诗云:“万姓熙熙化育中,三登之世乐无穷。岂知礼乐笙镛治,变作兵戈剑戟丛。水浒寨中屯节侠,梁山泊内聚英雄。细推治乱兴亡数,尽属阴阳造化功。”在一个老生常谈的兴衰运数框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基础 礼乐 等级秩序 社会道德 水浒 小生产者 物质利益 英雄传奇 社会关系 道德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戴望舒与中西诗歌文化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怡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70-75,共6页
论戴望舒与中西诗歌文化李怡(西南师大中文系)在中国现代新诗史上,戴望舒的形象包涵着一系列有待清理的异样因素。一方面,他以《诗论零札》建构了现代派诗歌的艺术纲领,以自己的创作实践着“散文入诗”的新路,从而突破了新月派唯... 论戴望舒与中西诗歌文化李怡(西南师大中文系)在中国现代新诗史上,戴望舒的形象包涵着一系列有待清理的异样因素。一方面,他以《诗论零札》建构了现代派诗歌的艺术纲领,以自己的创作实践着“散文入诗”的新路,从而突破了新月派唯格律是从的僵硬模式,他尽力译介法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望舒 法国象征主义诗歌 中西诗歌 戴望舒诗歌 潜意识 波德莱尔 温庭筠 李商隐 音乐性 新月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督教与郭沫若文学创作的文化阐释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本朝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56-61,共6页
基督教与郭沫若文学创作的文化阐释王本朝基督教文化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渗透与现代作家对其选择性地接纳影响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审美内涵,显示出中西文化交流、碰撞的层面及转换特征。①具有恢宏气度和博大眼光的郭沫若也自觉地把基督教文... 基督教与郭沫若文学创作的文化阐释王本朝基督教文化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渗透与现代作家对其选择性地接纳影响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审美内涵,显示出中西文化交流、碰撞的层面及转换特征。①具有恢宏气度和博大眼光的郭沫若也自觉地把基督教文化作为文化视景,分析、感受、吸收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督教 郭沫若 文学创作 文化阐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史:延续与断裂的双重构造 被引量:2
8
作者 张荣翼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69-72,共4页
文学史涉及到文学与历史两大领域,学界对该学科的定位有分歧。焦点在于,“‘文学’‘史’究竟是文学作品一种集结展现的方式,亦或是史学论述的一项分支?”①表面看来,这只是官说者之间立场的差异,而实质上,这是文学史学科本身蕴含的矛... 文学史涉及到文学与历史两大领域,学界对该学科的定位有分歧。焦点在于,“‘文学’‘史’究竟是文学作品一种集结展现的方式,亦或是史学论述的一项分支?”①表面看来,这只是官说者之间立场的差异,而实质上,这是文学史学科本身蕴含的矛盾二重性的一种反映。 作为文学,文学史所列对象都涉及到审美问题,它是一种共时序列,作为历史,文学史又是一种有着编年性质的历时序列。其文学的一面,强调文学审美活动在各时代、各社会间的相互碰撞,其作用的机制是断裂的,即并不存在一个统一的文学目标,文学史不是人们审美活动的线性进化的历程。其历史的一面,又不能不强调文学发展的承继性和在承继基础上进行的新创造。由于文学史研究涉及到这样矛盾的两个方面,所以,文学史的学科构架就蕴含了延续与断裂的双重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类 文学接受 文学史 延续 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其肉更要学其魂——比较《狮子王》和《宝莲灯》 被引量:4
9
作者 彭娇雪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9年第Z1期28-29,共2页
今年,由上海美术电影创作精英们推出的卡通长片《宝莲灯》,在媒体的关注下以美国迪斯尼动画本土挑战者的姿态登上各地银幕,大有收复国产卡通片市场之势。 的确,回顾中国动画业近两年半个世纪的发展动画创作经历了一个由盛转衰的历程。自... 今年,由上海美术电影创作精英们推出的卡通长片《宝莲灯》,在媒体的关注下以美国迪斯尼动画本土挑战者的姿态登上各地银幕,大有收复国产卡通片市场之势。 的确,回顾中国动画业近两年半个世纪的发展动画创作经历了一个由盛转衰的历程。自1941年,上海万氏兄弟摄制出中国也是亚洲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之后,中国动画创作者们制作出《大闹天宫》、《骄傲的将军》,《三个和尚》等200部想象瑰丽、脍炙人口的佳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狮子 动画业 中国动画 情节设置 动画片 动画创作 “儿童本位” 人物塑造 喜剧精神 文化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易代之际容美土司的图存方针及其启示 被引量:5
10
作者 赵平略 杨绪容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1期48-51,共4页
明清易代之际容美土司面临着严重的存亡问题,其时,相继承绪的五位司主采用了一致的图存方针。这就是审时度势,尽量避免卷入战争。容美土司采用这种方针虽然是为了容美土司上层的利益,但有其不得已的背景,并且客观上有利于容美土司... 明清易代之际容美土司面临着严重的存亡问题,其时,相继承绪的五位司主采用了一致的图存方针。这就是审时度势,尽量避免卷入战争。容美土司采用这种方针虽然是为了容美土司上层的利益,但有其不得已的背景,并且客观上有利于容美土司人民的利益,有利于容美土司人民不断丰富创造土家文化,也有利于祖国的统一。容美土司的这种图存方针的研究,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我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揭示历史发展的某些本质规律,具有新的深刻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家文化 容美土司 明末清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良心——杜甫魅力新探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明华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47-52,共6页
在中国文学史上,杜甫得到了来自两方面的认可:统治者需要这样一个“一饭未尝忘君”的忠臣,人民欢迎这样一位与他们心息相通的诗人。这两方面的欢迎使杜甫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有些特别,也使我们的研究者有些为难。其实,这正说明了杜诗... 在中国文学史上,杜甫得到了来自两方面的认可:统治者需要这样一个“一饭未尝忘君”的忠臣,人民欢迎这样一位与他们心息相通的诗人。这两方面的欢迎使杜甫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有些特别,也使我们的研究者有些为难。其实,这正说明了杜诗的丰富性、复杂性。本文试图从“社会良心”的角度对杜甫的魅力进行新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中国文学史 良心 忧患意识 知识分子 批判意识 唐王朝 统治者 杜诗 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世界文学与“他者编码”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荣翼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73-79,共7页
当今的所谓“世界文学”是以西方文学的价值标准为中心建立起来的,在这一体系中,第三世界文学被西方的“他者”进行“编码”后,便常常被加以扭曲或变形地理解。这种被“编码”的境遇使得所有第三世界国家的文学都有脱离过去传统、失... 当今的所谓“世界文学”是以西方文学的价值标准为中心建立起来的,在这一体系中,第三世界文学被西方的“他者”进行“编码”后,便常常被加以扭曲或变形地理解。这种被“编码”的境遇使得所有第三世界国家的文学都有脱离过去传统、失去民族特性的可能,从而也加剧了其边缘化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第三世界的文学家们要想改变现状,就必须通过对“他者编码”的具体分析而采取一种开放的、适合本民族文学健康发展的文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世界文学 文学理论 编码 “世界文学” 第三世界国家 欧洲文学 他者化 “他者” 文学批评 西方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文艺理论当代视点的建构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荣翼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00-106,共7页
文艺理论的真正变革不应是被动地适应文艺现象的变化,还需要能动地调整自身参与到文艺的变革之中。因此,提出文艺理论应建构自身的当代视点这一命题就具有现实意义及理论意义。而对当代视点设定问题的研讨则必须结合文艺理论的自身特... 文艺理论的真正变革不应是被动地适应文艺现象的变化,还需要能动地调整自身参与到文艺的变革之中。因此,提出文艺理论应建构自身的当代视点这一命题就具有现实意义及理论意义。而对当代视点设定问题的研讨则必须结合文艺理论的自身特性,即通过对文艺理论的意识形态分析,兼顾文艺理论作为“理论”的特质,并结合文艺理论的艺术特性来设定。与此同时,处理好文艺理论的当代视点与文艺理论传统的关系亦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理论 意识形态 认识对象 文艺现象 理论思维 文艺理论体系 俄狄浦斯 形态分析 亚里士多德 当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盆地文明·天府文明·内陆腹地文明──论现代四川文学的文化背景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怡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02-107,共6页
盆地文明·天府文明·内陆腹地文明──论现代四川文学的文化背景李怡文学的发生发展总是在一定的文明的土壤上进行的,而文明则是以地理环境为基础的兼及社会习俗、文化积淀等诸多内素在内的一个复杂的综合性存在,这都构成为... 盆地文明·天府文明·内陆腹地文明──论现代四川文学的文化背景李怡文学的发生发展总是在一定的文明的土壤上进行的,而文明则是以地理环境为基础的兼及社会习俗、文化积淀等诸多内素在内的一个复杂的综合性存在,这都构成为文学的“文化背景”。考察现代四川文学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四川文学 盆地文明 郭沫若 现代四川作家 现代作家 文化背景 巴蜀文化 巴蜀地区 袍哥 国民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史诗的三次衰亡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荣翼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15-120,共6页
史诗的三次衰亡张荣翼西南师大中文系当人们谈及文学时,可以掺杂着各种复杂的感情。如可以含一种鄙夷的色彩,认为它是无关乎实际民生的消闲之物;也可以含有一种崇敬之感,认为它是超越了实际的狭隘的生活考虑,体现人对世界的超越性... 史诗的三次衰亡张荣翼西南师大中文系当人们谈及文学时,可以掺杂着各种复杂的感情。如可以含一种鄙夷的色彩,认为它是无关乎实际民生的消闲之物;也可以含有一种崇敬之感,认为它是超越了实际的狭隘的生活考虑,体现人对世界的超越性。但人们在谈及文学中的史诗时,则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史诗 现实主义 主人公 全景描写 批判现实 托尔斯泰 文体 艺术作品 视觉文化 中国古典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美学史的诗性读解——读《西方文艺美学导论》 被引量:1
16
作者 郑劲松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1998年第6期92-92,91,共2页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美学。一种文化有一种文化的美学。文化与时代的主体都是人。支撑着一种文化衍生发展,一个时代兴衰流变的力量,归根结底不外乎人的精神或其物化形式。所谓时代,历史地看,不外乎浩浩荡荡的时间长河中横切的一段...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美学。一种文化有一种文化的美学。文化与时代的主体都是人。支撑着一种文化衍生发展,一个时代兴衰流变的力量,归根结底不外乎人的精神或其物化形式。所谓时代,历史地看,不外乎浩浩荡荡的时间长河中横切的一段区间。这一区间自有它的波涛与声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美学 西方美学史 导论 读解 诗性 衍生发展 物化形式 人的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二十世纪文学悲剧意识的价值内涵
17
作者 王本朝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15-120,共6页
一 悲剧价值的确立与追求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儒道并重,儒家有诗教传统,重艺术的伦理价值,孔子曰:诗可以“兴”“观”、“群”“怨”;老庄的道家追求“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无为”之美,他们都强调美与真、善的合谐美。叙事文学的悲剧也... 一 悲剧价值的确立与追求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儒道并重,儒家有诗教传统,重艺术的伦理价值,孔子曰:诗可以“兴”“观”、“群”“怨”;老庄的道家追求“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无为”之美,他们都强调美与真、善的合谐美。叙事文学的悲剧也表现出“哀而不伤”,“乐而不淫”的“大团圆”结局。古代有悲剧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的悲剧性 悲剧价值 悲剧意识 中国二十世纪文学 价值内涵 新时期文学 巴金 作家 沈从文 郁达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态化与意志化的消长──论中国现代新诗的文化特征
18
作者 李怡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05-109,共5页
中国现代新诗源于民族传统诗学与外来西方诗学,因此,物态化与意志化这双重品格的消长就成为其文化特征。意志化是中国现代新诗的重要走向,而物态化则是它的核心、归宿和取之不竭的能量之源。在中国新诗的实际运动中,二者彼此消耗、... 中国现代新诗源于民族传统诗学与外来西方诗学,因此,物态化与意志化这双重品格的消长就成为其文化特征。意志化是中国现代新诗的重要走向,而物态化则是它的核心、归宿和取之不竭的能量之源。在中国新诗的实际运动中,二者彼此消耗、削弱,都不可能再完整地显示自己固有的文化价值取向。但与此同时,在一定角度上的相似性也使它们有机地融合,从而使“主客统一”这一诗学追求完成了从西方到传统的转折,使传统诗学的物态化精神实现了最关键性的调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新诗 物态化 中国新诗 文化特征 郭沫若 意志 西方诗学 闻一多 内在情绪 文化价值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谈“姑奶奶”的释义
19
作者 杨婷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1-31,共1页
也谈“姑奶奶”的释义□杨婷《语文建设》1996年第1期载有周士琦老师的《“姑奶奶”释义补》一文,主要是说“姑奶奶”一词除《现代汉语词典》和徐世荣先生在《北京土语词典》中所提到的义项外,还应增加一个义项,即“对未婚女儿... 也谈“姑奶奶”的释义□杨婷《语文建设》1996年第1期载有周士琦老师的《“姑奶奶”释义补》一文,主要是说“姑奶奶”一词除《现代汉语词典》和徐世荣先生在《北京土语词典》中所提到的义项外,还应增加一个义项,即“对未婚女儿的尊称”。笔者认为,周文给“姑奶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姑奶奶 《儿女英雄传》 《现代汉语词典》 《红楼梦》 释义 陌生人 土语词 语文建设 守规矩 小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旋律的新开拓——简评《她来自台北》
20
作者 萨仁高娃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5-5,共1页
中国影坛为了突出主旋律,从《焦裕禄》开始,各厂相继推出了自己的献礼片,献礼片和主旋律,似乎是同义词。题材大多局限在革命历史、英雄人物方面,领域未免狭小了一点。亚运会这样一件极重大的活动,除儿童片《我的九月》有所折射外,竟没... 中国影坛为了突出主旋律,从《焦裕禄》开始,各厂相继推出了自己的献礼片,献礼片和主旋律,似乎是同义词。题材大多局限在革命历史、英雄人物方面,领域未免狭小了一点。亚运会这样一件极重大的活动,除儿童片《我的九月》有所折射外,竟没有一部影片有所反映。香港的献礼片《她来自台北》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白,仅此一点,意义就非同寻常,极大地扩展了献礼片的文化品格,丰富了献礼片的表现内容。该片采用单线结构推动故事的发展。主要以酷爱武术的少女陈宁排除困难,力争参加亚运会为主线,另又穿插了一些情节,使影片多姿多彩。编导没有编造一些惊险离奇的情节,而是从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摒弃了武打片的陈规陋习,以行云流水般的散文式手法,恬静而淡雅的画面,姚娓叙述在亚运会这个典型背景下出现的人和事。这种表现形式充分展现了电影的叙写功能,而且成功地将其同献礼片和谐的统一起来,有一定的意念化,又不使人感到是在说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献礼片 英雄人物 文化品格 革命历史 审美价值 表现领域 艺术形象 艺术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