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木香花不同花期及盛花期花器官的挥发性成分分析
1
作者
杨云
闫顺
+3 位作者
陈倩
黄琳曦
张先言
汪琼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121,共12页
【目的】探究木香花(Rosa banksiae Ait.var.banksiae)挥发性成分释放规律,为其花香调控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以花蕾期、半开期、盛花期和末花期木香花花朵以及盛花期木香花的雌蕊、雄蕊、花瓣和萼片为试验材料,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
【目的】探究木香花(Rosa banksiae Ait.var.banksiae)挥发性成分释放规律,为其花香调控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以花蕾期、半开期、盛花期和末花期木香花花朵以及盛花期木香花的雌蕊、雄蕊、花瓣和萼片为试验材料,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和聚类热图分析木香花不同花期和盛花期花器官挥发性成分及其差异。【结果】不同花期的木香花中共检出78种挥发性成分,包含烯烃类、醛类、醇类、酸类、酮类等。从花蕾期、半开期、盛花期、末花期的木香花中分别检出39,41,45和41种挥发性成分,共有成分有20种;不同花期木香花的挥发性成分组成不同,花蕾期、盛花期和末花期相对含量最高的挥发性成分均为β-蒎烯,其相对含量分别为26.20%,16.85%和21.24%;Z-5-十九烯在半开期相对含量最高,为23.03%。不同花期的木香花中有38种差异挥发性成分,其中半开期、盛花期和花蕾期挥发性成分相近,均与末花期挥发性成分差异较大。从盛花期木香花的雌蕊、雄蕊、花瓣、萼片中分别检出27,30,28和27种挥发性成分,其中烯烃类物质在雌蕊、雄蕊、花瓣中相对含量最高,萼片中酯类物质相对含量最高。雌蕊与萼片中挥发性成分差异较大,花瓣与雄蕊中挥发性成分差异较小。β-蒎烯、甲酸芳樟醇、5-十九烯-1-醇、Z-5-十九烯、正十九烷、2-甲氧基-3-(2-丙烯基)苯酚、β-罗勒烯、乙酸苄酯和正辛醛是不同花器官中主要差异性挥发成分,同时β-蒎烯相对含量较高的雌蕊和β-罗勒烯、甲酸芳樟醇、正辛醛相对含量较高的萼片是木香花释放香气的主要部位。【结论】木香花花香主要来自其雌蕊和萼片中的挥发性化合物,这些挥发性成分在末花期变化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香花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挥发性成分
花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筇竹钾离子通道QtSKOR1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陈叶丹
赵小艳
+2 位作者
黑晶莹
王澍
芮蕊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72-581,共10页
【目的】外向整流型钾离子通道SKOR(Stelar K+outward rectifier)家族是参与植物钾离子转运和分配的重要通道,且K+在植物生理过程和响应非生物胁迫中有决定性作用。旨在研究外向整流型钾离子通道SKOR在富含钾元素的筇竹(Qiongzhuea tumi...
【目的】外向整流型钾离子通道SKOR(Stelar K+outward rectifier)家族是参与植物钾离子转运和分配的重要通道,且K+在植物生理过程和响应非生物胁迫中有决定性作用。旨在研究外向整流型钾离子通道SKOR在富含钾元素的筇竹(Qiongzhuea tumidinoda)发育及受到盐胁迫过程中的功能。【方法】利用RACE技术从筇竹的幼苗中获得SKOR基因并命名为QtSKOR1(基因号:MT078984),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分析及表达特征分析。【结果】QtSKOR1基因开放阅读框(1923 bp)编码了641个氨基酸。QtSKOR1蛋白存在环核苷酸(cNMP)和锚蛋白重复结构域(ANK)属于Shake亚家族,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57.27 kD,理论等电点为4.94,含有3个跨膜区但不存在信号肽,属于疏水性蛋白。亚细胞定位分析表明QtSKOR1蛋白主要定位于线粒体(30.4%)和细胞质(26.1%)中。同源分析和进化分析显示,QtSKOR1与二穗短柄草(Brachypodium distachyum)和玉米(Zea mays)的同源性较高,分别为89.06%和87.91%。qPCR结果显示,QtSKOR1基因在筇竹所有组织中均有表达,且表达量从高到低依次为叶、根、茎、笋。与对照相比,随着钾胁迫时间的增加,QtSKOR1的表达量在根中显著增加,而在茎叶中显著降低。随着钠胁迫时间的增加,QtSKOR1的表达量在根茎叶中均呈下降趋势。【结论】QtSKOR1基因属于Shake亚家族,均参与了筇竹各个组织特别是叶的钾运输。同时,在钾胁迫下QtSKOR1基因在根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筇竹
K^(+)通道蛋白
QtSKOR1基因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短毛切梢小蠹成虫口器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
2
3
作者
钱路兵
张梦蝶
+1 位作者
杨斌
李宗波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29-336,共8页
口器是昆虫近距离感知的重要器官,通过环境扫描电镜对发生于云南地区的短毛切梢小蠹成虫口器上的感器进行观察,并作了详细描述。短毛切梢小蠹口器由1个上唇,1对上颚、1对下颚、1个下唇和1个舌组成,共有6类12种感器,分别为毛形感器(2亚型...
口器是昆虫近距离感知的重要器官,通过环境扫描电镜对发生于云南地区的短毛切梢小蠹成虫口器上的感器进行观察,并作了详细描述。短毛切梢小蠹口器由1个上唇,1对上颚、1对下颚、1个下唇和1个舌组成,共有6类12种感器,分别为毛形感器(2亚型)、刺形感器(3亚型)、锥形感器(2亚型)、末梢锥形感器(3亚型)、腔锥形感器和指形感器。毛形感器数量最多,分布于上颚、内颚叶、外颚叶上部及上唇;刺形感器则位于茎节、内颚叶、下唇、下颚须与下唇须的节间处;锥形感器1仅分布于下唇内侧,而锥形感器2和末梢锥形感器则呈聚集分布于下颚须和下唇须的端部,且感器末端均有微孔;腔锥形感器和指形感器仅着生于下颚须第3节侧面,但没有感器分布于舌表面。口器感器的类型、数量和分布均没有性二型现象,但末梢锥形感器3和指形感器的数量存在种内变异,前者有9~13个,后者有4~6个。研究结果将为探讨短毛切梢小蠹的寄主选择、取食与求偶行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毛切梢小蠹
成虫
口器感器
超微形态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低温胁迫对3种蕨类植物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
11
4
作者
毛林鲜
朱芸琦
+2 位作者
吴美丽
刘建
区智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772-2779,共8页
【目的】探索低温胁迫环境(0℃)对3种蕨类植物生理生化指标及光合特性的影响。【方法】以鸟巢蕨(Asplenium nidus)、波士顿蕨(Nephrolepis exaltata cv.Bostoniensis)和狼尾蕨(Davallia trichomanoides)3种蕨类为试验材料,在低温胁迫(0...
【目的】探索低温胁迫环境(0℃)对3种蕨类植物生理生化指标及光合特性的影响。【方法】以鸟巢蕨(Asplenium nidus)、波士顿蕨(Nephrolepis exaltata cv.Bostoniensis)和狼尾蕨(Davallia trichomanoides)3种蕨类为试验材料,在低温胁迫(0℃)下不同时间点0 h(CK)、48 h、96 h和恢复常温(20℃)48 h处理后测定其相关生理生化及光合指标。【结果】随低温胁迫持续时间的延长,3种蕨类植物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总体上均呈上升趋势,恢复常温(20℃)48 h后各指标均有所降低。叶绿素含量和丙二醛(MDA)含量变化趋势不同;随低温胁迫持续时间的延长,3种蕨类植物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气孔导度(G_(s))及水分利用率(WUE)等光合参数均显著下降,胞间CO_(2)浓度(C_(i))上升,恢复常温(20℃)48 h后3种蕨类植物叶片的P_(n)、T_(r)、G_(s)及WUE等光合参数均有一定程度的回升,Ci浓度下降;主成分分析表明,主成分1中最大的特征向量是P_(n),其次是T_(r)和WUE,主成分2中最大的特征向量是叶绿素,其次是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结论】3种蕨类植物对低温胁迫的响应存在差异,利用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评价,得出3种蕨类低温胁迫下耐受性强弱顺序为鸟巢蕨>狼尾蕨>波士顿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类植物
低温胁迫
生理生化
光合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EMS诱导红阳猕猴桃耐寒突变体的筛选及转录组分析
被引量:
2
5
作者
杨娜
叶琴霞
+1 位作者
魏卓
张汉尧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700-1709,共10页
红阳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var.chinensis‘Hongyang’)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以及较好的市场开发前景。但近年红阳猕猴桃产区如云南、四川等多地多次遭遇倒春寒等极端天气,其抗寒性差的缺点限制了发展空间。该研究通过...
红阳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var.chinensis‘Hongyang’)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以及较好的市场开发前景。但近年红阳猕猴桃产区如云南、四川等多地多次遭遇倒春寒等极端天气,其抗寒性差的缺点限制了发展空间。该研究通过在组培的过程中使用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导红阳猕猴桃突变体,进而筛选出耐寒突变体,并通过转录组分析探究其胁迫响应机制。该研究以红阳猕猴桃叶片为实验材料,在组培时(4.4 g·L^(-1) MS+4.5 g·L^(-1)琼脂+1.5 mg·L^(-1)6-BA+0.1 mg·L^(-1) NAA+15 g·L^(-1)蔗糖+0.01~0.10 g·L^(-1)EMS)利用EMS诱导技术诱导突变体,并在低温环境下筛选出耐寒突变体。选出的耐寒突变体和正常红阳猕猴桃组培苗先进行4℃12 h寒胁迫处理,再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表明:(1)通过初步的表型鉴定,当EMS处理浓度为0.06 g·L^(-1)时诱导的部分突变体具有一定的耐寒性;(2)在转录组测序数据GO功能富集分析中,富集条目最多的是生物学过程;(3)利用KEGG数据库分析时,共筛选到21个差异表达基因在15条通路中得到注释且均为上调表达,其中内质网中的蛋白质加工通路(ath04141)中富集的差异表达基因最多,并且该通路内的sHSF、Hsp70和NEF可能与耐寒机制调控有关。综上研究结果为红阳猕猴桃耐寒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利用提供了材料基础及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甲基磺酸乙酯(EMS)
耐寒突变体
转录组
热激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华山松-三七种植模式下矿质元素分布特征及重金属污染评价
被引量:
2
6
作者
杨仁贵
王美玲
+5 位作者
芮蕊
赵小艳
张馨艺
熊冰杰
何霞红
王澍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7-133,共7页
华山松-三七农林经济模式成为缓解三七连作障碍问题的有效措施,然而关于该模式下华山松根、三七根及其根际土壤矿质元素含量的分布特征和重金属污染的研究较少。本试验测定分析了华山松根、三七根与其根际土壤中矿质元素含量及分布特征...
华山松-三七农林经济模式成为缓解三七连作障碍问题的有效措施,然而关于该模式下华山松根、三七根及其根际土壤矿质元素含量的分布特征和重金属污染的研究较少。本试验测定分析了华山松根、三七根与其根际土壤中矿质元素含量及分布特征,并采用转移富集系数、地累积污染指数和相关系数分析了这两种植物转移富集矿质元素的能力、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及各元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三七及华山松根际土壤矿质元素含量都表现为Fe>Na>K>Mg>Mn>Ca>Zn>Cr>Pb>Cu>Cd;三七根中为K>Ca>Mg>Na>Fe>Zn>Mn>Cu>Cr>Cd>Pb;华山松根中为K>Ca>Na>Fe>Mn>Zn>Mg>Cu>Pb>Cr>Cd。(2)三七根对K和Ca存在富集,华山松根对Ca和Cd存在富集。(3)林下三七土壤未受重金属的污染。(4)三七根中K、Mg、Na、Zn、Mn、Pb分别与三七根际土壤Na、Cr、Ca、Cd、Pb、K、Fe等7种元素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华山松根中Na、Fe、Zn、Cu、Mn、Pb、Cr分别与华山松根际土壤Mg、Cu、Cd、Na、Cr、Pb等6种元素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本研究可为华山松-三七可持续生态种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山松根
三七根
根际土壤
矿质元素
重金属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槭菌刺孢对5种甾醇脱甲基抑制剂的敏感性
7
作者
龙月娟
汤红
+5 位作者
王勇
高丽芳
杨敏
朱书生
何霞红
毛忠顺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39-747,共9页
由槭菌刺孢Mycocentrospora acerina(R.Hartig)Deighton引起的圆斑病是危害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的重要叶部病害,严重影响中药材三七的产量和质量。为探索槭菌刺孢对甾醇脱甲基抑制剂类(DMIs)杀菌剂的敏感性,采用菌丝生...
由槭菌刺孢Mycocentrospora acerina(R.Hartig)Deighton引起的圆斑病是危害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的重要叶部病害,严重影响中药材三七的产量和质量。为探索槭菌刺孢对甾醇脱甲基抑制剂类(DMIs)杀菌剂的敏感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45株槭菌刺孢对氟硅唑、苯醚甲环唑、烯唑醇、丙环唑和戊唑醇5种杀菌剂的敏感性,并分析了病原菌对这5种杀菌剂敏感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氟硅唑、苯醚甲环唑、烯唑醇、丙环唑和戊唑醇对供试菌株的EC_(50)值分别在0.04~3.81、0.18~6.72、0.08~7.75、0.44~11.38和0.46~29.85μg/mL之间;敏感性频率分布测定结果表明,5种杀菌剂对呈连续单峰频次正态分布的大多数菌株群体的平均EC_(50)值分别为(0.99±0.64)、(1.77±0.97)、(2.37±1.39)、(2.61±1.48)和(3.18±1.58)μg/mL,供试菌株群体中已出现对5种杀菌剂敏感性降低的亚群体,且供试菌株对这5种DMIs杀菌剂均存在较强的交互抗性,而菌株对氟硅唑和苯醚甲环唑的交互抗性相关系数最高,为0.989。本研究结果可为云南省三七圆斑病防治中甾醇脱甲基抑制剂的合理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槭菌刺孢
甾醇脱甲基抑制剂
敏感性
交互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木香花不同花期及盛花期花器官的挥发性成分分析
1
作者
杨云
闫顺
陈倩
黄琳曦
张先言
汪琼
机构
西南
林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
西南
林业大学云南省林下
资源
保护与
利用
重点
实验室
西南
林业大学
西南山区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121,共12页
基金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21)
云南省重大科技专项(202102AE090042,202002AA10007,2019Z-G00901)。
文摘
【目的】探究木香花(Rosa banksiae Ait.var.banksiae)挥发性成分释放规律,为其花香调控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以花蕾期、半开期、盛花期和末花期木香花花朵以及盛花期木香花的雌蕊、雄蕊、花瓣和萼片为试验材料,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和聚类热图分析木香花不同花期和盛花期花器官挥发性成分及其差异。【结果】不同花期的木香花中共检出78种挥发性成分,包含烯烃类、醛类、醇类、酸类、酮类等。从花蕾期、半开期、盛花期、末花期的木香花中分别检出39,41,45和41种挥发性成分,共有成分有20种;不同花期木香花的挥发性成分组成不同,花蕾期、盛花期和末花期相对含量最高的挥发性成分均为β-蒎烯,其相对含量分别为26.20%,16.85%和21.24%;Z-5-十九烯在半开期相对含量最高,为23.03%。不同花期的木香花中有38种差异挥发性成分,其中半开期、盛花期和花蕾期挥发性成分相近,均与末花期挥发性成分差异较大。从盛花期木香花的雌蕊、雄蕊、花瓣、萼片中分别检出27,30,28和27种挥发性成分,其中烯烃类物质在雌蕊、雄蕊、花瓣中相对含量最高,萼片中酯类物质相对含量最高。雌蕊与萼片中挥发性成分差异较大,花瓣与雄蕊中挥发性成分差异较小。β-蒎烯、甲酸芳樟醇、5-十九烯-1-醇、Z-5-十九烯、正十九烷、2-甲氧基-3-(2-丙烯基)苯酚、β-罗勒烯、乙酸苄酯和正辛醛是不同花器官中主要差异性挥发成分,同时β-蒎烯相对含量较高的雌蕊和β-罗勒烯、甲酸芳樟醇、正辛醛相对含量较高的萼片是木香花释放香气的主要部位。【结论】木香花花香主要来自其雌蕊和萼片中的挥发性化合物,这些挥发性成分在末花期变化较大。
关键词
木香花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挥发性成分
花香
Keywords
Rosa banksiae Ait.var.banksiae
GC-MS
volatile component
floral fragrance
分类号
S685.99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筇竹钾离子通道QtSKOR1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陈叶丹
赵小艳
黑晶莹
王澍
芮蕊
机构
西南
林业大学云南省林下
资源
保护与
利用
重点
实验室
西南
林业大学
西南山区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72-581,共10页
基金
云南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项目(YNWR-QNBJ-2019-028)。
文摘
【目的】外向整流型钾离子通道SKOR(Stelar K+outward rectifier)家族是参与植物钾离子转运和分配的重要通道,且K+在植物生理过程和响应非生物胁迫中有决定性作用。旨在研究外向整流型钾离子通道SKOR在富含钾元素的筇竹(Qiongzhuea tumidinoda)发育及受到盐胁迫过程中的功能。【方法】利用RACE技术从筇竹的幼苗中获得SKOR基因并命名为QtSKOR1(基因号:MT078984),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分析及表达特征分析。【结果】QtSKOR1基因开放阅读框(1923 bp)编码了641个氨基酸。QtSKOR1蛋白存在环核苷酸(cNMP)和锚蛋白重复结构域(ANK)属于Shake亚家族,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57.27 kD,理论等电点为4.94,含有3个跨膜区但不存在信号肽,属于疏水性蛋白。亚细胞定位分析表明QtSKOR1蛋白主要定位于线粒体(30.4%)和细胞质(26.1%)中。同源分析和进化分析显示,QtSKOR1与二穗短柄草(Brachypodium distachyum)和玉米(Zea mays)的同源性较高,分别为89.06%和87.91%。qPCR结果显示,QtSKOR1基因在筇竹所有组织中均有表达,且表达量从高到低依次为叶、根、茎、笋。与对照相比,随着钾胁迫时间的增加,QtSKOR1的表达量在根中显著增加,而在茎叶中显著降低。随着钠胁迫时间的增加,QtSKOR1的表达量在根茎叶中均呈下降趋势。【结论】QtSKOR1基因属于Shake亚家族,均参与了筇竹各个组织特别是叶的钾运输。同时,在钾胁迫下QtSKOR1基因在根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
筇竹
K^(+)通道蛋白
QtSKOR1基因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Keywords
Qiongzhuea tumidinoda
K^(+)channel protein
QtSKOR1 gene
gene cloning
expression analysis
分类号
S795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短毛切梢小蠹成虫口器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
2
3
作者
钱路兵
张梦蝶
杨斌
李宗波
机构
西南
林业大学生物多样性
保护
院
云南省
森林
灾害预警与控制
重点
实验室
西南山区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29-336,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560213,31760210)
云南省基础研究重点项目(202101AS070009)
+1 种基金
云南省农业基础研究联合专项重点项目(2018FG001-010)
云南省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项目(YNWR-QNBJ-2018-131)。
文摘
口器是昆虫近距离感知的重要器官,通过环境扫描电镜对发生于云南地区的短毛切梢小蠹成虫口器上的感器进行观察,并作了详细描述。短毛切梢小蠹口器由1个上唇,1对上颚、1对下颚、1个下唇和1个舌组成,共有6类12种感器,分别为毛形感器(2亚型)、刺形感器(3亚型)、锥形感器(2亚型)、末梢锥形感器(3亚型)、腔锥形感器和指形感器。毛形感器数量最多,分布于上颚、内颚叶、外颚叶上部及上唇;刺形感器则位于茎节、内颚叶、下唇、下颚须与下唇须的节间处;锥形感器1仅分布于下唇内侧,而锥形感器2和末梢锥形感器则呈聚集分布于下颚须和下唇须的端部,且感器末端均有微孔;腔锥形感器和指形感器仅着生于下颚须第3节侧面,但没有感器分布于舌表面。口器感器的类型、数量和分布均没有性二型现象,但末梢锥形感器3和指形感器的数量存在种内变异,前者有9~13个,后者有4~6个。研究结果将为探讨短毛切梢小蠹的寄主选择、取食与求偶行为提供参考。
关键词
短毛切梢小蠹
成虫
口器感器
超微形态
扫描电镜
Keywords
Tomicus brevipilosus
adult
mouthpart sensilla
ultramorpholog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分类号
S763.38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低温胁迫对3种蕨类植物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
11
4
作者
毛林鲜
朱芸琦
吴美丽
刘建
区智
机构
西南
林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西南
风景园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西南山区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西南
林业大学
出处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772-2779,共8页
基金
农业农村部农业研究体系(CARS-21)
云南省重大科技专项(202102AE090042)
昆明市重大科技专项(2021JH002)。
文摘
【目的】探索低温胁迫环境(0℃)对3种蕨类植物生理生化指标及光合特性的影响。【方法】以鸟巢蕨(Asplenium nidus)、波士顿蕨(Nephrolepis exaltata cv.Bostoniensis)和狼尾蕨(Davallia trichomanoides)3种蕨类为试验材料,在低温胁迫(0℃)下不同时间点0 h(CK)、48 h、96 h和恢复常温(20℃)48 h处理后测定其相关生理生化及光合指标。【结果】随低温胁迫持续时间的延长,3种蕨类植物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总体上均呈上升趋势,恢复常温(20℃)48 h后各指标均有所降低。叶绿素含量和丙二醛(MDA)含量变化趋势不同;随低温胁迫持续时间的延长,3种蕨类植物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气孔导度(G_(s))及水分利用率(WUE)等光合参数均显著下降,胞间CO_(2)浓度(C_(i))上升,恢复常温(20℃)48 h后3种蕨类植物叶片的P_(n)、T_(r)、G_(s)及WUE等光合参数均有一定程度的回升,Ci浓度下降;主成分分析表明,主成分1中最大的特征向量是P_(n),其次是T_(r)和WUE,主成分2中最大的特征向量是叶绿素,其次是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结论】3种蕨类植物对低温胁迫的响应存在差异,利用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评价,得出3种蕨类低温胁迫下耐受性强弱顺序为鸟巢蕨>狼尾蕨>波士顿蕨。
关键词
蕨类植物
低温胁迫
生理生化
光合参数
Keywords
Ferns
Low temperature stress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Photosynthesis
分类号
S647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EMS诱导红阳猕猴桃耐寒突变体的筛选及转录组分析
被引量:
2
5
作者
杨娜
叶琴霞
魏卓
张汉尧
机构
西南
林业大学
西南山区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700-1709,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160556)。
文摘
红阳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var.chinensis‘Hongyang’)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以及较好的市场开发前景。但近年红阳猕猴桃产区如云南、四川等多地多次遭遇倒春寒等极端天气,其抗寒性差的缺点限制了发展空间。该研究通过在组培的过程中使用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导红阳猕猴桃突变体,进而筛选出耐寒突变体,并通过转录组分析探究其胁迫响应机制。该研究以红阳猕猴桃叶片为实验材料,在组培时(4.4 g·L^(-1) MS+4.5 g·L^(-1)琼脂+1.5 mg·L^(-1)6-BA+0.1 mg·L^(-1) NAA+15 g·L^(-1)蔗糖+0.01~0.10 g·L^(-1)EMS)利用EMS诱导技术诱导突变体,并在低温环境下筛选出耐寒突变体。选出的耐寒突变体和正常红阳猕猴桃组培苗先进行4℃12 h寒胁迫处理,再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表明:(1)通过初步的表型鉴定,当EMS处理浓度为0.06 g·L^(-1)时诱导的部分突变体具有一定的耐寒性;(2)在转录组测序数据GO功能富集分析中,富集条目最多的是生物学过程;(3)利用KEGG数据库分析时,共筛选到21个差异表达基因在15条通路中得到注释且均为上调表达,其中内质网中的蛋白质加工通路(ath04141)中富集的差异表达基因最多,并且该通路内的sHSF、Hsp70和NEF可能与耐寒机制调控有关。综上研究结果为红阳猕猴桃耐寒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利用提供了材料基础及理论依据。
关键词
猕猴桃
甲基磺酸乙酯(EMS)
耐寒突变体
转录组
热激蛋白
Keywords
kiwifruit
ethyl methanesulfonate(EMS)
cold-tolerant mutant
transcriptome
heat shock protein
分类号
Q943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华山松-三七种植模式下矿质元素分布特征及重金属污染评价
被引量:
2
6
作者
杨仁贵
王美玲
芮蕊
赵小艳
张馨艺
熊冰杰
何霞红
王澍
机构
西南
林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
西南
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西南
林业大学
西南山区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7-133,共7页
基金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21)
云南省重大科技专项(202102AE090042,2019ZG00901)
昆明市科技揭榜制项目(2021JH002)。
文摘
华山松-三七农林经济模式成为缓解三七连作障碍问题的有效措施,然而关于该模式下华山松根、三七根及其根际土壤矿质元素含量的分布特征和重金属污染的研究较少。本试验测定分析了华山松根、三七根与其根际土壤中矿质元素含量及分布特征,并采用转移富集系数、地累积污染指数和相关系数分析了这两种植物转移富集矿质元素的能力、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及各元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三七及华山松根际土壤矿质元素含量都表现为Fe>Na>K>Mg>Mn>Ca>Zn>Cr>Pb>Cu>Cd;三七根中为K>Ca>Mg>Na>Fe>Zn>Mn>Cu>Cr>Cd>Pb;华山松根中为K>Ca>Na>Fe>Mn>Zn>Mg>Cu>Pb>Cr>Cd。(2)三七根对K和Ca存在富集,华山松根对Ca和Cd存在富集。(3)林下三七土壤未受重金属的污染。(4)三七根中K、Mg、Na、Zn、Mn、Pb分别与三七根际土壤Na、Cr、Ca、Cd、Pb、K、Fe等7种元素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华山松根中Na、Fe、Zn、Cu、Mn、Pb、Cr分别与华山松根际土壤Mg、Cu、Cd、Na、Cr、Pb等6种元素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本研究可为华山松-三七可持续生态种植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华山松根
三七根
根际土壤
矿质元素
重金属污染
Keywords
Pinus armandii root
Panax notoginseng root
Rhizosphere soil
Mineral elements
Heavy metal pollution
分类号
S791.241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S567.236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槭菌刺孢对5种甾醇脱甲基抑制剂的敏感性
7
作者
龙月娟
汤红
王勇
高丽芳
杨敏
朱书生
何霞红
毛忠顺
机构
文山学院三七医药学院
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
云南农业大学植物
保护
学院
西南
林业大学
西南山区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39-747,共9页
基金
云南省地方本科高校(部分)基础研究联合专项面上项目(2018FH001-094,202001BA070001-033)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2018JS500)
+1 种基金
云南省重大科技专项(202102AA100052)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资助(CARS-21)。
文摘
由槭菌刺孢Mycocentrospora acerina(R.Hartig)Deighton引起的圆斑病是危害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的重要叶部病害,严重影响中药材三七的产量和质量。为探索槭菌刺孢对甾醇脱甲基抑制剂类(DMIs)杀菌剂的敏感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45株槭菌刺孢对氟硅唑、苯醚甲环唑、烯唑醇、丙环唑和戊唑醇5种杀菌剂的敏感性,并分析了病原菌对这5种杀菌剂敏感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氟硅唑、苯醚甲环唑、烯唑醇、丙环唑和戊唑醇对供试菌株的EC_(50)值分别在0.04~3.81、0.18~6.72、0.08~7.75、0.44~11.38和0.46~29.85μg/mL之间;敏感性频率分布测定结果表明,5种杀菌剂对呈连续单峰频次正态分布的大多数菌株群体的平均EC_(50)值分别为(0.99±0.64)、(1.77±0.97)、(2.37±1.39)、(2.61±1.48)和(3.18±1.58)μg/mL,供试菌株群体中已出现对5种杀菌剂敏感性降低的亚群体,且供试菌株对这5种DMIs杀菌剂均存在较强的交互抗性,而菌株对氟硅唑和苯醚甲环唑的交互抗性相关系数最高,为0.989。本研究结果可为云南省三七圆斑病防治中甾醇脱甲基抑制剂的合理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三七
槭菌刺孢
甾醇脱甲基抑制剂
敏感性
交互抗性
Keywords
Panax notoginseng
Mycocentrospora acerina
sterol demethylation inhibitors
sensitivity
cross-resistance
分类号
S481.4 [农业科学—农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木香花不同花期及盛花期花器官的挥发性成分分析
杨云
闫顺
陈倩
黄琳曦
张先言
汪琼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筇竹钾离子通道QtSKOR1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陈叶丹
赵小艳
黑晶莹
王澍
芮蕊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短毛切梢小蠹成虫口器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钱路兵
张梦蝶
杨斌
李宗波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低温胁迫对3种蕨类植物生理指标的影响
毛林鲜
朱芸琦
吴美丽
刘建
区智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EMS诱导红阳猕猴桃耐寒突变体的筛选及转录组分析
杨娜
叶琴霞
魏卓
张汉尧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华山松-三七种植模式下矿质元素分布特征及重金属污染评价
杨仁贵
王美玲
芮蕊
赵小艳
张馨艺
熊冰杰
何霞红
王澍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槭菌刺孢对5种甾醇脱甲基抑制剂的敏感性
龙月娟
汤红
王勇
高丽芳
杨敏
朱书生
何霞红
毛忠顺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