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的中国大学教学改革 被引量:8
1
作者 邓翠菊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160-163,共4页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大趋势促使中国大学进行广泛深入的教学改革。为此,论述了我国大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和主要环节:首先,大学教学理念的更新是教学改革的前提;其次,大学课程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和评价改革是核心;第三,...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大趋势促使中国大学进行广泛深入的教学改革。为此,论述了我国大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和主要环节:首先,大学教学理念的更新是教学改革的前提;其次,大学课程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和评价改革是核心;第三,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大学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是大学教学改革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根本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国际化 大学教学 课程 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美教育课程对大学生人文知识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郭彦霞 《复旦教育论坛》 2006年第5期21-25,共5页
本研究结果表明:(1)艺术美育实验班的科学、文化、审美知识成绩显著高于中国大学生调查结果;(2)综合美育实验班的科学、审美、文化、法律和环保知识显著高于中国大学生调查结果;(3)综合美育实验班各项成绩均高于艺术美育实验班,且在法... 本研究结果表明:(1)艺术美育实验班的科学、文化、审美知识成绩显著高于中国大学生调查结果;(2)综合美育实验班的科学、审美、文化、法律和环保知识显著高于中国大学生调查结果;(3)综合美育实验班各项成绩均高于艺术美育实验班,且在法律知识上两者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知识 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课程 高校美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意志行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汪宏 黄希庭 范丰慧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10,共5页
对意志行动的分析表明,意志行动具有目的性、控制性以及困难性的特点,由此构成了意志行动结构的理论依据。结合个人计划及个人计划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对732个被试的意志行动进行了初步探索,探索性因素分析发现意志行动由目标、调控能力... 对意志行动的分析表明,意志行动具有目的性、控制性以及困难性的特点,由此构成了意志行动结构的理论依据。结合个人计划及个人计划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对732个被试的意志行动进行了初步探索,探索性因素分析发现意志行动由目标、调控能力和困苦三个因素构成,其中目标由重要性、可行性、明确性、价值性构成;调控能力由坚持性、果断性、拼搏性和控制力构成;困苦由挑战、难度和压力构成。经信效度检验符合心理测量学的基本要求,初步证明了意志行动结构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志 意志行动 个人计划 个人计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中小学校服的教育功能研究及启示 被引量:3
4
作者 孙青青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6-88,共3页
校服,就是学生穿着的、由学校规定形式统·的服装。作为在校学生穿着的服装;校服是相对于社会整体的学生群体文化身份的边界确认和归属。上世纪90年代,美国长滩学区在实施校服政策后的第二年发现了巨大的变化,其校园犯罪率、打... 校服,就是学生穿着的、由学校规定形式统·的服装。作为在校学生穿着的服装;校服是相对于社会整体的学生群体文化身份的边界确认和归属。上世纪90年代,美国长滩学区在实施校服政策后的第二年发现了巨大的变化,其校园犯罪率、打架事件有明显的下降。美国教育部当年的报告认为,校服政策的实施有助于改善学校安全状况和学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教育部 校服 教育功能 中小学 在校学生 文化身份 学生群体 90年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多校区心理整合策略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赵伶俐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6年第9期22-26,共5页
对大学多校区有关概念进行定义;提出物理校区和心理校区、物理整合与心理整合等新概念,论述心理整合是多校区建设之关键所在;提出观念及行为指导系统、学校标志系统、信息沟通渠道、校内外环境等方面的心理整合策略,以为多校区大学的和... 对大学多校区有关概念进行定义;提出物理校区和心理校区、物理整合与心理整合等新概念,论述心理整合是多校区建设之关键所在;提出观念及行为指导系统、学校标志系统、信息沟通渠道、校内外环境等方面的心理整合策略,以为多校区大学的和谐统一提供强大的心理支持力,增强大学魅力与感染力、沟通与理解力、活力与创生能力等;同时,对保护与发展分校区特色,强化其办学的主动积极性和独立创生能力等,也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多校区 心理整合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要调查与评估 被引量:81
6
作者 黄希庭 郑涌 +2 位作者 罗鸣春 苏丹 陈本友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5,198,共5页
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服务需要进行调查和评估,是有效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前提和基础。遵循心理测量学的要求编制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要问卷;采用横断面时点调查,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通过对全国35所高校5 058名大学生样本进行... 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服务需要进行调查和评估,是有效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前提和基础。遵循心理测量学的要求编制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要问卷;采用横断面时点调查,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通过对全国35所高校5 058名大学生样本进行问卷调查,初步获得了大学生群体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现状和特点的系统资料。基于调查与评估结果,提出了有效满足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服务需要 横断面调查 需要评估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研究生科学素质的调查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胡登全 邓倩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9-22,共4页
立足中国公民人文素质调查,对中国除港、澳、台之外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253名研究生的科学素质现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研究生的科学素质存在以下问题:科学知识面狭窄;科学意识模糊;科学精神不强;科学行为较弱... 立足中国公民人文素质调查,对中国除港、澳、台之外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253名研究生的科学素质现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研究生的科学素质存在以下问题:科学知识面狭窄;科学意识模糊;科学精神不强;科学行为较弱。对此,作者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 科学素质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并高校问题及观念整合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黄蓉生 赵伶俐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8-124,共7页
高校合并是影响当代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最强劲的一股浪潮,合并高校则是最直接的产物。其以扩大办学规模、促进学科交叉综合、资源整合运用、提高竞争力等为主旨带动了一系列高教改革,为中国高等教育注入了空前活力,同时也产生了许多问... 高校合并是影响当代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最强劲的一股浪潮,合并高校则是最直接的产物。其以扩大办学规模、促进学科交叉综合、资源整合运用、提高竞争力等为主旨带动了一系列高教改革,为中国高等教育注入了空前活力,同时也产生了许多问题。核心问题是合并高校在办学思想、文化认同、学术与教学理念及其与之逻辑相关的校训、校规、校风等方面必然存在的一系列观念冲突。这些似乎看不见摸不着的非实体的东西,却是实际行为的方向所指,是合并高校能够尽快真正协调成为有机整体,产生并发挥最大合力的关键所在。观念整合应当是比机构整合、人事整合、学科整合、财物整合以及其他物质性整合等更为基础、深层、紧迫也更为困难的问题,又是在实践中极易怠慢甚至忽略的问题。为合并高校的观念整合问题提供足够警示,并提供可操作性的策略,是本项研究的主旨与价值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并高校 观念整合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身体锻炼与幸福感关系的个人计划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汪宏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6-30,共5页
从个人计划的角度分析了身体锻炼与幸福感的关系。采用个人计划分析方法(Per-sonal Project Analysis)、生活满意度量表和积极情感、消极情感量表对380名大学生被试进行了测查。结果表明,身体锻炼可由控制、评价和困难3个因素解释;身体... 从个人计划的角度分析了身体锻炼与幸福感的关系。采用个人计划分析方法(Per-sonal Project Analysis)、生活满意度量表和积极情感、消极情感量表对380名大学生被试进行了测查。结果表明,身体锻炼可由控制、评价和困难3个因素解释;身体锻炼类型与幸福感相关不显著;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高分组在体育锻炼的评价因素上的得分大于低分组且差异显著,消极情感两组在控制和评价两个因素上的得分均差异显著;体育锻炼可以作为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的有效预测因子,其中体育锻炼的评价因素对积极情感有预测效力,控制则对消极情感的预测效果更好。可能说明,作为个人计划的一种特殊的形式,身体锻炼与情感的关系比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更为紧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身体锻炼 个人计划 幸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构教学科学、教学技术、教学艺术三位一体教师教育新体系 被引量:6
10
作者 赵伶俐 《复旦教育论坛》 2007年第4期12-17,共6页
2001年启动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2003年全国100多所非师范院校共同提出挑战教师教育的宣言;2007年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恢复实施师范生免费制度。日益紧迫的教师教育新需要,将讨论已久的教师教育专门化及高等师范教育... 2001年启动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2003年全国100多所非师范院校共同提出挑战教师教育的宣言;2007年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恢复实施师范生免费制度。日益紧迫的教师教育新需要,将讨论已久的教师教育专门化及高等师范教育面对基础教育等问题,推到了非系统解决不可的前台上来。教师教育专业化,除体现为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等的“专门”性外,关键是要具有不可替代的“专门”课程和教学。建构教学科学、教学技术、教学艺术三位一体的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体系,及以此为核心的“三位一体教师教育新体系,”是打造教师教育专业性,占领教师教育制高点,适应基础教育改革需要的明智之举。作为连接教学科学和教学艺术中端的“教学技术类课程”的建设,是其中最大难点和突破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 专门化 课程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高校教师人格研究述评 被引量:3
11
作者 秦向前 《高校教育管理》 2008年第3期89-92,共4页
教师人格是教师心理、教学心理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高校教师人格研究已为高等教育和心理学工作者所关注。以1990年以来我国高校教师人格研究的文献为基础,通过对其进行概括和总结可以发现已有的研究方法、研究工具较为单一;对... 教师人格是教师心理、教学心理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高校教师人格研究已为高等教育和心理学工作者所关注。以1990年以来我国高校教师人格研究的文献为基础,通过对其进行概括和总结可以发现已有的研究方法、研究工具较为单一;对人格特质及影响因素的研究不够深入,有待拓展;在人格结构及评价方面,缺乏针对高校教师的量表的编制。由此,研究方法需要科学化、本土化和多元化;研究内容需要丰富和拓展;同时,还需要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高校教师 人格 研究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部师生科学素质调查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彦霞 《大学教育科学》 2006年第3期63-68,共6页
科学素质是人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科学意识、科学精神、科学知识和科学行为四个部分。立足于“中国公民人文素质调查”,对中国西部六个省市(广西、四川、贵州、云南、重庆、西藏)的幼儿园教师、小学教师、中学教师、高校教师... 科学素质是人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科学意识、科学精神、科学知识和科学行为四个部分。立足于“中国公民人文素质调查”,对中国西部六个省市(广西、四川、贵州、云南、重庆、西藏)的幼儿园教师、小学教师、中学教师、高校教师和中学生、大学生、研究生七个群体共计2 440名对象的科学素质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结果表明:①教师和学生的科学素质整体水平比较高,但是发展不均衡;②教师科学素质的多数项目低于学生;③师生科学精神与科学行为具有一致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师生科学素质发展的几条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素质 科学意识 科学精神 科学行为 调查研究 中国 西部地区 教师 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生活价值观与生活心理状态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佳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4期46-50,共5页
通过使用赵伶俐等人编写的《重庆女性特质与素质调查问卷》,对791名重庆女性进行了问卷调查,从中选取了关于生活价值观和生活心理的题项进行分析,考察了女性的生活价值观和生活心理状态的现状,进而探讨了生活价值观与生活心理状态的关... 通过使用赵伶俐等人编写的《重庆女性特质与素质调查问卷》,对791名重庆女性进行了问卷调查,从中选取了关于生活价值观和生活心理的题项进行分析,考察了女性的生活价值观和生活心理状态的现状,进而探讨了生活价值观与生活心理状态的关系。所得结论如下:(1)就生活价值观而言,对亲情和工作的重视是女性主要的生活价值观取向。(2)就生活心理状态而言,她们更多的认为自己和他人都是幸福的,且幸福指数显著高于平均指数;长期心理状态是以紧张繁忙和积极心理为主导的;近期心理是以积极心态为主要倾向的。(3)就生活价值观与生活心理状态的关系而言,对于生活价值观与幸福感的关系,不同生活价值取向(除恋人)的女性普遍感到自己和他人是幸福的,且幸福指数显著高于平均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观 生活价值观 生活心理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时代的人文素质教育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凤年 肖鸾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7年第4期23-25,共3页
21世纪是数字化生存的世纪,这不仅意味着科技的发展,而且同时意味着与此紧密相关的人文发展,人的生活包括人类文明观念,将由此产生本质性的转变。也正如美国未来学家、“互联网教父”尼古托·庞帝曾预言的,数字化是步入新世纪... 21世纪是数字化生存的世纪,这不仅意味着科技的发展,而且同时意味着与此紧密相关的人文发展,人的生活包括人类文明观念,将由此产生本质性的转变。也正如美国未来学家、“互联网教父”尼古托·庞帝曾预言的,数字化是步入新世纪的人类生存的福祉,没有数字化,就没有人类的前途。尽管将数字化褒扬得无所不能的观点已经受到批评,“数字化将决定我们生存”的论断也遭到不少质疑,但数字化的浪潮正滚滚向前,“数字化”成为21世纪科技化的标志词,也必将成为21世纪人类一切活动包括人文素质教育活动的标志。传统的人文素质及人文素质教育正在受到新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素质教育 数字化时代 人类生存 数字化生存 “数字化” 人文发展 文明观念 未来学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估与现代大学制度之间的矛盾与对策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强 尹妍妍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7年第7期12-13,共2页
现代大学制度的根基是学术自由、学术自治。高校评估是保证大学办学自主权,保证学术自由、学术自治的基石。问题是制度建设的起点,也是制度不断创新的动力源泉,其存在是必然的。在大学大发展后问题很多,有一些还关系到国家、社会、... 现代大学制度的根基是学术自由、学术自治。高校评估是保证大学办学自主权,保证学术自由、学术自治的基石。问题是制度建设的起点,也是制度不断创新的动力源泉,其存在是必然的。在大学大发展后问题很多,有一些还关系到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的根本利益,这些问题正是现代大学评估制度工作的出发点。评估是人们对事物进行的价值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大学制度 高校评估 矛盾 学术自由 学术自治 办学自主权 制度建设 动力源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素质教育目标初论 被引量:1
16
作者 廖涛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7年第10期30-31,共2页
文化素质教育就是使文化内化成为受教育者内在品质的教育活动。内化,在此处定义为:受教育者把外在的客观要求转化为内在的主观意识并形成稳定的行为品格的过程,包括使之具有一定的文化基本常识、意识、价值观和行为。文化只有内化为... 文化素质教育就是使文化内化成为受教育者内在品质的教育活动。内化,在此处定义为:受教育者把外在的客观要求转化为内在的主观意识并形成稳定的行为品格的过程,包括使之具有一定的文化基本常识、意识、价值观和行为。文化只有内化为人的素质,才能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才能看到它带来的精神力量,文化素质教育就是促进这一内化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目标 受教育者 主观意识 教育活动 内在品质 客观要求 人的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典小学全国统考引起的学生考试焦虑研究
17
作者 米卡拉.尼罗丝 卡罗拉韦克.朗德洪.恩克维斯威特 +1 位作者 彭爱辉 侯玉桃 《外国中小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4-19,共6页
近年来瑞典教育在国际排名中呈现下降趋势。为此,瑞典已推出多项旨在提高教育质量的改革措施,最新的改革是在小学教育中实施全国统一考试。标准化考试的一个可能的不利因素是带给学生考试焦虑,而考试焦虑可能影响考试成绩。本研究选择... 近年来瑞典教育在国际排名中呈现下降趋势。为此,瑞典已推出多项旨在提高教育质量的改革措施,最新的改革是在小学教育中实施全国统一考试。标准化考试的一个可能的不利因素是带给学生考试焦虑,而考试焦虑可能影响考试成绩。本研究选择了三年级的40名学生样本,运用现代化的标准测试来测量学生在数学和瑞典语两门学科的考试焦虑。结果表明,考试焦虑与瑞典语的成绩不佳有关;数学笔算成绩与考试焦虑有着显著的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典 考试焦虑 小学生 国家统一考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化知觉的另一面——变化盲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丽君 汪宏 范会勇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45-652,共8页
人们经常会探测不到事物的变化,这种现象被称为变化盲(change blindness),它和变化觉察是变化知觉的两个面。对变化盲的研究主要集中以下几个方面:对变化盲现象产生的原因辨析以及从刺激属性和注意广度、知识经验、个体差异、文化背景... 人们经常会探测不到事物的变化,这种现象被称为变化盲(change blindness),它和变化觉察是变化知觉的两个面。对变化盲的研究主要集中以下几个方面:对变化盲现象产生的原因辨析以及从刺激属性和注意广度、知识经验、个体差异、文化背景等分析变化盲的影响因素;近几年来内隐变化觉察也引起研究者的争论和重视;此外,对变化盲的多(跨)通道和错误元认知研究也成为一种新的研究动向。同时,变化盲研究在其表征机制、加工方式以及内隐变化觉察等方面尚存在争议,变化盲的错误元认知研究以及变化盲的认知神经心理研究则是此领域的薄弱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化盲 变化觉察 变化盲听 变化知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青年婚恋价值取向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1
19
作者 邓倩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99-102,共4页
婚恋观是青年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婚恋价值观是青年对爱情、婚姻的本质、美满婚姻的基础及有关道德问题所持的内在尺度。它是个体的价值观在婚姻问题上的体现,是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年的择偶行为、婚姻生活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婚恋观是青年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婚恋价值观是青年对爱情、婚姻的本质、美满婚姻的基础及有关道德问题所持的内在尺度。它是个体的价值观在婚姻问题上的体现,是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年的择偶行为、婚姻生活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甚至影响其一生的发展与幸福。而婚恋价值取向是研究婚恋价值观的出发点。当代中国青年的婚恋价值取向为:(1)当代中国青年婚恋价值的总体取向已从单一价值、单一模式向多元化变化;(2)性别、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学历等因素显著影响当代中国青年婚恋价值取向的某些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青年 婚恋价值观 价值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大学教师与大学生文化素质现状调查分析
20
作者 邓翠菊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6-130,共5页
受"中国公民人文素质调查与对策研究"课题组委托,对中国西部六个省市(广西、四川、贵州、云南、重庆、西藏)的大学教师和大学生两个群体共计810名对象的文、史、哲基本知识水平和文化价值观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 受"中国公民人文素质调查与对策研究"课题组委托,对中国西部六个省市(广西、四川、贵州、云南、重庆、西藏)的大学教师和大学生两个群体共计810名对象的文、史、哲基本知识水平和文化价值观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大学师生文、史、哲基本知识水平不高,并由高到低呈下降趋势;(2)大学教师文、史、哲基本知识水平显著高于大学生;(3)大学师生的文化兴趣具一致性和多样性,多数对中国主流文化感兴趣,大学教师比大学生对传统经典文化更感兴趣,大学生比大学教师更喜欢通俗文化。这些结果对进一步改进和加强西部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具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 大学教师 大学生 文化素质 调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