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五大热点问题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
1
作者 黄其洪 卢丽娟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9-128,共10页
国内学界近年围绕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热点问题做了大量翻译、引介、甄别和评价工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基础理论的清理,从而对国内学界的相关研究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方面的工作涉及到的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热点问题较多,但就... 国内学界近年围绕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热点问题做了大量翻译、引介、甄别和评价工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基础理论的清理,从而对国内学界的相关研究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方面的工作涉及到的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热点问题较多,但就其影响力和创新性而言,主要集中在对阿兰·巴迪欧思想的研究、对生命政治学的探讨、对奈格里和哈特《帝国》的解读、对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以及对国外学者《资本论》研究的讨论等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有的是全新的话题,有的是对已有话题的深化和拓展,还有的是在与中国哲学界互动中的一种哲学观变革。我们期待着国内学者在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不断推出自己的创新性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兰·巴迪欧 生命政治学 《帝国》 生态马克思主义 《资本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吕埃勒“非无产阶级”理论透视
2
作者 黄其洪 李作纯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2-30,共9页
无产阶级问题一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运动的关键问题,拉吕埃勒作为一位少见的更关注形式创新的哲学家,对于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的阶级主体的无产阶级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面对超级资本主义日益蔓延的严峻态势,应坚持非镜像式思... 无产阶级问题一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运动的关键问题,拉吕埃勒作为一位少见的更关注形式创新的哲学家,对于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的阶级主体的无产阶级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面对超级资本主义日益蔓延的严峻态势,应坚持非镜像式思维的非哲学,从实在论上的不可知论出发,将前概念的、早已被给定的、彻底内在性的实在—元一赋予结构化的“在—斗争中”的“人亲身”,以生成异质性的在更广大范围上结盟的作为个体主体的“非无产阶级”,来取代马克思的“无产阶级”的革命主体,进而内在地对抗资本—世界,抵抗超级资本主义的异化侵蚀,最终实现为了每一“个人”的“非共产主义”。拉吕埃勒的这种看似充满人性光辉的“意念革命”,由于其主观性与非同一性,不得不在与不可避免的知识客观性的碰撞中、在革命力量现实性的缺失中,最终走向神秘主义的漩涡,走向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叛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吕埃勒 非无产阶级 人亲身 非共产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哲学到“非哲学”——F.拉吕埃勒的“非哲学”思想导论 被引量:12
3
作者 黄其洪 王鸿宇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3-111,共9页
拉吕埃勒是以"非哲学"著称的当代法国哲学家,"非哲学"已经并将继续在国际哲学界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非哲学"主要是通过思考两个问题而产生:一是哲学的理论地位,"非哲学"认为从古希腊哲学... 拉吕埃勒是以"非哲学"著称的当代法国哲学家,"非哲学"已经并将继续在国际哲学界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非哲学"主要是通过思考两个问题而产生:一是哲学的理论地位,"非哲学"认为从古希腊哲学到分析哲学再到解构主义,哲学家们进行新的哲学思考总是受到由内在性和超越性分裂而形成的结构的制约。拉吕埃勒将这种结构称为"哲学决定",哲学决定的二元划分直接导致了哲学对元一(One)或实在(Real)的独断和遮蔽。二是元一在哲学中的本体论地位,"非哲学"认为存在(Being)与元一不可混淆,元一先于存在,元一是彻底的内在性,因此不能把元一简化为存在。拉吕埃勒认为"非哲学"既不是元哲学、哲学,也不是反哲学,而是"第一科学",因为它是对元一的科学的认识。在"非哲学"看来,不仅原有的不同哲学流派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而且哲学与宗教、艺术、文学、自然科学的地位也是平等的,都是对元一的局部、片面和不科学的解释,唯有"非哲学"才是真正的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吕埃勒 非哲学 元一 哲学决定 第一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