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激励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被引量:14
1
作者 刘大均 严小伟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05-106,共2页
如何有效激励学生,提高其学习掌握科学健身知识、参与又"苦"又"累"体育运动锻炼的兴趣,成为广大体育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问题。通过我们几年来的教学及"学分制"教学模式的课题研究实践证明,新课程标准下小... 如何有效激励学生,提高其学习掌握科学健身知识、参与又"苦"又"累"体育运动锻炼的兴趣,成为广大体育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问题。通过我们几年来的教学及"学分制"教学模式的课题研究实践证明,新课程标准下小学体育课学分制教学模式能做到这点,实现有效合理地激励学生提高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达到学习、锻炼两不误及师生之间的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励 小学体育 学分制教学模式 实践实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的算法凝视
2
作者 杨甜 段燃 杨雅竹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1-78,共8页
数智化转型过程中,人工智能对教育生态的重塑不仅创造出重大改革机遇,也带来了风险和挑战,其中最令人担忧的一个问题就是算法凝视。教育算法凝视并非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而是应试教育体系与数字技术相结合所产生的畸变。教育技术通过实... 数智化转型过程中,人工智能对教育生态的重塑不仅创造出重大改革机遇,也带来了风险和挑战,其中最令人担忧的一个问题就是算法凝视。教育算法凝视并非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而是应试教育体系与数字技术相结合所产生的畸变。教育技术通过实时数据的全方位收集与分析,对学生实施精细而持续的监督与干预,强化了传统教育中的规训机制;学生不再以自然人身份被观察,而成为算法凝视注视下的虚拟数据档案;数据纳入商业版图,致使教育成为一种为获得人力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增值的投资行为。上述机制带来了教育治理的异化、教育生态的畸化、教育主体的弱化。为发挥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的价值,应在技术层面通过数字化赋权协调主体间的协同共生,重塑教育交往的具身性;在评价层面引入非层级、多中心的“块茎思维”,以多元发展性纾解单向确定性;在行动层面提升教育者的“症状阅读”能力,在虚实交融中实现从算法凝视向价值驱动的本体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算法凝视 数字化 教育内卷 教育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新”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创新实践——评《“双新”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革新——上海市市西中学的探索与实践》
3
作者 李宗涛 谢婷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I0006-I0006,共1页
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双新”(新课程、新教材)无疑是一个高频且重要的关键词。它引领着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探索与实践。由郑岚和董君武合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双新”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革新——上海市市西中学的探索与实... 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双新”(新课程、新教材)无疑是一个高频且重要的关键词。它引领着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探索与实践。由郑岚和董君武合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双新”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革新——上海市市西中学的探索与实践》一书不仅是对市西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实践的全面总结,更为广大高中学校在“双新”背景下推进教学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新 教学创新 教学革新 高中语文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北碚区小学生英语学习评价教师调查问卷分析
4
作者 李贤贤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9-41,共3页
作为首批国家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重庆市北碚区有着很好的评价改革的基础,形成了重庆北碚新课程实验学生评价模式,但是小学英语学科没被纳入在内。目前,教师们对小学生英语学习的评价很不系统,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关键词 重庆北碚区 教师调查 学习评价 英语学科 小学生 问卷分析 课程改革实验区 新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英语兼职教研员工作的特点分析
5
作者 李贤贤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54-56,共3页
新课程实施以来,教育部门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来提高课程改革的有效性。其中,最为显著的措施之一就是各地教育局纷纷跟据上级部门的文件精神选聘兼职教研员来充实教研队伍。当前,兼职教研员队伍不断扩大,中小学各科几乎均有学科兼职教... 新课程实施以来,教育部门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来提高课程改革的有效性。其中,最为显著的措施之一就是各地教育局纷纷跟据上级部门的文件精神选聘兼职教研员来充实教研队伍。当前,兼职教研员队伍不断扩大,中小学各科几乎均有学科兼职教研员,有的人数还不止1人。笔者有幸于2005年被选聘为重庆市北碚区小学英语兼职教研员,任期三年。通过工作实践及与同行的交流,笔者对小学英语兼职教研员工作的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特此撰文探讨小学兼职教研员的工作特点,以期和广大同仁进行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研员工作 小学英语 兼职 新课程实施 课程改革 教育部门 教研队伍 文件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组织教研:人工智能环境下教师研修的有序进化 被引量:14
6
作者 吴南中 陈恩伦 吴云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128,共7页
传统教师教研形式因客观性不强、持续性不够、衔接性不足,与时代所需要的高质量教研相悖,影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基于生态进化理论,建构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教师提供选题、过程支持、资源制度、工具辅助和协同机制的有组织教研模式,以提升... 传统教师教研形式因客观性不强、持续性不够、衔接性不足,与时代所需要的高质量教研相悖,影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基于生态进化理论,建构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教师提供选题、过程支持、资源制度、工具辅助和协同机制的有组织教研模式,以提升教研与教师的个体适配,形成有组织的多主体行动网络,并在有序原理和整体原理的框架下,建构了智能技术支持的教师有组织教研运行模型。有组织教研的关键问题是教师动态需求的系统捕获、内容进化的智能控制、自适应路径的有效调节、研修空间的适应性调整、语义关联的建立,并形成面对理论与实践冲突、转化机制异化、主体与相关要素不适切等问题的处理机制。要实现人工智能支持的有组织教研,需要按照有组织教研的运行建立设计人工智能元平台,布局大数据采集平台,开发教育人工智能的算力,并在制度和理念的双向演进中通过实践进行优化,实现人工智能下教师研修模式的迭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教师教研 有序进化 有组织教研 行动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学科整合的价值意蕴、基本取向与实施理路 被引量:18
7
作者 张文超 陈名瑞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9期3-7,共5页
跨学科整合是落实新课标课程综合化、课程内容结构化理念的关键举措,在培养完整的人、解决真实的问题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受课程发展中学科中心、问题中心和学习者中心理论影响,跨学科整合存在知识、社会问题和学生... 跨学科整合是落实新课标课程综合化、课程内容结构化理念的关键举措,在培养完整的人、解决真实的问题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受课程发展中学科中心、问题中心和学习者中心理论影响,跨学科整合存在知识、社会问题和学生兴趣三种取向。三种取向在整合目标、内容、方式上的差异,使其在实施中的时空组织形式、知识传递方式和师生相互关系具有显著不同,表现出三种不同的实施理路:基于知识取向的跨学科整合理路主要以主题为载体,注重学习主题的选取、知识图谱的构建和主题学习的实施;基于社会问题取向的跨学科整合理路主要以问题为导向,重在设计问题方案、实施探究活动和凝练生活经验;基于学生兴趣取向的跨学科整合理路主要以项目为依托,关键在选取项目内容、整合项目资源和实施项目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整合 知识取向 学习主题 社会问题取向 设计问题 学生兴趣取向 选取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如何关怀人的生命?——基于“绿色教育”的思考 被引量:1
8
作者 单新涛 唐炳琼 《当代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13-15,共3页
教育的起点在于对"学生是什么"这一问题的思考与解读。"绿色教育"理念认为:学生是一个生命体,学生生命兼具生物性、社会性和精神性三重属性。学生生命的三重属性共同决定了教育对人生命关怀的三个维度,即:基于学生... 教育的起点在于对"学生是什么"这一问题的思考与解读。"绿色教育"理念认为:学生是一个生命体,学生生命兼具生物性、社会性和精神性三重属性。学生生命的三重属性共同决定了教育对人生命关怀的三个维度,即:基于学生生命的个体性、当下性与超越性,教育既要尊重学生的自然生命,又要关照学生的社会生命,更要提升学生的精神生命。三个维度的融合共生是理想教育的本真意义之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学生生命 “绿色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校课后服务实施的理念倾向与改进路向 被引量:26
9
作者 张文超 《教学与管理》 2021年第20期7-10,共4页
学校课后服务是解决家长按时接送孩子困难、缓解学生学业负担过重、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的重要举措。中小学校作为课后服务实施的主渠道,其实施理念决定着课后服务的成效。然而,学校课后服务在实施理念上尚存在一些模糊认知。基于此,辨... 学校课后服务是解决家长按时接送孩子困难、缓解学生学业负担过重、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的重要举措。中小学校作为课后服务实施的主渠道,其实施理念决定着课后服务的成效。然而,学校课后服务在实施理念上尚存在一些模糊认知。基于此,辨析课后服务实施的理念倾向、审视存在问题、提出改进路向,对于推动学校课后服务提质升级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后服务 课程化 课堂化 活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向阅读力的文本分析与教学设计探索 被引量:2
10
作者 魏小娜 董阳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0-24,共5页
我国中小学阅读教学实践中,文本分析和教学设计中弱化、偏离甚至无视阅读力的现象比较突出。指向阅读力的文本分析,要实现从“寻美”到“探点”的转型:首先区分文本的基本信息和增值信息,然后据此匹配不同层级的阅读认知能力,进而依据... 我国中小学阅读教学实践中,文本分析和教学设计中弱化、偏离甚至无视阅读力的现象比较突出。指向阅读力的文本分析,要实现从“寻美”到“探点”的转型:首先区分文本的基本信息和增值信息,然后据此匹配不同层级的阅读认知能力,进而依据学段目标和学情定位阅读力的训练点,最后依据训练点来使文本的阅读教学目标、设计提问具体化。指向阅读力的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的确定要变“教内容、教知识”为“教阅读、教策略”,对教学过程的设计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认知过程。实践中指向阅读力的文本分析和教学设计还有变通路径,即基于阅读认知能力层级来加工教材的课后练习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教学 指向阅读力 文本分析 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科内知识整合的原则、类型与路径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文超 蔡斌 《教学与管理》 2022年第26期1-4,共4页
学科内知识整合是实现课程内容结构化的重要途径,对教师改进课堂教学、培育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为提高学科内知识整合的质量,教师需要遵循整体性、重组性和学科性的基本原则,把握单课整合、单元整合和跨单元整合的基本类型。在... 学科内知识整合是实现课程内容结构化的重要途径,对教师改进课堂教学、培育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为提高学科内知识整合的质量,教师需要遵循整体性、重组性和学科性的基本原则,把握单课整合、单元整合和跨单元整合的基本类型。在教学实践中,学科内知识整合应以单元整体教学为基本路径,注重大概念的主题确立、高阶位的目标设计、全景式的内容选择、情境化的教学实施,以及一致性的教学评价,以推进学科内知识整合的高质量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内知识整合 整合原则 整合类型 整合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文阅读试题难度的制约因素及教学启示——兼析2018年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难度 被引量:1
12
作者 魏小娜 黄程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0-64,共5页
关于高考语文试题越来越难的呼声日益高涨。那么就现代文阅读试题而言,其“难度”究竟体现在哪里?本文将结合2018年的高考语文试题,尝试辨析制约现代文阅读试题难度的关键因素,探究未来阅读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 现代文阅读试题 高考语文试题 试题难度 教学启示 阅读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中国教育量化研究的可重复性
13
作者 李毅 张涧清 杨焱灵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5-96,共12页
本研究理论辨析了可重复原则、研究的可重复性与重复性研究的关系,探讨了重复性研究的精确重复、直接重复、概念重复等三种类型及其验证和延展两重功能,并阐述了教育量化研究可重复性的意义和价值。在此基础上,以我国37本教育学类CSSCI... 本研究理论辨析了可重复原则、研究的可重复性与重复性研究的关系,探讨了重复性研究的精确重复、直接重复、概念重复等三种类型及其验证和延展两重功能,并阐述了教育量化研究可重复性的意义和价值。在此基础上,以我国37本教育学类CSSCI期刊在2015—2020年间发表的重复性量化研究为对象,分析了我国教育量化研究可重复性的现状和问题。研究发现:可重复性是创新性研究的基本立场未得到充分认识;量化研究基础薄弱致使可重复性的确证存在困难;对复现失败的误解带来了对“可重复危机”的恐慌;传统思维惯性阻碍原始研究团队的持续跟进。最后,本文建议加强对重复性研究价值的认识,建立重复性研究激励机制;加强研究者量化研究方法训练,搭建开放科学平台促使“黑箱”变“白箱”;克服重复性研究“唯成功率”思想,打造稳定团体形成研究集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复性 量化研究 重复性研究 科学化 南大核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后延时服务的课程化建设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婷婷 唐智松 吴宗艳 《教学与管理》 2023年第14期20-23,27,共5页
“双减”对学校课后延时服务提出了新要求:“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学校需在“双减”背景下提高学校的课后服务水平,保证有效实施课后服务。课后服务不仅要具有“延时”和“服务”之功能,还需要具有“课程”之要... “双减”对学校课后延时服务提出了新要求:“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学校需在“双减”背景下提高学校的课后服务水平,保证有效实施课后服务。课后服务不仅要具有“延时”和“服务”之功能,还需要具有“课程”之要义。学校需要积极开发建设课后延时服务的课程,深度开发文化类课程,普及开发艺体类课程,拓展开发综合类课程,指导开发生活类课程。课后延时服务课程以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为育人目标,应综合考虑学校、课程、学生和教师等因素,以此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后延时服务 课程 “双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校多区型教育集团教师发展的困境与突破 被引量:1
15
作者 马骏 陈名瑞 《教学与管理》 2021年第32期15-18,共4页
一校多区型办学模式是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基于集团化程度与组织间关系的视角对其进行剖析,揭示教师组织资源分配与获取中存在的内卷化与内缘化的现象及两者的共生关系,并从资源总量与资源需求的失衡发展、办学规模扩大与... 一校多区型办学模式是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基于集团化程度与组织间关系的视角对其进行剖析,揭示教师组织资源分配与获取中存在的内卷化与内缘化的现象及两者的共生关系,并从资源总量与资源需求的失衡发展、办学规模扩大与管理成本的升高、高度一体化促成资源需求单一化来阐释问题原因,据此提出组织资源创设提质化、资源分配效益最大化、教育管理走向现代化的解决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团化办学 一校多区型 组织资源 内卷化 内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