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综合实践活动的生涯教育的实践探索——以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欧健 邓晓鹏 +1 位作者 罗键 赵渊博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3-9,共7页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实施的"基于综合实践活动的生涯教育"具有"有需""能为""双赢"的三重现实逻辑。在其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致力于通过完善制度化顶层设计、构建系列化课程体...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实施的"基于综合实践活动的生涯教育"具有"有需""能为""双赢"的三重现实逻辑。在其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致力于通过完善制度化顶层设计、构建系列化课程体系、确立整合化运行机制、创设立体化的生涯素养评价体系四条路径,达到该项目"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的目标愿景。经过二十余年的探索,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生涯教育质量显著提高,学生能力明显改善,教师素养得到发展,受到外界广泛赞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实践活动 生涯教育 生涯规划 顶层设计 课程体系 运行机制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新”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创新实践——评《“双新”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革新——上海市市西中学的探索与实践》
2
作者 李宗涛 谢婷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I0006-I0006,共1页
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双新”(新课程、新教材)无疑是一个高频且重要的关键词。它引领着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探索与实践。由郑岚和董君武合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双新”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革新——上海市市西中学的探索与实... 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双新”(新课程、新教材)无疑是一个高频且重要的关键词。它引领着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探索与实践。由郑岚和董君武合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双新”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革新——上海市市西中学的探索与实践》一书不仅是对市西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实践的全面总结,更为广大高中学校在“双新”背景下推进教学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新 教学创新 教学革新 高中语文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不同生态功能区的降雨侵蚀时空分异研究
3
作者 龙训建 李天阳 +4 位作者 罗宏森 叶琰 叶勇 张钰欣 王子衿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2-174,共13页
水土流失是影响区域生态安全的重要因素,深入了解区域降雨侵蚀时空异质性有利于更有针对性地实施水土保持措施。基于重庆市32个国家级气象站点2009-2022年逐小时降雨数据,应用降雨侵蚀力简易模型计算了研究区内不同生态功能区的降雨侵... 水土流失是影响区域生态安全的重要因素,深入了解区域降雨侵蚀时空异质性有利于更有针对性地实施水土保持措施。基于重庆市32个国家级气象站点2009-2022年逐小时降雨数据,应用降雨侵蚀力简易模型计算了研究区内不同生态功能区的降雨侵蚀力和侵蚀密度的时空分异性。结果表明:(1)各生态功能区的降雨侵蚀力和侵蚀密度年际变化的标准差为340.01~687.17 MJ·mm/(hm^(2)·h)和0.15~0.21 MJ/(hm^(2)·h·a),变异系数为0.16~0.25和0.05~0.08;年内分布表现为夏季最高,冬季最低,其中夏季降雨侵蚀力占比50.78%~55.72%;侵蚀密度作为非共识性指标,在揭示侵蚀风险方面比降雨侵蚀力更为敏感。(2)在年际变化中,降雨侵蚀力的年均值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大巴山生态屏障区和三峡库区核心区生态涵养区的部分区域,低值区位于丘陵谷地生态品质提升区;年降雨侵蚀力最大值出现在2021年大巴山生态屏障区的城口县,达4 676.44 MJ·mm/(hm^(2)·h),最小值出现在2011年丘陵谷地生态品质提升区的永川区,仅806.25 MJ·mm/(hm^(2)·h);季节尺度上,春季高值区发生在武陵山生态屏障区,夏、秋时段的高值区出现在大巴山生态屏障区和三峡库区核心区生态涵养区以中山地貌为主的区域,冬季整体变化较弱。(3)降雨侵蚀密度的空间分布特征表明,高值区分布在大巴山生态屏障区,低值区分布在大娄山生态屏障区;季节尺度上的高值区存在空间差异,春季高值区发生在武陵山生态屏障区,夏季高值区发生在大巴山生态屏障区和丘陵谷地生态品质提升区的部分区域,秋、冬季高值区发生在三峡库区核心区生态涵养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降雨侵蚀力 侵蚀密度 生态功能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教育新样态:SNP模式下DeepSeek与地理教学融合的可能与可为 被引量:1
4
作者 郭锐 白莹 +1 位作者 胡蓉 向颢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0-34,共5页
《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指南》强调开拓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在科学教学中应用的新场景。《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也强调,学生要借助人工智能,促进地理学习的拓展和深入。DeepSeek可以为地理教学提供较好的工具支撑... 《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指南》强调开拓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在科学教学中应用的新场景。《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也强调,学生要借助人工智能,促进地理学习的拓展和深入。DeepSeek可以为地理教学提供较好的工具支撑,也能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提供有效的辅导支持。本文基于SNP教学模式,建构人工智能赋能地理核心素养和科学素养培育的思路逻辑,结合“热岛效应”案例进行实践审思,以期为数字赋能教学实践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科学教育 地理教学 SN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重/肥胖人群的最佳运动方式:来自能量消耗和底物代谢的证据
5
作者 张好 彭莉 +5 位作者 曾洁 向秋 田浩冬 王培松 张壬 季叶萌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34,共10页
目的:通过比较超重/肥胖男性青年在高强度间歇训练(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HIIT)、单独抗阻训练(resistance training,RT)及血流限制(blood flow restriction,BFR)结合抗阻训练(BFR-RT)运动过程中和恢复期的能量消耗和底物... 目的:通过比较超重/肥胖男性青年在高强度间歇训练(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HIIT)、单独抗阻训练(resistance training,RT)及血流限制(blood flow restriction,BFR)结合抗阻训练(BFR-RT)运动过程中和恢复期的能量消耗和底物代谢特征,探讨超重/肥胖人群的最佳运动方式。方法:将30名超重/肥胖男性青年随机分配到RT组(n=10)、BFR-RT组(n=10)及HIIT组(n=10)。采用CORTEX心肺功能测试系统(MetaLyzer Ⅱ-R2,德国)测量受试者在运动前、运动中、运动后即刻、运动后1 h及运动后24 h的VO_(2)、VCO_(2)、呼吸气体交换率、能耗速率、糖脂氧化速率、供能速率及百分比,并对各阶段的各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能耗速率方面,在运动中,HIIT组显著高于RT组(P<0.05)和BFR-RT组(P<0.01);在运动后即刻,HIIT组显著高于BFR-RT组(P<0.05)。糖氧化及供能速率方面,在运动中,HIIT组显著高于RT组(P<0.05)和BFR-RT组(P<0.01);在运动后即刻,RT组(P<0.05)和HIIT组(P<0.01)均显著高于BFR-RT组;运动后1 h时,BFR-RT组显著高于RT组(P<0.001);在运动后24 h,BFR-RT组(P<0.01)和HIIT组(P<0.05)均显著高于RT组。脂肪氧化及供能速率方面,在运动中,BFR-RT组显著高于RT组(P<0.01);在运动后24 h,RT组显著高于HIIT组(P<0.01)。糖脂氧化供能比方面,在运动中,HIIT组显著高于BFR-RT组(P<0.01);在运动后即刻,HIIT组显著高于RT组(P<0.05)和BFR-RT组(P<0.01);在运动后1 h,BFR-RT组显著高于RT组(P<0.05);在运动后24 h,HIIT组显著高于RT组(P<0.01)。结论:BFR结合低强度RT在运动中的脂代谢效率最高,RT在恢复期的脂代谢提升效益持续时间最长,而HIIT在运动中的脂代谢效率优于RT,且两者在恢复期的能耗速率相似。尽管3种运动方式各有优势,均可作为超重/肥胖人群的减重运动方式,但HIIT时间短,能耗及脂代谢效率相对较高,加之其组合训练形式多样化,优先推荐其作为超重/肥胖人群的减脂运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 肥胖 抗阻训练 血流限制 高强度间歇训练 能量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生责任感培养及策略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刘芝花 《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版)》 2010年第2期50-51,共2页
责任感的形成是一个非自发的过程,它需要通过教育来培养,依赖于外部的导向和内在的自我体验而形成。中学生正处于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我们应该在这影响人一生的重要阶段中把他们培养成为对国家、社会、集体、家庭、... 责任感的形成是一个非自发的过程,它需要通过教育来培养,依赖于外部的导向和内在的自我体验而形成。中学生正处于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我们应该在这影响人一生的重要阶段中把他们培养成为对国家、社会、集体、家庭、他人和自己负责任的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责任感培养 中学生 自我体验 价值观 人生观 负责任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忧之旅 道阻且长——《骆驼祥子》深度研读课教学设计
7
作者 王慧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4-56,共3页
[教学目标]1.通过命运轨迹图的设计与优化,解析祥.子的人生动态。2.通过对假想与现实的矛盾分析,探究祥子悲剧的成因(重点)。3.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辩证地看待个人与环境的关系,认识到个体的觉醒和行动能改变社会环境,初步形成改良社会... [教学目标]1.通过命运轨迹图的设计与优化,解析祥.子的人生动态。2.通过对假想与现实的矛盾分析,探究祥子悲剧的成因(重点)。3.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辩证地看待个人与环境的关系,认识到个体的觉醒和行动能改变社会环境,初步形成改良社会的公民意识(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骆驼祥子》 命运轨迹 人与环境的关系 矛盾分析 改良社会 教学设计 解忧 公民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调控思想建构化学反应认知模型——以“中和反应”为例
8
作者 李聪聪 宁晓强 陈其美 《化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1-38,共8页
发展“调控创造价值”的观念并建构“认识-调控-价值”认知模型有助于提升化学反应认识水平。在“中和反应”教学中,从“治疗胃酸过多”引入,设计数字化实验,引导学生通过分析相对湿度及pH变化认识中和反应,发展类比、推理、归纳等科学... 发展“调控创造价值”的观念并建构“认识-调控-价值”认知模型有助于提升化学反应认识水平。在“中和反应”教学中,从“治疗胃酸过多”引入,设计数字化实验,引导学生通过分析相对湿度及pH变化认识中和反应,发展类比、推理、归纳等科学思维。以“处理碱性废水”任务驱动,引导学生绘制调控反应装置图并归纳调控方法,最终建构并完善认知模型。通过设计“改良酸性土壤”的方案,使学生感受认知模型的迁移功能,进一步体会学科价值,增强责任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化学 模型建构 中和反应 数字化实验 反应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现“中国梦”的可持续发展教育——以三峡库区中学环境教育为例
9
作者 张万琼 龙雨娇 付新民 《地理教学》 2013年第16期56-59,共4页
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而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与基础则离不开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本文以三峡库区中学环境教育为例,在调查分析库区环境教育现状、特点和问题的基础上,构建了包括学科渗透策略、校本课... 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而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与基础则离不开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本文以三峡库区中学环境教育为例,在调查分析库区环境教育现状、特点和问题的基础上,构建了包括学科渗透策略、校本课程开发策略、国际合作教育策略、师资培训策略和学生活动设计与组织策略等在内的三峡库区中学环境教育的策略体系,以提高库区中学环境教育水平,提升公众的环境素养,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梦 三峡库区 环境可持续教育 策略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榕属植物1个新记录种——青藤公及模式后选
10
作者 陈锋 马特 熊驰 《湖北林业科技》 2025年第2期73-75,77,共4页
2022年2月,项目组在重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维管植物多样性调查时,发现了重庆榕属植物1个新记录种——青藤公。描述其形态特征和生境分布,并对名称进行后选模式指定。
关键词 青藤公 榕属 新记录 模式后选 重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控制理论视角下中学生校园欺凌成因及预防对策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李玲 张兵娟 王涵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8,共8页
该研究选用西部103所中学学生质量监测数据,以赫希社会控制理论为分析框架,运用回归及结构方程模型等统计方法,分析社会控制四要素对中学生欺凌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社会控制各变量对欺凌行为影响显著。其中,学校依恋、奉献、信念... 该研究选用西部103所中学学生质量监测数据,以赫希社会控制理论为分析框架,运用回归及结构方程模型等统计方法,分析社会控制四要素对中学生欺凌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社会控制各变量对欺凌行为影响显著。其中,学校依恋、奉献、信念和同伴依恋对欺凌行为有显著负相影响,参与、家庭依恋和老师依恋对欺凌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由此提出,预防校园欺凌学校要"管""育"结合,加强学生思想教育,优化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要重视德育教育,引领学生思想价值方向;开展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学生树立人生目标;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范学生实践参与。同时,关注学生与父母、同学、老师、学校的依恋联结,以此,增强学生与社会的联系,从而抑制学生的欺凌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控制理论 中学生 校园欺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肺炎疫情复课期间中学生英语学习焦虑的大样本调查 被引量:5
12
作者 应斌 耿毅博 +1 位作者 林杰 李琦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2-30,共9页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对中学生已有的学习心理状态会产生影响.基于此,有必要对疫情复课期间中学生英语学习焦虑情况进行大样本调查.采用《英语课堂焦虑量表》调查新冠肺炎疫情复课期间21370名中学生,结果发现:①中学生英语学习焦虑情况呈...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对中学生已有的学习心理状态会产生影响.基于此,有必要对疫情复课期间中学生英语学习焦虑情况进行大样本调查.采用《英语课堂焦虑量表》调查新冠肺炎疫情复课期间21370名中学生,结果发现:①中学生英语学习焦虑情况呈正态分布趋势,且在性别、家庭居住地和是否为独生子女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中学生在英语学习心理(主观英语学业成绩、学习适应性、英语学习效能感、英语学习投入)上的状态会显著影响其英语学习焦虑程度;③父母的不同状态同样会对中学生英语学习焦虑产生影响;④中学生在不同的年级阶段有着不同程度的英语学习焦虑.根据调查结果,复课后,可以通过中学生个体、父母和教师3个层面着手降低中学生英语学习焦虑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 中学生 英语学习焦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涯教育课程建构的逻辑向度 被引量:9
13
作者 欧健 赵渊博 +2 位作者 刘建勇 段志勇 罗键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8-106,共9页
当前生涯教育价值被轻视、注重形式轻视实质,且学校生涯教育制度失范,导致中学生涯教育课程边缘化、狭窄化和建构主体单薄化。为应对此问题,中学可以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通过“跨学科学习”“从体验中学”“研学结合”的方式推进生涯... 当前生涯教育价值被轻视、注重形式轻视实质,且学校生涯教育制度失范,导致中学生涯教育课程边缘化、狭窄化和建构主体单薄化。为应对此问题,中学可以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通过“跨学科学习”“从体验中学”“研学结合”的方式推进生涯教育,最终实现学生的知识与能力、个性与共性、自我与社会统一且和谐发展。西南大学附属中学依照此理念,基于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定位适切的中学生涯教育课程目标,设置生涯认知的基础课程、生涯交往合作的促进课程和生涯发展规划的主干课程,遵循生涯教育课程实施的探究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采取学生自我评价和课程效果评价相结合的评价策略,为中学生涯教育的课程建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实践活动 中学生涯教育 课程建构 逻辑向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把握好教师角色对高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
14
作者 喻可容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270-271,共2页
本文通过介绍作者的亲身体验,悟出高中英语教师角色的不同会对学生英语学习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的教学案例,旨在引导高中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努力把握好教师角色,充分重视学生的情感因素,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关键词 教师角色 英语学习 师生关系 情感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未来的学校课程建设 被引量:2
15
作者 欧健 艾兴 赵渊博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4-50,共7页
未来教育赋予了学校课程建设新的时代内涵,面向未来的学校课程建设立足培养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着眼于促进学校教育的现代化。面向未来的学校课程建设,既是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社会核心素养的客观要求,也是教师未来课程素养的必然... 未来教育赋予了学校课程建设新的时代内涵,面向未来的学校课程建设立足培养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着眼于促进学校教育的现代化。面向未来的学校课程建设,既是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社会核心素养的客观要求,也是教师未来课程素养的必然要求和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呼唤。面向未来的学校课程建设的内涵包括了制订未来教育的学校课程方案,课程结构和内容的升级转型以及指向未来人才培养的学校课程高质量实施。由此,要建构学校课程建设共同体,以课程治理为基本逻辑框架,以课程方案为依据创造性实施课程,实现面向未来的学校办学理念和未来课程的育人目标。此外,以具体学校的实践为案例,剖析了学校在面向未来的课程建设中如何形成开放、健康、智慧的课程愿景,融合、多元、交叉的课程结构,统整、创生、智能的实践样态,从而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和未来发展奠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建设 面向未来 核心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赋能:BOPPPS模式下ChatGPT与地理教学融合的逻辑建构和实践审思 被引量:2
16
作者 薛思懿 郭锐 +4 位作者 胡蓉 向颢 谭雪霖 苏迎春 王纯盈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6-31,共6页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强调要借助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促进地理学习,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为数字赋能地理教学提供较好的工具支撑,也能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提供有效的辅导支持。文章基于BOPPPS教...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强调要借助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促进地理学习,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为数字赋能地理教学提供较好的工具支撑,也能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提供有效的辅导支持。文章基于BOPPPS教学模式,建构生成式人工智能在高中地理课堂的应用思路,并针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进行实践审思,以期为数字赋能教学实践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PPPS教学模式 人工智能 ChatGPT 教育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U-S”模式:教育帮扶赋能县中振兴的新探索 被引量:1
17
作者 欧健 张勇 徐川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52-260,共9页
教育帮扶以其精准性、长效性及内生性等特点,成为教育脱贫攻坚战中的核心策略之一。在“十四五”规划背景下,县中振兴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成为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加速乡村教育现代化的关键一环。针对县中振兴的教育帮扶既是教育公... 教育帮扶以其精准性、长效性及内生性等特点,成为教育脱贫攻坚战中的核心策略之一。在“十四五”规划背景下,县中振兴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成为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加速乡村教育现代化的关键一环。针对县中振兴的教育帮扶既是教育公平理想的具体实践,也是县域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手段。传统教育帮扶模式存在不确定性、单向性、形式化与随意性等弊端。“U-U-S”教育帮扶模式以完善的体制机制、延展的帮扶内容、聚焦内涵发展与实现互利共赢的特点,有效打破传统教育帮扶中的壁垒,实现帮扶主体与受援对象之间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为发挥“U-U-S”教育帮扶模式的最大效能,推动帮扶工作从形式化转向内涵化发展,需突出主体引领,建立省县联动的协同共同体;秉承系统思维,构建多元完善的协同制度;坚持发展导向,建立系统细化的协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帮扶 县中振兴 “U-U-S”教育帮扶模式 协同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面向未来的现代学校图书中心
18
作者 欧健 付新民 潘丹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25,共4页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基于“未来学习中心”的价值理念,形成学校图书馆建设、管理、应用的基本思路和行动策略。首先是凝聚师生共识,明晰“未来学习中心”的发展定位与建设方向。其次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进行空间重塑与流程再造,建设具有...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基于“未来学习中心”的价值理念,形成学校图书馆建设、管理、应用的基本思路和行动策略。首先是凝聚师生共识,明晰“未来学习中心”的发展定位与建设方向。其次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进行空间重塑与流程再造,建设具有前瞻性、生态性和便捷性的现代学校图书中心。最后是以文献资源整合、课程活动开展、服务质量提升为要旨,打造以阅读为主的开放性综合场馆,让“未来学习中心”在学校真正落地生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图书馆 未来学习中心 阅读型综合场馆 空间重塑 知识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择美景,悟作法——统编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五课时)教学设计
19
作者 王慧 刘光敏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8-72,共5页
【设计说明】本单元四篇文章《壶口瀑布》《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登勃朗峰》《一滴水经过丽江》均为游记,游记属于跨界文体,虽可归入文学类文本,但本任务群更多指向实用性。单元导语提示:“本单元所选的课文都是游记,通过记述游览见闻... 【设计说明】本单元四篇文章《壶口瀑布》《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登勃朗峰》《一滴水经过丽江》均为游记,游记属于跨界文体,虽可归入文学类文本,但本任务群更多指向实用性。单元导语提示:“本单元所选的课文都是游记,通过记述游览见闻,描摹山水风光,吟咏人文胜迹,抒发作者的情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类文本 山水风光 单元导语 设计说明 各拉丹冬 勃朗峰 教学设计 长江源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创业成功的影响因素:基于东、中、西部的区域比较 被引量:22
20
作者 张应良 汤莉 刘幸希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1-48,181-182,共8页
基于对东、中、西部三个地区实地问卷调查所得的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对农民创业成功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第一,农民的年龄、农民的创业目的、政府的支持力度三个因素对东部地区农民创业成功具有显著的影响;农民的文化... 基于对东、中、西部三个地区实地问卷调查所得的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对农民创业成功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第一,农民的年龄、农民的创业目的、政府的支持力度三个因素对东部地区农民创业成功具有显著的影响;农民的文化水平、农民的创业行业、农民的创业形式三个因素对中部地区农民创业成功具有显著的影响;创业培训对西部地区农民创业成功具有显著的影响。第二,农民的户主特征因素对东、中、西部地区农民创业成功均存在显著影响,但影响程度具有明显的差别;农民的创业特征因素对中部地区农民创业成功的影响程度要强于东部地区;性别和创业氛围对东、中、西部地区农民创业成功的影响均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创业 创业成功 影响因素 比较分析 西部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