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MODIS-EVI的四川省2000—2020年植被覆盖变化趋势的地形分布特征
1
作者
朱林富
谢世友
+2 位作者
杨华
马明国
夏军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7-195,共9页
通过Google Earth Engine获取MODIS-EVI数据,在ArcGIS中运用趋势分析和分布指数等方法定量分析四川省2000—2020年的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的地形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植被覆盖变化中,增加类型的面积占46.35%,减少类型的面积占45.81%,不...
通过Google Earth Engine获取MODIS-EVI数据,在ArcGIS中运用趋势分析和分布指数等方法定量分析四川省2000—2020年的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的地形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植被覆盖变化中,增加类型的面积占46.35%,减少类型的面积占45.81%,不变类型的面积占7.84%;植被覆盖减少类型主要分布在高程小于500 m、3000—4500 m,坡度小于5°,平地、南坡、西南坡,平原、台地等区域,以灌丛和草地为主;植被覆盖增加类型主要分布在高程500—3000 m,坡度5—15°,东北坡、东坡、东南坡,丘陵、小起伏山地、中起伏山地等区域,以耕地和林地为主;植被覆盖不变类型主要分布在高程大于4500 m,坡度大于15°,北坡、西坡、西北坡,大起伏山地、极大起伏山地等区域,以建设用地和高山植被为主。研究结果从宏观上揭示了四川省近20年植被覆盖变化趋势的地形分布特征,可以为四川省在未来的生态植被恢复方案的制定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IS
Google
Earth
Engine
变化趋势
分布指数
地形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MODIS-EVI的四川植被覆盖地形分布特征
被引量:
11
2
作者
朱林富
谢世友
+2 位作者
杨华
马明国
夏军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22-132,共11页
借助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以MODIS-EVI数据为基础,运用GIS技术结合像元二分模型和分布指数定量分析四川省近20年来的植被覆盖地形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2000-2019年四川植被覆盖度以中覆盖度为主(64.56%),低覆盖度次之(17.04%),高覆...
借助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以MODIS-EVI数据为基础,运用GIS技术结合像元二分模型和分布指数定量分析四川省近20年来的植被覆盖地形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2000-2019年四川植被覆盖度以中覆盖度为主(64.56%),低覆盖度次之(17.04%),高覆盖度第三(13.59%),劣覆盖度第四(4.03%),无植被覆盖仅占0.78%;②无植被覆盖和劣覆盖度主要分布在高程>4500 m、坡度>15°、北坡、东北坡、西南坡和大起伏、极大起伏山地区域;③低覆盖度主要分布在高程3000~4500 m、西坡和西北坡区域;④中覆盖度主要分布在高程≤1000 m、坡度≤15°、台地、丘陵和小起伏山地区域;⑤高覆盖度主要分布在高程1000~3000 m、平地、东坡、东南坡、南坡和平原、中起伏山地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
植被覆盖度
分布指数
地形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在四川植被覆盖度变化中的相对作用
被引量:
8
3
作者
朱林富
谢世友
+2 位作者
杨华
马明国
夏军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16,共9页
为了从宏观上评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被覆盖度变化的影响,借助于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以MODIS-EVI和气象数据为基础,采用像元二分模型、趋势分析、相关分析和残差分析方法结合GIS空间分析定量评价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在四川省200...
为了从宏观上评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被覆盖度变化的影响,借助于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以MODIS-EVI和气象数据为基础,采用像元二分模型、趋势分析、相关分析和残差分析方法结合GIS空间分析定量评价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在四川省2000—2015年植被覆盖度变化中的相对作用。结果显示:(1)四川省植被覆盖度总体上呈现改善趋势,其改善趋势的面积占43.95%,退化趋势的面积占40.57%,基本不变的面积占15.48%;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被覆盖度变化产生抑制作用的面积分别占19.65%、50.01%,产生促进作用的面积分别占31.51%、42.31%。(2)在植被覆盖度改善变化中,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影响的面积占10.66%,单独影响的面积分别占9.36%、23.93%;在植被覆盖度退化变化中,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影响的面积占8.82%,单独影响的面积分别占4.87%、26.88%。(3)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被覆盖度变化的贡献率分别为27.83%、72.17%,在植被覆盖度改善变化中的贡献率分别为33.42%、66.58%,在植被覆盖度退化变化中的贡献率分别为21.86%、78.14%;在21个市(州)中,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被覆盖度变化的贡献率范围分别为13.12%~48.55%和51.45%~86.88%。研究结果表明人类活动是四川植被覆盖度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在后续生态植被恢复中应更加注意人为因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
植被覆盖度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相对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MODIS-EVI的四川省2000—2020年植被覆盖变化趋势的地形分布特征
1
作者
朱林富
谢世友
杨华
马明国
夏军
机构
乐山师范学院旅游与地理
科学
学院
西南大学重庆金佛山喀斯特生态系统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重庆
师范
大学
长江上游湿地
科学
研究
重庆
市重点实验室
西南大学
遥感大数据应用
重庆
市工程
研究
中心
出处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7-195,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830648)
四川旅游发展研究中心项目(LY20-29)
+1 种基金
四川世界遗产普及基地项目(YCKP1903)
乐山师范学院科研项目(XJR19006,KYPY2023-0030)。
文摘
通过Google Earth Engine获取MODIS-EVI数据,在ArcGIS中运用趋势分析和分布指数等方法定量分析四川省2000—2020年的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的地形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植被覆盖变化中,增加类型的面积占46.35%,减少类型的面积占45.81%,不变类型的面积占7.84%;植被覆盖减少类型主要分布在高程小于500 m、3000—4500 m,坡度小于5°,平地、南坡、西南坡,平原、台地等区域,以灌丛和草地为主;植被覆盖增加类型主要分布在高程500—3000 m,坡度5—15°,东北坡、东坡、东南坡,丘陵、小起伏山地、中起伏山地等区域,以耕地和林地为主;植被覆盖不变类型主要分布在高程大于4500 m,坡度大于15°,北坡、西坡、西北坡,大起伏山地、极大起伏山地等区域,以建设用地和高山植被为主。研究结果从宏观上揭示了四川省近20年植被覆盖变化趋势的地形分布特征,可以为四川省在未来的生态植被恢复方案的制定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MODIS
Google
Earth
Engine
变化趋势
分布指数
地形分布
Keywords
MODIS
Google Earth Engine
trend analysis
distribution index
topographical distribution
分类号
P942 [天文地球—自然地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MODIS-EVI的四川植被覆盖地形分布特征
被引量:
11
2
作者
朱林富
谢世友
杨华
马明国
夏军
机构
乐山师范学院旅游与地理
科学
学院
西南大学重庆金佛山喀斯特生态系统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重庆
师范
大学
长江上游湿地
科学
研究
重庆
市重点实验室
西南大学
遥感大数据应用
重庆
市工程
研究
中心
出处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22-132,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830648)
四川旅游发展研究中心项目(LY20-29)
+1 种基金
四川世界遗产普及基地项目(YCKP1903)
乐山师范学院科研项目(XJR19006).
文摘
借助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以MODIS-EVI数据为基础,运用GIS技术结合像元二分模型和分布指数定量分析四川省近20年来的植被覆盖地形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2000-2019年四川植被覆盖度以中覆盖度为主(64.56%),低覆盖度次之(17.04%),高覆盖度第三(13.59%),劣覆盖度第四(4.03%),无植被覆盖仅占0.78%;②无植被覆盖和劣覆盖度主要分布在高程>4500 m、坡度>15°、北坡、东北坡、西南坡和大起伏、极大起伏山地区域;③低覆盖度主要分布在高程3000~4500 m、西坡和西北坡区域;④中覆盖度主要分布在高程≤1000 m、坡度≤15°、台地、丘陵和小起伏山地区域;⑤高覆盖度主要分布在高程1000~3000 m、平地、东坡、东南坡、南坡和平原、中起伏山地区域.
关键词
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
植被覆盖度
分布指数
地形分布
Keywords
MODIS
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age
distribution index
topographical distribution
分类号
P942 [天文地球—自然地理学]
Q948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在四川植被覆盖度变化中的相对作用
被引量:
8
3
作者
朱林富
谢世友
杨华
马明国
夏军
机构
乐山师范学院旅游与地理
科学
学院
西南大学重庆金佛山喀斯特生态系统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重庆
师范
大学
长江上游湿地
科学
研究
重庆
市重点实验室
西南大学
遥感大数据应用
重庆
市工程
研究
中心
出处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16,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830648)
四川旅游发展研究中心项目(LY20-29)
+1 种基金
四川世界遗产普及基地项目(YCKP1903)
乐山师范学院科研项目(XJR19006)。
文摘
为了从宏观上评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被覆盖度变化的影响,借助于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以MODIS-EVI和气象数据为基础,采用像元二分模型、趋势分析、相关分析和残差分析方法结合GIS空间分析定量评价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在四川省2000—2015年植被覆盖度变化中的相对作用。结果显示:(1)四川省植被覆盖度总体上呈现改善趋势,其改善趋势的面积占43.95%,退化趋势的面积占40.57%,基本不变的面积占15.48%;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被覆盖度变化产生抑制作用的面积分别占19.65%、50.01%,产生促进作用的面积分别占31.51%、42.31%。(2)在植被覆盖度改善变化中,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影响的面积占10.66%,单独影响的面积分别占9.36%、23.93%;在植被覆盖度退化变化中,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影响的面积占8.82%,单独影响的面积分别占4.87%、26.88%。(3)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被覆盖度变化的贡献率分别为27.83%、72.17%,在植被覆盖度改善变化中的贡献率分别为33.42%、66.58%,在植被覆盖度退化变化中的贡献率分别为21.86%、78.14%;在21个市(州)中,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被覆盖度变化的贡献率范围分别为13.12%~48.55%和51.45%~86.88%。研究结果表明人类活动是四川植被覆盖度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在后续生态植被恢复中应更加注意人为因素作用。
关键词
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
植被覆盖度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相对贡献
Keywords
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
vegetation coverage
climate change
human activities
relative contribution
分类号
Q948.112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MODIS-EVI的四川省2000—2020年植被覆盖变化趋势的地形分布特征
朱林富
谢世友
杨华
马明国
夏军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MODIS-EVI的四川植被覆盖地形分布特征
朱林富
谢世友
杨华
马明国
夏军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在四川植被覆盖度变化中的相对作用
朱林富
谢世友
杨华
马明国
夏军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