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逻辑视阈下人工智能道德的本体论承诺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包彦征 邓辉文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7-93,共7页
科学的本体论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逐渐成为研究的对象,它在信息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被赋予新的内涵。本体论承诺为逻辑视阈下开展人工智能道德的研究提供了本体论预设。在运用具有可解释优势的逻辑工具开展人工智能道德研究的技术... 科学的本体论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逐渐成为研究的对象,它在信息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被赋予新的内涵。本体论承诺为逻辑视阈下开展人工智能道德的研究提供了本体论预设。在运用具有可解释优势的逻辑工具开展人工智能道德研究的技术实现和现实应用中,通过对所要构建的逻辑模型所涵盖的特定领域世界的概念和关系做出本体上的承诺,回应人工智能道德的本体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道德 本体论 本体论承诺 逻辑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尔逻辑理论中“不可解释的表达式”问题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春丽 何向东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3-100,共8页
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典逻辑向现代符号逻辑的数学转向,是逻辑史上的一场革命。布尔把数学方法引入逻辑,为现代逻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布尔的逻辑理论主要由一个基本逻辑系统及其扩充构成,而在布尔逻辑理论的批判者看来,布尔无限制地... 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典逻辑向现代符号逻辑的数学转向,是逻辑史上的一场革命。布尔把数学方法引入逻辑,为现代逻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布尔的逻辑理论主要由一个基本逻辑系统及其扩充构成,而在布尔逻辑理论的批判者看来,布尔无限制地运用数学,使得其逻辑理论中含有一些"不可解释的表达式"。但是从布尔逻辑理论的建构来看,由于引入了逻辑的普遍方法,他将这些表达式作为非逻辑的表达式,而没有将它们视为逻辑的普遍方法的构成部分。将这些表达式限制到逻辑的普遍方法中,则可以消解"不可解释的表达式"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尔逻辑 不可解释的表达式 逻辑的普遍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逻辑在决策理论研究中的多元应用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唐晓嘉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4-52,共9页
现实的需要是理论发展的推动力,以形式化刻画为特征的现代逻辑亦是如此。决策理论直接与现实相关,无论是求行为最优的个体决策还是与合作相关的集体决策,都面临许多难题。现代逻辑在突破理论瓶颈、化解相关难题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 现实的需要是理论发展的推动力,以形式化刻画为特征的现代逻辑亦是如此。决策理论直接与现实相关,无论是求行为最优的个体决策还是与合作相关的集体决策,都面临许多难题。现代逻辑在突破理论瓶颈、化解相关难题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它可以提供形式刻画的语言工具,揭示决策面临的难题与困境,在形式刻画基础上定义决策算法,寻求解困思路。在学科交叉融和协同攻关形成趋势的时代背景下,基于现代逻辑攻克决策研究中的难题,不仅体现了现代逻辑的理论价值,也将推动决策理论及逻辑理论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逻辑 决策理论 形式刻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社会网络中知识流动的逻辑研究
4
作者 张玉志 唐晓嘉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0-56,共7页
在公开宣告逻辑PAL的基础上引入刻画社会网络的算子f可以弥补公开宣告逻辑仅适用于全通关系的缺陷,形成了社会网络认知逻辑SNL,它已成为对社会网络中知识流动研究的一种主流方法。社会网络不是全通的,公共知识在群体中如何形成需要重新... 在公开宣告逻辑PAL的基础上引入刻画社会网络的算子f可以弥补公开宣告逻辑仅适用于全通关系的缺陷,形成了社会网络认知逻辑SNL,它已成为对社会网络中知识流动研究的一种主流方法。社会网络不是全通的,公共知识在群体中如何形成需要重新思考。知识流动的意向性与个体在社会网络中认知的形成密切相关。根据知识流动的意向性,可以将双主体间的知识流动分为"双意向的知识流动"、"单意向的知识流动"和"无意向的知识流动"三类。每种知识流动会产生不同的群体知识,而博弈中的主体可以据此决定自己的占优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网络 知识流动 公开宣告逻辑 意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人为本”与逻辑思维素质培养——“钱学森之问”引发的思考 被引量:15
5
作者 王春丽 何向东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6-50,共5页
科学的发展、知识的创新,离不开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又有助于促进科学的进步及科学发展观的贯彻实施;思维能力的提高与科学的发展、人类的进步是相辅相成的。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既是"以人为本"的体现,又是... 科学的发展、知识的创新,离不开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又有助于促进科学的进步及科学发展观的贯彻实施;思维能力的提高与科学的发展、人类的进步是相辅相成的。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既是"以人为本"的体现,又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当代演绎。在目前的形势下,一定要重视逻辑教学,提高青少年的逻辑思维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为本 逻辑思维 思维习惯 逻辑教学 逻辑思维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实践思维看现代逻辑的发展 被引量:6
6
作者 王景周 崔建英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0-145,共6页
随着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经典逻辑理论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发展,逻辑研究的观念、对象和方法也发生了变革。逻辑的作用不再仅仅局限于有效推理,而是比较全面地研究主体思维活动中存在的程序、模式、方法和准则。本文... 随着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经典逻辑理论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发展,逻辑研究的观念、对象和方法也发生了变革。逻辑的作用不再仅仅局限于有效推理,而是比较全面地研究主体思维活动中存在的程序、模式、方法和准则。本文以实践思维为元思维(逻辑),从方法论的角度分析现代逻辑发展的动因,探讨实践思维在具体学科发展中的重要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思维方式 逻辑转向 动态认知逻辑 哲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弈论的逻辑和认知基础 被引量:4
7
作者 任晓明 谷飙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02-106,共5页
当代博弈论研究的重要课题是其逻辑和认知基础问题。知识模型的提出,澄清了博弈均衡与认知条件的关系。关于共同知识、共同信念的分析开拓了博弈论分析视野,推进了对冲突和合作的科学理解。从博弈均衡分析到认知逻辑分析、交互主体认识... 当代博弈论研究的重要课题是其逻辑和认知基础问题。知识模型的提出,澄清了博弈均衡与认知条件的关系。关于共同知识、共同信念的分析开拓了博弈论分析视野,推进了对冲突和合作的科学理解。从博弈均衡分析到认知逻辑分析、交互主体认识论的发展,表明博弈论的逻辑、认知以及哲学基础的深化,预示它正在成为社会科学的统一分析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弈论 均衡 知识模型 认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性化人脸图像模拟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胡伟平 邓辉文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8-185,共8页
对于任意给定的人脸图像,提出了一个推演任意年龄段人脸图像的个性化模拟方法.利用人脸左右对称的特点设计了一个光照补偿算法;通过几何预处理和灰度预处理,建立归一化的人脸数据库和人脸轮廓库;给定的输入图像经过预处理、特征提取、... 对于任意给定的人脸图像,提出了一个推演任意年龄段人脸图像的个性化模拟方法.利用人脸左右对称的特点设计了一个光照补偿算法;通过几何预处理和灰度预处理,建立归一化的人脸数据库和人脸轮廓库;给定的输入图像经过预处理、特征提取、轮廓变换和纹理合成4个步骤之后得到模拟图像.该方法实现了对任一年龄段、不同生活状况不同胖瘦情况下目标人脸的定制.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正面人像有较好的模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照补偿 个性化人脸图像 图形变换 纹理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谐社会视域下的我国大学生道德素质现状及优化路径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马昊 何向东 《复旦教育论坛》 2007年第2期48-53,69,共7页
本文立足《中国公民人文素质现状调查》数据库,对我国高校1090名大学生的道德素质进行全面分析,结果表明他们在道德意识、道德常识及道德行为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本文试着提出优化其道德素质的相关路径,以期对高等教育... 本文立足《中国公民人文素质现状调查》数据库,对我国高校1090名大学生的道德素质进行全面分析,结果表明他们在道德意识、道德常识及道德行为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本文试着提出优化其道德素质的相关路径,以期对高等教育事业的和谐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道德素质 和谐社会 现状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博弈解概念认知和理性条件的逻辑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蒋军利 唐晓嘉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23-227,共5页
在博弈求解中参与者被假定为理性的,即总是追求其最大期望效用。但这一理性假设在博弈论中没有一个很清晰的形式定义,通常是把主体间对理性的相互认识假设为公共知识(common knowledge),然而这样的做法具体到某个博弈,尤其是有限博弈,... 在博弈求解中参与者被假定为理性的,即总是追求其最大期望效用。但这一理性假设在博弈论中没有一个很清晰的形式定义,通常是把主体间对理性的相互认识假设为公共知识(common knowledge),然而这样的做法具体到某个博弈,尤其是有限博弈,就会显得粗糙,所涉及的嵌套问题也为系统复杂度的计算造成困难。其实,在一个具体的有限博弈G中,只需要有限次的嵌套。基于此形式化地分析了某些算法所要求的具体的认知和理性条件,提出了一种满足强理性条件的博弈求解可行算法。另外,通过在公开宣告逻辑中不断地宣告各种强度的理性概念,同样可以得到相应博弈算法求解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性 算法 共知识 公开宣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太格PTQ系统的内涵逻辑 被引量:1
11
作者 于宇 唐晓嘉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1-86,共6页
蒙太格的PTQ系统通过三部分最终完成了对自然语言形式化的处理,它们分别是:建构一个部分英语语句系统的语形;给出内涵逻辑的语形和语义;通过翻译规则,给出部分英语语句的语义。PTQ系统中最具创造性的内容之一是它的内涵逻辑思想,这对正... 蒙太格的PTQ系统通过三部分最终完成了对自然语言形式化的处理,它们分别是:建构一个部分英语语句系统的语形;给出内涵逻辑的语形和语义;通过翻译规则,给出部分英语语句的语义。PTQ系统中最具创造性的内容之一是它的内涵逻辑思想,这对正确翻译英语语句语义至关重要。分析探讨PTQ系统中的内涵逻辑思想对我们深化汉语的形式化研究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太格语法 内涵逻辑 语形 语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模态逻辑中的范本特姆—罗森定理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武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59-164,共6页
证明了在多元模态逻辑中范本特姆—罗森定理仍然成立,即:无论在经典或有限模型论意义下,一个量词深度为n的一阶公式在多元互模拟关系下保持当且仅当它逻辑等价于一个模态词深度小于2n的多元模态公式.
关键词 范本特姆—罗森定理 多元模态逻辑 有限模型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体认知正则活动的逻辑刻画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景周 崔建英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9-65,共7页
研究了主体对正则复合活动认知的性质。首先,分析了文献中对主体认知活动的逻辑刻画及其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刻画主体认知复合活动的逻辑系统KRAL,并证明了该系统的可靠性和完全性。
关键词 知识 正则活动 动态认知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刻画理解的认知逻辑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小五 何纯秀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6-70,共5页
通过两次问卷调查可以发现,绝大多数调查对象直观上都认为:理解一个命题就是知道它的意义。然后我们认为,在认知逻辑中,理解,作为一个模态算子,可以在一个较弱的意义上用知道算子来刻画:理解一个命题就是知道它的真假。由此,我们给出一... 通过两次问卷调查可以发现,绝大多数调查对象直观上都认为:理解一个命题就是知道它的意义。然后我们认为,在认知逻辑中,理解,作为一个模态算子,可以在一个较弱的意义上用知道算子来刻画:理解一个命题就是知道它的真假。由此,我们给出一个刻画理解的认知逻辑来揭示理解与知道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解 知道 认知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情推理的逻辑——从欧拉猜想说起 被引量:1
15
作者 秦玮远 何向东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9-42,共4页
合情推理是介于二值逻辑和模糊逻辑之间的一种非经典逻辑,它广泛地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在科学理论创新和知识创新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对合情推理的模式、创新功能以及它与论证推理的关系等方面的探讨,可以... 合情推理是介于二值逻辑和模糊逻辑之间的一种非经典逻辑,它广泛地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在科学理论创新和知识创新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对合情推理的模式、创新功能以及它与论证推理的关系等方面的探讨,可以引起人们对合情推理的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情推理 论证推理 猜想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值逻辑与意义理论 被引量:2
16
作者 马明辉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1-28,189,共8页
乌卡谢维奇的三值逻辑反对古典逻辑的矛盾律和排中律,引起了一系列哲学问题。古典逻辑的基础是二值原则,即任何句子要么是真的要么是假的。乌卡谢维奇把第三值指派给不能确定真假的句子。如何理解第三值是三值逻辑的关键问题。从意义理... 乌卡谢维奇的三值逻辑反对古典逻辑的矛盾律和排中律,引起了一系列哲学问题。古典逻辑的基础是二值原则,即任何句子要么是真的要么是假的。乌卡谢维奇把第三值指派给不能确定真假的句子。如何理解第三值是三值逻辑的关键问题。从意义理论的角度看,既不真也不假的句子被赋予第三值是因为它们的真之条件未能得到理解而造成的。对于"明天将有海战"这样的时态句子,运用时态逻辑的语义学,第三值是可以消除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逻辑 二值原则 三值逻辑 意义理论 时态逻辑 形而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视域中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春丽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5,共5页
从需求侧改革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的重大举措,创新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要义,而创新思维贯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过程。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顺利实施必须以创新思维为杠杆,以创新供给侧理论的内涵和制... 从需求侧改革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的重大举措,创新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要义,而创新思维贯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过程。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顺利实施必须以创新思维为杠杆,以创新供给侧理论的内涵和制度为抓手,并借助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以及个体的理论外化才有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给制度创新 实践创新 批判性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态逻辑中转换结构的局限性 被引量:1
18
作者 董英东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84-288,共5页
针对Sally Porkom运用模态语言分析加标转换结构,利用加标转换结构所支持的语义证明许多形式逻辑系统是完全的,找到一个不具有克里普克完全性的系统,证明关系语义不足以刻画所有的模态逻辑的问题.利用构造的方法,给出两个系统KY和KZ,虽... 针对Sally Porkom运用模态语言分析加标转换结构,利用加标转换结构所支持的语义证明许多形式逻辑系统是完全的,找到一个不具有克里普克完全性的系统,证明关系语义不足以刻画所有的模态逻辑的问题.利用构造的方法,给出两个系统KY和KZ,虽然这两个系统无法用关系语义进行区分,但利用一般框架可知KY和KZ是有区别的.KY和KZ证明了在加标转换结构和模态系统之间有一些不相符合的地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逻辑 转换结构 典范模型 有穷模型性 赋值模型 朴素模型 完全性 加标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目的与背景知识为双条件的逻辑AKC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小五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5-101,共7页
首先,我们构造以目的和背景知识为双条件的条件句系统AKC,给出它的一些证明论结果。其次,我们引入有序邻域语义,给出描述AKC的特征公理和推理规则的框架条件,证明AKC相对这些框架条件是框架可靠的。最后,我们证明AKC相对这些框架条件也... 首先,我们构造以目的和背景知识为双条件的条件句系统AKC,给出它的一些证明论结果。其次,我们引入有序邻域语义,给出描述AKC的特征公理和推理规则的框架条件,证明AKC相对这些框架条件是框架可靠的。最后,我们证明AKC相对这些框架条件也是框架完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件句系统 有序邻域语义 框架可靠性 框架完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商推理机制中的需求序关系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武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46-151,共6页
在多AGENT系统的协商推理机制设计中,协商需求的序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为了设计合理的协商推理机制,一些研究者基于经典命题逻辑提出协商需求的序需要满足逻辑限制,但是命题逻辑表达常识推理的能力有限.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选择表... 在多AGENT系统的协商推理机制设计中,协商需求的序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为了设计合理的协商推理机制,一些研究者基于经典命题逻辑提出协商需求的序需要满足逻辑限制,但是命题逻辑表达常识推理的能力有限.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选择表达常识推理更为有效的回答集程序作为协商背景知识表示的工具.为了设计基于回答集程序的合理协商推理机制,首先将逻辑限制转换成命题逻辑的模型表示,形成等价的模型限制,然后将模型限制的思想应用到回答集程序中形成回答集限制.同时,也证明了研究者们提出的基于需求出现次数的序满足回答集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答集 协商 限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