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壤化学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姜瘟发生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陈艳丽 姚爱梅 +3 位作者 徐义 蔡茜 彭先容 杨水英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12期152-157,共6页
受土壤酸化及集约化连作种植的影响,姜瘟成为制约生姜产业发展的重要因子,但在重庆市荣昌区发现一些连续种植10年以上的姜田姜瘟发生较轻或不发生。为了解土壤因子对姜瘟的影响,采集该地区易发与不易发姜瘟22个田块的土壤样品,测2组土... 受土壤酸化及集约化连作种植的影响,姜瘟成为制约生姜产业发展的重要因子,但在重庆市荣昌区发现一些连续种植10年以上的姜田姜瘟发生较轻或不发生。为了解土壤因子对姜瘟的影响,采集该地区易发与不易发姜瘟22个田块的土壤样品,测2组土样的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磷脂脂肪酸(phospholipid fatty acid,简称PLFA)法],以探究其与姜瘟发生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姜瘟的发生与土壤生物及非生物因子有密切关系,其中土壤含水量、酸碱度、微生物群落是影响姜瘟发生的主要因素,且有效磷、缓效钾、有效硼、全氮可促进土壤中有益菌群及抑制有害菌群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化学性质 微生物群落 生姜 土壤因子 微生物群落结构 改良土壤 防控姜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层倾向对南方喀斯特地区坡耕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贾洪杰 甘凤玲 +4 位作者 李振轮 黄雪娇 冯密 冯适 毛鑫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6107-6113,共7页
岩层倾向与不同坡向组合形成了顺向坡和逆向坡的地貌差异,进而影响了土壤中非生物资源的分布。喀斯特地区由于特殊的地质构造,顺向坡和逆向坡分布普遍。以重庆市酉阳县泔溪镇喀斯特槽谷坡耕地为研究区域,研究岩层倾向对喀斯特地区坡耕... 岩层倾向与不同坡向组合形成了顺向坡和逆向坡的地貌差异,进而影响了土壤中非生物资源的分布。喀斯特地区由于特殊的地质构造,顺向坡和逆向坡分布普遍。以重庆市酉阳县泔溪镇喀斯特槽谷坡耕地为研究区域,研究岩层倾向对喀斯特地区坡耕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顺向坡表层和下层土壤的自然含水量、饱和含水量、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均显著高于逆向坡相应层位,非毛管孔隙度、容重显著低于逆向坡相应层位。顺向坡土壤的sa(SiO2/Al2O3)、saf(SiO2/(Al2O3+Fe2O3))值显著高于逆向坡,顺向坡淋溶发育程度高于逆向坡。顺向坡土壤表层和下层的有机质、速效钾及碱解氮含量均显著高于逆向坡表层和下层相应含量,而pH值和有效磷含量是逆向坡含量较高。顺向坡下层土壤pH值和水分含量低于表层,而逆向坡下层土壤pH值和水分含量高于表层。综上结果表明,当岩层倾向与坡向相同时,更有利于水分的入渗和保持,促进土壤的淋溶与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层倾向 坡向 坡耕地 土壤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P9信号复合体在真菌生长发育及次级代谢过程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3
作者 乔玉 杨水英 +2 位作者 李振轮 王芳 徐义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9-25,共7页
COP9信号复合体(CSN)是真核生物中高度保守的蛋白复合物,参与调控整个生命过程,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类和动植物中,而关于真菌COP9信号复合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几个模式真菌,其他真菌相关研究较少,国内对真菌COP9信号复合体的研究更少... COP9信号复合体(CSN)是真核生物中高度保守的蛋白复合物,参与调控整个生命过程,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类和动植物中,而关于真菌COP9信号复合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几个模式真菌,其他真菌相关研究较少,国内对真菌COP9信号复合体的研究更少。从真菌COP9信号复合体的组成和结构特征、调控真菌生长发育的机制以及协调次级代谢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其现存的疑惑进行了分析,以期为进一步研究COP9信号复合体在真菌中的作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9信号复合体 真菌 生长 发育 次级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复合处理剂的微观结构及其去除景观水体氮磷的机制 被引量:3
4
作者 黄雪娇 李振轮 +2 位作者 冯密 倪九派 谢德体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0-107,共8页
通过电镜扫描、能谱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研究了蓬莱镇组紫色母岩(J3p)及聚合硫酸铁(PFS)复合处理剂(J3p+PFS)的结构形态;通过分析J3p对总氮、总磷的等温吸附曲线以及系统Zeta电位、分形维数、叶绿素a的变化,探索了复合处理剂去... 通过电镜扫描、能谱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研究了蓬莱镇组紫色母岩(J3p)及聚合硫酸铁(PFS)复合处理剂(J3p+PFS)的结构形态;通过分析J3p对总氮、总磷的等温吸附曲线以及系统Zeta电位、分形维数、叶绿素a的变化,探索了复合处理剂去除总氮、总磷的机制。结果表明:电镜扫描及能谱分析发现J3p与PFS复合后具有更大的团粒结构,表面更加蓬松,且元素构造大致与J3p一致,但金属元素含量有所改变。红外光谱及X-射线衍射结果显示,J3p与PFS复合后内部物质成分及功能基团均发生变化,形成了新的以羟基桥联的铁的多聚物。J3p对水体总氮的吸附作用是单层分子吸附以及表面吸附,对总磷的吸附作用主要是单层分子吸附;PFS对水体氮磷的絮凝机制是电性中和作用。通过综合分析,发现J3p+PFS结合了PFS的电性中和作用及J3p的吸附作用优势,可实现对景观水体总氮及总磷的快速、高效去除。处理3h后,J3p+PFS对总氮、总磷的去除率分别达到53.53%及86.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处理剂 晶体结构与形态 氮磷 去除机制 景观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色母岩作基质或覆盖材料对景观水体氮磷去除效果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黄雪娇 冯密 +1 位作者 李振轮 谢德体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63-373,共11页
选取重庆地区分布面积较广的蓬莱镇组、飞仙关组和遂宁组3种不同紫色母岩,研究其作基质或覆盖材料对富营养化景观水体氮磷去除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3种紫色母岩作基质时对水体总氮(TN)、总磷(TP)的去除效果差异较大,... 选取重庆地区分布面积较广的蓬莱镇组、飞仙关组和遂宁组3种不同紫色母岩,研究其作基质或覆盖材料对富营养化景观水体氮磷去除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3种紫色母岩作基质时对水体总氮(TN)、总磷(TP)的去除效果差异较大,蓬莱镇组的去除效果最好;利用3种母岩作覆盖材料时3种母岩均可显著抑制底泥TN、TP的释放,且处理间无显著差异。等温吸附试验表明,3种母岩对TN的吸附均为单层分子吸附和表面吸附,对TP的吸附主要为单层分子吸附,其中,蓬莱镇组母岩的物理吸附能力较强,对TN、TP的最大理论吸附量分别为0.259、0.619 mg·g^(-1)。3种母岩作基质或覆盖材料处理后均会不同程度地改变系统中微生物的群落结构,且不同母岩在水体中释放出的微量元素含量不同,其中,蓬莱镇组紫色母岩向水体中释放的钙(Ca)、钾(K)、铜(Cu)、锰(Mn)、钼(Mo)元素均显著高于飞仙关组和遂宁组紫色母岩。综上,无论作基质还是覆盖材料,蓬莱镇组母岩对氮磷的治理效果均较好,这主要是由于其对水体氮磷的物理吸附作用强于另外2种母岩。此外,3种紫色母岩作基质或覆盖材料时会向系统中释放微量元素,从而影响系统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而影响景观水体氮磷的治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母岩 基质 覆盖 氮磷去除 微量元素 微生物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