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四十年 被引量:3
1
作者 许丽丽 朱德全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5期18-23,共6页
借助可视化分析软件,运用文献计量和知识图谱的方法,对四十年来我国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的成果进行系统研究发现,研究主体以瞬时性作者和师生合作为主,研究热点的演进以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为主线展开,研究方法以思辨为主,且基于数据... 借助可视化分析软件,运用文献计量和知识图谱的方法,对四十年来我国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的成果进行系统研究发现,研究主体以瞬时性作者和师生合作为主,研究热点的演进以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为主线展开,研究方法以思辨为主,且基于数据和调查的方法意识逐渐凸显。四十年来,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存在核心作者群和研究共同体尚未形成、元理论层面自我反思不够、学科建设滞后、理论与实践脱嵌、研究方法单一与失范等不足。未来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需开展跨界协同,打造研究共同体;构建独特话语体系,彰显研究风格;树立'大职教研究观',拓展研究视域;走出象牙塔,深入介入教学和工作情境;规范并综合运用研究方法,提升研究的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课程 教学 知识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工子女的“城市教育梦”何以可能?——流入地教育政策对随迁子女教育期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候玉娜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77-188,共12页
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2013-2014年基线数据,对包括入学、就读及升学在内的流入地学校教育政策与农民工随迁子女的长期教育理想及短期升学愿望之间的关系分析发现:随迁子女一代比随迁子女二代具有更长远的教育理想,但两者在短... 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2013-2014年基线数据,对包括入学、就读及升学在内的流入地学校教育政策与农民工随迁子女的长期教育理想及短期升学愿望之间的关系分析发现:随迁子女一代比随迁子女二代具有更长远的教育理想,但两者在短期升学愿望上没有差异;异地入学条件激励了随迁子女的教育期望,但对学前阶段随迁子女具有不良影响;就读补贴对随迁子女的教育期望缺乏正向激励作用;宽松的升学政策(放开非重点高中或完全放开限制)对随迁子女的长期教育理想和短期升学意愿均具有正向作用。但仅仅放开职业技术类高中无法对随迁子女的教育期望产生激励效应。建议通过正确发挥入学门槛的激励效应,增强就读补贴的实效性以及打造义务教育后职业教育成才“立交桥”等方式,激励随迁子女的城市教育梦想,实现其教育和社会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迁子女 教育期望 教育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学校标准化建设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被引量:1
3
作者 田晓伟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9,共3页
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是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方略。义务教育是国家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基本途径,没有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就无法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长期以来,我国的义务教育在... 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是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方略。义务教育是国家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基本途径,没有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就无法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长期以来,我国的义务教育在取得巨大发展成就的同时,仍存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和校际之间的不均衡状况,离人民满意的教育尚存在较大差距。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要求已不再是满足于基本的"有学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教育一体化 义务教育 标准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创新,突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工资待遇困境 被引量:3
4
作者 钟婉娟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11,共3页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关键是要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尤其是要大力加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队伍建设,确保城乡义务教育真正实现均衡发展,让广大适龄儿童都能公平接受义务教育。结合我国现实国情,在体制、机制等问题短时间内尚不能得到根...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关键是要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尤其是要大力加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队伍建设,确保城乡义务教育真正实现均衡发展,让广大适龄儿童都能公平接受义务教育。结合我国现实国情,在体制、机制等问题短时间内尚不能得到根本解决的背景下,要大力加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队伍建设,主要应解决好工资待遇问题。工资待遇是教师待遇经济方面的表现,但并不单纯是一个货币概念,背后蕴含着教育财政政策的伦理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阶段 绩效工资制度 农村义务教育 教师工资 义务教育法 工资待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高考改革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宝庆 魏小梅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9-90,202,共13页
高考是国家的一项基本考试招生制度,高考改革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复杂系统。借助文献计量分析,对新高考改革研究文献的高频关键词进行社会网络分析、聚类分析、多维尺度分析,结果表明研究热点主题集中在新高考改革的价值取... 高考是国家的一项基本考试招生制度,高考改革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复杂系统。借助文献计量分析,对新高考改革研究文献的高频关键词进行社会网络分析、聚类分析、多维尺度分析,结果表明研究热点主题集中在新高考改革的价值取向、基本理论、考试科目改革、普通高中的学校变革研究,研究网络整体呈现集中趋势、结构稳定,但类团内部研究主题有松散现象。为此,新高考改革研究还需进一步精业耕耘:加强理论研究,进一步完善新高考制度的顶层设计;整合研究方法,揭示新高考改革的真实走向;运用跨学科视角,多元透视新高考时代的教与学;深化研究内容,进一步拓展新高考的研究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高考 价值取向 高考制度 考试科目 普通高中 普通高校 文献计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的中国”与“中国的世界”之张力及其双向互构
6
作者 张学敏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24,共11页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正确理解何为“世界的中国”与“中国的世界”,对国家发展建设和人类命运走向具有不可估量的思想指引作用。因此,清晰界定并深入阐释二者关系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全党全国各族...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正确理解何为“世界的中国”与“中国的世界”,对国家发展建设和人类命运走向具有不可估量的思想指引作用。因此,清晰界定并深入阐释二者关系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从历史发展和时代脉搏来看,“世界的中国”与“中国的世界”在伦理道德、利益诉求、文明发展以及现代化方式等方面存在着既相互矛盾又内在联系的“张力”关系。面对这种“张力”关系,我们应以中华文化特质思维,即“一分为三”方法论为指导,使二者在新时代及“两个大局”背景下能始终保持良好的动态平衡,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巨轮行稳致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的中国 中国的世界 张力关系 现实矛盾 双向互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