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蚕表皮蛋白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梁九波 刘碧朗 +1 位作者 占智高 何宁佳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05-416,共12页
家蚕的表皮蛋白(cuticular protein)是家蚕重要的结构蛋白,与几丁质一同作为家蚕表皮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家蚕表皮蛋白进行了广泛分析。通过保守的基序检索家蚕基因组,得到163条候选的表皮蛋白序列,包括RR、Tweedle... 家蚕的表皮蛋白(cuticular protein)是家蚕重要的结构蛋白,与几丁质一同作为家蚕表皮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家蚕表皮蛋白进行了广泛分析。通过保守的基序检索家蚕基因组,得到163条候选的表皮蛋白序列,包括RR、Tweedle、CPF&CPFL等家族,并且发现具有确定的保守基序的表皮蛋白基因在染色体上都是以串联集群形式分布。氨基酸组成分析表明,这些表皮蛋白富含甘氨酸、丙氨酸、亮氨酸、组氨酸等。运用Sig-nalP server预测这部分蛋白质有85%都具有信号肽。进化分析显示,负选择是家蚕表皮蛋白基因进化的主要驱动力。采用TFSEARCH等在线服务软件分析发现,在70%含有RR基序的家蚕表皮蛋白基因的核心启动子区具有通用的TATAAA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表皮蛋白 基序 基因簇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脂肪体细胞原代培养及其细胞分化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潘敏慧 刘敏 +3 位作者 蔡秀娟 洪开丽 许湲 鲁成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03-408,共6页
取家蚕4~5龄幼虫背部脂肪体,采用胰蛋白酶消化和组织块贴壁法进行离体培养,观察脂肪体细胞在体外培养过程中的变化。家蚕脂肪体细胞在原代培养过程中出现了一批具有繁殖和再分化能力的脂肪前体细胞,细胞间呈管道状或网状排列,可在体外... 取家蚕4~5龄幼虫背部脂肪体,采用胰蛋白酶消化和组织块贴壁法进行离体培养,观察脂肪体细胞在体外培养过程中的变化。家蚕脂肪体细胞在原代培养过程中出现了一批具有繁殖和再分化能力的脂肪前体细胞,细胞间呈管道状或网状排列,可在体外培养条件下繁殖,分化成新的脂肪组织,形成的脂肪细胞分泌大量脂肪油滴后破裂死亡。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探讨家蚕脂肪体细胞的分化及脂类代谢调节机制提供实验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脂肪体细胞 原代培养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印度家蚕品种2041和2042改良现行家蚕品种山河×锦绣性状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吴克军 刘敏 +2 位作者 陈松 朱水芬 鲁成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47-351,共5页
鉴于引进家蚕品种山河×锦绣多年推广使用后,出现退化,特别是品种抗性下降明显,已经严重影响其在生产上的应用,需要对其进行复壮。本研究以家蚕数量性状遗传规律为理论依据,采用杂交导入的方法,利用抗性强的印度家蚕品种2041和2042... 鉴于引进家蚕品种山河×锦绣多年推广使用后,出现退化,特别是品种抗性下降明显,已经严重影响其在生产上的应用,需要对其进行复壮。本研究以家蚕数量性状遗传规律为理论依据,采用杂交导入的方法,利用抗性强的印度家蚕品种2041和2042改良现行家蚕品种山河×锦绣的性状,以期达到在保持山河×锦绣的优良性状的同时提高其抗性的目的。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改良后获得的改良系(山河B改×山河A)×锦绣,在品种改良的各个阶段品种性状都有不同程度的改进,综合成绩表现符合试验设计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品种 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hBDNF)在转基因家蚕丝腺中的特异表达 被引量:10
4
作者 段建平 徐汉福 +3 位作者 马三垣 邓党军 王峰 夏庆友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48-252,共5页
家蚕丝腺具有强大合成与分泌蛋白质的能力,利用其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高附加值外源蛋白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以人血白细胞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并克隆了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hBDNF)核苷酸序列。序列分析表明,克隆的hBDNF核苷酸序列... 家蚕丝腺具有强大合成与分泌蛋白质的能力,利用其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高附加值外源蛋白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以人血白细胞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并克隆了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hBDNF)核苷酸序列。序列分析表明,克隆的hBDNF核苷酸序列与已发表序列(GenBank登录号:NM_170735)的同源性为100%。随后采用家蚕丝胶基因(Ser1)启动子,以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为筛选标记,将hBDNF构建到piggyBac转座表达载体并注射入家蚕早期胚胎,在G1代筛选获得了54头转基因阳性个体。经分子检测证实,hBDNF已整合到家蚕基因组并在丝腺有较高水平的特异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丝腺生物反应器 家蚕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转基因RNA干涉提高家蚕对BmNPV的抗性初探 被引量:5
5
作者 黄科 李春峰 +3 位作者 甘进锋 蒙炳超 李智 周泽扬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08-313,共6页
基于探讨利用转基因RNA干涉技术使家蚕获得对核型多角体病毒抗性的目的,将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的DNA聚合酶基因、蛋白激酶(PK1)基因以及bro-d和orf1629基因的部分编码片段,分别以其反向重复的形式与家蚕Actin3启动子连接,构... 基于探讨利用转基因RNA干涉技术使家蚕获得对核型多角体病毒抗性的目的,将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的DNA聚合酶基因、蛋白激酶(PK1)基因以及bro-d和orf1629基因的部分编码片段,分别以其反向重复的形式与家蚕Actin3启动子连接,构建了基于piggyBac转座子载体的转基因表达载体,通过显微注射于家蚕卵,获得了36-107个G1蛾区,得到了20-23头转基因阳性家蚕。经Southern杂交及RT-PCR分析表明,BmNPV的4个反向重复片段都已经导入家蚕基因组中,并且可以进行转录。攻毒实验结果表明,BmNPV的DNA聚合酶基因和PK1基因反向重复片段对病毒的增殖有抑制作用,从而使家蚕对BmNPV具有一定抗性;而BmNPV的bro-d和orf1629基因反向重复片段对病毒的增殖没有抑制作用。针对特定病毒的转基因RNAi技术有望使家蚕获得对该病毒的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PIGGYBAC转座子 RNA干涉 转基因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神经肽基因的筛查及成熟肽的预测 被引量:4
6
作者 甘玲 梁九波 +1 位作者 刘喜龙 何宁佳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19,共11页
神经肽(neuropeptide)是家蚕Bombyx mori体内重要的调控物质。为了充分理解神经肽对家蚕发育的调控,扩充家蚕神经肽的数量,本研究利用BLAST的tblastn程序结合OpenOffice软件的查找程序,基于其他昆虫和无脊椎动物神经肽的同源性和保守的... 神经肽(neuropeptide)是家蚕Bombyx mori体内重要的调控物质。为了充分理解神经肽对家蚕发育的调控,扩充家蚕神经肽的数量,本研究利用BLAST的tblastn程序结合OpenOffice软件的查找程序,基于其他昆虫和无脊椎动物神经肽的同源性和保守的结构特点,在家蚕基因、理论蛋白质数据库及NCBI中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基因筛查;并利用各种在线工具对所筛查到基因和理论蛋白质的结构和成熟肽进行预测分析。结果共获得allatostatin-A(AST-A),allatostatin-B(AST-B),allatostatin-C(AST-C),allatropin(AT),ecdysis-triggering hormone(ETH),crustaceancardioactive peptide(CCAP)和FMRFamide等31个神经肽基因家族,包括37个神经肽基因亚家族,共计44个神经肽基因;预测出193个成熟的神经肽,其中73个根据家族同源性预测在C末端发生酰胺化,而6个被预测在N末端发生了环化,9个被预测酪氨酸发生了硫酸化。大部分成熟神经肽都具有明显的家族结构特征,但proctolin,CCAP及CAPA-PK成熟肽结构上与其他昆虫相比有所扩展。结果提示,家蚕神经和内分泌细胞产生了几乎在所有昆虫中具有的神经肽前体;进化过程中大部分成熟神经肽的氨基酸序列在种间产生了差异,但家族特征性基序高度保守。本研究为神经肽功能研究以及神经肽对家蚕发育尤其是蛹期发育调控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神经肽 基因筛查 成熟肽 酰胺化 环化 硫酸化 信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脂肪体原代培养中各种形态细胞的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刘敏 潘敏慧 +1 位作者 吴克军 鲁成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47-250,共4页
取家蚕4~5龄幼虫背部脂肪体,采用胰蛋白酶消化和组织块贴壁法进行离体培养,观察脂肪体细胞在体外培养过程中的变化。结果表明,家蚕脂肪体细胞在原代培养过程中出现了一批具有各种形态的脂肪前体细胞,细胞间呈管道状或网状排列等,... 取家蚕4~5龄幼虫背部脂肪体,采用胰蛋白酶消化和组织块贴壁法进行离体培养,观察脂肪体细胞在体外培养过程中的变化。结果表明,家蚕脂肪体细胞在原代培养过程中出现了一批具有各种形态的脂肪前体细胞,细胞间呈管道状或网状排列等,可在体外培养条件下繁殖。最后这些细胞充满油滴后陆续死亡。该观察结果可为进一步探讨家蚕脂肪体细胞的分化及脂类代谢调节机制提供实验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脂肪体细胞 原代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表皮基因BmGCP2的克隆及表达谱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智 甘进锋 +4 位作者 蒙炳超 黄科 李春峰 何宁佳 周泽扬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94-498,共5页
从家蚕(Bombyxmori)表皮中克隆了一个高丰度表达的基因,根据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特征,发现是一个富含甘氨酸的表皮蛋白,将该基因命名为BmGCP2(GenBank登录号:EU980611)。进一步对BmGCP2基因进行了组织表达谱和发育时期表达谱分析,发现该... 从家蚕(Bombyxmori)表皮中克隆了一个高丰度表达的基因,根据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特征,发现是一个富含甘氨酸的表皮蛋白,将该基因命名为BmGCP2(GenBank登录号:EU980611)。进一步对BmGCP2基因进行了组织表达谱和发育时期表达谱分析,发现该基因在家蚕表皮中特异高表达,并且这种高表达一直从家蚕的胚胎发育后期持续到蛾期,表明BmGCP2基因编码的表皮蛋白是家蚕外骨骼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表皮基因BmGCP2 克隆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味觉受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7
9
作者 孙乐娜 张辉洁 +2 位作者 龚达平 杨承远 赵萍 《蚕学通讯》 2009年第3期47-53,共7页
化学感受受体在昆虫的觅食、食物选择、交配和产卵等行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果蝇、按蚊、蜜蜂、赤拟谷盗和家蚕等昆虫基因组测序的完成,各物种中完整化学感受受体(包括嗅觉受体和味觉受体)得以鉴定,并从中鉴定出与气味识别、食物选... 化学感受受体在昆虫的觅食、食物选择、交配和产卵等行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果蝇、按蚊、蜜蜂、赤拟谷盗和家蚕等昆虫基因组测序的完成,各物种中完整化学感受受体(包括嗅觉受体和味觉受体)得以鉴定,并从中鉴定出与气味识别、食物选择密切相关的受体基因,如果蝇的二氧化碳受体基因DmGr21a和DmGr63a,糖受体DmGr5a,以及冈比亚按蚊识别人类气味的AgOr1等。其中,昆虫的味觉受体功能与昆虫食物选择、大量取食直接相关。本文就目前昆虫基因组中味觉受体的鉴定、进化、表达和功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对味觉受体功能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认识昆虫味觉编码的分子基础和神经调控网络,也是研究昆虫与植物相互关系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 化学感受 味觉受体 味觉感受神经 味觉受体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Bmtdh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10
作者 李春峰 范晓东 +2 位作者 刘文明 黄科 周泽扬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53-561,共9页
克隆了家蚕苏氨酸脱氢酶基因(Bmtdh),其cDNA长1 310 bp(No.ABA43639.1),包括227 bp 5′-UTR和1 026 bp的完整开放读码框(ORF)。Bmtdh在家蚕基因组上以单拷贝形式存在,编码342个氨基酸,其Ile29-Val322区域是一个完整的表面异构酶功能域... 克隆了家蚕苏氨酸脱氢酶基因(Bmtdh),其cDNA长1 310 bp(No.ABA43639.1),包括227 bp 5′-UTR和1 026 bp的完整开放读码框(ORF)。Bmtdh在家蚕基因组上以单拷贝形式存在,编码342个氨基酸,其Ile29-Val322区域是一个完整的表面异构酶功能域。表达谱分析与EST数据的分析表明,Bmtdh在丝腺和卵巢中的转录水平高于其它组织,并且Bmtdh在家蚕4龄眠期、5龄早期的转录水平也很高,而在卵期(G2胚胎)和1龄早期没有检测到其转录表达,表明Bmtdh基因可能参与了蚕丝蛋白的合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苏氨酸脱氢酶基因 丝腺 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