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3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服装产业链的西南地区纺织类非遗传承 被引量:12
1
作者 安妮 张瑞萍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9-85,共7页
为了促进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的资源整合和长久传承,形成非遗产业集群和富有竞争力的非遗品牌,通过文献、书籍、网络等渠道搜集、梳理西南地区的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将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服装产业链的原则:尊重非遗... 为了促进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的资源整合和长久传承,形成非遗产业集群和富有竞争力的非遗品牌,通过文献、书籍、网络等渠道搜集、梳理西南地区的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将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服装产业链的原则:尊重非遗的本真,凸显非遗的价值,重视非遗资源的整合及强化非遗传承人的重要性。根据各项非遗与服装产业链的关系,指出在原料生产中要遵循非遗的原初工艺,在产品设计中体现非遗特色,在制造加工中以非遗的工艺为标准,在营销贸易环节确立准确的市场定位,在辅链环节重视非遗的传播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装产业链 西南地区 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的抗菌性研究进展与抗菌纺织品开发 被引量:26
2
作者 刘伦杰 吴大洋 汪涛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45-150,共6页
为深入研究壳聚糖(CS)在抗菌纺织品上的应用,对CS的抗菌机制及其抗菌纺织品开发现状进行综述。介绍了分子质量、脱乙酰度、溶液浓度、pH值、溶剂种类、衍生化等因素与抗菌性的关系。结合实际应用认为,CS要发挥优良的抗菌性,应具有高脱... 为深入研究壳聚糖(CS)在抗菌纺织品上的应用,对CS的抗菌机制及其抗菌纺织品开发现状进行综述。介绍了分子质量、脱乙酰度、溶液浓度、pH值、溶剂种类、衍生化等因素与抗菌性的关系。结合实际应用认为,CS要发挥优良的抗菌性,应具有高脱乙酰度,中等分子质量,以乙酸作为溶剂,pH值略高于4即可,同时其质量浓度在2.5 g/L以上,还可通过衍生化反应进一步提高其抗菌性。分析CS抗菌纺织品开发现状得知,目前主要通过对传统织物固着CS后整理和开发CS纤维制品这2种方式实现纺织品抗菌,前者抗菌性会随产品洗涤次数增加而逐渐降低,而后者将是较好的解决办法,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抗菌性 纺织品 整理 织物 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整合 被引量:20
3
作者 安妮 陈雁 +1 位作者 毋岚萍 张凯茜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56-62,共7页
资源是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保护、传承和发展的关键,为了充分利用与纺织类非遗关联的各类资源开展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工作,首先简述了纺织类非遗资源整合的意义,接着从文化部公布的共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挑选出了纺织... 资源是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保护、传承和发展的关键,为了充分利用与纺织类非遗关联的各类资源开展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工作,首先简述了纺织类非遗资源整合的意义,接着从文化部公布的共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挑选出了纺织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且根据纺织类非遗的工艺过程和物质载体对其进行了重新分类。最终建立了由初级原料类、服用面辅料类、印染类、刺绣类和民族服饰类非遗作为五大资源系统的资源链;以纺织类非遗为纽带,以中国七大区域内的非遗组织为要素构建了区域文化圈,以纺织类非遗传承人为核心建立了传承人的网络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 非物质文化遗产 资源整合 区域文化圈 传承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型分析在观测服装号型适应性上的应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邓椿山 李琴 +1 位作者 周莉 张龙琳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1-115,120,共6页
针对当前国内外缺失观测特定人群的服装号型适应性这一现状,提出以体型分析为基础的服装号型适应性观测方法,通过捕获人体的三维数据,从数据集群中选择服装号型分类变量的主成分,带入我国服装号型标准中进行验证。依据多组K均值聚类分... 针对当前国内外缺失观测特定人群的服装号型适应性这一现状,提出以体型分析为基础的服装号型适应性观测方法,通过捕获人体的三维数据,从数据集群中选择服装号型分类变量的主成分,带入我国服装号型标准中进行验证。依据多组K均值聚类分布结果,结合验证后的号型覆盖率和档差关系选取最优K值,观测聚类中心的数值和分布图,描述该样本的服装号型适应性。结果表明:测量对象的差异性对号型分类变量的选取有直接影响,该服装号型适应性观测方法能够得到观测对象的体型发展趋势、服装号型覆盖率和档差调整方案、具体的"号"与"型"对应关系,提高了服装市场调研和生产计划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型分析 服装号型 适应性 K均值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熟练率的服装流水线节拍设计模型 被引量:6
5
作者 胡少营 张龙琳 张文斌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33-138,共6页
针对服装流水线生产中普遍存在的"起步损失"问题,研究熟练率影响下服装流水线初期生产阶段日生产节拍和生产天数的关系。在相关研究结果和熟练率理论的基础上,构建流水线生产节拍和生产天数之间的函数关系模型,通过在实际生... 针对服装流水线生产中普遍存在的"起步损失"问题,研究熟练率影响下服装流水线初期生产阶段日生产节拍和生产天数的关系。在相关研究结果和熟练率理论的基础上,构建流水线生产节拍和生产天数之间的函数关系模型,通过在实际生产车间调研得到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验证,证明其模型的科学性和正确性,即:当Y=1时即生产第1天时,根据公司一般生产情况下的相关款式批量参数,设计流水线生产节拍;当2≤Y≤YC时即从第2天至节拍稳定止,可参考该模型来设计流水线生产节拍并控制其进度,进而减少"起步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熟练率 服装生产 节拍设计 函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台江县苗族破线绣服装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张春娥 陈建辉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8-72,共5页
贵州省台江县苗族破线绣服装艺术特征鲜明,其装饰色彩浓郁、制作精美、绣面细腻精致,服装外观别具一格。文章以田野调查为基础,结合历史文献资料,从破线绣服装的组成材料出发,通过分析服装的款式、结构及配件,进而对破线绣服装的特征进... 贵州省台江县苗族破线绣服装艺术特征鲜明,其装饰色彩浓郁、制作精美、绣面细腻精致,服装外观别具一格。文章以田野调查为基础,结合历史文献资料,从破线绣服装的组成材料出发,通过分析服装的款式、结构及配件,进而对破线绣服装的特征进行探讨,旨在通过其独特的传统服装艺术表现来探寻服装艺术与民族文化之间的相关性。台江县苗族破线绣服装考究的制作材料、直线裁剪的服装结构、寓意深刻的图案,体现的是苗族同胞在造物、信仰等方面的民族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江县 破线绣服装 组成材料 款式结构 艺术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地区传统染织绣品的市场规范化策略 被引量:1
7
作者 安妮 张瑞萍 +1 位作者 陈雁 李奇菊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44-50,共7页
传统染织绣品是中国重要的文化财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物质载体。文章在云南省、贵州省少数民族村寨进行实地调研和访谈基础之上,指出传统染织绣品具有手工艺精湛、年代久远、数量稀少、地域文化丰富及艺术价值高的特点。西... 传统染织绣品是中国重要的文化财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物质载体。文章在云南省、贵州省少数民族村寨进行实地调研和访谈基础之上,指出传统染织绣品具有手工艺精湛、年代久远、数量稀少、地域文化丰富及艺术价值高的特点。西南地区的传统染织绣品市场销售渠道多样化、购买者利益驱动点不同且缺少市场监管。因此,提出建立评价机构、构建销售管理体系、建设传统染织绣品实物资源库和虚拟资源库的策略,实现对传统染织绣品的市场规范管理,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民族文化的传播积累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地区 传统染织绣品 评价机构 销售管理 资源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纺织高等教育的路径探析 被引量:9
8
作者 刘一萍 卢明 吴大洋 《蚕学通讯》 2013年第1期56-59,共4页
我国纺织类非物质文化正面临衰退和变异。高等学校纺织类专业具有雄厚的学科背景、完善的实验研究条件、大量专业人才等显著优势,可以通过挖掘、整理优秀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 我国纺织类非物质文化正面临衰退和变异。高等学校纺织类专业具有雄厚的学科背景、完善的实验研究条件、大量专业人才等显著优势,可以通过挖掘、整理优秀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纺织高等教育的载体与平台,为其有效保护、传承和利用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高等教育 传承与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学科交叉为核心的教研复合型纺织类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4
9
作者 李智 李进 +2 位作者 赵天福 张龙琳 马艳 《蚕学通讯》 2020年第1期49-55,共7页
交叉学科是在学术研究交叉领域的大背景下逐渐形成的新兴学科,是科学突破和创新的关键因素之一。当今社会科技进步和国计民生也常常涉及到不同学科的相互交叉和渗透。高度重视学科的交叉融合,是把握科学发展最前沿的重要保证,也是促进... 交叉学科是在学术研究交叉领域的大背景下逐渐形成的新兴学科,是科学突破和创新的关键因素之一。当今社会科技进步和国计民生也常常涉及到不同学科的相互交叉和渗透。高度重视学科的交叉融合,是把握科学发展最前沿的重要保证,也是促进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有力支撑。本文分析了交叉学科对学生培养的现状及重要性,并进一步对探索基于学科交叉为核心的教研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实践进行了总结,旨在为交叉学科背景下的教研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注入新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学科 教研复合 培养体系 探索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哺乳功能服装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一萍 卢明 《针织工业》 2016年第6期62-65,共4页
哺乳功能服装方便哺乳,打开隐蔽的哺乳开口即可进行哺乳。根据用途和穿着场合将哺乳功能服装分为哺乳文胸、哺乳秋衣裤、哺乳家居服、外出哺乳衣。指出哺乳功能服装目前面临专业品牌缺乏、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标准缺乏、质量参差不齐和... 哺乳功能服装方便哺乳,打开隐蔽的哺乳开口即可进行哺乳。根据用途和穿着场合将哺乳功能服装分为哺乳文胸、哺乳秋衣裤、哺乳家居服、外出哺乳衣。指出哺乳功能服装目前面临专业品牌缺乏、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标准缺乏、质量参差不齐和销售渠道狭窄、影响用户体验与消费3大问题。预测哺乳功能服装未来将向品牌专业化、风格多样化、品种丰富化、销售渠道多元化、服务个性化和运用新材料、新技术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装 哺乳文胸 哺乳秋衣裤 哺乳家居服 外出哺乳衣 发展现状 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纺织类专业交叉学科课程教学模式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智 余秋雨 +2 位作者 何丽伟 李进 马艳 《蚕学通讯》 2017年第4期52-54,共3页
交叉学科课程的教学内容需要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和相互促进,教学方式需要创新,引入更多符合交叉学科特点的教学手段。本文针对《生物质纤维材料与应用》和《纺织生物技术》这两门分别涉及纺织学和材料学、纺织学和生物学的交叉学科课... 交叉学科课程的教学内容需要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和相互促进,教学方式需要创新,引入更多符合交叉学科特点的教学手段。本文针对《生物质纤维材料与应用》和《纺织生物技术》这两门分别涉及纺织学和材料学、纺织学和生物学的交叉学科课程,通过整合和拓展知识点,实施专题式教学,突出课程的重点、难点,并引入微课和QR二维码等辅助教学手段,使理论和实验教学更加相辅相成、生动易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学科 专题式教学 微课 QR二维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纺织类专业《生物质材料及应用》课程教学探索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智 马艳 +1 位作者 赵天福 代方银 《蚕学通讯》 2015年第4期23-26,共4页
开设学科交叉课程已经在很多大学成为培养大学生的重要方式,这有利于扩大学生的学科综合理论基础及跨学科知识,增强创新理念和科研能力。本文基于在纺织工程专业新开设学科交叉课程《生物质材料及应用》的教学实践,在教学内容、课程安... 开设学科交叉课程已经在很多大学成为培养大学生的重要方式,这有利于扩大学生的学科综合理论基础及跨学科知识,增强创新理念和科研能力。本文基于在纺织工程专业新开设学科交叉课程《生物质材料及应用》的教学实践,在教学内容、课程安排、实验教学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希望对本门课在以问题为导向教学、交叉创新方面有一些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类专业 生物质材料 教学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纺织加工化学设计性实验教学的探索 被引量:1
13
作者 邓一民 易世雄 卢明 《蚕学通讯》 2013年第3期41-44,共4页
以苎麻脱胶作为设计性实验对纺织加工化学课程实验教学进行改革探索,通过给定苎麻化学法脱胶的选题,由学生自行调研资料进行改进与创新型设计并进行实验,初步教学实践结果表明:学生对理论课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提高;有机会对所学知识... 以苎麻脱胶作为设计性实验对纺织加工化学课程实验教学进行改革探索,通过给定苎麻化学法脱胶的选题,由学生自行调研资料进行改进与创新型设计并进行实验,初步教学实践结果表明:学生对理论课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提高;有机会对所学知识融合贯通;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初步了解了科学研究的流程;学生了解了有很多因素影响脱胶效果,提高苎麻脱胶效果、节能减排依然是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加工化学 苎麻 设计性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奇客风貌服装设计探析
14
作者 刘一萍 丁晨 +1 位作者 卢明 吴大洋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55-60,74,共7页
奇客风貌是受奇客这一群体启示而设计的服装样式,崇尚自然、朴实、不矫饰,强调着装的随意性、舒适性。分析了个人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对奇客风貌服装的影响,提练、解析构成奇客风貌服装的特色设计元素,运用系统的观点深入研究奇客风貌服... 奇客风貌是受奇客这一群体启示而设计的服装样式,崇尚自然、朴实、不矫饰,强调着装的随意性、舒适性。分析了个人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对奇客风貌服装的影响,提练、解析构成奇客风貌服装的特色设计元素,运用系统的观点深入研究奇客风貌服装设计中的元素,探寻其组合再造的内在规律。结合造型、色彩、面料等设计元素应用特点及元素分级,梳理出奇客风貌服装具代表性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手法。总结了奇客服装风貌符号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沿用及创新,以期为相关设计工作起到具体实用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客风貌 服装设计 元素分级 创新与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哺乳功能服装需求情况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欣 刘一萍 《针织工业》 2017年第7期61-65,共5页
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随机选取重庆市300位即将面临或已经面临哺乳情况的女性为研究对象,针对哺乳功能服装认知程度、消费者的态度与立场、信息来源和购买途径、购买时考虑的因素、市面上哺乳功能服装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调研,总结了市... 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随机选取重庆市300位即将面临或已经面临哺乳情况的女性为研究对象,针对哺乳功能服装认知程度、消费者的态度与立场、信息来源和购买途径、购买时考虑的因素、市面上哺乳功能服装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调研,总结了市面上哺乳功能服装需求现状,以及消费者对哺乳功能服装的满意程度与设计要求。进一步探讨了哺乳功能服装设计与生产的发展方向,以期为其设计、生产、销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功能服装 重庆市 问卷调查 市场调研 认知程度 功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装设计中的康德美学思想
16
作者 李尚书 石珮锦 +1 位作者 杨婷 梁列峰 《服装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333-337,共5页
运用康德对于美的判断、崇高的分析以及"天才"说理论,辩证地分析了具有代表性服装设计作品中的康德美学思想,阐明了对康德美学思想批判继承的必要性。为现代服装设计和艺术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支撑,也为美学思想的后续发展... 运用康德对于美的判断、崇高的分析以及"天才"说理论,辩证地分析了具有代表性服装设计作品中的康德美学思想,阐明了对康德美学思想批判继承的必要性。为现代服装设计和艺术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支撑,也为美学思想的后续发展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美学 审美判断 崇高 天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丝绸服装造型设计的工艺技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胡少营 张龙琳 《蚕学通讯》 2013年第3期45-49,共5页
本文在对丝绸服装面料和款式等特征阐述的基础上,通过其平面与立体结构设计以及制作工艺中的准备、裁剪、缝制、整理、装饰等方面对丝绸服装造型设计中的工艺技法进行了浅析,以期对丝绸服装设计提供相关工艺理论参考。
关键词 丝绸服装 造型设计 工艺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装类专业“艺工结合”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18
作者 孙胜 张龙琳 代方银 《蚕学通讯》 2017年第1期59-62,共4页
服装类专业的典型特征是应用与交叉,需要将工程技术与艺术创造有机融合。基于学科定位与专业发展历程,学院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在课程体系设置、实践教学手段等多方面,逐步形成了"艺工结合"的教育教学模式,在... 服装类专业的典型特征是应用与交叉,需要将工程技术与艺术创造有机融合。基于学科定位与专业发展历程,学院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在课程体系设置、实践教学手段等多方面,逐步形成了"艺工结合"的教育教学模式,在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装专业 艺工结合 教学模式 改革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服装专业课程教学设计与改革实践——以《服装CAD》课程为例
19
作者 胡少营 张龙琳 《蚕学通讯》 2016年第3期50-53,共4页
自2011年国家新学科目录颁布以来,全国各高校都开始进行了新一轮的学科专业的教学计划和大纲的修订工作。本文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法,以服装CAD课程为例,对服装专业课程教学进行设计与实践。
关键词 多元线性回归 服装CAD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公办高校服装相关学科现状分析与启示
20
作者 胡少营 张龙琳 《蚕学通讯》 2017年第4期55-59,共5页
本文通过对日本公办高校本科专业分布、课程构成等对学科构成现状和学科特征进行分析,并以此对中国高校服装学科发展提出启示性的建议。
关键词 日本 公办高校 服装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