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市中小学生科学家形象调查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张正严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7-131,共5页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DAST测试调查了重庆市883名中小学生的科学家形象,以调查中小学生心目中科学家的内在和外在形象、学生科学家形象的来源、"我们周围的科学家"和学生最崇拜的科学家。结果发现,不少学生具有一定的科学家...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DAST测试调查了重庆市883名中小学生的科学家形象,以调查中小学生心目中科学家的内在和外在形象、学生科学家形象的来源、"我们周围的科学家"和学生最崇拜的科学家。结果发现,不少学生具有一定的科学家刻板印象。多数学生认为科学家是男性,年龄在50岁左右。小学生的科学家刻板印象高于中学生。教师、教材、大众媒体等应进一步削弱科学家的刻板印象,还原科学家的人性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家形象 中小学生 调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英、新科学教育质量监测框架比较研究及启示 被引量:1
2
作者 王俊民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3-78,共6页
科学学习领域是各国教育质量监测的重要内容之一。美国2015年的国家教育进步评估、英国2016年的国家课程评估和新西兰2012年的国家学生学业成就监测研究都依据本国科学课程标准并参考国际教育质量监测项目,构建和完善科学教育质量监测... 科学学习领域是各国教育质量监测的重要内容之一。美国2015年的国家教育进步评估、英国2016年的国家课程评估和新西兰2012年的国家学生学业成就监测研究都依据本国科学课程标准并参考国际教育质量监测项目,构建和完善科学教育质量监测框架。三国均采取纸笔测验和表现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科学教育质量监测,将特殊学生纳入监测范围,公开发布国家层面的科学教育质量监测报告,在具体的监测方式和试题编制思路上各有特色,对我国构建和完善基于素养的科学教育质量监测方案具有一定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英国 新西兰 科学教育 教育质量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青少年心目中的科学家内在形象调查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正严 朱依娜 何光喜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32-141,共10页
本研究通过问卷形式调查中国3856名中小学生的科学家内在形象。在探索性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发现,从认知、情感特征看,青少年认为科学家智商高、情商一般,与对科学家的评价相比,青少年肯定自己的情商,但对智商不够自信。从工作价值看,青少... 本研究通过问卷形式调查中国3856名中小学生的科学家内在形象。在探索性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发现,从认知、情感特征看,青少年认为科学家智商高、情商一般,与对科学家的评价相比,青少年肯定自己的情商,但对智商不够自信。从工作价值看,青少年认为科学家的工作价值大,但随着年龄增长和受教育程度的增加,这种认同呈下降趋势。从生活状态看,青少年对科学家生活状态的刻板印象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家 内在形象 刻板印象 认知特征 工作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公平视角的科学探究能力评价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罗国忠 张正严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59-63,共5页
采用纸笔测验、工作单和现场观察评价178名初三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以研究不同评价方式对不同学生群体的公平性问题。结果发现,男生和女生、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的学生、不同物理成绩的学生与工作单和现场观察没有交互作用,但与纸笔... 采用纸笔测验、工作单和现场观察评价178名初三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以研究不同评价方式对不同学生群体的公平性问题。结果发现,男生和女生、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的学生、不同物理成绩的学生与工作单和现场观察没有交互作用,但与纸笔测验和工作单(或现场观察)都有一定交互作用。这些发现表明,为了让所有学生公平地展示科学探究能力,应该综合采用纸笔测验、工作单和现场观察等评价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探究能力 评价 纸笔测验 工作单 现场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上普通高中科学课程结构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杨娟 廖伯琴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2-127,共6页
对国际上高中科学课程的课程结构要素进行归类、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高中科学课程主要有三种模式,分别是选修、必修+选修和选专业(必修),大部分教育发达国家采用选修或必修+选修模式。在把我国高中必修科学课程占总必修课程的比例、必... 对国际上高中科学课程的课程结构要素进行归类、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高中科学课程主要有三种模式,分别是选修、必修+选修和选专业(必修),大部分教育发达国家采用选修或必修+选修模式。在把我国高中必修科学课程占总必修课程的比例、必修物理、必修化学和必修生物之间的比例和选修科学课程占所设置总科学课程的比例与国际同类数据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提出普通高中科学课程结构优化思路,即应进一步增强科学课程的选择性,提高选修科学课程的比重注重课程结构的均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课程结构 普通高中 课程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西兰科学数字化学习研究项目述评及启示 被引量:1
6
作者 王俊民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4-109,共6页
以数字化学习推动学科教学变革是各国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对新西兰科学数字化学习研究项目的相关报告进行分析发现:将"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与科学实践结合是数字化学习环境下科学... 以数字化学习推动学科教学变革是各国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对新西兰科学数字化学习研究项目的相关报告进行分析发现:将"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与科学实践结合是数字化学习环境下科学教学变革的主要方向,但这一过程仅依靠技术工具无法实现;社会对学校科学教育功能的定位和对科学教学的期望是影响科学数字化学习实践的潜在因素;科学数字化学习实践过程是学校技术设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组织与领导、科学团体以及其他社会团体共同作用的过程;数字化技术与科学教学变革是相互促进关系,而非单一方向的促进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西兰 科学教学变革 数字化学习 e-in-scie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年教育部高中物理远程培训学生学习支持服务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赵逸庶 廖伯琴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3-87,共5页
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教师远程培训是教师培训的一种新方式,它用现代化的手段,为更多的教师了解新课程提供了学习的机会,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有重要的作用。为学习者提供合适的学生学习支持服务,是保证远程学习有效和成功的重要... 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教师远程培训是教师培训的一种新方式,它用现代化的手段,为更多的教师了解新课程提供了学习的机会,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有重要的作用。为学习者提供合适的学生学习支持服务,是保证远程学习有效和成功的重要因素。本文结合培训数据,对2010年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省教师远程培训中的学生学习支持服务进行研究,分析存在的不足,提出了进一步改进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学习支持服务 远程培训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中物理课堂互动中教师的论证话语类型及其作用
8
作者 张正严 许西伶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0-127,共8页
科学论证能够促进学生对物理概念的学习。基于30节密度概念新授课中的293个论证性互动片段,采用描述统计探寻初中物理课堂师生互动中的论证话语类型。借助滞后序列分析,结合具体情境,探索教师论证话语对学生物理概念学习的具体作用。研... 科学论证能够促进学生对物理概念的学习。基于30节密度概念新授课中的293个论证性互动片段,采用描述统计探寻初中物理课堂师生互动中的论证话语类型。借助滞后序列分析,结合具体情境,探索教师论证话语对学生物理概念学习的具体作用。研究发现,引导学生提出观点在课堂话语中的占比远远高于其他类别,引导学生提出理由、引导学生提供证据、引导学生反思自己观点、引导学生提出反驳这四类话语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物理概念的深度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论证 论证话语 概念学习 初中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中表现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李富强 高倩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1-32,共12页
德国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除了传统的笔试之外,还采用科研论文、口试、课堂教学实践、校长评价等表现性评价方式,且其每一种评价方式都具有明确的目标、具体可操作的实施过程及规范要求。其表现性评价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采用多种... 德国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除了传统的笔试之外,还采用科研论文、口试、课堂教学实践、校长评价等表现性评价方式,且其每一种评价方式都具有明确的目标、具体可操作的实施过程及规范要求。其表现性评价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不同层面的教师素养;不同阶段采用不同评价方式,循序渐进地实现评价目标;评价内容多维度,评价标准相对统一;通过一系列法律政策,保障评价本身有效、客观、公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 教师资格证考试 表现性评价 口试 科研论文 课堂教学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物理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被引量:19
10
作者 乔通 邢红军 胡扬洋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1-95,共5页
物理美是在物理研究或学习中,通过理性与感性的相互交融在人的头脑中形成的感性形象。物理美育可以促进学生理解物理知识,激发学习动机,培养追求科学真理的价值观。实施物理美育的关键是让学生经历科学发现过程,体会科学发现乐趣和科学... 物理美是在物理研究或学习中,通过理性与感性的相互交融在人的头脑中形成的感性形象。物理美育可以促进学生理解物理知识,激发学习动机,培养追求科学真理的价值观。实施物理美育的关键是让学生经历科学发现过程,体会科学发现乐趣和科学思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美 美感 美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探究课的旨趣及对探究课中两个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慧君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6-69,共4页
科学探究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以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和价值取向的科学探究课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科学探究课的旨趣关涉四个方面:关注人性、问题至上、过程即目的、交流与合作。明晰探究课的旨趣所在,有利于正确处理探究... 科学探究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以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和价值取向的科学探究课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科学探究课的旨趣关涉四个方面:关注人性、问题至上、过程即目的、交流与合作。明晰探究课的旨趣所在,有利于正确处理探究课教学中出现的教师教与学生学、教学内容多与探究时间少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程 科学探究课 旨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加拿大虚拟学校的发展研究与启示 被引量:2
12
作者 严文法 廖伯琴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05-108,117,共5页
虚拟学校最早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美国和加拿大,并且在两国发展迅速。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现在虚拟学校已经发展成为国际上一种比较普遍的远程教育形式。研究美国和加拿大虚拟学校的发展,探讨虚拟学校的优势和面临的一些挑战,对我国... 虚拟学校最早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美国和加拿大,并且在两国发展迅速。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现在虚拟学校已经发展成为国际上一种比较普遍的远程教育形式。研究美国和加拿大虚拟学校的发展,探讨虚拟学校的优势和面临的一些挑战,对我国虚拟学校的发展会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加拿大 虚拟学校 在线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西兰基于核心素养的科学课程变革:课程构建、实施路径与挑战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俊民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8-128,共11页
当前,以核心素养为指导并将其与具体学科内容相结合成为各国推进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新西兰在2007年颁布了基于核心素养的《新西兰课程》,在科学学习领域,强调依托具体知识内容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理解科学、科学探究、科学交流、参... 当前,以核心素养为指导并将其与具体学科内容相结合成为各国推进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新西兰在2007年颁布了基于核心素养的《新西兰课程》,在科学学习领域,强调依托具体知识内容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理解科学、科学探究、科学交流、参与和贡献四大学科素养。在实践中通过学校课程设置、开展探究教学与科学实践项目、加强与校外科学团体合作、探索电子学习环境下的新式学习等路径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然而,由于教师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不足,基于核心素养的科学教学面临严峻挑战。国家教育学业水平考试(NCEA)对教学的影响逐渐加大,甚至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西兰 核心素养 科学课程 课程变革 科学本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部高中课改实验省物理教师远程培训策略探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富强 廖伯琴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8-82,共5页
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省教师远程培训,对于教师专业化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乃至基础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意义。本文主要从课程设置及交互性两个方面,对近年来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省物理教师远程培训情况... 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省教师远程培训,对于教师专业化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乃至基础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意义。本文主要从课程设置及交互性两个方面,对近年来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省物理教师远程培训情况进行了梳理,分析了主要培训数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远程培训进一步改进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培训 课程平台 课程设置 交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初中物理“学生实验”变化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正严 张雪林 +2 位作者 唐欣 梁雷 黄文辛 《教学与管理》 2021年第18期86-89,共4页
文章对1956年至2011年的初中物理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中的"学生实验"进行了统计分析,并探究了其变化原因。研究发现:初中物理学生实验数量总体呈"上升-下降-上升"的折线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钟摆现象",不... 文章对1956年至2011年的初中物理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中的"学生实验"进行了统计分析,并探究了其变化原因。研究发现:初中物理学生实验数量总体呈"上升-下降-上升"的折线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钟摆现象",不同知识领域的实验数量由多到少排序为:力学实验、电学实验、热学实验、光学实验。经常出现的学生实验,具有基础性的特征。学生实验变化的原因为:部分实验融入到其他学生实验中学习;部分实验调整到了高中阶段进行学习。此外,2011年部分学生实验在表述上强调了"探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物理 教学大纲 课程标准 学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化学教学论”精品课程建设透视职前化学教师教育课程的教学设计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佳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9-92,共4页
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参照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的七个环节——教学目标分析、情境创设、信息资源设计、自主学习设计、协作学习环境设计、学习效果评价设计及强化练习设计对"化学教学论"精品课程建设中的... 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参照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的七个环节——教学目标分析、情境创设、信息资源设计、自主学习设计、协作学习环境设计、学习效果评价设计及强化练习设计对"化学教学论"精品课程建设中的教学设计展开研究,可以看出"化学教学论"精品课程无论是设计理念还是具体实施,均体现了一定的时代性和示范性,适应了基础教育化学师资培养的需要,实现了精品课程的建设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设计 精品课程 教师专业化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科学课程资源质量评估及启示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洪俊 李晓岩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86-100,共15页
高质量的课程资源是课程标准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为了评估和改善科学课程资源的质量,达成公司组建了科学同行评审小组,构建了基于课程标准的课程资源质量评估标准。美国科学课程资源质量评估采用个人评估与小组评估相结合的评估方式,... 高质量的课程资源是课程标准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为了评估和改善科学课程资源的质量,达成公司组建了科学同行评审小组,构建了基于课程标准的课程资源质量评估标准。美国科学课程资源质量评估采用个人评估与小组评估相结合的评估方式,在评估过程中重视课程资源开发者的回应,这有利于促进课程资源评估者和开发者对《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NGSS)的深入理解。获得最高等级的课程资源会免费供教育工作者使用,并被授予"高质量NGSS设计"徽章,从而激励教育工作者广泛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科学课程 课程资源 质量评估 课程标准 利益相关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沪科版初中物理新教材修订的整体思考 被引量:4
18
作者 廖伯琴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4-39,共6页
为了更好发挥物理教材的育人功能,教材修订组在2012年沪科版初中物理教材的基础上修订完成2024年沪科版初中物理新教材。2024年沪科版初中物理新教材具有如下特点:素养为先,落实物理教材育人功能;加强实验,凸显物理实验育人价值;综合育... 为了更好发挥物理教材的育人功能,教材修订组在2012年沪科版初中物理教材的基础上修订完成2024年沪科版初中物理新教材。2024年沪科版初中物理新教材具有如下特点:素养为先,落实物理教材育人功能;加强实验,凸显物理实验育人价值;综合育人,体现物理学跨学科特点;评价导向,发挥不同类别习题功能。建议一线教师基于《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理解新教材,用好新教材,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实现物理学科育人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物理新教材 教材育人 物理实验 跨学科实践 习题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物理教师使用新课程教科书情况调查及影响因素探析 被引量:29
19
作者 袁令民 廖伯琴 李富强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6-81,95,共7页
为了解高中物理教师使用新课程教科书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在梳理已有研究文献、研制调研工具的基础上,以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式对我国10个省份的高中物理教师进行了问卷和访谈调研。从教师视角,对高中物理新课程教科书实际使用... 为了解高中物理教师使用新课程教科书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在梳理已有研究文献、研制调研工具的基础上,以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式对我国10个省份的高中物理教师进行了问卷和访谈调研。从教师视角,对高中物理新课程教科书实际使用情况、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影响使用的因素进行分析和讨论。从教科书使用视角审视物理新课程的实施现状。研究发现:教学设计阶段多以教科书为主要课程资源,课堂教学中教科书各栏目多直接使用,新教科书带来的教学负担主要来源于习题训练以及对教师要求的提高;新教科书对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能力等具有促进作用;影响物理新课程教科书使用效果的主要因素有考试评价方式、配套硬件设施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物理 新课程教科书 教科书使用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践困境与制度审思 被引量:14
20
作者 王焕霞 廖伯琴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7-83,共7页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为适应新课程改革而建立的一项大型教育考试制度,对推动课程、教学及高考制度改革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在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认识不足、考试失范、分数绩效作用不大等诸多问题,陷入考试与评价"形式主义...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为适应新课程改革而建立的一项大型教育考试制度,对推动课程、教学及高考制度改革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在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认识不足、考试失范、分数绩效作用不大等诸多问题,陷入考试与评价"形式主义"的现实窘境。究其原因,一方面,我国现行高考制度的强势性影响是主因,另一方面,学业水平考试本身的性质定位、功能定向、建模形态等也存在偏失,需要进行理性检视。应从完善"国家课程测验"制度立法、建立专业机构、克服考试形式主义和高中教育功利主义倾向等层面对其进行制度反思,建立明确的考试标准、提高测查工具的专业化水平、增强绩效分数的权威性和应用性,加强组织管理的规范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 学业水平考试 实践困境 学业评价 形式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