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分布式固定时间时变算法的微电网能源调度研究
1
作者 杨帅 代祥光 +1 位作者 徐淑莹 张亮亮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1009-1014,共6页
微电网中的能源优化调度旨在通过制定最低发电成本的目标,找到最优的设备发电策略。首先建立了一个基于多智能体的微电网模型,充分考虑了微电网运行总负荷随时间变化的动态性。为了解决考虑时变负荷的发电成本最小化问题,进一步设计了... 微电网中的能源优化调度旨在通过制定最低发电成本的目标,找到最优的设备发电策略。首先建立了一个基于多智能体的微电网模型,充分考虑了微电网运行总负荷随时间变化的动态性。为了解决考虑时变负荷的发电成本最小化问题,进一步设计了一种分布式固定时间时变算法。优化问题的目标函数被定义为所有局部凸目标函数的总和,并受等式约束的限制。在理论上,通过构造李雅普诺夫函数,证明了该算法的稳定性和收敛性。这一理论基础为算法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提供了保障。数值仿真实验结果显示,所提出的算法能够成功解决微电网能源优化调度问题。这不仅为微电网管理提供了有效工具,也为能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通过最小化发电成本,微电网能够更高效地满足不断变化的负荷需求,从而提高系统的经济性和可持续性。这项研究为微电网的智能化管理和未来能源系统的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能源优化调度 最低发电成本 时变负荷 分布式固定时间时变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知觉的进程与源定位 被引量:3
2
作者 陈有国 袁宏 +1 位作者 黄希庭 刘光远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0,190,共10页
心理学家对时间认知的脑机制提出了三种基本的模型假设:特异化计时模型、分布网络计时模型和局部任务依赖的计时模型。本研究中三个实验分别在视觉、听觉和触觉通道,要求被试完成时间任务和非时间任务(颜色、音调和位置),同时记录错误... 心理学家对时间认知的脑机制提出了三种基本的模型假设:特异化计时模型、分布网络计时模型和局部任务依赖的计时模型。本研究中三个实验分别在视觉、听觉和触觉通道,要求被试完成时间任务和非时间任务(颜色、音调和位置),同时记录错误率、反应时和事件相关电位(ERP)数据。探讨了不同感觉通道内时间知觉的进程以及源定位,检验以上三种基本的模型假设。ERP分析发现,不同通道时间任务与非时间任务诱发ERP的差异开始显著的时间点不一致,但视觉、听觉分离点与各自关联负变化(CNV)的始潜时接近,触觉分离点与CNV开始负走向的起始点接近。源定位分析发现,视觉、听觉和触觉时间知觉均激活了额叶、顶叶的部分区域,此外视觉时间知觉还激活了枕叶部分区域,听觉时间知觉还激活了颞叶部分区域。以上的结果提示,CNV可以作为反映不同通道时间知觉过程的指标。三种基本的模型均只能解释本研究的部分结果,时间知觉双加工模型可以对结果作出合理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知觉 进程 源定位 时间认知分段综合模型 时间知觉双加工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B中两种拓扑结构的串扰分析与优化模型 被引量:2
3
作者 陈孟钢 石亚伟 +1 位作者 谭向兵 王世元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43-146,共4页
根据高速视频处理产品的PCB(印刷电路板)布线要求,结合实际电路仿真条件和总线布线特点,通过建立三线Π型串扰电路模型,在对容性耦合和感性耦合产生后向串扰进行一般性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回流面积、延迟时间对后向串扰的影响,提... 根据高速视频处理产品的PCB(印刷电路板)布线要求,结合实际电路仿真条件和总线布线特点,通过建立三线Π型串扰电路模型,在对容性耦合和感性耦合产生后向串扰进行一般性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回流面积、延迟时间对后向串扰的影响,提出了新的时域优化模型和几种减小串扰的方法,并为实际布线给出一种较好的Y型拓扑结构.基于Hyperlynx对后向串扰的仿真验证了该模型和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扰 拓扑 耦合 匹配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对称性的双向双二进制卷积Turbo码译码结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詹明 周亮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79-1184,共6页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对称性的双向并行译码方案,用于提高802.16 m标准中双二进制卷积Turbo码(DBCTC)的译码速度。定义了分支度量矩阵以降低译码计算复杂度,定义了前向、后向因子矩阵,推导了前、后向度量递归计算中的对称性,并将其应用于...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对称性的双向并行译码方案,用于提高802.16 m标准中双二进制卷积Turbo码(DBCTC)的译码速度。定义了分支度量矩阵以降低译码计算复杂度,定义了前向、后向因子矩阵,推导了前、后向度量递归计算中的对称性,并将其应用于前向、后向度量及后验概率对数似然比的双向并行计算中。构造了采用该方案的DB CTC译码器结构图,详细分析了迭代过程。以计算复杂度,存储空间,译码速度为指标考察了方案的性能,并给出了译码性能仿真曲线。分析表明,该双向并行的译码方法较常规方法提高了一倍的译码速度,而没有增加计算复杂度和存储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二进制卷积Turbo码 最大后验概率算法 对称性 计算复杂度 译码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混沌序列生成方案及性能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詹明 李果平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8-151,共4页
对一种混沌序列码的构造作了简单说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生成方案.仿真和数据测试表明,改进后的序列不仅保持了原有序列的优点,具有良好的随机性,周期也得到了显著的扩展.
关键词 混沌 保密通信 复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超限学习机及其在不平衡数据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晗缦 王丽丹 段书凯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0-148,共9页
超限学习机(ELM)作为一种简单高效的学习算法被广泛应用于分类和拟合问题中.但是ELM在训练过程中逼近所有的样本容易造成过拟合,并且单个的ELM在不平衡数据分类上效果欠佳.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分层交叉验证的集成超限学习机,该... 超限学习机(ELM)作为一种简单高效的学习算法被广泛应用于分类和拟合问题中.但是ELM在训练过程中逼近所有的样本容易造成过拟合,并且单个的ELM在不平衡数据分类上效果欠佳.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分层交叉验证的集成超限学习机,该算法在训练阶段将集成学习和分层交叉验证相结合:①集成学习通过将若干个网络组合大大提高分类性能;②分层交叉验证最大程度学习样本的分布特点.基于KEEL数据库的不平衡数据分类问题的实验表明,新提出的算法更加稳定并且有更高的分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交叉验证 集成学习 超限学习机 不平衡数据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