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饲料霉菌毒素生物降解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戚璇 周欢 《中国猪业》 2013年第7期57-59,共3页
饲料中的霉菌毒素严重危害畜禽健康,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威胁。传统的物理和化学降解霉菌毒素的方法已被较多地研究并用于实践中,同时也被证实存在着各种缺点,生物降解是新兴的饲料霉菌毒素降解方法,具有饲料营养损失小、... 饲料中的霉菌毒素严重危害畜禽健康,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威胁。传统的物理和化学降解霉菌毒素的方法已被较多地研究并用于实践中,同时也被证实存在着各种缺点,生物降解是新兴的饲料霉菌毒素降解方法,具有饲料营养损失小、可提高霉菌毒素降解效率的特点。本文就霉菌毒素生物降解的研究近况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菌毒素 生物降解 微生物 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酸平衡低蛋白质日粮对育肥猪肠道黏膜抗菌肽与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王瑶 孙志洪 +3 位作者 许庆庆 刘金艳 李金龙 唐志如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323-2336,共14页
旨在研究氨基酸平衡低蛋白质日粮对育肥猪肠道抗菌肽与微生物区系的影响。将20头(60±2.5)kg的育肥猪(杜×长×大)随机分为4个处理:14.0%CP日粮(14.0%CP),添加Glu、Lys、Met、Thr和Trp的12.5%CP日粮(12.5%CP),添加Glu、Lys... 旨在研究氨基酸平衡低蛋白质日粮对育肥猪肠道抗菌肽与微生物区系的影响。将20头(60±2.5)kg的育肥猪(杜×长×大)随机分为4个处理:14.0%CP日粮(14.0%CP),添加Glu、Lys、Met、Thr和Trp的12.5%CP日粮(12.5%CP),添加Glu、Lys、Met、Thr和Trp的11.0%CP日粮(11.0%CP),添加Glu、Lys、Met、Thr、Trp和BCAA(Val、Ile、Leu)的11.0%CP日粮(11.0%CP+BCAA)。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分为5d预试期和30d正试期。结果表明:(1)尿液尿素氮和尿酸含量随日粮蛋白质水平降低而显著降低(P<0.05);(2)低蛋白质水平日粮显著降低空肠黏膜、回肠黏膜β-defensin-2水平和ANG1、ANG4 mRNA表达水平(P<0.05);(3)不同蛋白质水平日粮对部分回肠、直肠食糜微生物氨基酸组成有显著影响(P<0.05);(4)与14.0%CP组相比,12.5%CP组Observed species显著提高(P<0.05),11.0%CP组Shannon、PD显著降低(P<0.05),11.0%CP+BCAA组Shannon显著降低(P<0.05)。4组之间拟杆菌门、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差异不显著(P>0.05)。与14.0%CP组相比,12.5%CP组和11.0%CP组酸杆菌门、芽单胞菌门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11.0%CP+BCAA组芽单胞菌门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14.0%CP组变形菌门相对丰度显著高于12.5%CP组和11.0%CP+BCAA组(P<0.05),与11.0%CP组差异不显著(P>0.05),14.0%CP组弯曲菌科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14.0%CP组粪肠球菌属、狭义梭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11.0%CP组和11.0%CP+BCAA组毛螺菌属FCS020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12.5%CP组和14.0%CP组(P<0.05)。低蛋白质水平氨基酸平衡日粮能提高氮的利用率,影响肠道微生物区系组成,在低蛋白质日粮中添加BCAA有助于增加氨基酸的平衡性、维持肠道免疫机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蛋白质日粮 微生物区系 菌体氨基酸 抗菌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肠黏膜屏障功能及其营养调控措施 被引量:1
3
作者 周欢 戚璇 《中国猪业》 2013年第8期60-61,共2页
本文主要阐述肠黏膜屏障功能及其在仔猪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建议养殖者在饲养过程中应采取添加功能性物质及控制霉菌毒素和抗营养因子等营养调控措施以保障仔猪的肠黏膜屏障功能,促进仔猪的健康生长。
关键词 仔猪 肠黏膜 屏障 营养调控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乳腺退化及其营养调控研究进展
4
作者 黄国灏 陈俊材 董国忠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3693-3701,共9页
乳腺退化是奶牛干奶过程中的关键阶段。在乳腺退化过程中,乳腺上皮细胞内的囊泡和脂滴逐渐增多,细胞器萎缩,细胞紧密连接通透性增加,乳成分合成能力下降,细胞凋亡增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干奶期奶牛乳腺退化发生机理及其调... 乳腺退化是奶牛干奶过程中的关键阶段。在乳腺退化过程中,乳腺上皮细胞内的囊泡和脂滴逐渐增多,细胞器萎缩,细胞紧密连接通透性增加,乳成分合成能力下降,细胞凋亡增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干奶期奶牛乳腺退化发生机理及其调控手段,主要原因是加速奶牛干奶初期乳腺退化一方面可以降低干奶期乳腺内感染发生的风险,另一方面有提高短干奶期(30 d左右)奶牛下一泌乳周期产奶量的潜在可能。目前研究表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和酪氨酸激酶(JAK)/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2条信号通路在乳腺退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且通过营养手段可以调控奶牛的乳腺退化过程。本文旨在对奶牛乳腺退化的相关机制和乳腺退化营养调控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现代高产奶牛健康养殖提供新的思路,为未来进一步研究奶牛乳腺退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乳腺 干奶期 乳腺退化 TGF⁃β1/Smad JAK/STAT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氨基酸代谢节俭机制新假说 被引量:1
5
作者 孙志洪 李貌 +4 位作者 许庆庆 印遇龙 朱伟云 江青艳 黄飞若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369-3376,共8页
猪尿氮排放量为总氮排放量的60%-70%,而尿素是尿液中的主要含氮物,其合成速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尿氮以及总氮的排放量。因此,降低猪肝脏尿素合成速率是减少氮排放量的根本途径。本文首先介绍了当前猪氮减排常用的营养调控技术,然后分... 猪尿氮排放量为总氮排放量的60%-70%,而尿素是尿液中的主要含氮物,其合成速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尿氮以及总氮的排放量。因此,降低猪肝脏尿素合成速率是减少氮排放量的根本途径。本文首先介绍了当前猪氮减排常用的营养调控技术,然后分别就肝脏尿素合成的直接前体物(氨)与间接前体物(如甘氨酸和丙氨酸)以及氨基酸代谢燃料功能替代机制进行论述,在此基础上提出猪氨基酸代谢节俭机制新假说,即促进丙酮酸/葡萄糖等物质的供能效率,以降低谷氨酸等氨基酸的代谢速率,从而达到减少门静脉尿素前体物净流量、肝脏尿素合成以及尿氮排放量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排放 氨基酸 代谢节俭 丙酮酸脱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蛋白质饲粮添加谷氨酸对育肥猪蛋白质利用和生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6
作者 甄吉福 许庆庆 +1 位作者 李貌 孙志洪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07-514,共8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蛋白质饲粮中添加谷氨酸(Glu)对育肥猪蛋白质利用和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1为氮平衡试验,选取6头体重为(54.2±1.0)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去势公猪,采用3×3有重复拉丁方设计,分为3期,每期...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蛋白质饲粮中添加谷氨酸(Glu)对育肥猪蛋白质利用和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1为氮平衡试验,选取6头体重为(54.2±1.0)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去势公猪,采用3×3有重复拉丁方设计,分为3期,每期7 d。设计3种不同粗蛋白质(CP)水平的饲粮,分别为14.0%CP(对照组)、12.5%CP+Glu和11.0%CP+Glu。试验2为饲养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选取30头体重为(57.4±0.2)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去势公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饲粮同试验1,试验期为35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低蛋白质饲粮中添加Glu可显著降低育肥猪的总氮摄入量、尿氮和总氮排放量(P<0.05);11.0%CP+Glu组的氮生物学价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与对照组相比,低蛋白质饲粮中添加Glu对育肥猪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无显著影响(P>0.05),但可显著降低CP摄入量和日均CP摄入量/平均日增重(P<0.05)。3)与对照组相比,低蛋白质饲粮中添加Glu可显著降低育肥猪的血浆葡萄糖、尿素氮和游离脂肪酸含量(P<0.05)。4)11.0%CP+Glu组育肥猪的空肠黏膜葡萄糖和丙酮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11.0%CP+Glu和12.5%CP+Glu组空肠黏膜乳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低蛋白质饲粮中添加Glu可降低育肥猪的尿氮和总氮排放量,提高蛋白质利用效率,对育肥猪的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蛋白质饲粮 育肥猪 氮平衡 生产性能 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断奶仔猪肝脏氨基酸代谢酶活性及转运载体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张相鑫 陈澄 +3 位作者 唐志如 甄吉福 许庆庆 孙志洪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431-1439,共9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粗蛋白质(CP)水平对断奶仔猪肝脏氨基酸代谢酶活性及转运载体mRNA表达的影响。选用28日龄、体重[(7.0±0.5)kg]相近、健康的"杜×长×大"杂交断奶仔猪54头(公母各占1/2),随机分为3组[20%CP组(...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粗蛋白质(CP)水平对断奶仔猪肝脏氨基酸代谢酶活性及转运载体mRNA表达的影响。选用28日龄、体重[(7.0±0.5)kg]相近、健康的"杜×长×大"杂交断奶仔猪54头(公母各占1/2),随机分为3组[20%CP组(对照组)、17%CP组和14%CP组],每组1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预试期7 d,正试期45 d。正试期的第10、25和45天,分别从每组挑选6头仔猪进行屠宰。结果表明:1)试验第10天时,14%和17%CP组断奶仔猪的肝脏谷草转氨酶(GOT)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4%CP组的肝脏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第25天时,14%CP组的肝脏GOT和GS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4%和17%CP组的肝脏谷丙转氨酶(GPT)和谷氨酸脱氢酶(GDH)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第45天时,14%CP组的肝脏GPT和GS活性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2)试验第25天时,14%CP组断奶仔猪的肝脏可溶性载体6家族成员15(SLC6A15)和可溶性载体38家族成员2(SLC38A2)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4%和17%CP组的肝脏可溶性载体36家族成员1(SLC36A1)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第45天时,14%和17%CP组的肝脏可溶性载体6家族成员20(SLC6A20)和SLC38A2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4%CP组的肝脏SLC6A15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由此可见,饲粮CP水平降低3%和6%可以降低断奶仔猪肝脏氨基酸代谢酶的活性及转运载体mRNA的相对表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蛋白质饲粮 仔猪 肝脏 氨基酸代谢酶 氨基酸转运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信号通路及其在动物应激过程中的调节功能 被引量:6
8
作者 陈进超 孙佳静 +1 位作者 张相鑫 唐志如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75-583,共9页
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MPK)是一种在真核细胞生物中广泛存在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作为细胞内最重要的能量感受器,AMPK在细胞生长、繁殖、维持机体能量平衡以及细胞代谢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AMPK活化主要受细胞内一磷酸腺苷/三... 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MPK)是一种在真核细胞生物中广泛存在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作为细胞内最重要的能量感受器,AMPK在细胞生长、繁殖、维持机体能量平衡以及细胞代谢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AMPK活化主要受细胞内一磷酸腺苷/三磷酸腺苷(AMP/ATP)水平及肝激酶B1、钙调素依赖蛋白激酶活性等因素的影响;在动物处于营养缺乏、热应激、氧化应激等环境中,AMPK通路能做出适应性调整,以降低应激环境对动物的负面影响。本文对AMPK的结构、活性调节以及对处于应激环境中的动物能量代谢的调节进行综述,为缓解畜禽各种应激综合征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 应激 能量代谢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异常毕赤酵母AR_(2016)对昆明小鼠生长性能和安全性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马娅君 卢昌文 +1 位作者 陈庆菊 唐志如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452-1462,共11页
本试验旨在通过研究异常毕赤酵母AR_(2016)菌株对昆明小鼠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血常规和免疫功能的影响,综合评价异常毕赤酵母AR_(2016)菌株的安全性。试验1:选择20只健康的昆明小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占1/2。按每10g体... 本试验旨在通过研究异常毕赤酵母AR_(2016)菌株对昆明小鼠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血常规和免疫功能的影响,综合评价异常毕赤酵母AR_(2016)菌株的安全性。试验1:选择20只健康的昆明小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占1/2。按每10g体重最大灌胃容量0.2 mL进行7 d经口毒性试验,对照组灌胃生理盐水,试验组灌胃异常毕赤酵母AR_(2016)菌株发酵液(菌体浓度2×10~9CFU/mL)。试验2:选择40只健康的昆明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占1/2。每10g体重最大灌胃容量0.2 mL进行28 d经口毒性试验,对照组灌胃生理盐水,低、中、高剂量组灌胃异常毕赤酵母AR_(2016)菌株发酵液,菌体浓度分别为2×10~7、2×10~8、2×10~9CFU/mL。结果表明:1)异常毕赤酵母AR_(2016)菌株处理7或28 d后,小鼠无明显中毒现象,未出现死亡,属"无毒"级(最大耐受剂量>20 000 mg/kg)。2)与对照组相比,异常毕赤酵母AR_(2016)菌株处理7 d后,试验组小鼠平均日采食量(ADFI)显著降低(P<0.05);异常毕赤酵母AR_(2016)菌株处理28 d后,各剂量组小鼠ADFI显著提高(P<0.05)。3)与对照组相比,异常毕赤酵母AR_(2016)菌株处理7 d后,试验组小鼠血清白蛋白、尿素氮含量显著降低(P<0.05),血清肌酐含量和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异常毕赤酵母AR_(2016)菌株处理28 d后,各组间血清生化指标无显著变化(P>0.05)。4)异常毕赤酵母AR_(2016)菌株处理7 d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小鼠白细胞、红细胞压积及淋巴细胞数量显著提高(P<0.05),试验组雄性小鼠血红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雄性小鼠(P<0.05),试验组雄性小鼠红细胞数量显著高于试验组雌性小鼠(P<0.05),试验组雌性小鼠中性细胞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雌性小鼠(P<0.05),试验组雌性小鼠嗜酸性粒细胞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雌性小鼠(P<0.05);异常毕赤酵母AR_(2016)菌株处理28 d后,各组间血常规指标无显著变化(P>0.05)。5)与对照组相比,异常毕赤酵母AR_(2016)菌株处理7 d后,试验组小鼠血清中干扰素-γ(INF-γ)、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显著提高(P<0.05);异常毕赤酵母AR_(2016)菌株处理28 d后,高剂量组雌性小鼠血清INF-γ含量显著提高(P<0.05)。综上,异常毕赤酵母AR_(2016)菌株对昆明小鼠无毒,具较高生物安全性,可提高昆明小鼠ADFI,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毕赤酵母AR2016 昆明小鼠 急性毒性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