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峡库区常见入侵植物种子水淹耐受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卢佳欣 张文馨 +3 位作者 贾珩艺 黄欣瑞 曾波 阿依巧丽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0-108,共9页
为了探讨三峡库区入侵植物能否适应水位涨落的消落带环境,随机选择3种库区常见入侵植物紫苜蓿、刺苋和反枝苋,检测其种子对不同水淹强度的耐受能力.将紫苜蓿、刺苋、反枝苋的种子进行不同时间梯度(0,5,10,15,20,25,30 d)的水淹,对其萌... 为了探讨三峡库区入侵植物能否适应水位涨落的消落带环境,随机选择3种库区常见入侵植物紫苜蓿、刺苋和反枝苋,检测其种子对不同水淹强度的耐受能力.将紫苜蓿、刺苋、反枝苋的种子进行不同时间梯度(0,5,10,15,20,25,30 d)的水淹,对其萌发情况进行统计.结果显示:紫苜蓿种子经水淹处理后发芽率和发芽势下降,水淹超过20 d种子死亡;刺苋种子经5 d内水淹处理其发芽率和发芽势提高,超过5 d发芽率降低;反枝苋种子经20 d内水淹处理其发芽率和发芽势提高,超过20 d发芽率降低.综合表明,反枝苋种子的水淹耐受性最高,紫苜蓿的水淹耐受性最低,推断紫苜蓿、刺苋和反枝苋种群可能会出现在不同高程的消落带上,其中紫苜蓿分布的高程要高于刺苋和反枝苋,反枝苋种群出现的高程相对其他物种会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消落带 入侵植物 发芽率 发芽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消落带淹水梯度上维管植物分布及其稳定性影响因素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明智 牛汉刚 林锋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19期49-54,共6页
为探索蓄水水淹对三峡库区消落带植被的影响,2012年6—7月,采用样带样方法对消落区维管植物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消落区内有维管植物81种,其中重庆长寿-巴南段有44种,重庆涪陵-云阳段有65种,以草本植物为主;主要为禾本科和菊科植物,以狗... 为探索蓄水水淹对三峡库区消落带植被的影响,2012年6—7月,采用样带样方法对消落区维管植物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消落区内有维管植物81种,其中重庆长寿-巴南段有44种,重庆涪陵-云阳段有65种,以草本植物为主;主要为禾本科和菊科植物,以狗牙根、牛鞭草、喜旱莲子草等多年生耐淹植物为优势种;植物受水淹、航运、耕作等人为因素和地形、土壤等自然因素共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消落带 植物分布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不同支流浮游植物群落季节动态比较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王佳慧 史邵华 +2 位作者 付千妤 曾波 阿依巧丽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8-82,共15页
为了解三峡库区支流汝溪河和龙河浮游植物群落季节动态及其差异,分别于2021年春季(3月)、夏季(7月)、秋季(9月)以及冬季(11月)对汝溪河和龙河的浮游植物群落和水环境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汝溪河共采集到浮游植物7门139种;龙河共采集到... 为了解三峡库区支流汝溪河和龙河浮游植物群落季节动态及其差异,分别于2021年春季(3月)、夏季(7月)、秋季(9月)以及冬季(11月)对汝溪河和龙河的浮游植物群落和水环境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汝溪河共采集到浮游植物7门139种;龙河共采集到浮游植物6门108种.汝溪河不同季节浮游植物丰度变动范围为0.44×10^(5)~59.87×10^(5)个/L,以硅藻门、蓝藻门、绿藻门为主;龙河不同季节浮游植物丰度变动范围为0.28×10^(5)~16.49×10^(5)个/L,春季以甲藻门为主,其他季节均以硅藻门为主.汝溪河共鉴定出优势种11种,春季以硅藻门为优势类群,其他季节均以蓝藻门为优势类群;与汝溪河不同,龙河共鉴定出优势种26种,春季以甲藻门为优势类群,其他季节均以硅藻门为优势类群.汝溪河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性指数均在冬季显著高于春季和夏季(p<0.05);龙河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性指数在冬季显著高于夏季(p<0.05);龙河和汝溪河Margalef丰富度指数在不同季节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汝溪河浮游植物总丰度与溶解氧和高锰酸盐指数呈显著正相关;龙河浮游植物总丰度与pH值、溶解氧、氨氮和磷酸盐呈显著正相关.冗余分析表明:汝溪河浮游植物群落在春季主要受pH值、溶解氧、电导率、总氮和总磷的影响,在夏季和秋季主要受水温和浊度的影响,在冬季主要受透明度的影响;龙河浮游植物群落在春季主要受氧化还原电位的影响,在夏季主要受浊度的影响,在秋季和冬季主要受水温、电导率和流速的影响.研究为保护三峡库区支流物种多样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不同支流 藻类多样性 水体理化性质 季节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qPCR研究三峡库区沉积物中拟多甲藻的动态变化--以汝溪河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施军琼 向蓉 +5 位作者 何书晗 欧阳添 赵璐 纪璐璐 杨宋琪 吴忠兴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7-67,共11页
拟多甲藻水华已经成为三峡水库支流的常见水华之一,但其发生过程尚不清楚.为了揭示拟多甲藻在底泥沉积物中的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采用系统发育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技术,分析三峡库区支流-汝溪河回水区2016-2017年不同月份3个断面(... 拟多甲藻水华已经成为三峡水库支流的常见水华之一,但其发生过程尚不清楚.为了揭示拟多甲藻在底泥沉积物中的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采用系统发育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技术,分析三峡库区支流-汝溪河回水区2016-2017年不同月份3个断面(T1-T3)沉积物中的甲藻.结果表明:底泥沉积物的甲藻为倪氏拟多甲藻(Peridiniopsis niei);3个断面底泥的甲藻基因拷贝数均在3-5月期间达到最大值,且春季细胞数显著高于夏、秋和冬季(p<0.05);3个断面左样点的底泥甲藻基因拷贝数的最大值分别为70.18×10^(3)个/g,68.60×10^(3)个/g和42.77×10^(3)个/g.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底泥甲藻拷贝数与泥温、总磷、碳磷比呈线性负相关(p<0.05),而与底泥中的总氮质量分数相关性不大(p>0.05),其中,泥温与春季甲藻拷贝数显著相关,钙和钾显著影响夏季甲藻拷贝数,总氮和总碳分别是秋季和冬季甲藻拷贝数的驱动因子.综合表明:春季是底泥拟多甲藻变化最活跃的时期,底泥甲藻动态变化受温度和营养盐的协同作用.研究为三峡库区甲藻水华的监测和防治提供了新的手段和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多甲藻 实时荧光定量PCR 沉积物 三峡库区 动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链霉素驱动微藻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的响应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何书晗 张洪波 +2 位作者 欧阳添 施军琼 吴忠兴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1-89,共9页
为了探究微藻对链霉素的敏感性,通过叶绿素荧光动力学(OJIP)分析蓝藻-拟柱孢藻(Raphidiopsis raciborskii)和绿藻-四尾栅藻(Scenedesmus quadricauda)对链霉素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链霉素对拟柱孢藻和四尾栅藻的反应中心耗散的能量(DI0/... 为了探究微藻对链霉素的敏感性,通过叶绿素荧光动力学(OJIP)分析蓝藻-拟柱孢藻(Raphidiopsis raciborskii)和绿藻-四尾栅藻(Scenedesmus quadricauda)对链霉素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链霉素对拟柱孢藻和四尾栅藻的反应中心耗散的能量(DI0/RC)、单位光面积吸收的能量(ABS/CS0)和单位反应中心吸收的能量(ABS/RC)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拟柱孢藻单位反应中心捕获的用于还原QA的能量(TR0/RC)起抑制作用,且链霉素能够明显降低拟柱孢藻的光合驱动力.利用质量浓度为0.05~1.0 mg/L和1.0~20.0 mg/L的链霉素分别培养拟柱孢藻和四尾栅藻,其比生长率分别是对照组(0.00 mg/L)的0.74~0.25和1.19~0.51倍.拟柱孢藻丙二醛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明显随链霉素质量浓度的升高而降低,过氧化氢酶活性随链霉素质量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四尾栅藻的过氧化氢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对链霉素质量浓度响应敏感度低.因此,本研究认为蓝藻对链霉素的敏感性比绿藻显著,主要原因是拟柱孢藻和四尾栅藻的能量分布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霉素 瞬时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 光合机构 拟柱孢藻 四尾栅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ALA对半夏幼苗耐盐性及其总生物碱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梁琴 谢英赞 +3 位作者 王朝英 方文 罗涛 何平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31-35,共5页
以药用植物半夏二年生幼苗为材料,在100 mmol/LNaCl模拟盐胁迫条件下,测定了在不同浓度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ALA)处理后,半夏幼苗叶片的可溶性蛋白、超氧阴离子(O2.-)、丙二醛(MDA)的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 以药用植物半夏二年生幼苗为材料,在100 mmol/LNaCl模拟盐胁迫条件下,测定了在不同浓度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ALA)处理后,半夏幼苗叶片的可溶性蛋白、超氧阴离子(O2.-)、丙二醛(MDA)的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的变化,并对半夏的总生物碱含量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显示,适宜浓度(50 mg/L)的ALA处理,可以显著提高盐胁迫(100 mmol/LNaCl)下半夏幼苗的耐盐能力及其主要药用成分-总生物碱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 5-氨基乙酰丙酸(ALA) 盐胁迫 生理特性 总生物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温度和光照对几种常见作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张婉婷 王鹤宇 +2 位作者 史良 易兰 阿依巧丽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9-54,共6页
在全球气温上升和降雨增强的趋势下,作物种子面临难以萌发的风险.以小麦、黄豆、玉米和花生种子为材料,以水分、温度和光照为变量因子,采用培养皿滤纸萌发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研究水分和温度等生态因子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 在全球气温上升和降雨增强的趋势下,作物种子面临难以萌发的风险.以小麦、黄豆、玉米和花生种子为材料,以水分、温度和光照为变量因子,采用培养皿滤纸萌发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研究水分和温度等生态因子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对4类物种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温度显著影响4类物种种子的发芽势,温度和水分显著影响玉米和花生的发芽率.最适萌发环境为温度20℃,适宜光照和适量水,在此环境下,4类物种种子发芽率为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萌发 农作物 生态因子 发芽率 发芽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秋华柳抗氧化酶系统对镉胁迫的响应 被引量:5
8
作者 周翠 张雯 +3 位作者 王婷 刘媛 马文超 魏虹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7-34,共8页
采用水培方式,研究了秋华柳在不同的镉(Cd)质量浓度梯度:0 mg/L(CK),2 mg/L(T1),10 mg/L(T2),20mg/L(T3),50mg/L(T4)下的氧化胁迫程度及其叶片抗氧化酶系统对Cd胁迫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1)秋华柳叶片MDA质量分数与Cd胁迫质量浓度呈显著... 采用水培方式,研究了秋华柳在不同的镉(Cd)质量浓度梯度:0 mg/L(CK),2 mg/L(T1),10 mg/L(T2),20mg/L(T3),50mg/L(T4)下的氧化胁迫程度及其叶片抗氧化酶系统对Cd胁迫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1)秋华柳叶片MDA质量分数与Cd胁迫质量浓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胁迫12d后MDA质量分数极显著增加,表明植物生理功能早期出现暂时性修复后细胞膜损伤程度显著增加.2)不同质量浓度和时间的Cd胁迫下,植物抗氧化酶活性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不同酶活性存在不同的阈值.3)SOD和CAT酶活性随着Cd处理时间的延长和质量浓度的增加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与对照相比始终保持着高活性状态;在氧化胁迫前期,APX酶具有较高的酶活性,在Cd解毒前期中起主要作用;随着Cd胁迫程度的增加,GR酶活性升高,与Cd胁迫质量浓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4)秋华柳叶片中POD酶活性与Cd处理质量浓度间无统计学意义.5)在耐受Cd的阈值内,秋华柳叶片抗氧化酶系统通过活性变化的协同作用,共同应对Cd胁迫.表明秋华柳抗氧化酶系统对Cd既具有解毒功能,也是Cd毒性的作用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华柳 CD胁迫 抗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斯特不同土壤厚度小生境下土壤种子库特征 被引量:1
9
作者 罗杰 陈金艺 +2 位作者 郭旭曼 雷颖 刘锦春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10,共9页
研究喀斯特地区异质性生境下的土壤种子库特征,对于喀斯特地区植被的恢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研究采取野外取样和室内萌发的方法对不同土壤厚度小生境下喀斯特灌草群落土壤种子库特征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①从浅土到深土生境,土壤种... 研究喀斯特地区异质性生境下的土壤种子库特征,对于喀斯特地区植被的恢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研究采取野外取样和室内萌发的方法对不同土壤厚度小生境下喀斯特灌草群落土壤种子库特征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①从浅土到深土生境,土壤种子库总密度呈逐渐递增的趋势;同一小生境下,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种子库密度呈现出递减的趋势.②研究区土壤种子库物种组成重要值排序从多到少依次为:菊科、禾本科、其他科,按生活型分类从多到少依次为:多年生草本、一年生草本、灌乔木.③中等土深的小生境下总的土壤种子库的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均最高.④不同土壤小生境下不同土层之间的种子库具有较明显的差异性,即在同一土壤生境下的各土层间与不同生境下的相同土层间土壤种子库的相似性均较高,但不同生境下的其他层次大部分呈现出较低的相似性.喀斯特土壤种子库在植被恢复中的潜力较小,该地区植被恢复还需要适度地进行人为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岩 异质性生境 种子密度 物种多样性 植被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降雨时间格局下喀斯特垂直异质生境中桢楠幼苗光响应曲线的拟合及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俊婷 罗杰 +2 位作者 李若溪 王佳敏 刘锦春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2-130,共9页
喀斯特地区的垂直异质生境影响着植物的光合作用.以桢楠(Phoebe zhennan)幼苗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降雨时间格局下喀斯特垂直异质生境对桢楠幼苗光响应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1)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最适用于拟合不同降雨时间格局下喀斯... 喀斯特地区的垂直异质生境影响着植物的光合作用.以桢楠(Phoebe zhennan)幼苗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降雨时间格局下喀斯特垂直异质生境对桢楠幼苗光响应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1)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最适用于拟合不同降雨时间格局下喀斯特垂直异质生境中桢楠幼苗的光响应曲线,拟合精度高,且能准确反映出光抑制现象;(2)垂直异质生境显著影响桢楠幼苗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和表观量子效率.相同降雨时间间隔下,半石半土生境中的桢楠幼苗表现出最高的光合潜能,反映出岩溶裂隙层具有一定的生境功能.垂直异质生境间桢楠幼苗的光补偿点和暗呼吸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降雨时间格局的延长对桢楠幼苗的光合潜能及弱光利用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降雨时间格局和垂直异质生境的交互作用不影响桢楠幼苗的光响应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桢楠 石灰岩 岩溶裂隙 光响应 光合潜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