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峡库区短颌鲚(Coilia brachygnathus)新建种群的年龄结构、生长特征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陈辙聿 陶怡曦 +5 位作者 叶勤 王果 王文波 范士琦 何春 李云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30-439,共10页
2019~2020年在三峡库区巫山(WS)、万州(WZ)、丰都(FD)、涪陵(FL)4个采样点采集到新建短颌鲚(Coilia brachygnathus)种群153尾个体,基于鳞片和10个微卫星DNA标记进行年龄结构、生长特征与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短颌鲚种群体长分布范... 2019~2020年在三峡库区巫山(WS)、万州(WZ)、丰都(FD)、涪陵(FL)4个采样点采集到新建短颌鲚(Coilia brachygnathus)种群153尾个体,基于鳞片和10个微卫星DNA标记进行年龄结构、生长特征与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短颌鲚种群体长分布范围为102.1~301.6 mm,平均体长(196.6±40.0)mm;体重分布范围为1.90~79.70 g,平均体重(17.70±13.06)g。短颌鲚种群年龄组为1~5龄,其中2龄和3龄为优势年龄组,占总个体数的82.35%。体长-体重呈幂函数指数关系,属于正异速生长类型。微卫星DNA标记分析结果显示,10个微卫星位点共检测到82个等位基因,各群体平均等位基因数(N_(a))为5.6000~7.3000,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_(e))为3.5414~3.8315,平均观测杂合度(H_(o))为0.6177~0.7000,平均期望杂合度(H_(e))为0.6823~0.7029之间,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6285~0.6484。4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均较高,呈现出由三峡库区下游至上游逐渐减小的特点。遗传结构分析结果显示,群体间遗传分化水平很低,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个体内部。结果表明,三峡库区短颌鲚种群处于快速扩张阶段,4个群体均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未发生显著群体分化,群体间基因交流频繁。由此提示,三峡库区短颌鲚很可能来源于三峡大坝下种群扩张迁入三峡库区水域而繁殖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颌鲚 三峡水库 年龄 生长 微卫星DNA 遗传多样性 新建种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鳖野外孵化技术
2
作者 周针宇 韦智梅 +3 位作者 刁晓明 李虹 王波 翟旭亮 《中国水产》 CAS 2023年第12期84-85,共2页
现有仿野生养殖技术生产的中华鳖比普通养殖中华鳖品质更高,但由于其并非真正基于自然条件进行孵化与培育,故仿野生养殖的中华鳖品质仍不能与真正野生中华鳖媲美。本文介绍了中华鳖野外孵化技术,此技术基于中华鳖自然生活史进行孵化,进... 现有仿野生养殖技术生产的中华鳖比普通养殖中华鳖品质更高,但由于其并非真正基于自然条件进行孵化与培育,故仿野生养殖的中华鳖品质仍不能与真正野生中华鳖媲美。本文介绍了中华鳖野外孵化技术,此技术基于中华鳖自然生活史进行孵化,进而培育出真正意义上的野生中华鳖,并实现更高的经济价值,可供相关从业者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孵化技术 中华鳖 从业者 仿野生养殖 生活史 野外 参考借鉴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