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CSSL-Z454的重要农艺性状QTL遗传分解与单、双片段代换系的构建
1
作者 李巧龙 向奥妮 +7 位作者 李璐 于兆鹏 张瀚 赵卓文 张秋丽 凌英华 杨正林 赵芳明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32,共16页
产量性状属于典型的数量性状,将其QTL定位并遗传分解到单片段代换系(SSSL)中,不仅能对其关键基因进行图位克隆和功能解析,还可将有利等位QTL和不利QTL分开,便于进一步实现设计育种。以粳型日本晴为遗传背景的携带来自籼型恢复系西恢18的... 产量性状属于典型的数量性状,将其QTL定位并遗传分解到单片段代换系(SSSL)中,不仅能对其关键基因进行图位克隆和功能解析,还可将有利等位QTL和不利QTL分开,便于进一步实现设计育种。以粳型日本晴为遗传背景的携带来自籼型恢复系西恢18的含4个代换片段的CSSL-Z454为研究材料,通过日本晴/Z454的F_(2)代群体鉴定出8个重要性状QTL,包括1个株高QTL(qPH12)、1个一次枝梗数QTL(qNPB6)、2个穗长QTL(qPL6和qPL12)、2个粒长QTL(qGL6和qGL12)、1个长宽比QTL(qRLW12)和1个千粒质量QTL(qGWT12);进一步利用MAS法将这些QTL分解到了4个单片段代换系(S1-S4)和5个双片段代换系(D1-D5)上。此外,通过5个双片段代换系(DSSLs)和对应的SSSLs进行了9个性状的非等位QTL间的互作分析,结果表明:有些QTL独立遗传,有些QTL间产生了不同的负向上位性效应,这些遗传信息对筛选合适的QTL进行设计育种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农艺性状QTL 染色体片段代换系 加性效应 上位性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ISPR/Cas9技术介导水稻Gn1a突变体创制及其育种应用
2
作者 赵晓玉 金笛 +6 位作者 蒋雨桐 杨朝越 彭柏然 刘晓 王柳静 李云峰 庄慧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0-81,共12页
每穗粒数是决定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Gn1a作为主效QTL可通过调控细胞分裂素代谢影响穗粒数。利用CRISPR/Cas9技术在籼稻品种渝金香(YJX WT)Gn1a基因第1外显子上FAD结合结构域编码区进行双靶点敲除,筛选并鉴定获得无外源基因的纯合突变体Y... 每穗粒数是决定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Gn1a作为主效QTL可通过调控细胞分裂素代谢影响穗粒数。利用CRISPR/Cas9技术在籼稻品种渝金香(YJX WT)Gn1a基因第1外显子上FAD结合结构域编码区进行双靶点敲除,筛选并鉴定获得无外源基因的纯合突变体YJX Gn1a-1。结构域预测表明:与野生型YJX WT相比,YJX Gn1a-1突变体FAD结合结构域缺失26个氨基酸。农艺性状调查显示:突变体植株株高显著增加,一次、二次枝梗数显著增加,每穗粒数显著提升,单株产量显著提高。基因表达分析表明:Gn1a在茎和不同长度幼穗中特异表达,提示其在水稻株高和花序发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单倍型分析进一步验证了FAD结合结构域的缺失可显著增加水稻株高和穗粒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CRISPR/Cas9技术 Gn1a基因 种质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小籽粒突变体smg5的表型鉴定和候选基因分析
3
作者 彭瀚平 郑馨媛 +8 位作者 刘鉴瑶 刘墨言 朱洪慧 李映姿 雷良喆 曹晨 张婷 李云峰 庄慧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3-46,共14页
水稻产量主要由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和粒质量决定,其中粒质量主要受籽粒形态的影响。鉴定并克隆调控粒型的新基因,对完善粒型调控机制和提高水稻产量有重要意义。从籼稻保持系西大1B(XD1B)的甲基磺酸乙酯(ethylmethanesulfonate,... 水稻产量主要由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和粒质量决定,其中粒质量主要受籽粒形态的影响。鉴定并克隆调控粒型的新基因,对完善粒型调控机制和提高水稻产量有重要意义。从籼稻保持系西大1B(XD1B)的甲基磺酸乙酯(ethylmethanesulfonate,EMS)诱变库中鉴定到1个小籽粒突变体(small grain 5,smg5),与野生型相比,smg5突变体籽粒极显著变小,植株矮化、穗型直立。组织细胞学分析显示:smg5突变体的小籽粒表型与颖壳细胞扩展和细胞增殖异常有关,导致细胞数目和面积减小。遗传分析表明:smg5突变体性状受1对隐性单基因控制。通过MutMap将SMG5定位在水稻第7条染色体上27.5~29.2 Mb中,结合重测序和PCR测序结果,发现突变体中LOC_Os07g47950的第5个外显子的第37位发生了C-T单碱基替换,导致氨基酸由苏氨酸(Thr)变为异亮氨酸(Ile)。该位点在F 2代突变表型和野生表型植株的突变率分別为100%和15%,因此可将SMG5的候选基因暂定为LOC_Os07g479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小籽粒突变体 表型鉴定 基因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Ⅲ类过氧化物酶基因IPH1调控水稻株高 被引量:3
4
作者 冯萍 刘杨 +4 位作者 杨杰 马宏蕾 秦诚 王楠 沈文强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33,共10页
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PRX)是过氧化物酶体的标志酶,能够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和解除H2O_(2)的毒害作用,还可以增强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调节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等.其中Ⅲ类过氧化物酶(CⅢPRXs)是植物中特有的过氧化物酶家族,通过... 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PRX)是过氧化物酶体的标志酶,能够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和解除H2O_(2)的毒害作用,还可以增强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调节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等.其中Ⅲ类过氧化物酶(CⅢPRXs)是植物中特有的过氧化物酶家族,通过清除活性氧(ROS)在植物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CⅢPRXs在水稻株型建立中的功能尚不清楚.通过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获得CⅢPRXs基因(LOC_Os12g09460)两种不同形式的敲除突变体iph1-1,iph1-2.iph1突变体的株高显著高于野生型,除倒1节节长(即第5节)外,其他节节长均显著或极显著长于野生型.农艺性状考察表明,穗长及结实率等主要性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RT-qPCR技术进行的表达模式分析表明,IPH1在根、茎、叶、鞘、穗中均表达,并在茎和鞘中表达相对较高;亚细胞定位分析表明,IPH1蛋白主要定位于过氧化物酶体中.进一步通过生理分析,发现突变体中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降低,同时H2O_(2)质量分数显著增加.这些结果初步证实了IPH1能够通过过氧化氢途径调控水稻株高的形成,可为丰富株高调控网络提供有利的基因资源,进一步为株型相关生物育种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CRISPR/Cas9技术 Ⅲ类过氧化物酶 株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稻矮秆长粒CSSL-Z688的QTL鉴定及SSSLs培育 被引量:3
5
作者 李苗苗 李儒香 +9 位作者 秦鱼河 邓岢莉 余金琎 徐光益 向思茜 杨正林 桑贤春 凌英华 何光华 赵芳明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3-44,共12页
水稻株高、粒型等性状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遗传基础复杂.水稻染色体片段代换系(CSSL)是研究复杂性状的理想遗传材料,然而目标基因的水稻单片段代换系(SSSL)的培育则需要多年多代逐步完成.以4代换片段的水稻矮秆长大粒CSSL-Z688为... 水稻株高、粒型等性状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遗传基础复杂.水稻染色体片段代换系(CSSL)是研究复杂性状的理想遗传材料,然而目标基因的水稻单片段代换系(SSSL)的培育则需要多年多代逐步完成.以4代换片段的水稻矮秆长大粒CSSL-Z688为研究材料,鉴定出7个株高及粒型性状的数量性状基因座(quantitative trait locus,QTL);进一步培育了目标QTL的5个纯合单片段代换系和5个杂合单片段代换系,其中6个QTLs(qPH1-1,qPH1-2,qGL1,qGL12,qRLW1和qGWT1)能够被纯合单片段代换系所验证.还鉴定出11个新QTLs,分别为qPH2,qGL1-2,qGL2,qGW1,qRLW1-2,qRLW2,qRLW12,qGWT1-2,qGWT2,qGWT6和qGWT12,其中7个QTLs尚未被报道.QTL加性和显性效应表明:水稻株高、粒长、千粒质量等表型同时受到多个QTL加性和显性效应的共同影响,如来自供体西恢18的qph1-1,qPH1-2,qPH2的加性效应和qPH1-1/qph1-1及qPH1-2/qph1-2和qPH2/qph2的显性效应共同影响株高的遗传;来自西恢18的qGL1,qgl1-2,qGL2和qGL12的加性效应及qGL1/qgl1的显性效应共同影响水稻粒长的遗传;来自西恢18的qGWT1,qGWT1-2,qGWT2,qGWT6和qGWT12的加性效应及qGWT1/qgwt1,qGWT1-2/qgwt1-2,qGWT6/qgwt6,qGWT2/qgwt2和qGWT12/qgwt12的显性效应共同影响千粒质量的遗传.这些结果表明单片段代换系的构建可有效地将遗传复杂的数量性状分解为单位点进行研究,为以单片段代换系为平台的水稻分子设计育种提供了重要遗传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染色体片段代换系(CSSL) 粒型 株高 QTL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小粒突变体smg2的表型鉴定和候选基因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朱洪慧 李映姿 +4 位作者 王成洋 高远卓 林泓 晏紫仪 李云峰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1,共11页
水稻产量是由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每穗粒数以及千粒质量决定的,籽粒形态可以决定千粒质量进而影响水稻产量.报道了一个与水稻籽粒形态发育相关的突变体,来源于籼稻保持系西大1B的甲基磺酸乙酯(ethyl methane sulfonate,EMS)诱变群体.该... 水稻产量是由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每穗粒数以及千粒质量决定的,籽粒形态可以决定千粒质量进而影响水稻产量.报道了一个与水稻籽粒形态发育相关的突变体,来源于籼稻保持系西大1B的甲基磺酸乙酯(ethyl methane sulfonate,EMS)诱变群体.该突变体表现为由细胞扩展和细胞增殖异常导致的籽粒变小,暂命名为水稻小粒突变体(small grain 2,smg2).遗传分析表明:smg 2突变体性状受1对隐性单基因控制,利用群体分离分析法(bulked segregation analysis,BSA)将SMG 2基因定位在第1染色体IN/DEL标记A-0.85和A-1.05之间,物理距离200 kb,在定位区间内含注释基因28个.PCR测序发现其中编号为LOC_Os01g02890的基因中第1个外显子的第153位碱基发生了单碱基缺失,造成编码框移码突变,从而导致蛋白翻译提前终止.因此,将LOC_Os 01 g 02890暂定为SMG 2的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籽粒 颖壳发育 基因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