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酵母双杂交法检测甘蓝SCR与SRK之间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6
1
作者 罗兵 薛丽琰 +7 位作者 朱利泉 张贺翠 彭一波 陈松 杨红 杨昆 李成琼 王小佳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79-586,共8页
为深入研究甘蓝S位点受体激酶(SRK)和S位点富含半胱氨酸蛋白(SCR)间相互识别的分子机理,以具有典型自交不亲和性的甘蓝D3为材料,利用巢式PCR分别扩增SRK胞外域(eSRK)和SCR,通过酵母双杂交检测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利用同源重组技术将e... 为深入研究甘蓝S位点受体激酶(SRK)和S位点富含半胱氨酸蛋白(SCR)间相互识别的分子机理,以具有典型自交不亲和性的甘蓝D3为材料,利用巢式PCR分别扩增SRK胞外域(eSRK)和SCR,通过酵母双杂交检测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利用同源重组技术将eSRK与GAL4报告基因DNA活化域融合(pGADT7eSRK)以及SCR与GAL4报告基因DNA结合域融合(pGBKT7SCR)。两种重组质粒分别转化酵母Y187和Y2HGold后未出现自激活现象。融合的二倍体酵母(pGADT7eSRK×pGBKT7SCR)能在选择性固体培养基(SD/–Ade/–His/–Leu/–Trp/X-a-Gal/AbA)上生长,并且菌落呈蓝色。结果表明,eSRK与SCR蛋白能够相互结合,为深入研究二者作用位点成功建立了一个技术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 S位点受体激酶(SRK) S位点富含半胱氨酸蛋白(SCR) 酵母双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自交不亲和基因MLPK与SSP的FISH定位 被引量:5
2
作者 荣小营 朱利泉 +4 位作者 王永 高启国 陈晓丹 杨洋 王小佳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02-808,共7页
利用FISH技术,对自交不亲和基因MLPK与SSP在甘蓝有丝分裂前中期染色体、减数分裂早粗线期染色体以及伸长DNA纤维等3种分辨率水平的靶DNA载体上进行物理定位。结果表明,在有丝分裂前中期,MLPK探针信号位于一对近中着丝粒同源染色体的短... 利用FISH技术,对自交不亲和基因MLPK与SSP在甘蓝有丝分裂前中期染色体、减数分裂早粗线期染色体以及伸长DNA纤维等3种分辨率水平的靶DNA载体上进行物理定位。结果表明,在有丝分裂前中期,MLPK探针信号位于一对近中着丝粒同源染色体的短臂中部,距着丝粒的百分距离约为53.41±3.16;SSP探针信号位于一对具有随体的近端着丝粒同源染色体的长臂端部,距着丝粒的百分距离约为78.36±4.26。综合3种载体上的FISH结果表明,MLPK与SSP在甘蓝染色体组中可能都只有一个同源序列座位,具有在单倍体基因组中的单拷贝性。重复FISH杂交表明,MLPK与5SrDNA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依据Armstrong的核型分析标准,初步判断MLPK与SSP可能分别位于甘蓝的2号和7号染色体,与S位点不存在连锁关系。另从比较基因组学角度对定位结果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 MLPK基因 SSP基因 荧光原位杂交 自交不亲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自交不亲和信号传导中THL1和SRK相互作用的体外检测 被引量:4
3
作者 高启国 宋明 +3 位作者 牛义 杨昆 朱利泉 王小佳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34-943,共10页
在甘蓝自交不亲和信号传导中SRK和THL1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为进一步证实该相互作用,以甘蓝E1为材料,采用RT-PCR技术扩增了THL1和SRK激酶结构域(记为SRKE1)编码序列,构建了THL1原核表达质粒pET43.1-THL1,SRKE1原核表达质粒pET431-SRKE... 在甘蓝自交不亲和信号传导中SRK和THL1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为进一步证实该相互作用,以甘蓝E1为材料,采用RT-PCR技术扩增了THL1和SRK激酶结构域(记为SRKE1)编码序列,构建了THL1原核表达质粒pET43.1-THL1,SRKE1原核表达质粒pET431-SRKE1和真核表达质粒pPIC9K-SRKE1,分别在宿主菌大肠杆菌BL21和毕赤酵母GS115中进行表达。THL1融合蛋白经胰岛素检测,表明表达的THL1有氧化还原活性。建立了体外检测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新方法,并用该方法对THL1与SRKE1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THL1可与SRKE1相互作用并形成稳定的复合体,这为深入分析THL1与SRK相互作用机理提供了理论和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位点受体激酶 类硫氧还蛋白 毕赤酵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自交不亲和信号传导元件ARC1的体外表达及其与SRK相互作用验证 被引量:3
4
作者 牛义 王志敏 +3 位作者 高启国 宋明 王小佳 朱利泉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202-1208,共7页
在甘蓝自交不亲和信号传导中ARC1和上游因子SRK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为进一步证实该相互作用,以甘蓝E1为材料,采用RT-PCR技术扩增ARC1的编码序列,构建ARC1原核表达质粒pET43.1a-ARC1,转化宿主菌大肠杆菌BL21,通过SDS-PAGE检测该蛋白... 在甘蓝自交不亲和信号传导中ARC1和上游因子SRK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为进一步证实该相互作用,以甘蓝E1为材料,采用RT-PCR技术扩增ARC1的编码序列,构建ARC1原核表达质粒pET43.1a-ARC1,转化宿主菌大肠杆菌BL21,通过SDS-PAGE检测该蛋白的表达。利用免疫共沉淀原理及pET43.1a-ARC1融合蛋白序列中的6×His标签与Ni+结合的特点建立了体外检测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新方法,并用该方法对ARC1与SRK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在体外ARC1能与SRK相互作用并形成复合体,这为深入分析ARC1与SRK相互作用机理以及探讨ARC1与下游传导元件的相互作用提供了理论和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 信号传导 S-位点受体激酶(SRK) 臂重复蛋白1(ARC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RK和SCR序列的甘蓝自交不亲和系单倍型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高启国 韦静宜 +1 位作者 朱利泉 王小佳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6-90,共5页
采用RT-PCR和其他分子生物学方法,以甘蓝自交不亲和系E1和F1柱头cDNA为模板扩增SRKE1和SRKF1基因,以花药cDNA为模板扩增SCRE1和SCRF1基因.经序列比对首次证明E1和F1材料分别为S28和S7单倍型.经三维结构分析,预测SCRE1上C5-C6和C7-C8之... 采用RT-PCR和其他分子生物学方法,以甘蓝自交不亲和系E1和F1柱头cDNA为模板扩增SRKE1和SRKF1基因,以花药cDNA为模板扩增SCRE1和SCRF1基因.经序列比对首次证明E1和F1材料分别为S28和S7单倍型.经三维结构分析,预测SCRE1上C5-C6和C7-C8之间氨基酸序列决定SCRE1的单倍型特异性,SRKE1上TNNSFYSRLKVS序列决定了SRKE1的单倍型特异性,并对两者相对作用的关键氨基酸位点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 自交不亲和性 SRK基因 SCR基因 单倍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染色体及伸长DNA纤维制备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荣小营 朱利泉 +1 位作者 王永 王小佳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7,共7页
以甘蓝根尖、花药、黄化苗等为材料,初步建立了甘蓝有丝分裂前中期染色体、减数分裂粗线期染色体以及伸长DNA纤维等3种具有不同空间分辨率的靶DNA载体的制备技术.结果表明:通过变温处理可以有效提高前中期染色体分裂相比率;采用0.002 mo... 以甘蓝根尖、花药、黄化苗等为材料,初步建立了甘蓝有丝分裂前中期染色体、减数分裂粗线期染色体以及伸长DNA纤维等3种具有不同空间分辨率的靶DNA载体的制备技术.结果表明:通过变温处理可以有效提高前中期染色体分裂相比率;采用0.002 mol/L 8-羟基喹啉20℃预处理1 h、2%纤维素酶和2%果胶酶混合液37℃酶解约2 h、0.075 mol/L氯化钾25℃低渗30 min,制备的前中期染色体效果最佳;2%纤维素酶和2%果胶酶混合液37℃酶解约3 h,可获得伸展良好、背景干净的粗线期染色体;分子梳理法与移动界面法相比,前者制备的伸长DNA纤维效果较好.此方法的建立为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甘蓝相关研究领域的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 染色体 伸长DNA纤维 制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柱头蛋白质双向电泳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1
7
作者 曾静 陈松 +3 位作者 朱利泉 高启国 王小佳 杨晓红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2年第06X期30-36,共7页
蛋白质提取方法和电泳条件是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双向电泳的关键。为建立适合甘蓝柱头总蛋白质的双向电泳体系,本试验以甘蓝柱头为材料,采用改良TCA/丙酮沉淀法提取柱头总蛋白质,通过对IPG胶条、上样量、聚焦程序、SDS-PAGE胶浓度等的优化... 蛋白质提取方法和电泳条件是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双向电泳的关键。为建立适合甘蓝柱头总蛋白质的双向电泳体系,本试验以甘蓝柱头为材料,采用改良TCA/丙酮沉淀法提取柱头总蛋白质,通过对IPG胶条、上样量、聚焦程序、SDS-PAGE胶浓度等的优化,建立了甘蓝柱头总蛋白质双向电泳体系,即选用长17cm、pH3~10NL的IPG胶条,上样量150μg,按照聚焦程序Ⅰ进行等电聚焦,第二向SDS-PAGE胶浓度选用12%,得到了分辨率高、重复性好的双向电泳图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柱头 自交不亲和 蛋白质双向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源重组快速构建甘蓝SCR酵母双杂交诱饵载体及其自激活作用的检测
8
作者 罗兵 朱利泉 +7 位作者 薛丽琰 张贺翠 彭一波 杨红 杨昆 高启国 李成琼 王小佳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9-85,共7页
采用巢式PCR获得甘蓝SCR的成熟肽编码区,利用同源重组技术首次将其克隆到pGBKT7载体中,构建酵母双杂交系统的诱饵载体pGBKT7-SCR,结果表明:通过巢式PCR获得了正确的甘蓝SCR成熟肽编码区,并成功构建到pGBKT7诱饵载体中,且转化有诱饵载体... 采用巢式PCR获得甘蓝SCR的成熟肽编码区,利用同源重组技术首次将其克隆到pGBKT7载体中,构建酵母双杂交系统的诱饵载体pGBKT7-SCR,结果表明:通过巢式PCR获得了正确的甘蓝SCR成熟肽编码区,并成功构建到pGBKT7诱饵载体中,且转化有诱饵载体的Y2HGold在SD/-Trp营养缺陷平板上生长良好,而在SD/-His-Trp和SD/-Trp/X-a-Gal/AbA营养缺陷平板上皆不能生长,说明对报告基因无自激活作用;且毒性实验也表明,SCR蛋白对酵母没有毒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 SCR蛋白 同源重组 酵母双杂交 诱饵载体 自激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