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师德失范惩处裁量权控制研究
1
作者 马晶 杨天红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6-73,共8页
裁量几乎伴随所有行政行为的运作全过程。授予高校师德失范惩处裁量权有利于实现个案正义,但缺少控制的裁量易产生失序风险。当前我国在对高校师德失范惩处裁量权的控制上存在着象征性立法授权不明、管制型“执法”具有内生缺陷、谦抑... 裁量几乎伴随所有行政行为的运作全过程。授予高校师德失范惩处裁量权有利于实现个案正义,但缺少控制的裁量易产生失序风险。当前我国在对高校师德失范惩处裁量权的控制上存在着象征性立法授权不明、管制型“执法”具有内生缺陷、谦抑性司法纠偏不足等问题。应根据裁量权的控制机理,从规则控制、程序控制和结果控制出发,构建以适度精细化师德失范惩处规则、“可视化”师德失范惩处程序、内外部合力纠偏救济机制为核心的高校师德失范惩处裁量权控制体系,确保高校师德失范惩处裁量权的行使可预期、可监督、可追责、可信赖,从而保障师生合法权益,推动新时代师德师风长效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德失范 行政裁量 《教师法》 裁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教育技术向善:基于技术反噬公平的视角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新民 张稷锋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7-116,共10页
教育与技术深度融合的趋势和背景下,教育技术尤其是ChatGPT、DALL·E等人工智能技术在应对教育公平问题上被赋予更大的使命和更高的期待,然而现实中教育技术“失控”和教育公平“失败”的遭遇,呈现出教育技术反噬教育公平的风险。... 教育与技术深度融合的趋势和背景下,教育技术尤其是ChatGPT、DALL·E等人工智能技术在应对教育公平问题上被赋予更大的使命和更高的期待,然而现实中教育技术“失控”和教育公平“失败”的遭遇,呈现出教育技术反噬教育公平的风险。教育技术融合视域下推进教育公平的话题,蕴含着教育发展、教育技术革新、教育技术反噬、教育资源配置等之间的动态交互关系。教育技术反噬教育公平,表现为技术“偏见”、技术鸿沟、恶意滥用三种典型类型,本质上是作为教育主体的人的失控,以及教育活动的理性应然状态被遮蔽。剖析教育技术对教育公平之“善恶”共存的逻辑,教育技术的价值呈现出以增加教育机会为核心的效率观,而效率实现主要受制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法治状况。教育技术的角色决定了其向善的价值取向和基本立场,且向善有其原则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技术 教育公平 教育技术反噬 “善恶”逻辑 教育技术向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立高校师德失范惩处裁量的行政自我规制
3
作者 马晶 袁文全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6-126,共11页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严格落实师德失范‘零容忍’”,师德失范惩处的有效与合规是“严格落实”的题中之义,但当前公立高校师德失范惩处深陷低效与失序困境。行政自我规制能有效防范行政权恣意行使,基于公立高...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严格落实师德失范‘零容忍’”,师德失范惩处的有效与合规是“严格落实”的题中之义,但当前公立高校师德失范惩处深陷低效与失序困境。行政自我规制能有效防范行政权恣意行使,基于公立高校师德失范惩处权性质,围绕实体规制、程序规制和结果规制三个维度建构公立高校师德失范惩处裁量的行政自我规制机制具有逻辑上的契合性,有利于促进公立高校师德失范惩处有效、合规运行。具体包括,设定以“情节细化+效果格化”对称性技术结构为核心的师德失范惩处裁量基准,围绕“多元利益代表参与避免偏私”“公平听取当事人申辩”“以公开对抗专断”建构师德失范惩处正当程序,基于行政主体的自我纠错机能完善师德失范惩处层级监督及校内申诉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德失范 公立高校 行政自我规制 裁量基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党内法规制定权限的科层化事项配置 被引量:5
4
作者 赵谦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2-140,共9页
基于效力位阶差异性探究党内法规制定权限的科层化事项配置,旨在厘清制定不同层级党内法规的权限事项表达要旨,进而明晰相应的事项冲突弥合规范。凸显整体框架性之中央党内法规的制定权限事项更多地强调了全局性、原则性与基础性,应依... 基于效力位阶差异性探究党内法规制定权限的科层化事项配置,旨在厘清制定不同层级党内法规的权限事项表达要旨,进而明晰相应的事项冲突弥合规范。凸显整体框架性之中央党内法规的制定权限事项更多地强调了全局性、原则性与基础性,应依循效力范围合法性原则,就其专属权限事项范围予以方向型、制度型和问题型之界分。侧重领域结构性的部门党内法规与侧重层级区域性的地方党内法规分属不同位阶,但其制定权限事项在配套规定、职责履行和特殊授权方面存在一定的趋同性,应围绕该类趋同事项就各自的专属权限事项范围予以类型化界分。不同位阶党内法规亦有可能就非专属的同一类事项作出不同规定,而生成相应的显性或隐性事项冲突。可依循上位规定优位、新规定与特别规定优位、共同上级干预这三项原则来具体设定相应的事项冲突弥合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内法规 制定权限 科层化 事项范围 事项冲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法典视域下高校的性骚扰防治义务及其履行 被引量:3
5
作者 杨天红 马晶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5-41,48,共8页
为加强校园性骚扰规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高校负有性骚扰防治义务。但当前高校普遍存在将性骚扰防治单纯按师德师风处理的问题,面临未履行性骚扰防治义务的法律风险。高校性骚扰防治义务包括"建立性骚扰防治体系"... 为加强校园性骚扰规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高校负有性骚扰防治义务。但当前高校普遍存在将性骚扰防治单纯按师德师风处理的问题,面临未履行性骚扰防治义务的法律风险。高校性骚扰防治义务包括"建立性骚扰防治体系"和"性骚扰防治措施必须合理"两个维度。前者包括性骚扰防治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校内性骚扰防治专项规范、校内性骚扰防治法律及政策宣传等方面,后者则主要从性骚扰认定标准、性骚扰事实证明标准、性骚扰处置结果判断标准、交叉询问调查方式适用、校内调查与刑事调查之间关系的处理等方面予以判断。同时,为确保上述义务履行更有效果,高校在性骚扰防治时还须注重案件信息保密和受害人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 性骚扰防治 师德师风 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