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2篇文章
< 1 2 5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人才红利推进教育强国:老龄社会下的大学育人系统革新 被引量:5
1
作者 邓磊 葛信勇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23,共10页
人口是教育的根基,教育影响人口再生产,二者相互制约、循环向前。2019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50%,近年来继续上升。与此同时,老龄人口占比持续增加,高等教育普及化与人口结构老龄化不期而遇。随着人口出生率急剧下降,新生儿跌至高... 人口是教育的根基,教育影响人口再生产,二者相互制约、循环向前。2019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50%,近年来继续上升。与此同时,老龄人口占比持续增加,高等教育普及化与人口结构老龄化不期而遇。随着人口出生率急剧下降,新生儿跌至高校招生人数以下规模,高等教育不仅会全面普及,而且将面对生源骤减、资源失配、结构失衡等严峻挑战。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教育强国两大国家战略为导向,中国大学须反思当下育人系统的优绩主义陷阱,澄清从人口红利到人才红利的发展逻辑,明确新时代高等教育的价值旨归;进而构建多元立体的协同育人体制,创设科学长效的拔尖创新人才培育机制,构建动态融合的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搭建终身发展的银龄人才学习平台,最终实现以人才红利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人口老龄化 人才红利 高等教育普及化 大学育人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治理赋能新时代教育综合改革:内涵逻辑、模型框架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2
2
作者 罗生全 张俊生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20,共8页
数字治理赋能新时代教育综合改革既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应然之举,也是响应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的现实呈现。深刻把握数字治理理论的发展历史和内容构成,并将其置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背景下,发现数字治理与... 数字治理赋能新时代教育综合改革既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应然之举,也是响应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的现实呈现。深刻把握数字治理理论的发展历史和内容构成,并将其置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背景下,发现数字治理与新时代教育综合改革在国家战略逻辑、教育变革逻辑、理念行动逻辑维度高度耦合。考察数字治理赋能新时代教育综合改革系统的理论模型,建构形成一个“价值共创—利益调适—制度优化—数字技术”整合性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数字治理赋能新时代教育综合改革的实践进路:弥合“数字鸿沟”,建构基于公平正义、注重公众需求的教育治理理念观;打破“数字孤岛”,建构基于协同治理、强调利益调适的教育治理组织观;纾解“技术悬浮”,建构基于高效交互、突出预诊施策的教育治理行动观;防范“唯数据论”,建构基于精准循证、保持适度韧性的教育治理质量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治理 新时代教育综合改革 内涵逻辑 模型框架 实践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人口格局下教育评价改革:面向教育强国的价值重塑与技术赋能 被引量:2
3
作者 邓磊 代少东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22,共10页
受管理主义思潮影响,教育评价出现了“效率崇拜”现象。伴随着老龄少子化成为人口新格局,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动力需从人口优势转变为人才优势,教育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和服务强国建设的基础性支撑作用愈发突显。《教育强国建设规... 受管理主义思潮影响,教育评价出现了“效率崇拜”现象。伴随着老龄少子化成为人口新格局,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动力需从人口优势转变为人才优势,教育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和服务强国建设的基础性支撑作用愈发突显。《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明确指出了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方向和重要任务,新时代的教育评价改革须紧紧锚定强国建设目标,通过系统性改革彰显教育评价的基本属性,在科学理念的牵引下发挥教育评价的核心作用,坚持价值守正和路径创新相结合,以本体论思维守护教育评价的人文价值,以认识论思维提升教育的社会价值,以方法论思维创新教育的技术路径。技术赋能的教育评价改革,必须系统性地调和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之间的张力,通过数智赋能的全息评价,构建引导与监测双向驱动的教育评价新形态;借助人机协同的个性评价,供给技术驱动下人才选拔与培养机制的新动能;利用数字伦理的规范评价,打造风险防控与算法治理并重的评价新准则,从而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发展,夯实教育强国底座,构建高质量现代教育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评价改革 教育强国建设 人口新格局 效率崇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强国的生态基础:数字化技术支撑的学习型社会建设 被引量:5
4
作者 吴南中 邱骏鹏 田娟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32,41,共11页
建成教育强国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宏伟目标,具体表现为教育的综合实力强、价值功能强、社会感知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强,蕴含教育本体建设的整体性推进、认知的系统性生成、价值的指向性回应和建设方法论的可持续取向等行动方向。教育强国与... 建成教育强国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宏伟目标,具体表现为教育的综合实力强、价值功能强、社会感知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强,蕴含教育本体建设的整体性推进、认知的系统性生成、价值的指向性回应和建设方法论的可持续取向等行动方向。教育强国与数字化学习型社会在空间、时间和功能维度上深度耦合,即两者在生成空间上通过竞合关系拓展资源,在建构时间上相互依存、互利发展,在功能关系上相互形塑、支持对方功能实现。作为教育强国建设的生态基础,学习型社会在建设过程中需要通过数字化技术拓展学习者规模、形塑教育与社会互动的环境,服务教育强国的本体建设、认知建设、学习生态优化和可持续方法论的生成,塑造教育强国所需的现代化学习生态、高品质学习条件、“家—校—社”联动教育机制和大规模个性化教学。要实现数字化学习型社会对教育强国的滋养,需要系统强化学习型社会的教育数字化基础能力,完善数字技术功能内嵌的基础环境;夯实建设主体的联动关系,围绕数字化学习建构行动者网络;聚焦学习者数字化参与体验,形成“历时+共时”交织的高品质学习过程;针对数字化生态提高技术适配水平,释放数字化解放教育生产力的巨大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学习型社会 数字化技术 教育生态 数字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epSeek赋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笔谈) 被引量:7
5
作者 罗生全 李霓 +6 位作者 宋萑 荣晴 李洪修 王萌萌 雷浩 马玉林 曾文婕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4,共14页
数字化赋能基础教育,是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DeepSeek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系统,其在教育领域的多模态处理能力和个性化学习支持功能,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力:一是教师能力提... 数字化赋能基础教育,是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DeepSeek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系统,其在教育领域的多模态处理能力和个性化学习支持功能,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力:一是教师能力提升应着重将培养模式向“思维发展导向”转型、实践场域向“技术嵌入型”重构、制度环境创新向弹性化动态化转变等;二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数据智能推动个性化教学的规模化、人机协同重构师生互动的深度、人文关怀守护教育本质的温度;三是应对课程知识形态变化需重塑知识选择标准、重构知识组织方式、规范知识表达过程、提升教师数字素养;四是DeepSeek驱动的教师教材使用需基于“思维过程可视化——文化认知与伦理嵌入——生成性交互积累”的三维智能要素,教师要创造性地理解教材、特色化地运用教材、协同化地反思教材使用等;五是DeepSeek赋能深度学习评价需关注评价指标生成的众智叠加、评价方法的教学融入和评价数据处理中的算力支持,以此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不断增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Seek 数字化赋能 教育强国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教师能力 课程知识形态 教师教材使用 深度学习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家精神融入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意蕴、内在机理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22
6
作者 罗生全 吴开兵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21,共10页
教育家精神与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在价值目标、实践主体和实践内容上相互契合,以教育家精神作为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逻辑,可充分发挥教育家精神的价值意蕴:一方面,教育家精神内在于大学教师的心灵世界进而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点明教师专... 教育家精神与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在价值目标、实践主体和实践内容上相互契合,以教育家精神作为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逻辑,可充分发挥教育家精神的价值意蕴:一方面,教育家精神内在于大学教师的心灵世界进而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点明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想样态与价值追求;另一方面,教育家精神外在于大学教师的行为责任进而弘扬教师教育家精神品质,以教育家精神基因推动教师专业发展。这也即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充分厘清教育家精神对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意蕴之基础上,从知、情、意、行四个维度澄明教育家精神融入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机理,诠解其中蕴含的理论认知逻辑、情感共鸣逻辑、意志保障逻辑和实践养成逻辑,并通过强化理性认知、把好教育家精神融入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着力方向,培植情感内化、提升教育家精神融入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自觉,锤炼意志品质、确保教育家精神融入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常态长效,注重实践养成、夯实教育家精神融入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行动支持,从而促使大学教师成长为培养时代新人的大先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专业发展 教育家精神 知情意行 融入机理 实践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赋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机遇、挑战与应对
7
作者 王艳艳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2-45,共4页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关系到个体健康成长和社会稳定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作为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给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带来了机遇,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应从构建风险预警机制、整合教育资源、培养复合型创...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关系到个体健康成长和社会稳定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作为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给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带来了机遇,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应从构建风险预警机制、整合教育资源、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综合管理体系等方面入手,促进人工智能更好地赋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青少年 心理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中英语教材中融入劳动教育的现状分析及教学策略探索
8
作者 邓晓芳 陈珂含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7-61,共5页
当前中学阶段的劳动教育面临多重现实困境,将其融入学科教育势在必行。本文以外研版初中英语教材为例,分析教材中蕴含的劳动教育元素。研究发现,教材语篇的劳动教育内容不全、分布不均,教材中的教学活动侧重学习理解类。基于此,笔者提出... 当前中学阶段的劳动教育面临多重现实困境,将其融入学科教育势在必行。本文以外研版初中英语教材为例,分析教材中蕴含的劳动教育元素。研究发现,教材语篇的劳动教育内容不全、分布不均,教材中的教学活动侧重学习理解类。基于此,笔者提出,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增强劳动教育意识;挖掘英语教材中的劳动教育内容,并拓宽劳动教育资源,综合使用其他素材;活用教材,补充活动,并延伸到课外实践,以实现学英语、育全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英语 教材 劳动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背景下学科教育学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9
作者 郑家福 黄梦月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7-116,共10页
学科教育学作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从学科教学法、学科教学论到学科教育学的演变。20世纪80年代,学科教育学研究开始复兴,40余年间成果丰硕。从梳理学科教育学建设历程出发,探讨学科教育学的建设意义、研究对象... 学科教育学作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从学科教学法、学科教学论到学科教育学的演变。20世纪80年代,学科教育学研究开始复兴,40余年间成果丰硕。从梳理学科教育学建设历程出发,探讨学科教育学的建设意义、研究对象、学科性质与知识体系等核心问题,既是回顾已有研究,又是思考立足新时代的学科教育学发展方向。在外部政策环境与学术环境的双重掣肘中,学科教育学发展空间受阻。我们要立足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新要求,以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三维视角透视学科教育学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教育 学科教育学 学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教育新样态:SNP模式下DeepSeek与地理教学融合的可能与可为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锐 白莹 +1 位作者 胡蓉 向颢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0-34,共5页
《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指南》强调开拓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在科学教学中应用的新场景。《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也强调,学生要借助人工智能,促进地理学习的拓展和深入。DeepSeek可以为地理教学提供较好的工具支撑... 《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指南》强调开拓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在科学教学中应用的新场景。《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也强调,学生要借助人工智能,促进地理学习的拓展和深入。DeepSeek可以为地理教学提供较好的工具支撑,也能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提供有效的辅导支持。本文基于SNP教学模式,建构人工智能赋能地理核心素养和科学素养培育的思路逻辑,结合“热岛效应”案例进行实践审思,以期为数字赋能教学实践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科学教育 地理教学 SN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困境及路向
11
作者 吴晓丽 罗生全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0期42-47,共6页
高质量职业教育教师队伍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与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关键基石。以Y市7所中高职学校的1026位一线教师与学校领导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调查表开展调研。调查发现,当前职业院校在环境创设、制度... 高质量职业教育教师队伍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与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关键基石。以Y市7所中高职学校的1026位一线教师与学校领导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调查表开展调研。调查发现,当前职业院校在环境创设、制度管理、专业成长、生存状态四方面的建设仍有待优化,具体表现为:普通师范院校毕业教师在职业院校“步履维艰”;高职称教师对职业院校现状评价不升反降;教师职业倦怠成难题;不同学历教师群体之间资源不均衡;普通教师职业焦虑感较高。推进高质量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当立足“固本”,健全职业生涯激励机制,保障教师权益待遇;聚焦“强基”,建立校企合作共育体制,促进教师技能迭代;把握“守正”,营造平等开放合作环境,缓解教师职业焦虑;放眼“创新”,搭建数字化资源平台,赋能教师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 职业教育 “双师型”教师 教师专业发展 产教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人学观照下历史教育的目的指向与实践进路
12
作者 邓宇 展恩玉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59-64,共6页
马克思主义人学作为以人为研究对象的科学,能够为人文底蕴丰厚的历史教育提供重要的理论视角与实践启示。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观照下,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历史教育的终极归宿,学生的价值实现是历史教育的应然追求,学生的需要满足是历史... 马克思主义人学作为以人为研究对象的科学,能够为人文底蕴丰厚的历史教育提供重要的理论视角与实践启示。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观照下,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历史教育的终极归宿,学生的价值实现是历史教育的应然追求,学生的需要满足是历史教育的路径选择。这为历史教育的课堂实践提供了路向指引,即把握人的主体性原则,凸显核心素养导向;把握人的社会性原则,强化学科价值引领;把握人的现实性原则,契合真实学习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人学 历史教育 学生发展 主体性 社会性 现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的算法凝视
13
作者 杨甜 段燃 杨雅竹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1-78,共8页
数智化转型过程中,人工智能对教育生态的重塑不仅创造出重大改革机遇,也带来了风险和挑战,其中最令人担忧的一个问题就是算法凝视。教育算法凝视并非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而是应试教育体系与数字技术相结合所产生的畸变。教育技术通过实... 数智化转型过程中,人工智能对教育生态的重塑不仅创造出重大改革机遇,也带来了风险和挑战,其中最令人担忧的一个问题就是算法凝视。教育算法凝视并非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而是应试教育体系与数字技术相结合所产生的畸变。教育技术通过实时数据的全方位收集与分析,对学生实施精细而持续的监督与干预,强化了传统教育中的规训机制;学生不再以自然人身份被观察,而成为算法凝视注视下的虚拟数据档案;数据纳入商业版图,致使教育成为一种为获得人力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增值的投资行为。上述机制带来了教育治理的异化、教育生态的畸化、教育主体的弱化。为发挥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的价值,应在技术层面通过数字化赋权协调主体间的协同共生,重塑教育交往的具身性;在评价层面引入非层级、多中心的“块茎思维”,以多元发展性纾解单向确定性;在行动层面提升教育者的“症状阅读”能力,在虚实交融中实现从算法凝视向价值驱动的本体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算法凝视 数字化 教育内卷 教育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德国经验的中国大学创业教育思考 被引量:18
14
作者 杨茂庆 袁琳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84-88,共5页
德国是欧洲大学创业教育发展较早的国家之一。创业教育已成为德国大学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形成了鲜明的特征:大学教师队伍以兼职教师居多;培养对象以具有创业潜质的大学生为重点;教学模式以经典教学模式为主;预期目标是培养创... 德国是欧洲大学创业教育发展较早的国家之一。创业教育已成为德国大学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形成了鲜明的特征:大学教师队伍以兼职教师居多;培养对象以具有创业潜质的大学生为重点;教学模式以经典教学模式为主;预期目标是培养创业实践能力、创业意识和精神。德国大学创业教育包括三种组织模式:校本整合模式、校园独立模式以及校本双元模式。借鉴德国经验,我国大学创业教育应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强化大学生创业实践能力;引入创业教育实践课程;调整创业教学模式;加强社会资源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 创业教育 组织模式 中国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怀特海教育观及其对我国大学教育的启示 被引量:9
15
作者 李本友 王洪席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9-33,共5页
怀特海认为大学是对学术进行充满想象力的探索;大学教学应使学生摆脱细节去掌握原理,生成智慧人格;大学课程应着眼于融合,使普通教育与专业化教育趋于平衡;大学教师评估在于学术的思想价值,管理上应去"商业化"。这些理念对目... 怀特海认为大学是对学术进行充满想象力的探索;大学教学应使学生摆脱细节去掌握原理,生成智慧人格;大学课程应着眼于融合,使普通教育与专业化教育趋于平衡;大学教师评估在于学术的思想价值,管理上应去"商业化"。这些理念对目前我国大学教育改革、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启发与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特海 教育观 大学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通识教育:回顾、反思与追求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杜志强 陈时见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1-54,共4页
通识教育是大学本科生教育的重要内容,其内涵随着历史的发展变化在不断演进。反观大学通识教育的脉络及其内容精髓,大学通识教育不仅是研究知识、关爱未来生活的教育,更是培养人的价值理性、守护大学"精神家园"的教育。
关键词 大学通识教育 回顾 反思 追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民族学校与普通学校教育发展之比较 被引量:8
17
作者 陈时见 侯静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8-53,共6页
所谓民族学校是指由国家和地方政府批准的,在民族学生集中的地区专门设立的主要供少数民族学生就读的学校。西南地区民族学校与普通学校教育发展在管理体制、课程与教学、师资队伍等方面既存在着共性,也有其独特性。因此,在民族学校的... 所谓民族学校是指由国家和地方政府批准的,在民族学生集中的地区专门设立的主要供少数民族学生就读的学校。西南地区民族学校与普通学校教育发展在管理体制、课程与教学、师资队伍等方面既存在着共性,也有其独特性。因此,在民族学校的教学检查、教学评价、教学管理、课程设置、师资培训、教学环境等诸方面,就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而是应该根据民族学校的实际情况来实施。具体说来,要推进西南民族学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加大政府投入,改善办学条件;(2)设置多元文化课程;(3)重视民族学校教育特点,调整教学内容与形式;(4)提高民族学校教师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教育 民族学校 普通学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IC理念改造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以西南政法大学图书馆为例 被引量:4
18
作者 苏建华 苏贵民 《现代情报》 CSSCI 2010年第8期62-64,共3页
首先解读现阶段大学图书馆电子阅览室面临的问题,之后以西南政法大学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为例,采用信息共享空间(IC)理念从空间布局、资源配置、人员配置和环境布局4个方面对其进行调整与重新规划,力图将电子阅览室建设成为一个集网络学习... 首先解读现阶段大学图书馆电子阅览室面临的问题,之后以西南政法大学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为例,采用信息共享空间(IC)理念从空间布局、资源配置、人员配置和环境布局4个方面对其进行调整与重新规划,力图将电子阅览室建设成为一个集网络学习、信息咨询、培训教育以及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信息共享环境,最后就信息共享空间建设提出4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阅览室 信息共享空间 信息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途径教育:西南少数民族自由选择民族文化之路径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学敏 黄丹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2-24,共3页
立体多样、多边交融的西南少数民族文化是我国的宝贵财富。但随着全球化的冲击,西南少数民族文化已岌岌可危。每个民族的文化的生存发展都只能是作为文化载体的人群根据自身的际遇来选择,这对少数民族人民的综合素质提出要求。西南少数... 立体多样、多边交融的西南少数民族文化是我国的宝贵财富。但随着全球化的冲击,西南少数民族文化已岌岌可危。每个民族的文化的生存发展都只能是作为文化载体的人群根据自身的际遇来选择,这对少数民族人民的综合素质提出要求。西南少数民族自由选择民族文化必须通过师资培养、职业教育、乡土教育、双语教育、非学校教育等多途径教育培养出大批具有本民族文化素养和思维能力的人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自由选择 民族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层视野下的高等教育体系——以美国加州大学系统为例 被引量:11
20
作者 雷敏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9-22,共4页
文章介绍了美国加州大学系统的构成,总结了该大学系统模式在其职能、生源和管理上的分层特征,进而分析了分层模式的大学系统所具有的整体功能优势,指出高等学校层次分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 加州大学系统 分层模式 高等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