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的心理机制与影响因素——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8
1
作者 王华敏 夏一鸿 罗琴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95-206,共12页
中华文化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与“魂”。大学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宝贵人才资源,他们的中华文化认同状况关系到中华文化的传承创新和中华民族的复兴伟业。基于全国43所高校大学生的问卷调研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的... 中华文化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与“魂”。大学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宝贵人才资源,他们的中华文化认同状况关系到中华文化的传承创新和中华民族的复兴伟业。基于全国43所高校大学生的问卷调研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的统计方法进行理论模型的路径检验,分析归纳出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的心理机制与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的心理机制是知情意行的循序递进,各环节相互影响与作用;高校、社会和家庭三因素对大学生中华文化知情意行分项认同均产生不同程度的直接正向影响。因此,推动大学生坚定中华文化认同,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遵循“知—情—意—行”的教育理路,加快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化 文化认同 高等教育 大学生 心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纲要”课中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理路 被引量:13
2
作者 范春婷 王华敏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65-68,共4页
中华儿女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交流交融、共生共荣,尤其是近现代在探索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奋斗过程中,孕育生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且实现了从“自在”到“自觉”再到“自强”的飞跃。大学生作为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理应铸牢坚定... 中华儿女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交流交融、共生共荣,尤其是近现代在探索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奋斗过程中,孕育生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且实现了从“自在”到“自觉”再到“自强”的飞跃。大学生作为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理应铸牢坚定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具有理论性与历史性相统一、政治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知识性与教育性相统一等特征,是培育和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路径。在具体实践中,要不断加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建设,在“纲要”课教学过程中有效铸牢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大学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形”入“神”:文化基因视角下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转向 被引量:7
3
作者 罗琴 王华敏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59-62,共4页
文化基因是文化的“根”与“神”,内蕴着文化赖以延续的遗传密码,高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本在于传承文化基因。当前部分高校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因未能深挖文化基因而存在浅尝辄止的表层化传承问题,主要表现为空泛的传承内容缺... 文化基因是文化的“根”与“神”,内蕴着文化赖以延续的遗传密码,高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本在于传承文化基因。当前部分高校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因未能深挖文化基因而存在浅尝辄止的表层化传承问题,主要表现为空泛的传承内容缺乏文化基因滋养、机械的传承方式与文化基因传承要求相抵牾、形式化运作的传承过程未真正触及文化基因等。为此,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亟须实现由文化物象层的表面传承到文化基因层的深度传承转向,重塑文化传承价值取向,将文化基因植入传统文化课程,实现文化传承方式的艺术化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基因 文化传承 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