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数的指标体系构建——基于70份政策文本的NVivo质性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彭洪莉 朱德全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6-168,共13页
高等职业教育已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国家顶层设计与地方接续联动的政策推进效力显著。构建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数的指标体系,可为监测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态势以促进职业教育强国建设提供新视角、新思路和新工具。基于扎根理论... 高等职业教育已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国家顶层设计与地方接续联动的政策推进效力显著。构建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数的指标体系,可为监测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态势以促进职业教育强国建设提供新视角、新思路和新工具。基于扎根理论,运用NVivo 14.0软件对2014—2024年间国家和地方政府所发布的相关政策文本进行三级编码,识别、分析和提炼出可用于测度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数的量化指标,并通过理论饱和度检验论证编码结果的可信度与可靠性以及指标体系构建的客观性与科学性。最终确立由5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和67个三级指标所构成的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数指标体系,综合反映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指数、科教融汇指数、产教融合指数、社会服务指数和国际交流指数,为后续开展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数实证研究供给理论评价模型与实践测度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高质量发展指数 职业教育强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性·逻辑·精神: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分析框架与战略定位 被引量:8
2
作者 朱德全 冯丹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3,23,共12页
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有效推进建立在对其属性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基础上。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是一个复合概念,涵括“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三重子概念,分别对应治理对象、治理本体、治理样态三重内核,体现出三重属性,分别是“职普... 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有效推进建立在对其属性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基础上。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是一个复合概念,涵括“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三重子概念,分别对应治理对象、治理本体、治理样态三重内核,体现出三重属性,分别是“职普比较”下的差异融通贯通属性、“国家中心”下的多元主体协作属性以及“时空交错”下的动静质量迭代属性。然而,在推进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当前仍普遍存在三大典型问题:一是趋同普通教育、脱离人本中心、纵向衔接薄弱的职教属性悬浮问题,二是转型目的不清、主体权责不定、合作体系不全的治理范式模糊问题,三是制度“规训”主导、技术“座架”支配、主体“私益”满足的现代化定位偏误问题。未来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应以扎根“三重”职教属性为理性根据,以贯通“五业”(即行业、企业、职业、专业、学业)治理属性为逻辑理路,以追寻“中国式”现代化属性为精神旨归,从理性、逻辑、精神的综合视域出发,重新厘定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逻辑路向与战略定位,以实现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立足“职教”、回归“本业”、走向“善治”的终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职业教育治理 治理现代化 本质属性 战略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高考制度正义的理性表征:一个整全性分析框架
3
作者 杨磊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9-148,共10页
职业教育高考作为从普通高考中独立出来的类型化教育考试制度,其必须彰显一种新式的教育正义,即要以一种更加正义的形式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再分配。以罗尔斯“原初状态”为逻辑前提,认为职业教育高考制度正义是一种包含分配正义、承认正... 职业教育高考作为从普通高考中独立出来的类型化教育考试制度,其必须彰显一种新式的教育正义,即要以一种更加正义的形式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再分配。以罗尔斯“原初状态”为逻辑前提,认为职业教育高考制度正义是一种包含分配正义、承认正义、能力正义的复合型正义,且需要同时满足自由平等原则、机会公平原则、禀赋差异原则。而制度正义由理念到落实则需要一种完备的正义论分析工具,即包含形式正义、实质正义、程序正义、感知正义四种理想化表征为一体的分析框架作为理论支点,以此变革教育评价的底层逻辑,重新定义什么是公平的教育评价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高考 原初状态 正义原则 正义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大开发新格局下职普融通教材建设的多重制度逻辑
4
作者 朱德全 冯丹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9-222,313,314,共16页
职普融通教材建设作为破解西部教育结构性矛盾的关键抓手,是撬动西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点、服务西部大开发人力资源培育的实践载体、支撑教育强国战略落地的基层架构。西部大开发新格局下职普融通所涵盖的一体式、渗透式、衔接式... 职普融通教材建设作为破解西部教育结构性矛盾的关键抓手,是撬动西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点、服务西部大开发人力资源培育的实践载体、支撑教育强国战略落地的基层架构。西部大开发新格局下职普融通所涵盖的一体式、渗透式、衔接式三类形态分别需要职普融通专项式、渗透式、衔接式三类教材作为支撑,三类教材建设均由政府统一领导与多元主体分建推动,分别共存“政治—教育—市场”逻辑、“学科—专业”逻辑、“学习—创新”逻辑。然而,教育与市场逻辑竞争激烈致使专项式教材陷入“公地悲剧”、专业与学科逻辑融合不当致使渗透式教材触发“学术漂移”、学习与创新逻辑时序断裂致使衔接式教材出现“重叠脱节”。为此,应开展多重制度逻辑冲突的靶向治理,以健全利益保障制度助推专项式教材教育逻辑回归、以重塑双向融通规则实现渗透式教材类型属性强化、以完善协同行动机制促进衔接式教材纵向梯度耦合,最终形成适应西部大开发需求、符合教育强国导向的职普融通教材建设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职普融通 教材建设 多重制度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信息时代教师教学技术体系的范式变革 被引量:6
5
作者 李怡明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7-53,共7页
信息时代,教师教学技术体系将从“信息呈现”范式走向“信息处理”范式,实现“精准培养”的功能旨趣,构建以“组织技术”为中心的基础结构并凝结教师“教学生学”的价值共识。“信息呈现”范式的教师教学技术体系将形成摆脱教师个体依... 信息时代,教师教学技术体系将从“信息呈现”范式走向“信息处理”范式,实现“精准培养”的功能旨趣,构建以“组织技术”为中心的基础结构并凝结教师“教学生学”的价值共识。“信息呈现”范式的教师教学技术体系将形成摆脱教师个体依赖和时空限制的语言技术体系,铺设学生个性化学习路径的设计技术体系,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有序进行的组织技术体系,监控教学过程和描述学习轨迹的教学评价技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时代 教师教学技术体系 范式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教育评价改革的“脱嵌”危机与社会生态重塑
6
作者 朱德全 刘璐璐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5年第4期1-11,共11页
教育具有天然的社会属性,其评价系统本应嵌入社会生态系统之中,然而,当前基础教育评价改革正经历一场“脱嵌”危机。以“脱嵌—再嵌入”为理论线索,揭示评价自系统价值理性脱嵌、社会需求脱嵌、多元共治脱嵌、文化根脉脱嵌的四重困境,... 教育具有天然的社会属性,其评价系统本应嵌入社会生态系统之中,然而,当前基础教育评价改革正经历一场“脱嵌”危机。以“脱嵌—再嵌入”为理论线索,揭示评价自系统价值理性脱嵌、社会需求脱嵌、多元共治脱嵌、文化根脉脱嵌的四重困境,并厘清评价改革的价值嵌入逻辑、经济嵌入逻辑、治理嵌入逻辑与文化嵌入逻辑。正因评价自系统的社会嵌入性缺失,存在“分数资本化”侵蚀教育本真价值、技术理性扩张致使人文价值消解、传统评价惯习难以适配现代社会需求、资源配置失衡弱化政策执行效能、多元诉求分化下的协同机制悬置五大核心症结,制约着评价改革的纵深发展。为突破桎梏,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的分析框架,借鉴帕森斯的社会系统整合模型,探索“制度—价值—权力—文化”四维协同嵌入路径,通过制度创新、价值校准、权力重构与文化再生,推动教育资源实现供需动态适配,促进教育评价回归育人本真,构建多元诉求的协调秩序,培育社会生态的精神文化,最终重塑基础教育评价改革的社会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评价改革 基础教育 社会生态系统 嵌入性理论 社会系统整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