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理学视角下的价值观冲突:影响及其理论解释
1
作者 岳童 王洪 +2 位作者 李庆功 任晓筱 张欣怡 《心理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1-361,共11页
价值观冲突是指个体之间由于不同的价值观念而产生的相互否定和竞争现象。在当前心理学领域的实证研究中,价值观冲突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因价值观念或身份无法兼容而引发的长期冲突,另一类是由价值两难选择任务引发的即时冲突。这两类... 价值观冲突是指个体之间由于不同的价值观念而产生的相互否定和竞争现象。在当前心理学领域的实证研究中,价值观冲突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因价值观念或身份无法兼容而引发的长期冲突,另一类是由价值两难选择任务引发的即时冲突。这两类冲突都可能导致一系列消极的心理影响,例如增加压力感知、焦虑水平和心理紧张度。研究者主要从价值观背后的动机对立性和自我概念完整性的威胁感知两个方面,来解释价值观冲突的产生原因及其影响。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明确价值观冲突的产生机制,扩展对调节因素的认识,并揭示其对个体的影响,以开展相应的调节与干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观冲突 价值观理论 自我概念威胁 价值观环状连续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格心理学教材的中国化及教学反思 被引量:2
2
作者 岳童 《心理研究》 2020年第5期460-466,共7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格心理学获得了空前繁荣的发展,但当前的人格心理学教材中仍凸显出一些问题,如缺乏中国化的人格理论,已有教材中的研究结论并不能完全适用于中国人,对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关照不足等。面对国内人格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格心理学获得了空前繁荣的发展,但当前的人格心理学教材中仍凸显出一些问题,如缺乏中国化的人格理论,已有教材中的研究结论并不能完全适用于中国人,对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关照不足等。面对国内人格心理学中国化程度不足的现状,需要探索出一套既能融入中华文化,又能兼具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的教材架构模式,并可以从人生追求、人生态度、人生智慧、人生修养四个方面尝试创新。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带领学生采用质性和量化相结合的方法探索中国人的人格特点;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形成中国化的人格理论;理论结合实际,助力中国社会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心理学 教材建设 中国化 健全人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市民主动发展倾向对城市生活适应性的影响:社会支持的中介效应 被引量:2
3
作者 王益富 秦启文 潘孝富 《应用心理学》 CSSCI 2013年第1期80-89,共10页
为探究主动发展倾向和社会支持对新生市民城市生活适应性的作用机制,本研究构建了结构方程模型。采用两个自编量表和一个现成量表,运用两阶段抽样调查法,在作为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的重庆市范围内,对已经取得城镇户口的新生市民进行问卷... 为探究主动发展倾向和社会支持对新生市民城市生活适应性的作用机制,本研究构建了结构方程模型。采用两个自编量表和一个现成量表,运用两阶段抽样调查法,在作为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的重庆市范围内,对已经取得城镇户口的新生市民进行问卷调查,获得有效样本322人。对采集的数据运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7.0和AMOS18.0进行数据分析和模型检验。结果表明,城市化新生市民的主动发展倾向和社会支持均对新生市民的城市生活适应具有显著影响,其中,社会支持在主动发展倾向对城市生活适应影响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发展倾向 社会支持 城市生活适应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心理服务中的对象化和主题化及其整合 被引量:1
4
作者 毕重增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8年第10期593-593,共1页
社会心理服务有两种基本切入方式:对象化和主题化。对象化是针对特定的人群,如青少年、白领、留守儿童、流动儿童、机构老人等,就其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展开服务,其特点是服务对象相对稳定,需求内容可能因时而变;主题化则是围绕特... 社会心理服务有两种基本切入方式:对象化和主题化。对象化是针对特定的人群,如青少年、白领、留守儿童、流动儿童、机构老人等,就其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展开服务,其特点是服务对象相对稳定,需求内容可能因时而变;主题化则是围绕特定社会心理主题展开服务,例如饮食、睡眠、压力应对、智力开发、人格美化等,其特点是服务内容相对稳定,受众多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心理服务 留守儿童 流动儿童 服务对象 压力应对 智力开发 服务内容 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贫困大学生的矛盾心理及其引导 被引量:8
5
作者 冯缙 黄希庭 《心理研究》 2018年第6期494-499,共6页
针对近年来社会关注的"寒门学子"的成长问题,对以往贫困大学生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提出需要关爱贫困大学生心理成长。对贫困大学生矛盾心理进行分析,得出他们存在渴求自立自强与内心自卑的矛盾、崇尚精神价值与追求物质价值... 针对近年来社会关注的"寒门学子"的成长问题,对以往贫困大学生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提出需要关爱贫困大学生心理成长。对贫困大学生矛盾心理进行分析,得出他们存在渴求自立自强与内心自卑的矛盾、崇尚精神价值与追求物质价值的矛盾、坚持高目标与得过且过矛盾。根据关爱贫困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实质,以及贫困大学生矛盾心理特点,提出了引导贫困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原则、途径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大学生 心理扶贫 心理特点 心理辅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婆媳关系与包容人格的研究
6
作者 施广权 黄希庭 《心理研究》 CSSCI 2024年第2期99-105,共7页
新时代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化,但婆媳关系因其特殊性仍值得研究。新时代婆媳矛盾主要聚焦于观念和言行的差异。中华文化是一种包容的文化,并体现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包容指对与己相悖的他人观念和言行持宽容和接纳的态度。因而包容可能成为... 新时代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化,但婆媳关系因其特殊性仍值得研究。新时代婆媳矛盾主要聚焦于观念和言行的差异。中华文化是一种包容的文化,并体现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包容指对与己相悖的他人观念和言行持宽容和接纳的态度。因而包容可能成为改善婆媳关系的良药。本文从理论层面探讨了包容人格与婆媳关系的联系,未来研究应从实证角度进行验证,构建婆媳包容的发生机制,开发婆媳包容量表进行量化分析,并探明婆媳间包容的界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婆媳关系 婆媳冲突 包容人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拖延的认知神经机制与基因:行为-脑-基因的多角度研究 被引量:21
7
作者 张顺民 冯廷勇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93-403,共11页
拖延是一种普遍存在,具有跨时间和跨情景稳定性的问题行为,严重的拖延甚至会危害到人们的工作、学习及身心健康。鉴于目前对于拖延的认知神经机制仍不清楚,研究模态较为单一,本研究拟从行为-脑-基因的系统研究思路出发,以多模态MRI(Task... 拖延是一种普遍存在,具有跨时间和跨情景稳定性的问题行为,严重的拖延甚至会危害到人们的工作、学习及身心健康。鉴于目前对于拖延的认知神经机制仍不清楚,研究模态较为单一,本研究拟从行为-脑-基因的系统研究思路出发,以多模态MRI(Task、Resting、VBM和DTI)为主要技术手段,将HTR2B基因多态性作为突破口,系统考察拖延的认知机制、神经基础和遗传基础,并试图制定拖延的应对与干预方案。研究分为4个部分:(1)从行为上,结合预期恐惧范式和跨期选择范式探索其拖延决策的机制;(2)在神经层面上,采用MRI多模态技术系统考察拖延行为的神经基础;(3)在基因层面上,采用分子遗传学方法,将HTR2B设定为靶基因以深入研究拖延的遗传基础,并考察脑结构和脑功能在基因与行为间的中介作用;(4)最后从行为干预与脑的可塑性的角度,设计拖延的干预方法来改善拖延行为并验证拖延的神经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拖延行为 多模态技术 HTR2B 基因 跨期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产素影响人类社会认知的性别差异 被引量:6
8
作者 岳童 黄希庭 刘光远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157-2167,共11页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催产素在影响人类很多社会认知的过程中都表现出了性别差异,如社会判断、社会趋避倾向、社会合作与竞争及两性关系的维持等方面。在神经水平上,催产素引发的性别差异主要反映在杏仁核及奖赏系统的激活模式上。目前...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催产素在影响人类很多社会认知的过程中都表现出了性别差异,如社会判断、社会趋避倾向、社会合作与竞争及两性关系的维持等方面。在神经水平上,催产素引发的性别差异主要反映在杏仁核及奖赏系统的激活模式上。目前研究者主要从进化、激素水平及性别差异的累加效应等方面来对这种性别差异进行解释。今后需要更为准确的实验设计来对催产素在社会认知中所引发的性别差异进行重复验证,在此基础上建立更为合理有效的理论模型,并在临床应用中注意性别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产素 性别差异 社会认知 神经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认知:态度与说服研究的新视角 被引量:11
9
作者 卢剑 肖子伦 冯廷勇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66-877,共12页
态度元认知指个体对所持态度的主观判断(如态度是否正确、重要与否等),是态度强度的重要维度,并能在态度说服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首先介绍态度元认知的主要成分(态度确定性、重要性及矛盾性),然后重点阐述新近对态度说服元认知过程的... 态度元认知指个体对所持态度的主观判断(如态度是否正确、重要与否等),是态度强度的重要维度,并能在态度说服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首先介绍态度元认知的主要成分(态度确定性、重要性及矛盾性),然后重点阐述新近对态度说服元认知过程的解释模型:认知加工精细程度模型(ELM),内隐-外显双过程模型(APE)和元认知模型(MCM),并从来源属性(来源可信度)、受众属性(情绪及身体动作)、信息属性(信息与受众的匹配程度)和情景四个方面阐释了影响说服元认知过程的因素。未来可以在态度元认知成分及其影响、说服元认知过程的心理机制、态度元认知神经机制等方面展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态度 元认知 态度强度 说服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社会心态的经验结构及量表编制 被引量:35
10
作者 王益富 潘孝富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13年第1期79-83,共5页
对当今中国社会心态的研究,因缺乏标准化的测量工具而难以深入。为此,该研究在参考已有研究基础上,确定了生活满意感、社会压力感、政府信任感、社会公平感、社会安全感和社会问题感六个方面的测量指标,选取较大样本经过预测和正式施测... 对当今中国社会心态的研究,因缺乏标准化的测量工具而难以深入。为此,该研究在参考已有研究基础上,确定了生活满意感、社会压力感、政府信任感、社会公平感、社会安全感和社会问题感六个方面的测量指标,选取较大样本经过预测和正式施测,并采用验证性因素分析对量表结构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且结构与数据拟合较好,可以作为对中国人社会心态进行量化研究的测量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心态 社会压力感 政府信任感 社会问题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社区氛围心理结构的初步探索 被引量:5
11
作者 彭乔 刘海琴 陈红 《心理研究》 2020年第4期321-327,共7页
为探索城市社区氛围的心理结构维度,采用质性研究的开放式主题访谈法与34位居民交流获取资料。通过文本分析产生城市社区氛围的初级主题概念140个,次级主题30个,核心主题7个。研究表明,社区环境和社区居民交互作用是社区氛围形成的来源... 为探索城市社区氛围的心理结构维度,采用质性研究的开放式主题访谈法与34位居民交流获取资料。通过文本分析产生城市社区氛围的初级主题概念140个,次级主题30个,核心主题7个。研究表明,社区环境和社区居民交互作用是社区氛围形成的来源,认知感受和情绪体验是其心理成分,社区氛围的五因素结构维度包括社区环境氛围、社区安全氛围、社区人际氛围、社区管理氛围和社区文明氛围,社区氛围的作用方向有积极、消极之分,以上四方面的内容初步形成城市社区氛围心理结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社区氛围 开放式主题访谈 维度结构 理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文版心理幸福感量表在残疾人群体中的修订及应用
12
作者 朗瑞 王予灵 李祚山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2年第9期564-573,共10页
为检验中文版心理幸福感量表在残疾人群体中的信效度,并探讨人口学因素对残疾人心理幸福感的预测作用,通过残联渠道获取有效样本352人(项目分析和因素分析)和513人(信效度检验)。修订后的中文版心理幸福感量表(C-PWBS-16)共16题,包含环... 为检验中文版心理幸福感量表在残疾人群体中的信效度,并探讨人口学因素对残疾人心理幸福感的预测作用,通过残联渠道获取有效样本352人(项目分析和因素分析)和513人(信效度检验)。修订后的中文版心理幸福感量表(C-PWBS-16)共16题,包含环境掌控、生命成长、积极心态和自主四个因子,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聚合效度、区分效度和效标效度;总量表和各因子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在0.71~0.89之间,重测信度在0.76~0.93之间。残疾人心理幸福感的人口学差异表现在:女性高于男性、先天残疾高于后天残疾、重度残疾高于轻度残疾;受教育水平越高,心理幸福感越高;肢残者心理幸福感最低。综上,C-PWBS-16在残疾人群体中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测量残疾人心理幸福感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幸福感 心理幸福感量表 残疾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何人际价值观冲突难以达成共识?理论解释及调解策略 被引量:1
13
作者 岳童 王洪 +2 位作者 傅安国 徐浩 李文俏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28-1538,共11页
人们常常用“道不同,不相为谋”来形容人际价值观冲突发生后共识的难以达成性。在这个过程中,个体不仅会产生一系列消极的主观感受,还会形成指向对手的偏见和敌意,进而使得基于价值观差异而产生的人际冲突在调解上具有很大的困难。目前... 人们常常用“道不同,不相为谋”来形容人际价值观冲突发生后共识的难以达成性。在这个过程中,个体不仅会产生一系列消极的主观感受,还会形成指向对手的偏见和敌意,进而使得基于价值观差异而产生的人际冲突在调解上具有很大的困难。目前研究者主要从自我威胁和个人客观性幻觉两个方面来解释为何人际价值观冲突难以达成共识,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自我肯定和他人肯定的调解策略。未来研究需要更多丰富相关的理论解释,关注人际价值观冲突中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效果,并拓展相关的调解策略和应用实践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观 人际价值观冲突 自我威胁 自我肯定 他人肯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独症儿童共同注意的神经基础及早期干预 被引量:21
14
作者 陈璐 张婷 +1 位作者 李泉 冯廷勇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205-1215,共11页
共同注意是指两个人共同对某一事物加以注意,分享对该事物的兴趣,它是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奠基性能力。首先,孤独症儿童共同注意发展主要体现在注视转换、主动展示、分享等能力发展滞后及缺陷;孤独症儿童共同注意的神经基础:应答性共同... 共同注意是指两个人共同对某一事物加以注意,分享对该事物的兴趣,它是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奠基性能力。首先,孤独症儿童共同注意发展主要体现在注视转换、主动展示、分享等能力发展滞后及缺陷;孤独症儿童共同注意的神经基础:应答性共同注意主要涉及后部皮层注意网络(如颞上沟后部、顶内沟等),自发性共同注意涉及前部皮层注意网络(如前扣带皮层、背内侧额叶等);最后,以回合式教法和关键反应训练为基本方法,论述了共同注意干预的新近模式和效果评估。未来研究应在孤独症儿童的共同注意发展的年龄特征及机制、共同注意的脑区可塑性及脑网络的发展以及开发更有效的干预方法等方面展开大量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 共同注意 注意网络 神经机制 干预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我相关信息的加工优势:来自网名识别的证据 被引量:15
15
作者 杨红升 王芳 +1 位作者 顾念君 黄希庭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89-497,共9页
以网名为材料,通过三项视觉搜索实验考察了与自我相关的网络信息可能存在的加工优势。结果发现,自己的网名在作为靶刺激时可以更快且更准确地被探测出来;而在作为干扰刺激时,其对于靶刺激却并未表现出比对照刺激更强的抑制作用。在与真... 以网名为材料,通过三项视觉搜索实验考察了与自我相关的网络信息可能存在的加工优势。结果发现,自己的网名在作为靶刺激时可以更快且更准确地被探测出来;而在作为干扰刺激时,其对于靶刺激却并未表现出比对照刺激更强的抑制作用。在与真实人名进行的直接比较中,自己的网名与真实人名的加工成绩未出现显著差异,且都好于作为对照的名人名字。这些结果证明了与自我相关的网络信息具有和物理世界中的自我信息相似的加工优势,且与以真实人名为材料的多项实验结果完全一致,从而表明自己的网名与真实人名可能具有相同的加工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相关的信息 网名 鸡尾酒会效应 加工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产素对共情反应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14
16
作者 岳童 黄希庭 刘光远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42-453,共12页
催产素是一种亲社会激素,对人类的共情反应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主要表现为可以促进情绪识别率,增强对他人不幸的共情关注,并弱化自身的个体忧伤水平等。从作用机制上来看,催产素可能是通过促进具身模仿能力,弱化自我中心主义倾向及调节情... 催产素是一种亲社会激素,对人类的共情反应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主要表现为可以促进情绪识别率,增强对他人不幸的共情关注,并弱化自身的个体忧伤水平等。从作用机制上来看,催产素可能是通过促进具身模仿能力,弱化自我中心主义倾向及调节情感表征过程来影响人类的共情反应的。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关注催产素对不同类型共情反应的影响及其催产素影响共情反应的性别差异问题,并积极将催产素应用于共情缺陷的临床干预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产素 共情反应 具身模仿 自我投射 情感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情特质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被引量:20
17
作者 岳童 黄希庭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368-1376,共9页
共情特质的个体差异是心理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近些年来,研究者开始关注导致人们共情能力高低有别的神经生物学基础问题。研究发现,不论是情感共情特质还是认知共情特质,其个体差异均在大脑进行共情反应、脑结构态及静息态功... 共情特质的个体差异是心理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近些年来,研究者开始关注导致人们共情能力高低有别的神经生物学基础问题。研究发现,不论是情感共情特质还是认知共情特质,其个体差异均在大脑进行共情反应、脑结构态及静息态功能连接上有所体现。它们共同说明,人们的共情能力与其具身模仿能力,情感加工能力及情绪理解能力密切相关。不仅如此,共情特质也具有高度的可遗传性,一些基因类型与该能力存在着紧密的关系。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扩展对共情特质结构的进一步认识,关注环境和基因在影响共情特质上存在的交互作用,并努力将理论研究成果应用于共情能力训练和提高的临床实践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情特质 脑机制 脑结构 静息态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注自身得失对朋友得失共情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岳童 黄希庭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41-545,共5页
在金钱博弈任务中让被试暗中操控对朋友赢或输的赏罚金额。结果发现,当被试与朋友一起参与博弈时,较之于仅仅观看朋友博弈,对其赌赢的奖赏金额有了明显的降低,而对其赌输的惩罚金额没有受到显著影响。而且,自己输要比自身赢的前提下对... 在金钱博弈任务中让被试暗中操控对朋友赢或输的赏罚金额。结果发现,当被试与朋友一起参与博弈时,较之于仅仅观看朋友博弈,对其赌赢的奖赏金额有了明显的降低,而对其赌输的惩罚金额没有受到显著影响。而且,自己输要比自身赢的前提下对朋友赌赢的奖赏更低,但对朋友赌输的惩罚金额则不受自身得失的影响。这说明,关注自身的得失会减弱对朋友获益的共情水平,而不会影响对其损失的共情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得失共情 金钱博弈任务 社会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乡村小学全科教师职业认同感的结构与测量 被引量:2
19
作者 程翠萍 黄希庭 高良 《心理研究》 CSSCI 2021年第6期525-532,共8页
职业认同感是促进新时代乡村小学全科教师专业发展的心理基础。为了解其职业认同感的结构与测量指标,前期开展了开放式调查和深度访谈,发现新时代乡村小学全科教师职业认同感是一个由职业价值、职业情感、职业角色、职业效能组成的四因... 职业认同感是促进新时代乡村小学全科教师专业发展的心理基础。为了解其职业认同感的结构与测量指标,前期开展了开放式调查和深度访谈,发现新时代乡村小学全科教师职业认同感是一个由职业价值、职业情感、职业角色、职业效能组成的四因素结构。之后根据这一理论构想,调查了1475名乡村小学全科教师,编制出乡村小学全科教师职业认同感量表。数据结果证实了乡村小学全科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四因素结构,而且量表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构想效度和效标效度,可作为测查乡村小学全科教师职业认同感水平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小学全科教师 职业认同感 结构模型 测量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贫内生动力机制的质性探究 被引量:94
20
作者 傅安国 张再生 +4 位作者 郑剑虹 岳童 林肇宏 吴娜 黄希庭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6-80,I0002-I0008,共22页
内生动力是世代贫困个体得以脱贫的核心心理资源。当前,对脱贫的内生动力仍然缺乏系统性的解释框架。文章以脱贫的内生动力为切入点,基于内生和外生融合性视角,采用基于深度访谈的扎根理论方法,运用强度抽样的策略,以海南岛某深度贫困... 内生动力是世代贫困个体得以脱贫的核心心理资源。当前,对脱贫的内生动力仍然缺乏系统性的解释框架。文章以脱贫的内生动力为切入点,基于内生和外生融合性视角,采用基于深度访谈的扎根理论方法,运用强度抽样的策略,以海南岛某深度贫困村的成功脱贫个体(7人)、世代贫困个体(10人)及扶贫干部(4人)为研究对象,构建出世代贫困家庭的整体内生动力资源枯竭模型。研究表明:1)以消极的价值观、消极的自我观和被动脱贫的行为倾向为主体的"三因素洋葱模型"是世代贫困个体的消极内在驱动力;2)作为社会心理动力的控制感缺失是引致世代贫困个体内生动力匮乏的重要诱因,而贫困个体缺少市场理性及扶贫的运动式治理可能是导致控制感缺失的外部肇因;3)家长亲职能力在家庭内部建设能力培植子代内生动力的过程中起着中间作用,即家庭内部建设能力可促进家长亲职能力的提高,进而激发子代脱贫的内生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贫内生动力 整体内生动力资源枯竭模型 精准心理扶贫 世代贫困 扎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