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构 被引量:50
1
作者 刘衍玲 潘彦谷 唐凌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3-97,共5页
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以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为主要目标,关注大学生心理潜能的开发和健全心理素质的培养,强调课程资源的综合性和开放性,注重教育方式的自主性和渗透性。其构成内容主要包括专题训练课程、... 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以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为主要目标,关注大学生心理潜能的开发和健全心理素质的培养,强调课程资源的综合性和开放性,注重教育方式的自主性和渗透性。其构成内容主要包括专题训练课程、实践活动课程、艺术陶冶课程以及微环境文化课程等,充分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活动、课堂讲授与课外实践以及自我教育与同伴互动的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素质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胜任特征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王智 张大均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4-94,共11页
探讨我国大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是解决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适应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紧迫需要研究的课题。本研究编制了符合心理测量标准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工具,揭示了大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水平... 探讨我国大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是解决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适应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紧迫需要研究的课题。本研究编制了符合心理测量标准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工具,揭示了大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水平的发展特点和趋势,分别建构了我国大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影响效应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胜任特征 结构 特点 影响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以中小学教师为个案 被引量:7
3
作者 郭成 冉红琼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73-177,共5页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是解决教师心理问题的重要途径。目前,中国以中小学教师为对象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成果不断增长。综合分析目前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现状及其问题,在此基础上从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心理问题自我维护、心理问题有...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是解决教师心理问题的重要途径。目前,中国以中小学教师为对象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成果不断增长。综合分析目前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现状及其问题,在此基础上从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心理问题自我维护、心理问题有效干预、社会支持系统构建四个方面着重探讨其应对策略,这对于加强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其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 心理健康教育 社会支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2
4
作者 朱政光 张大均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3-133,共11页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落实素质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心理素质研究在中国已经走过30多年历程,然而已有研究成果多集中于中小学阶段,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相对薄弱。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大致分为萌芽期、起步期、发展...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落实素质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心理素质研究在中国已经走过30多年历程,然而已有研究成果多集中于中小学阶段,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相对薄弱。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大致分为萌芽期、起步期、发展期与深入期四个阶段。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的研究显示:大学生个性品质发展较好,认知品质和适应能力仍有提升的空间;男生心理素质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随年级增长呈现先降低再升高的“U”形趋势;来自东部地区或是大城市等经济发展相对较好地区的大学生心理素质水平相对更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发展的未来,一是深入开展大学生心理素质理论与实证研究;二是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三是坚持中国特色,兼顾跨文化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素质 大学生 概念结构 影响因素 实践性 应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地区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刘杨 郭成 《中国健康教育》 2012年第10期843-845,855,共4页
目的了解西南地区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促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取方法,对1143名来自重庆市、贵州省、四川省的中小学教师进行自我和谐量表、SCL-90、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及特质应对方式问... 目的了解西南地区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促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取方法,对1143名来自重庆市、贵州省、四川省的中小学教师进行自我和谐量表、SCL-90、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及特质应对方式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西南地区中小学教师SCL-90总均分(144.24±47.96)分高于全国成人常模(129.96±38.76)分;其中男性教师得分(145.12±51.49)分高于女性教师(143.49±44.78)分;不同学段中初中教师得分最高(148.23±52.68)分;对于自身教学水平中评价为"比较差"的教师得分最高(162.85±54.9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领悟社会支持、自我和谐及积极应对、消极应对与心理健康存在显著相关,进一步回归分析发现领悟社会支持、自我和谐及积极应对、消极应对均对教师心理健康具有一定的影响和调节作用,其偏相关系数(R=0.347、R=0.419、R=0.465、R=0.478)均达到显著水平。结论西南地区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水平较低且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地域、性别,教学学段有关。西南地区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应得到进一步关注,加强教师心理键康状况对提高西南地区中小学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地区 中小学教师 心理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的现状及研究述评 被引量:92
6
作者 卢慕雪 郭成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63-271,共9页
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引起了国内外研究者们的高度关注,逐渐成为一个热点课题。在综合国内外有关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的研究文献后发现,目前,学界对空巢老人的界定并不统一;从其心理健康现状来看,空巢综合症是空巢老人各种身心症状的主要体现... 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引起了国内外研究者们的高度关注,逐渐成为一个热点课题。在综合国内外有关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的研究文献后发现,目前,学界对空巢老人的界定并不统一;从其心理健康现状来看,空巢综合症是空巢老人各种身心症状的主要体现,主要受社会支持、性别、婚姻状况、经济收入以及其他一些社会人口学因素的影响。虽然对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的研究已取得一些成就,但仍存在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未来研究应从统一空巢老人的涵义,完善研究方法,深入对其自身内部心理因素的探讨及加强跨文化的比较与借鉴等方面来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巢老人 心理健康 空巢综合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明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健康版)的修编及信效度检验 被引量:21
7
作者 王鑫强 张大均 张雪琪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26-132,共7页
为简化已有的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CSPS),开发了简明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健康版)(CSPS-B-MH),对CSPS中与心理健康密切关联的题目进行了筛选及心理测量学检验.结果显示:(1)修订后的CSPS-B-MH由12个因子36道题构成.(2)因素分析和结构效度表... 为简化已有的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CSPS),开发了简明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健康版)(CSPS-B-MH),对CSPS中与心理健康密切关联的题目进行了筛选及心理测量学检验.结果显示:(1)修订后的CSPS-B-MH由12个因子36道题构成.(2)因素分析和结构效度表明CSPS-B-MH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3)CSPS-B-MH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70,与心理健康的积极指标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与心理健康的消极指标呈显著的负相关;(4)CSPS-BMH与CSPS原量表之间的相关为0.911.CSPS-B-MH适合用于测评与心理健康相关的心理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素质量表 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心理品质 心理健康素质 核心素养 信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关系:内涵结构分析 被引量:146
8
作者 张大均 王鑫强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9-74,174,共6页
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是我国近年来心理健康研究及教育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两个基本概念。两者不加区分的混用致使两者的关系模糊,严重制约了相关问题的科学认识、相关研究的积极推进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在对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内... 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是我国近年来心理健康研究及教育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两个基本概念。两者不加区分的混用致使两者的关系模糊,严重制约了相关问题的科学认识、相关研究的积极推进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在对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内涵结构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全面探讨了二者的实质关系,认为心理健康是心理状态,心理素质是稳定的心理品质或心理特性,两者在内涵结构上存在着本质区别,在功能关系上存在着密切但非必然的对应关系。弄清二者关系,不仅是科学研究的需要而且是科学制定心理健康标准及心理素质标准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标准 心理素质标准 内涵 结构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社会适应的影响因素及其培养途径——来自心理学的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潘彦谷 张大均 +1 位作者 刘广增 陈万芬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8-113,共6页
大学生社会适应受到个体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影响,内部因素包括情绪调控能力、自我效能、人格因素以及应对方式等,外部因素包括家庭和父母、社会支持、网络使用以及课外体育活动等等。在已有实证研究基础上,本研究提出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 大学生社会适应受到个体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影响,内部因素包括情绪调控能力、自我效能、人格因素以及应对方式等,外部因素包括家庭和父母、社会支持、网络使用以及课外体育活动等等。在已有实证研究基础上,本研究提出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几个途径:从中小学开始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师长给予更多的关怀和支持;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工具;鼓励并组织大学生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同时,本研究认为已有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整体设计和系统研究;与国外研究比较,国内研究更显薄弱;研究内容和对象都存在明显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适应 影响因素 培养途径 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关系模型构建:对PTH和DFM的超越 被引量:74
10
作者 王鑫强 张大均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7-74,174,共8页
在对精神病理学模型(PTH)和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DFM)批判性吸收的基础上,整合我国心理素质研究成果,借鉴中医体质学、易感性(素质)—应激模型和积极心理学等相关研究成果,尝试构建了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关系模型。该模型包括机制层级、... 在对精神病理学模型(PTH)和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DFM)批判性吸收的基础上,整合我国心理素质研究成果,借鉴中医体质学、易感性(素质)—应激模型和积极心理学等相关研究成果,尝试构建了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关系模型。该模型包括机制层级、评估与目标层级两个相互关联的层级,强调心理素质在心理健康中的关键核心作用,主张将心理素质纳入个体心理健康整体状况的评估与诊断体系之中,分类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相结合,并按个体所处的不同类型安排与其相适宜的预防和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素质 精神病理学模型 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 积极心理学 本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明中学生心理素质量表(健康版)的修订及信效度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王鑫强 张大均 苏志强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4-90,共7页
该研究在文献分析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纵向研究与多轮横向研究考察原中学生心理素质量表的因子及题目与心理健康指标的关系,修订出了3维度12因子共36道题的简明中学生心理素质量表(健康版),包括元认知、目的性和开放性3因子的认知... 该研究在文献分析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纵向研究与多轮横向研究考察原中学生心理素质量表的因子及题目与心理健康指标的关系,修订出了3维度12因子共36道题的简明中学生心理素质量表(健康版),包括元认知、目的性和开放性3因子的认知品质分量表,自信性、自控性和乐观性3因子的个性品质分量表,以及职业适应、社会适应、人际适应、情绪适应、学习适应和生理适应6因子的适应性(能力)分量表。修订后的量表与原量表总分之间的相关为0.939,其它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信度分析、效度分析等结果均达到了心理测量学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生 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心理品质 适应性 心理韧性 核心心理健康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年龄认同特征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被引量:13
12
作者 武盼盼 邵景进 +1 位作者 贺念 张丽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20-527,共8页
采用年龄认同问卷、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量表对646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考察我国老年人年龄认同的特征及其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老年人感觉自己比实际年龄年轻的人数比例为55.7%,平均年轻4.07... 采用年龄认同问卷、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量表对646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考察我国老年人年龄认同的特征及其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老年人感觉自己比实际年龄年轻的人数比例为55.7%,平均年轻4.07年。实际年龄和自评健康对老年人的年龄认同有显著影响。(2)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控制了性别、受教育水平、自评健康等变量后,年龄认同仍然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表现在对其焦虑和抑郁情绪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对其生活满意度水平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综上,我国老年人年龄认同存在年轻化偏向,而且这种年轻化偏向程度越强,老年人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越少,生活满意度水平越高。这意味着可以采取适当干预措施促使老年人保持年轻化的年龄认同,这可能将有助于改善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年龄认同 心理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化进程中离乡农民心理健康特点调查及心理素质、相对剥夺感的影响机制 被引量:5
13
作者 池平清 毛情红 +2 位作者 王鑫强 刘明矾 张大均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26-532,共7页
为探讨城镇化进程中离乡农民的心理健康特点以及心理素质、相对剥夺感对其的影响,通过量表对1339名城乡居民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离乡与留乡农民在幸福感、拥有生命意义感、感知控制感、心理素质方面显著低于城镇居民,在状态焦虑方面显... 为探讨城镇化进程中离乡农民的心理健康特点以及心理素质、相对剥夺感对其的影响,通过量表对1339名城乡居民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离乡与留乡农民在幸福感、拥有生命意义感、感知控制感、心理素质方面显著低于城镇居民,在状态焦虑方面显著高于城镇居民;离乡农民在抑郁上显著高于城镇居民,在感知控制感上显著高于留乡农民,在心理素质上显著低于留乡农民;留乡农民在相对剥夺感上显著高于城镇居民;离乡农民的幸福感、拥有生命意义感、感知控制感态与相对剥夺感呈显著负相关,与心理素质呈显著正相关;离乡农民的抑郁、状态焦虑与相对剥夺感呈显著正相关,与心理素质呈显著负相关;离乡农民的相对剥夺感与心理素质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心理素质除了可以直接预测心理健康各项指标,还可以通过相对剥夺感的中介作用,间接预测幸福感、抑郁及状态焦虑。提升心理素质和降低相对剥夺感是离乡农民心理健康服务的重要切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进程 离乡农民 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关系模型 相对剥夺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教学心理思想对西南地区基础教育教师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虹 秦安兰 郭成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3-157,共5页
从中国古代教育家对教育教学的论述中精选出50句反映教学心理思想的经典语句,编制成自评问卷,对西南地区532名中小学及幼儿教师进行了调查,从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两个层面上探讨了古代教学心理思想对西南地区基础教育教师的影响,为当前... 从中国古代教育家对教育教学的论述中精选出50句反映教学心理思想的经典语句,编制成自评问卷,对西南地区532名中小学及幼儿教师进行了调查,从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两个层面上探讨了古代教学心理思想对西南地区基础教育教师的影响,为当前教师教育提供了新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 教学心理思想 西南地区教师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社会适应的心理学研究刍议 被引量:18
15
作者 张大均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9-85,182,共7页
社会适应是大学生社会性发展最为重要的方面,受到多种心理变量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从社会与大学生相互作用的视角出发,遵循人在社会的基本理念,探讨中国社会文化背景下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的心理与行为,揭示大学生社会适应的心理... 社会适应是大学生社会性发展最为重要的方面,受到多种心理变量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从社会与大学生相互作用的视角出发,遵循人在社会的基本理念,探讨中国社会文化背景下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的心理与行为,揭示大学生社会适应的心理特点和规律,既有助于对大学生社会行为的理解、预测和调控,又有助于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健康社会心理素质的提升、积极社会态度的形成和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本文着重就大学生社会适应心理学研究的价值取向、基本思路、主要内容和方法论原则等基本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该领域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适应 心理学研究 心理健康 社会适应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素质对青少年早期心理健康的影响--认知重评和积极归因方式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16
16
作者 金琳 张大均 +3 位作者 朱政光 刘广增 陈合武 李勇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2-29,共8页
采用中学生心理素质问卷、归因方式问卷、情绪调节问卷、生活满意度量表和抑郁量表对重庆市某区761名初中生进行调查,以探讨心理素质对青少年早期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显示:(1)青少年早期心理素质与认知重评策略、积极归因方式和生活满... 采用中学生心理素质问卷、归因方式问卷、情绪调节问卷、生活满意度量表和抑郁量表对重庆市某区761名初中生进行调查,以探讨心理素质对青少年早期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显示:(1)青少年早期心理素质与认知重评策略、积极归因方式和生活满意度均呈显著正相关,抑郁与心理素质、认知重评、积极归因方式和生活满意度均呈显著负相关;(2)其认知重评和积极归因方式在心理素质与生活满意度之间起着中介作用;(3)积极归因方式在心理素质和抑郁之间中介作用显著,而青少年早期的认知重评策略在心理素质与抑郁之间的中介效应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素质 认知重评 积极归因方式 心理健康 青少年早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本心理需要满足与挫折量表中文版测试成人的效度和信度
17
作者 刘鑫 刘衍玲 +5 位作者 张瑶瑶 易振朔 张明月 蒋峥裕 许文爽 武雨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7-232,共6页
目的:检验基本心理需要满足与挫折量表(BPNSFS)在成人群体中的效度和信度。方法:招募成人488名,随机分为两组,一组(n=244)用于条目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另一组(n=244)用于验证性因子分析;1个月后,选取其中100名进行重测。采用抑郁-焦虑... 目的:检验基本心理需要满足与挫折量表(BPNSFS)在成人群体中的效度和信度。方法:招募成人488名,随机分为两组,一组(n=244)用于条目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另一组(n=244)用于验证性因子分析;1个月后,选取其中100名进行重测。采用抑郁-焦虑-压力量表精简版(DASS-21)、生活满意量表(SWLS)作为效标工具。结果:BPNSFS的2个分量表均为3因子,可解释方差总变异的60.99%、60.31%;3因子模型均拟合良好(χ^(2)/df=1.85、2.47,RMSEA=0.06、0.08,CFI=0.95、0.94,TLI=0.94、0.92,SRMR=0.04、0.05);2个分量表得分及维度得分与DASS-21、SWLS得分均有相关性(|r|=0.16~0.57,均P<0.001)。2个分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分别为0.87、0.89,各维度的Cronbachα为0.73~0.81;2个分量表的重测信度(ICC)分别为0.84、0.80,各维度的ICC为0.65~0.83。结论:基本心理需要满足与挫折量表中文版测量成人群体的效度和信度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心理需要满足 基本心理需要挫折 成人 效度 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际关系对初中生心理素质的影响:自尊的纵向中介作用
18
作者 曾欣悦 刘衍玲 王旭 《心理与行为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3-279,共7页
为探究重要人际关系(父子/母子/同伴/师生关系)对初中生心理素质的影响,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564名初一、初二年级学生展开两波次、为期6个月的追踪调查。结果发现:(1)T1母子关系、T1同伴关系、T1师生关系均能正向预测T2心理素质... 为探究重要人际关系(父子/母子/同伴/师生关系)对初中生心理素质的影响,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564名初一、初二年级学生展开两波次、为期6个月的追踪调查。结果发现:(1)T1母子关系、T1同伴关系、T1师生关系均能正向预测T2心理素质,且三条路径间不存在显著差异;T1父子关系无法预测T2心理素质。(2)T1父子关系、T1母子关系、T1同伴关系均能通过T1自尊正向预测T2心理素质;T1师生关系无法通过T1自尊预测T2心理素质。研究进一步揭示了人际关系对初中生心理素质的影响与内在机制,为促进初中生心理素质发展提供了实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生 心理素质 人际关系 自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调查与评估 被引量:42
19
作者 龚玲 张大均 王金良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6-92,183,共7页
心理素质是决定个体心理健康水平的根本,了解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是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用修订的《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抽取全国五大区大学生有效样本1 931人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大学生心理素质整体上偏属于积极正向范... 心理素质是决定个体心理健康水平的根本,了解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是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用修订的《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抽取全国五大区大学生有效样本1 931人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大学生心理素质整体上偏属于积极正向范畴但亟待提高;各因素发展水平不均,应变性和求成性可喜,但自制性和独立性堪忧;男生在认知品质和学习适应性上显著优于女生;心理素质未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增长;不同专业学生的心理素质存在实际的差异,呈现出艺体类>工科>理科>文科的趋势;不同教养方式下的大学生心理素质差异显著,呈现出权威型最优、专断型和忽视型相近、溺爱型最差的趋势;不同学校类型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存在结构性差异并各有特色;学生干部的实践活动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素质 认知品质 个性 适应性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青少年心理素质研究30年: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72
20
作者 张大均 苏志强 王鑫强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11,共9页
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学研究,心理素质已有30多年的研究历程,对其进行系统的回顾与展望,既是出于梳理总结以往研究得失的考虑,也是将心理素质研究推向新的高度的必然需要。首先,本文阐述了心理素质研究产生的背景,并详述了心理素质概... 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学研究,心理素质已有30多年的研究历程,对其进行系统的回顾与展望,既是出于梳理总结以往研究得失的考虑,也是将心理素质研究推向新的高度的必然需要。首先,本文阐述了心理素质研究产生的背景,并详述了心理素质概念、结构和测量工具的提出、完善和成型的历程;其次,在整理以往研究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心理素质的发展特点及其形成和作用机制;最后,阐述了心理素质研究成果的学术影响及推广应用,并对心理素质的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素质 内在结构 发展特点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