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及物性的几个核心问题及其认知阐释 被引量:5
1
作者 王惠静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35-143,共9页
历经传统语法、转换生成语法、系统功能语法等视角的研究,学界对及物性有了许多重要认识,但及物性的定义、判断标准及其与语言使用的关系等核心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以认知语法理论为视角对及物性做出新的界定,提出及物性的认... 历经传统语法、转换生成语法、系统功能语法等视角的研究,学界对及物性有了许多重要认识,但及物性的定义、判断标准及其与语言使用的关系等核心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以认知语法理论为视角对及物性做出新的界定,提出及物性的认知语义判断参数,并讨论语言使用特别是认知识解对于及物性的影响,不仅可以对上述核心问题做出新的阐释,而且能够拓展及物性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有利于更清楚地认识及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及物性 核心问题 认知语法 阐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指句的体验哲学基础及认知理据 被引量:4
2
作者 付正玲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7-145,共9页
类指句基于认知主体对客观存在的主观体验,对一类事物的某种属性进行概括性描述。结合体验哲学理论和概念转喻理论,对类指句的体验哲学基础及认知理据进行研究发现:(1)类指思维具有体验性、无意识性和转喻性;(2)类指句的认知推理主要体... 类指句基于认知主体对客观存在的主观体验,对一类事物的某种属性进行概括性描述。结合体验哲学理论和概念转喻理论,对类指句的体验哲学基础及认知理据进行研究发现:(1)类指思维具有体验性、无意识性和转喻性;(2)类指句的认知推理主要体现在"类"与"例"之间的转喻映射关系,可将类指句分为"类代例""例代类""类代例和例代类叠加"三种转喻模型;(3)类指句中反例的存在是转喻思维的结果。从体验哲学及认知语言学视角研究类指句是一个具有前瞻性的尝试,意义在于为指称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指句 体验哲学 认知理据 转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教-学-评一体化”构建与实践 被引量:9
3
作者 肖丹 原卓珺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4-67,共4页
一、引言评价是诊断和检验教学目标落实成效的手段,对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教育部,2020;以下简称《课标》)提出了推动教-学-评一体化实施的理念,受到越来越多理论及... 一、引言评价是诊断和检验教学目标落实成效的手段,对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教育部,2020;以下简称《课标》)提出了推动教-学-评一体化实施的理念,受到越来越多理论及其实践研究者的关注。“教-学-评一体化”,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与教学活动紧密联结,突破了传统教学与评价二元隔离的局面,使评价不再凌驾于教学之上或游离于教学之外,而是嵌入教学之中(王少非,2013: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 教学质量的提高 构建与实践 检验教学 嵌入教学 评价方式 教学与评价 教学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