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分辨率石笋记录的三峡库区小冰期气候变化 被引量:14
1
作者 杨勋林 陈发虎 +3 位作者 袁道先 程海 张月明 黄帆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29-634,共6页
基于重庆水鸣洞石笋(NSM03)7个^230Th年代数据和438个δ^18O数据建立三峡库区1250~1750A.D.时段分辨率约为1a的δ^18O记录。分析显示石笋δ^18O值在1280A.D.开始迅速偏重,在1300A.D.附近偏到近500a来最重,显示季风迅速减弱... 基于重庆水鸣洞石笋(NSM03)7个^230Th年代数据和438个δ^18O数据建立三峡库区1250~1750A.D.时段分辨率约为1a的δ^18O记录。分析显示石笋δ^18O值在1280A.D.开始迅速偏重,在1300A.D.附近偏到近500a来最重,显示季风迅速减弱,库区进入小冰期。石笋记录显示小冰期存在明显的年代际尺度干湿波动,特别是在1400~1650A.D.时段石笋δ^18O值高频振荡,显示季风降水处于频繁波动期。功率谱分析显示石笋δ^18O序列具有显著树轮△14^C周期和ENSO准周期,揭示太阳活动是小冰期主要驱动因素,同时受到海气耦合作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笋 氧同位素 亚洲季风 小冰期 三峡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信息学的形成与发展 被引量:2
2
作者 苏迎春 周廷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4期15269-15271,共3页
地理学的发展和每一次质的飞跃总是与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社会发展到信息时代,传统的技术方法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对地理学的挑战。伴随着信息革命的进程和逐渐成熟的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以及非线性科学理论的发... 地理学的发展和每一次质的飞跃总是与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社会发展到信息时代,传统的技术方法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对地理学的挑战。伴随着信息革命的进程和逐渐成熟的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以及非线性科学理论的发展及其在解决地理系统这类复杂性问题中的应用,地理信息学从萌芽状态逐渐破土而出,使地理学发生了前所未有的革命性的质的飞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GIS) 遥感(RS) 非线性科学(NLS) 地理信息学 地理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漠化区植被恢复过程凋落叶分解特征及其对土壤有机碳/氮的影响——以重庆中梁山为例 被引量:13
3
作者 胡宁 马志敏 +4 位作者 蓝家程 伍宇春 傅瓦利 袁红 娄露玲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39-549,共11页
运用凋落物分解袋及样品室内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石漠化脆弱生态区植被恢复不同阶段主要建群种凋落叶分解及有机碳、氮释放动态及其与土壤团聚体有机碳、氮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各植被恢复阶段凋落叶分解系数介于0.73~1.33之间,不... 运用凋落物分解袋及样品室内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石漠化脆弱生态区植被恢复不同阶段主要建群种凋落叶分解及有机碳、氮释放动态及其与土壤团聚体有机碳、氮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各植被恢复阶段凋落叶分解系数介于0.73~1.33之间,不同阶段之间表现为,草地〈灌丛〈乔木林〈灌乔林,人工樟树林介于乔木林与灌乔林之间。(2)各植被恢复阶段凋落叶有机碳、氮净释放率介于58.5%~72.9%与21.2%~63.9%之间,有机碳在分解期间表现为净释放,有机碳、氮释放率随植被恢复年限的延长呈增加的趋势。(3)凋落叶分解与养分释放对土壤有机碳、氮含量的提高有促进作用。其中,凋落叶分解系数与0.25~1mm、〈0.25mm粒径团聚体轻组有机碳、氮之间关系密切。在植被恢复过程中,凋落叶分解速率及有机碳、氮释放率随恢复年限延长而呈增加趋势,凋落叶分解对土壤有机碳、氮有重要影响,轻组有机碳、氮优先向小粒径团聚体输入,小粒径团聚体在土壤有机碳、氮积累中有重要作用。凋落叶分解一方面能为植物生长提供养分,同时也促进土壤有机质的形成与积累,植被恢复过程中应加强水土保持、提高土壤层的养分保蓄与抗水土流失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落叶分解 团聚体有机碳/氮 土壤有机碳/氮积累 植被恢复过程 石漠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ndsat8 OLI数据的富贵竹种植区域信息提取 被引量:7
4
作者 王月如 韩鹏鹏 +4 位作者 关舒婧 韩宇 易琳 周廷刚 陈劲松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3-140,共8页
富贵竹作为一种观赏植物,在我国南方省份有大面积种植,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为了解与监测区域富贵竹种植情况,以Landsat8 OLI遥感影像为数据源,构建了一种新的网体—水体差异增强指数(difference enhence between net and water index,D... 富贵竹作为一种观赏植物,在我国南方省份有大面积种植,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为了解与监测区域富贵竹种植情况,以Landsat8 OLI遥感影像为数据源,构建了一种新的网体—水体差异增强指数(difference enhence between net and water index,DENWI)作为特征参数,通过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建立富贵竹信息提取规则集,得到研究区域内富贵竹的种植信息,并与2种传统信息提取方法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方法,基于DENWI的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可以更有效地提取富贵竹种植信息,总体分类精度为98. 46%,Kappa系数为0. 97,该方法监测提取富贵竹种植信息是可行且有优势的,可以为富贵竹种植监测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贵竹 信息提取 面向对象 网体—水体差异增强指数 Landsat8 OL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平行岭谷典型岩溶含水介质特征的识别方法探讨——以重庆青木关地下水系统为例 被引量:8
5
作者 杨平恒 张宇 +3 位作者 田萍 卢丙清 谢世友 况又莉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0-97,共8页
采用流量指数衰减法、示踪试验法、地球化学法等3种方法,探讨重庆青木关岩溶含水介质的组合情况.通过流量指数衰减法计算发现,研究区地下水系统管道水和裂隙水分别占含水层水资源量的16.7%和83.3%,裂隙介质在地下水资源的调蓄中发挥着... 采用流量指数衰减法、示踪试验法、地球化学法等3种方法,探讨重庆青木关岩溶含水介质的组合情况.通过流量指数衰减法计算发现,研究区地下水系统管道水和裂隙水分别占含水层水资源量的16.7%和83.3%,裂隙介质在地下水资源的调蓄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示踪试验表明,研究区发育有一条规模较大的岩溶管道,管道直径为数米级;水化学和δD,δ18 O值表明,研究区地下水系统的含水介质为裂隙和管道介质并存.研究认为,可用流量指数衰减法查清不同含水介质的构成,辅助以示踪试验法计算管道直径及相关的水文地质参数,并圈定流域范围,地球化学法作为以上2种方法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地下水 含水介质 管道 裂隙 川东平行岭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规则的遥感影像土地利用分类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婷 周廷刚 吴忠芳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2-35,共4页
以重庆北碚主城区为研究区域,提出一种基于遥感影像的光谱特征、灰度共生矩阵纹理特征和形状特征建立知识规则的方法,对该研究区进行土地利用分类。对QuickBird卫星影像进行分辨率融合,重点分析典型地物的光谱特征和纹理特征,并根据形... 以重庆北碚主城区为研究区域,提出一种基于遥感影像的光谱特征、灰度共生矩阵纹理特征和形状特征建立知识规则的方法,对该研究区进行土地利用分类。对QuickBird卫星影像进行分辨率融合,重点分析典型地物的光谱特征和纹理特征,并根据形状特征建立形状指数,综合上述知识建立提取规则对地物进行自动分类。分类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消除单纯利用光谱信息分类的不足,有效解决地物混分现象,达到了较高的分类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规则 遥感影像分类 纹理特征 形状特征 土地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农业自然灾害与减灾对策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营 徐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450-1451,1454,共3页
概述了陕西省主要农业自然灾害,分析了灾害的成因,并提出了减灾对策。
关键词 农业灾害 灾害成因 减灾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岩溶煤矿区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研究——以重庆市南桐矿区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周廷刚 罗红霞 黎雯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9-154,共6页
以SPOT5卫星为基本信息获取该地区的地貌数据,并根据该地区的土地利用现状、土壤特征、煤炭开采状况等9个指标,采用多因素分级指标综合评价法对南桐矿区的土地利用适宜性进行评价。按照土地的用途划分宜耕、宜园和宜林土地类三个类型,... 以SPOT5卫星为基本信息获取该地区的地貌数据,并根据该地区的土地利用现状、土壤特征、煤炭开采状况等9个指标,采用多因素分级指标综合评价法对南桐矿区的土地利用适宜性进行评价。按照土地的用途划分宜耕、宜园和宜林土地类三个类型,根据影响因子对土地用途的影响程度制定分级指标。评价结果表明,高度适宜、中等适宜、基本适宜和不适宜耕地分别为5321hm2、8361hm2、7973hm2和4656hm2;园地分别为315hm2、629hm2、405hm2和117hm2;林地分别为8867hm2、7303hm2、5977hm2和2643hm2。为能更好地利用土地资源和促进矿区的可持续发展,建议将原来的耕地、园地和林业用地比例10∶0.6∶9.4调整为10∶5.7∶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适宜性评价 岩溶煤矿区GIS 南桐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6年四川盆地旱灾分析及减灾措施 被引量:2
9
作者 刘燕 徐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5982-5983,6057,共3页
介绍了2006年四川盆地旱灾的特点,分析了其成因,并提出了防灾减灾的措施。
关键词 四川盆地 旱灾 高温 减灾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綦江老瀛山地区槽模构造的发现及古流向意义
10
作者 杨平恒 詹兆君 +8 位作者 谢显明 罗顺清 张海月 陈峰 任娟 刘黛薇 张宇 胡旭峰 杜冰雪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5-158,共4页
在对重庆綦江老瀛山地区的野外考察中,在上白垩统夹关组地层发现3处沉积岩底面上成群分布的槽模构造,分布海拔为766~891m,岩性为长石石英砂岩,下伏岩层均为泥岩或泥质粉砂岩.槽模长轴彼此平行,呈雁行状排列,轴长在5~20cm,槽模突起陡端指... 在对重庆綦江老瀛山地区的野外考察中,在上白垩统夹关组地层发现3处沉积岩底面上成群分布的槽模构造,分布海拔为766~891m,岩性为长石石英砂岩,下伏岩层均为泥岩或泥质粉砂岩.槽模长轴彼此平行,呈雁行状排列,轴长在5~20cm,槽模突起陡端指向25°~37°方向,表明晚白垩世老瀛山地区的古水流自NE向SW流动.这些槽模的发现,为恢复晚白垩世綦江地区古流水的方向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关组 槽模 砂岩 綦江老瀛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要素及土壤理化性质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冬夏岩溶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2
11
作者 刘文 张强 贾亚男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18-1428,共11页
为揭示岩溶作用对不同人类活动强度土地利用方式、季节变化的响应,在重庆青木关岩溶槽谷区选取地质背景相同的6种典型土地利用方式(旱地,水田,退耕林,荒草地,杉竹混交林,竹林),利用标准溶蚀试片法得到各样点冬、夏两季单位面积溶蚀数据... 为揭示岩溶作用对不同人类活动强度土地利用方式、季节变化的响应,在重庆青木关岩溶槽谷区选取地质背景相同的6种典型土地利用方式(旱地,水田,退耕林,荒草地,杉竹混交林,竹林),利用标准溶蚀试片法得到各样点冬、夏两季单位面积溶蚀数据。并用自动气象站降水、气温,各样点土壤水、土壤CO2、土壤有机质、土壤pH、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等数据对溶蚀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是:(1),夏季各样点壤中平均溶蚀量为冬季的3.87倍,且最大溶蚀量从夏季-80cm处上升为冬季-20—-50cm处;(2),受人类活动影响强度大的旱地、水田溶蚀量大于人类活动强度逐渐削弱的退耕林、旱地,而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小的山竹混交林、竹林溶蚀量最小。且在人类活动强度较大的夏季三者之间差值较大。分析认为:水分、热量与溶蚀的季节变动存较好正相关关系,是影响溶蚀的最基础因素;土壤CO2在降水量大的夏季才能更好地促进溶蚀;土壤有机质与土壤pH反相关,二者协同影响溶蚀,在有机质含量高、pH偏低的表层对溶蚀影响大,其它层位影响较小;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反映的土壤质地对溶蚀的影响是双向的,偏黏土持水性好而渗透性差,可促进降水少的冬季的溶蚀,如荒草地;砂土则渗透性好而持水性差,对降水多的夏季溶蚀有利,如旱地。另外,农业活动中用到的农家肥、化肥含NO-3、SO2-4,也会促进溶蚀。研究成果可为更科学准确地评估岩溶碳汇效应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活动 土地利用 降水 气温 土壤 岩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坡面泥石流暴发的自组织临界特性及其预测预报 被引量:7
12
作者 彭涛 徐刚 夏大庆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04-108,共5页
坡面泥石流是山区常见的一种自然灾害。以重庆市北碚区为例,分析了坡面泥石流暴发的松散堆积物自组织临界特性,以及地貌和降雨量临界特性。从自组织临界的观点来看,坡面泥石流形成区各个子系统之间存在着非线性作用,使系统自然地朝着临... 坡面泥石流是山区常见的一种自然灾害。以重庆市北碚区为例,分析了坡面泥石流暴发的松散堆积物自组织临界特性,以及地貌和降雨量临界特性。从自组织临界的观点来看,坡面泥石流形成区各个子系统之间存在着非线性作用,使系统自然地朝着临界状态演化,在暴雨激发下,最终导致坡面泥石流的暴发。泥石流规模和频率存在着幂律关系,这是泥石流自组织临界状态的行为标志,并可对坡面泥石流的活动规律进行预测、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面泥石流 自组织临界性 预测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溶区多环芳烃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尊波 孙玉川 +1 位作者 梁作兵 廖昱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4-91,共8页
多环芳烃(PAHs)是一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普遍存在于环境介质中,其主要来自有机物的不完全燃烧或高温处理以及石油泄漏。PAHs进入大气后通过沉降和雨洗等途径进入地表和地下,在土壤和地下河沉积物中富集,因其难以转化,岩溶地下空... 多环芳烃(PAHs)是一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普遍存在于环境介质中,其主要来自有机物的不完全燃烧或高温处理以及石油泄漏。PAHs进入大气后通过沉降和雨洗等途径进入地表和地下,在土壤和地下河沉积物中富集,因其难以转化,岩溶地下空间可能成为其最终归宿,成为潜在污染源,危害岩溶生态和人类健康。针对岩溶区的特殊性和脆弱性,综述了国内外对岩溶区PAHs的研究状况,并分析了中国岩溶区PAHs的污染水平,以期让中国岩溶区已遭受有机污染的事实引起关注和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 多环芳烃 污染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cGIS Server的绿地管理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4
14
作者 牛千 周廷刚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1-53,共3页
城市绿地系统由不同种类绿地组成,是城市生态环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绿地管理系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数字化城市绿地管理方式。绿地管理系统把重庆城市范围内的绿地按照行政区划范围进行划分与组织,根据各区划范围内绿地的权属单位信息... 城市绿地系统由不同种类绿地组成,是城市生态环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绿地管理系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数字化城市绿地管理方式。绿地管理系统把重庆城市范围内的绿地按照行政区划范围进行划分与组织,根据各区划范围内绿地的权属单位信息进一步对绿地进行二次划分,整个系统采用ArcGIS Server进行架构,使用通用.Net2005软件开发平台,按照实际的需求进行开发,集成一个强大、复杂的GIS应用系统。利用系统的6大模块对绿地数据进行组织、统计和管理。运用数字化绿地概念实现重庆市绿地管理系统的绿地查询、绿地管理以及绿地统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绿地管理系统 数据分区 ARCGIS SERVER .Net2005 SO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原市小返乡典型植被深层土壤干燥化研究
15
作者 任晓丽 谢世友 牛俊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4662-4664,4666,共4页
选取太原市小返乡30年枣树林地、30年苹果园地和草地样地,结果表明测量地点轻度甚至重度土壤干层发育。除地形、气候和植被类型外,土壤特性也是影响土壤干层发育的重要因素。因此,生态恢复要根据土壤干层发育情况,并遵循植被演替的自然... 选取太原市小返乡30年枣树林地、30年苹果园地和草地样地,结果表明测量地点轻度甚至重度土壤干层发育。除地形、气候和植被类型外,土壤特性也是影响土壤干层发育的重要因素。因此,生态恢复要根据土壤干层发育情况,并遵循植被演替的自然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含水量 人工林地 果园地 草地 土壤干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