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独立学院转设后如何拓展生源与促进质量提升——基于口述史的研究视角 被引量:2
1
作者 吴舸 郭一舟 王昕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9-116,共8页
独立学院转设后正面临发展困境,最关键的便是生源与质量问题。因此,从拓展生源与促进质量提升的耦合关系角度出发,重新研判独立学院转设后的高质量发展路径具有重要意义。以口述史研究法走近转设进程亲历者,可以深层次探索独立学院发展... 独立学院转设后正面临发展困境,最关键的便是生源与质量问题。因此,从拓展生源与促进质量提升的耦合关系角度出发,重新研判独立学院转设后的高质量发展路径具有重要意义。以口述史研究法走近转设进程亲历者,可以深层次探索独立学院发展模式,能够在充分把握生源与质量耦合关系的基础上,聚焦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独立学院转设后的生源问题。据此,建议在招生端提高学校知名度、打造多维招生系统、明确职业应用导向直面危机;在质量端打造特色学科,彰显办学优势、瞄准地方需求,校企高阶合作、孵化优质品牌,教育转型升级纾解危机,进而促进民办高等教育的整体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学院 口述史 高质量发展 生源拓展 质量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以“独立”:我国独立学院高质量发展的突破路径--基于独立学院转设亲历者的口述史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吴舸 王昕 何斯佳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9-14,共6页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产物。目前,大量独立学院转设后面临着原生与新生双重的高质量发展困境,难以承担起教育强国战略背景下的时代使命。利用口述史研究方法,对15名独立学院转设的亲历人员开展口述访谈,可从事件参与者...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产物。目前,大量独立学院转设后面临着原生与新生双重的高质量发展困境,难以承担起教育强国战略背景下的时代使命。利用口述史研究方法,对15名独立学院转设的亲历人员开展口述访谈,可从事件参与者和历史活动者的角度梳理独立学院演展至今的转设历程,从中发现独立学院转设的历史动因具有强依附性与外发性,是其当下无法实现内发性独立的发展隐患。独立学院转设后应从外部主体的协同施力与内部结构的自主优化两个维度寻求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独立学院 转设 口述史研究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禁止还是拥抱:美国中小学应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划界与适切之道 被引量:2
3
作者 但金凤 于泽元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6-113,共8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掀起了基础教育领域变革新浪潮。文章采用比较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以智能技术驱动教与学实践的前沿国家——美国为研究对象,对美国中小学应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划界与适切之道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生成式人工智能引发的学... 生成式人工智能掀起了基础教育领域变革新浪潮。文章采用比较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以智能技术驱动教与学实践的前沿国家——美国为研究对象,对美国中小学应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划界与适切之道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生成式人工智能引发的学业诚信危机、个体智慧退化风险、技术伦理安全隐患、教育鸿沟加剧等风险因素,使美国中小学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作出不同回应,包括严令禁止、谨慎支持和积极拥抱。同时,美国依托顶层设计、夯实能力、弥合差距和营造氛围等手段,保障中小学合理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借鉴美国中小学生成式人工智能应对经验,我国可从审度变革潜力、完善制度框架、开展专业培训、坚守公平底线等方面着手,推动中小学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实践落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中小学 生成式人工智能 风险因素 应用划界 适切之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性化同构:阅读教学中语言实践的历程及其本质 被引量:2
4
作者 于泽元 边伟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9-66,共8页
语言实践视角下,阅读教学旨在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交融从而对文本展开意义建构,是一个在阅读中学会阅读的过程。阅读教学中,语言实践在本质上是一种“个性化同构”的历程:既强调“个性化”地解读文本,又要在诸多的“个性化”产生冲突时... 语言实践视角下,阅读教学旨在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交融从而对文本展开意义建构,是一个在阅读中学会阅读的过程。阅读教学中,语言实践在本质上是一种“个性化同构”的历程:既强调“个性化”地解读文本,又要在诸多的“个性化”产生冲突时,以文本“同构”确保文本原初意义的核心结构不被扭曲,使师生在“个性化”与“同构”的辩证中展开意义协商、达成意义共识,消解“僵化复原”“创意解读”以文本或教师独断意义的痼疾。超越技术化的教学过程,本体论意义上的“个性化同构”指向生命成长与社会建构的共生:一方面,“个性化”通过唤醒、充盈学生的心灵而为其提供生命的寓所和精神的家园;另一方面,“同构”使学生汲取共有的知识基础和文化遗产以构筑共情的社会,在辩证中实现生命成长为社会建构铸魂、社会建构为生命成长筑基的双向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同构 语言实践 阅读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色与重绘:大学学术评价市场化的逻辑审思与理性复归 被引量:3
5
作者 邓磊 邓鸿峰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1-50,共10页
自20世纪中期以来,资本市场深度介入高等教育的发展和运行,由此促进了大学与产业之间的协同,改变了学术研究的评价机制。适当引入市场法则有利于根据社会需求调节科研重心、刺激成果产出和加强应用转化。但放任市场机制肆意蔓延却会破... 自20世纪中期以来,资本市场深度介入高等教育的发展和运行,由此促进了大学与产业之间的协同,改变了学术研究的评价机制。适当引入市场法则有利于根据社会需求调节科研重心、刺激成果产出和加强应用转化。但放任市场机制肆意蔓延却会破坏学术的底层逻辑,甚至侵蚀大学的理性根基。在量化制度与功利主义的表里应和下,知识工具人与学术名利场现象频频出现,跟随式研究与快餐式发表大行其道,学者主体身份异化,大学理性精神失色。遵循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的哲学思维,大学的学术评价应守护理性根基,澄明价值旨归,祛魅符号暴力,重绘大学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评价 市场逻辑 量化评价 理性根基 大学精神 价值旨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多样态中寻找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之道
6
作者 于泽元 王远征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5期43-48,共6页
信息时代的阅读生态呈现多模态、超文本特征,阅读教学正经历从单一形态向多元形态的范式转型。多样态阅读教学并非教学形式的简单叠加,而是通过单篇、群文、整本书等不同形态的有机协同,构建从局部到整体、从表层到深度的阅读学习进阶... 信息时代的阅读生态呈现多模态、超文本特征,阅读教学正经历从单一形态向多元形态的范式转型。多样态阅读教学并非教学形式的简单叠加,而是通过单篇、群文、整本书等不同形态的有机协同,构建从局部到整体、从表层到深度的阅读学习进阶体系。其核心价值在于,以“理解”为基石,以“理解素养”为教学支点,通过创设多文本交织的复杂情境、构建主体参与的具身实践、提炼学科核心知识图谱、设计认知冲突阅读任务,构建适配新型阅读生态的教学支持系统,激活学生的意义建构能力,使阅读教学从“文本解析”转向“心智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教学 单篇阅读 群文阅读 整本书阅读 中学语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的算法凝视
7
作者 杨甜 段燃 杨雅竹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1-78,共8页
数智化转型过程中,人工智能对教育生态的重塑不仅创造出重大改革机遇,也带来了风险和挑战,其中最令人担忧的一个问题就是算法凝视。教育算法凝视并非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而是应试教育体系与数字技术相结合所产生的畸变。教育技术通过实... 数智化转型过程中,人工智能对教育生态的重塑不仅创造出重大改革机遇,也带来了风险和挑战,其中最令人担忧的一个问题就是算法凝视。教育算法凝视并非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而是应试教育体系与数字技术相结合所产生的畸变。教育技术通过实时数据的全方位收集与分析,对学生实施精细而持续的监督与干预,强化了传统教育中的规训机制;学生不再以自然人身份被观察,而成为算法凝视注视下的虚拟数据档案;数据纳入商业版图,致使教育成为一种为获得人力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增值的投资行为。上述机制带来了教育治理的异化、教育生态的畸化、教育主体的弱化。为发挥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的价值,应在技术层面通过数字化赋权协调主体间的协同共生,重塑教育交往的具身性;在评价层面引入非层级、多中心的“块茎思维”,以多元发展性纾解单向确定性;在行动层面提升教育者的“症状阅读”能力,在虚实交融中实现从算法凝视向价值驱动的本体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算法凝视 数字化 教育内卷 教育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颠覆性创新:普及化时代民办高校的价值守正与路径突破 被引量:8
8
作者 吴舸 王昕 邓磊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8-116,共9页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重要部分,民办高等教育实现其高质量发展具有必要性和现实性。近年来,高等教育普及化与人口转型联袂而至,对高等教育体系中处于弱势序列的民办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为适应新的社会发展现实,民办高校亟须突破...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重要部分,民办高等教育实现其高质量发展具有必要性和现实性。近年来,高等教育普及化与人口转型联袂而至,对高等教育体系中处于弱势序列的民办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为适应新的社会发展现实,民办高校亟须突破传统办学的窠臼,从守正与颠覆两个角度寻求创新和突破。一方面,民办高校应遵循历时性发展路向,守护高等教育的公共价值与社会属性;另一方面,民办高校必须面对现实条件,以颠覆式创新理论为指导发挥自组织的主体特性。着眼于办学路向、人才培养、学科设置等维度,沿着“守正-创新”双向逻辑主线寻求突破,以推动创新型民办高校高质量高水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办高校 价值守正 颠覆式创新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时代教师的教学智慧及其生成 被引量:10
9
作者 于泽元 马祝敏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44,共9页
教师教学智慧的获得,不仅与其个体智力和知识水平密切相关,还与其所处时代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教学场域相关。智能时代,教师教学智慧既要承袭传统教学场域中“人—人”交往的智慧,又要涵养生成“人—机”交互的智慧,表现出三个层面的新意... 教师教学智慧的获得,不仅与其个体智力和知识水平密切相关,还与其所处时代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教学场域相关。智能时代,教师教学智慧既要承袭传统教学场域中“人—人”交往的智慧,又要涵养生成“人—机”交互的智慧,表现出三个层面的新意涵:教学价值层面,指向人“类生命”价值的关切;教学实践层面,内涵人机协同之“技”的审辨;教学主体层面,呈现为因应人机互动复合教学情境的机智。由此,智能时代教师的教学智慧,不仅需要具备结构化的知识,还需达成教学价值的澄明以及协同育人的慧觉。三者在教师教学智慧生成中分别发挥着基础、前提与根本的作用。智能技术渗透于教学智慧生成的各个要素,并与之共同构成教学智慧内在的生成机制。教学机智是教学智慧在教育实践中外显的行为表征,其一方面与知识层共同构成激发教学智慧的外生动力场,另一方面又由内而外地沟通教师教学之澄明,形成了教学智慧生成的内外交互场。教学智慧是教师心理品质和教学能力的显现。智能时代,教师可以通过祛技术之魅、择群体之智、以情培智三条进路,生成适应技术变革、满足自身职业素养提升需求、开展有效教育教学的教学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教学智慧 技术伦理 生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重理解论:阅读教学过程本质探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于泽元 王远征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7-103,共7页
阅读教学深入发展需要对阅读以及阅读的教学本质展开深入追问。阅读是一个文本、读者和情境相互作用的解释学循环过程,阅读理解的本质是意义的“个性化同构”,它既强调阅读理解的个性化,又可以确保文本的原初意义与核心结构不被扭曲。... 阅读教学深入发展需要对阅读以及阅读的教学本质展开深入追问。阅读是一个文本、读者和情境相互作用的解释学循环过程,阅读理解的本质是意义的“个性化同构”,它既强调阅读理解的个性化,又可以确保文本的原初意义与核心结构不被扭曲。个性化同构与教学“交往共识观”有着内在的精神契合,二者共同界定了阅读教学的本质:阅读教学是以意义生成为目的,教师和学生基于文本在互动对话中展开“个性化同构”,进而获得共识性理解的集体建构过程。基于这一理解,在阅读教学中师生需要经历三重理解循环,分别是师生个体性的理解、师生交互性的理解和师生、生生之间集体建构走向共识性理解。三重循环层层递进,让师生深度参与到阅读过程之中,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在阅读中生成素养、充盈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本质 阅读教学本质 个性化同构 三重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消费到构建:青年国潮消费的心理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甜 王昕 陈苗苗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1-30,39,共11页
国潮是一种蕴含中国传统文化基因的时尚潮流。伴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国潮产品迅速成为青年群体追逐与消费的现象级时尚产品。本文采用扎根理论分析青年群体国潮消费偏好的内在逻辑,进而拟构出青年群体国潮消费的心理机制模型。研究发... 国潮是一种蕴含中国传统文化基因的时尚潮流。伴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国潮产品迅速成为青年群体追逐与消费的现象级时尚产品。本文采用扎根理论分析青年群体国潮消费偏好的内在逻辑,进而拟构出青年群体国潮消费的心理机制模型。研究发现,青年为国潮欣然买单的背后,暗含着个体与社会之间“感知价值-购买商品-构建世界”的意义互动关系,其中,文化价值是影响青年国潮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社会价值、心理价值、形象价值及宣传系统同时起调节作用。国潮贴合青年人的审美,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壁垒,以国潮消费吸引青年通往时尚背后的文化世界,进而引导其在母体文化中创造性地自我呈现,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和社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潮 青年群体 消费心理机制 双向意义互动 自我呈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支持感对组织认同的影响:内部人身份感知和自尊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19
12
作者 许璟 赵磊 +1 位作者 魏丽华 沈伊默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75-282,共8页
检验了内部人身份感知(PIS)和基于组织的自尊(OBSE)在组织支持感(POS)对组织认同的影响过程中的角色和地位。采用多样本结构方程建模的方法,通过对中国2家企业的员工的问卷调查所获取的452份有效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POS对PIS和OBS... 检验了内部人身份感知(PIS)和基于组织的自尊(OBSE)在组织支持感(POS)对组织认同的影响过程中的角色和地位。采用多样本结构方程建模的方法,通过对中国2家企业的员工的问卷调查所获取的452份有效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POS对PIS和OBSE有直接的显著影响;(2)同时借助于PIS和OBSE的中介作用对组织认同产生间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支持感 内部人身份感知 基于组织的自尊 组织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副词“一定”的情态意义和相关功能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则顺 肖君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5-92,共8页
副词"一定"的情态意义可概括为"意志的坚决"、"必然的推断"和"情理的必要",这三种情态意义跟特定的句子语气、言语行为相关联。以"意志性-非意志性"、"事件导向-说话人导向&qu... 副词"一定"的情态意义可概括为"意志的坚决"、"必然的推断"和"情理的必要",这三种情态意义跟特定的句子语气、言语行为相关联。以"意志性-非意志性"、"事件导向-说话人导向"为参数,用"语义地图"方法可以清晰地勾画副词"一定"的三种意义及其对应的句子语气、言语行为的关系。这种细致的区分和探讨不仅有利于第二语言(汉语)教学,而且对编写对外汉语工具书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定” 情态意义 句子语气 言语行为 语义地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山高氏家族与前南社时代 被引量:2
14
作者 邱睿 罗时进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3-111,共9页
高氏家族内部的思想调整,典型地体现出在清末激荡的时代风潮下,江南文化家族对历史变革的积极呼应。时局的巨变,科举的中断,使得世族门第无法按照原有的科举仕进的道路发展,而寄托于新的文化理想。高氏子弟在清末的戊戌维新风潮中曾经... 高氏家族内部的思想调整,典型地体现出在清末激荡的时代风潮下,江南文化家族对历史变革的积极呼应。时局的巨变,科举的中断,使得世族门第无法按照原有的科举仕进的道路发展,而寄托于新的文化理想。高氏子弟在清末的戊戌维新风潮中曾经抱有某种改良愿望,然而随着时代风潮他们逐渐汇聚到反清革命洪流中。他们以家族的组织形态编辑了《觉民》月刊,并且以此为桥梁建立起与沪上反清群体的关联。该家族还创立了寒隐社,开南社文人革命之先声。在家族与社团关系研究中,高氏家族在清末无疑是一个极好的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山高氏家族 前南社时代 南社 寒隐社 《觉民》月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关《蒙古字韵》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2
15
作者 耿军 张亚蓉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2期140-145,共6页
《蒙古字韵》《蒙古韵略》《蒙古韵》是性质相同名称不同的韵书,另外还有《蒙古韵编》《蒙古韵类》等不同称呼。《蒙古韵编》应当是1270年至1286年之间产生的,《蒙古韵略》《蒙古韵》也应该在这个时间段。《蒙古字韵》是1308年朱宗文校... 《蒙古字韵》《蒙古韵略》《蒙古韵》是性质相同名称不同的韵书,另外还有《蒙古韵编》《蒙古韵类》等不同称呼。《蒙古韵编》应当是1270年至1286年之间产生的,《蒙古韵略》《蒙古韵》也应该在这个时间段。《蒙古字韵》是1308年朱宗文校订诸书时择其善者命名的。《蒙古字韵》的字头对汉字来讲是一个标音的类别,不是音值的描写。《蒙古字韵》就是蒙古字拼写的汉字韵,分析《蒙古字韵》要以汉字韵为基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字韵》 韵书 记音 语音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末民初京沪诗坛地位的转移——以结社为中心的讨论 被引量:1
16
作者 邱睿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41-149,192,共9页
清末民初的辛亥革命、袁世凯帝制、张勋复辟等一系列政治事件造成了一大批文人在北京和上海这两个城市空间迁移,也随之造成了文学地理版图上新的文人群体分布。文人群体在新的地理空间的聚合也衍生了各种文人结社,这展示了文人们以群体... 清末民初的辛亥革命、袁世凯帝制、张勋复辟等一系列政治事件造成了一大批文人在北京和上海这两个城市空间迁移,也随之造成了文学地理版图上新的文人群体分布。文人群体在新的地理空间的聚合也衍生了各种文人结社,这展示了文人们以群体的方式参与到新的文学语境的建构之中。诗社的地理分布变化展现了波谲云诡的历史时段中文人心态的复杂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民初 京沪诗坛 结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北朝造像记与羌族宗教信仰
17
作者 曾晓梅 吴明冉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6期51-56,共6页
南北朝时期,随着羌人的大量内迁,受到汉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宗教和文化的影响,其宗教信仰出现适应性的调整,开始接受道教、佛教。这个时期留下的大量造像记,为羌人这一特殊宗教现象提供了丰富佐证。文章拟通过这批资料,分析、归纳南北朝... 南北朝时期,随着羌人的大量内迁,受到汉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宗教和文化的影响,其宗教信仰出现适应性的调整,开始接受道教、佛教。这个时期留下的大量造像记,为羌人这一特殊宗教现象提供了丰富佐证。文章拟通过这批资料,分析、归纳南北朝时期内迁羌人对道教、佛教的接受和信仰变迁。对于研究羌族历史、宗教、文化以及各民族大融合等,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族 造像记 宗教 道教 佛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境化学习:内涵、价值及实施 被引量:55
18
作者 于泽元 那明明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9-97,共9页
情境是交互作用的产物,交互作用和流动性是情境的本质属性。学习发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情境影响着人及学习,学习中的人创生着连续性的情境。情境化学习是指学习者经历情境中围绕学习主题充分与情境互动而引发经验生长的过程,其强调最大化... 情境是交互作用的产物,交互作用和流动性是情境的本质属性。学习发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情境影响着人及学习,学习中的人创生着连续性的情境。情境化学习是指学习者经历情境中围绕学习主题充分与情境互动而引发经验生长的过程,其强调最大化地利用情境中的信息和因素。情境化学习能够为学生素养养成搭建复杂情境,利于学生自主参与,促进高阶复杂心智的发展,滋养着素养养成。指向素养养成的情境化学习需要依托大观念和群体智能来实现,以大观念对情境进行结构化和在互动中建构群体智能是实施情境化学习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境 情境化学习 素养养成 大观念 群体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松散联结到意义建构:大单元教学设计的理想图景 被引量:36
19
作者 于泽元 边伟 杨士连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9-46,共8页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版)》聚焦核心素养的培育,要求自然单元教学、课时教学和知识点教学从单维培养目标走向整体培养目标。大单元教学设计以培育核心素养为价值导向,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核心目标,以高质量育人为根本追求,其指向结构化...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版)》聚焦核心素养的培育,要求自然单元教学、课时教学和知识点教学从单维培养目标走向整体培养目标。大单元教学设计以培育核心素养为价值导向,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核心目标,以高质量育人为根本追求,其指向结构化意义建构的价值功能很好地契合了这一培养目标的转型。然而当前教学实践中还存在对大单元教学设计理念及育人指向误读、大单元内容组织缺乏系统性与结构性、教学过程存在“表演”与“虚无”倾向等现象,严重阻滞了大单元教学设计价值的实现。破解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实践困境,使其从松散联结走向结构化意义建构,需在厘清大单元教学设计的本真意涵与立论基点上,通过“自我统整”形成大单元教学设计的理性自觉,以大观念统整大单元教学设计内容,融通大单元教学实施的各个环节,从而建构大单元教学设计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理想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标 核心素养 大观念 大单元教学设计 结构化意义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阅读的理想境界:意义图式累积与生命重构 被引量:12
20
作者 于泽元 边伟 杨士连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7-133,共7页
阅读是读者对文本进行意义建构的复杂心理活动,为教育提供了厚重的智慧源点,其理想境界在于意义图式累积与生命重构。意义图式作为人类文化发展进程中重复出现的典型意义结构,是人类优秀文化基因的重要体现,意义建构旨在将外在的意义图... 阅读是读者对文本进行意义建构的复杂心理活动,为教育提供了厚重的智慧源点,其理想境界在于意义图式累积与生命重构。意义图式作为人类文化发展进程中重复出现的典型意义结构,是人类优秀文化基因的重要体现,意义建构旨在将外在的意义图式转化为内在的心灵图式,以实现意义图式的累积。累积意义图式可赋能读者的高质量阅读,使读者在文化涵养中超越自然生命建构价值生命,实现从“功利境界”到“道德境界”再至“天地境界”的生命价值演进,从根本上形塑阅读的理想境界。这既是构建中国自主阅读体系、推动“阅读学”学科建设的理论自觉,又是破解新时代碎片化阅读困境的实践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义图式 建构意义 累积意义图式 完善人生境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