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反贫困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程龙 薛人铭 +1 位作者 赵佩锦 王志章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7-79,224,共14页
中东欧国家面临着严峻的社会贫困问题,加强国际反贫困合作已成为广泛共识。“17+1”合作机制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反贫困合作搭建了有利平台,双方通过做好合作顶层设计、丰富多边合作内涵、搭建多元合作平台、健全合作支撑体系等方式有效... 中东欧国家面临着严峻的社会贫困问题,加强国际反贫困合作已成为广泛共识。“17+1”合作机制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反贫困合作搭建了有利平台,双方通过做好合作顶层设计、丰富多边合作内涵、搭建多元合作平台、健全合作支撑体系等方式有效减贫,合作反贫困成效显著,但双方合作也面临着一定的困境。对此,可以从做好反贫困合作的制度设计、强化项目造福贫困人口的牵引作用、拓宽双边反贫困合作层面、制定中国扶贫经验融入合作路径等方面推动双方反贫困合作的路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中东欧 合作反贫困 “一带一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霍姆林斯基劳动教育培养“真正的人”的三重逻辑与时代价值 被引量:9
2
作者 孙丹 徐辉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4-192,共9页
为社会主义培养“真正的人”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理论体系的终极目标,而劳动教育是达成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苏霍姆林斯基深刻审视劳动教育与培养“真正的人”的内在关联,系统诠释了劳动教育培育“真正的人”的公民品格、提高“真正的人... 为社会主义培养“真正的人”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理论体系的终极目标,而劳动教育是达成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苏霍姆林斯基深刻审视劳动教育与培养“真正的人”的内在关联,系统诠释了劳动教育培育“真正的人”的公民品格、提高“真正的人”的综合能力和丰富“真正的人”的精神生活的三重逻辑。在新时代背景下,劳动教育被赋予锻造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的使命,劳动教育的价值取向契合苏霍姆林斯基劳动教育培养“真正的人”的三重逻辑。因此,重温苏霍姆林斯基劳动教育培养“真正的人”的理论与实践,对于推进我国劳动教育深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霍姆林斯基 劳动教育 “真正的人” 三重逻辑 时代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社区”知识生产、弥散与应用的逻辑理路——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理论视角 被引量:8
3
作者 孙丹 徐辉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2-30,共9页
“知识社区”作为推动知识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创新集群,在全球范围受到广泛关注和推崇。“知识社区”的知识生产由三种模式共同主导,通过三种模式在社区内共生共存、协同演进,不断产出新知识;知识弥散通过创新主体之间的互动交流得以实现... “知识社区”作为推动知识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创新集群,在全球范围受到广泛关注和推崇。“知识社区”的知识生产由三种模式共同主导,通过三种模式在社区内共生共存、协同演进,不断产出新知识;知识弥散通过创新主体之间的互动交流得以实现,加速知识的溢出、传播、配置与应用;知识应用以市场化为主,并伴以新知识的创生,增加知识的存量与流量。“知识社区”的知识集群在多形态、多节点和多层次的创新网络中分形创新,以合作竞争、共同专业化和共同演进的逻辑驱动知识的生产、弥散和应用,形成多层次、多形态和多边互动的知识创新生态系统。研究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理论视角,解析“知识社区”知识生产、弥散与应用的逻辑理路,为应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机遇与挑战提供创新路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社区” 知识创新 创新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