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弹性理念,乡村重塑中的风景园林思考 被引量:18
1
作者 杜文武 张建林 陶聪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2-106,共5页
分析了中国乡村重塑的迫切性及其面临的挑战,并在对西方思维方式发展的回顾基础上,提出了运用弹性理念指导中国乡村重塑研究与实践的设想,认为弹性理念是由"思维弹性—技术弹性—管理弹性"三环节组成的开放式循环体系。结合... 分析了中国乡村重塑的迫切性及其面临的挑战,并在对西方思维方式发展的回顾基础上,提出了运用弹性理念指导中国乡村重塑研究与实践的设想,认为弹性理念是由"思维弹性—技术弹性—管理弹性"三环节组成的开放式循环体系。结合乡村重塑的目标,对弹性理念下实现乡村重塑的研究与实践路径进行了初步探讨,建议通过以复合性情景思维、适应性保护技术和"刚性—弹性"结合的管理体制为框架的研究路径,和以自然景观保护与修复、新型农业与乡居景观重塑、休闲游憩景观保护与修复为框架的实践路径来实现乡村景观保护,推动城乡大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乡村重塑 弹性理念 目标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景园林设计类实验课程的教学研究——以居住区景观设计课程为例 被引量:8
2
作者 李圆圆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4-29,共6页
该文针对风景园林学科学生专业知识整合度不足、实践能力欠缺等问题,开展教学改革研究,构建了面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风景园林设计类实验课程体系。根据设计尺度划分实验课程群,实施课程群共享备课制;通过"知识胶囊"集成知识... 该文针对风景园林学科学生专业知识整合度不足、实践能力欠缺等问题,开展教学改革研究,构建了面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风景园林设计类实验课程体系。根据设计尺度划分实验课程群,实施课程群共享备课制;通过"知识胶囊"集成知识网络,加强知识体系构建;以居住区景观设计课程为例整合相关课程实验,促进阶段性实验的深入度;通过结果为导向的动态测评,优化教改方案,达到强化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为新培养方案的实施和课程大纲的修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设计类实验 课程教学 居住区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大学校园景观探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朱亮 张建林 《园林》 2011年第5期22-25,共4页
本文从西南大学校园的景观构成与景观特点.校园景观元素设计手法及改进建议等几个方面,多角度地对校园景观设计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 校园景观 大学校园 西南 设计手法 景观元素 景观特点 景观构成 景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主城区山地公园林缘边缘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建林 陈其兵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3-76,共4页
以重庆主城区山地公园林缘的光照、湿度、温度和植物多样性为研究对象,采用样带研究法,分析和探讨其林缘生境的光照、湿度、温度和植物梯度变化规律。发现山地公园光照从缘外到缘内呈现出骤减—缓慢下降—基本不变的梯度变化规律;空气... 以重庆主城区山地公园林缘的光照、湿度、温度和植物多样性为研究对象,采用样带研究法,分析和探讨其林缘生境的光照、湿度、温度和植物梯度变化规律。发现山地公园光照从缘外到缘内呈现出骤减—缓慢下降—基本不变的梯度变化规律;空气湿度从缘外到缘内逐渐增高,白天温度与光照变化规律成正相关;植物多样性从缘外到缘内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特性;初步得出重庆主城区山地公园林缘边缘效应宽度基本在6~14m之间波动,且边界木缘外3m到缘内2m是边缘效应强度值最大的区域。提出山地公园林缘植物配置应遵循从缘外到缘内依次配置阳性、半阴性、耐阴和阴生植物这一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山地公园 边缘效应 林缘生境 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方塔园看园林风格的塑造 被引量:4
5
作者 杜文武 蔡尔发 《广东园林》 2012年第3期37-39,共3页
通过分析方塔园在园林风格塑造方面的独到之处:"与古为新"的整体立意,宋韵、松江味、现代主义的风格的创造性融合;对方塔园设计的成功原因也做了分析,认为设计者的文化修养是构造出好作品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方塔园 宋韵 松江味 现代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自然公园的体系与历程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杜文武 吴伟 李可欣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6-82,共7页
综合运用文献研究、访谈、实地调查等方法,系统梳理出了日本自然公园的类型、法律、区划、总体规划内容构成、行政管理、社会协作与资金保障七大体系;划分出了诞生期、体系构建期、制度调整期、多元价值期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期5个历史阶段... 综合运用文献研究、访谈、实地调查等方法,系统梳理出了日本自然公园的类型、法律、区划、总体规划内容构成、行政管理、社会协作与资金保障七大体系;划分出了诞生期、体系构建期、制度调整期、多元价值期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期5个历史阶段;并探讨了日本自然公园体系的三大特征及对我国的启示,冀盼为中国国家公园体系的顶层设计提供多视角的国际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自然公园 国家公园 体系 历程 日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园城市理念下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 被引量:13
7
作者 杜文武 卿腊梅 +1 位作者 吴宇航 余婕 《风景园林》 2020年第10期43-50,共8页
随着城镇化推进,生态空间屡遭蚕食,制约了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发挥。森林作为城市中生态–社会效益最为显著的生态系统之一,对公园城市生态服务水平提升至关重要。以公园城市首提地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为例,基于公园城市理念以及城市... 随着城镇化推进,生态空间屡遭蚕食,制约了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发挥。森林作为城市中生态–社会效益最为显著的生态系统之一,对公园城市生态服务水平提升至关重要。以公园城市首提地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为例,基于公园城市理念以及城市森林的生态–社会属性,初步构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评估体系;综合评估结果及森林生境调查,从公园城市森林生态建设的角度出发,提出构建山脉浅丘生境森林、城镇生境森林、道路交通旁生境森林、溪河流生境森林以及湿地生境森林5种典型生境森林类型;同时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综合评价,明确11个核心森林及其生境构建目标;最后运用最小成本路径模型识别连接生态核心的生态廊道,完善"十一核心—多条绿带"的森林生态网络格局,为天府新区森林生态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园城市 森林 生态系统服务 生态–社会效益 生境 生态网络 天府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城市绿地鸟类多样性与影响因素——以悦来国际会展城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廖中棠 彭子岳 刘家琳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1-117,共7页
城市绿地能够为城市提供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鸟类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指示物种,了解影响鸟类群落多样性的城市绿地特征对于指导城市绿地规划和提升城市生物多样性有重要意义。然而,多种城市绿地特征如何共同影响鸟类多样性尚不... 城市绿地能够为城市提供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鸟类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指示物种,了解影响鸟类群落多样性的城市绿地特征对于指导城市绿地规划和提升城市生物多样性有重要意义。然而,多种城市绿地特征如何共同影响鸟类多样性尚不完全明确。选取重庆市悦来国际会展城为研究区域,采用样点法调查了49个绿地样地4个季节的鸟类资源数据,并获取了样地的植被特征、环境特征及人为干扰特征等19个城市绿地特征。使用广义线性模型、信息论模型选择及差异性分析方法探析了城市绿地特征对鸟类α多样性的影响,阐述了研究区鸟类α多样性的基本特征。结果显示:乔木层盖度、乔木丰富度、灌木层盖度、灌木多度、草本层盖度、草本层多样性、植被生境类型、环境噪声、距建设用地距离等因素对鸟类α多样性有显著影响。鸟类α多样性特征在不同植被生境类型及季节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麻竹生境的鸟类多度显著低于其余多种生境,冬季鸟类α多样性指标偏低。在城市绿地的建设中,根据显著影响鸟类的各种城市绿地特征,提出增强鸟类α多样性的针对性建议,如控制乔木盖度,补充灌木层,以乡土食源树种作为植被生境中的优势种,对冬季休眠植被进行分区保留管理等。研究结果可以为地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城市生态系统优化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绿地 生物多样性 鸟类α多样性 鸟类群落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红池坝景区景观规划中的生态适宜性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周建华 杨淑梅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74-78,共5页
生态适宜性评价是风景区场地分析的重要手段和生态规划的重要依据。以重庆红池坝景区为研究区域,以景区核心景观—中山草甸的保护、恢复与合理利用为目标,选取植被现状、坡度、用地现状、高程及土壤水分状况5个评价因子,采用因子加权叠... 生态适宜性评价是风景区场地分析的重要手段和生态规划的重要依据。以重庆红池坝景区为研究区域,以景区核心景观—中山草甸的保护、恢复与合理利用为目标,选取植被现状、坡度、用地现状、高程及土壤水分状况5个评价因子,采用因子加权叠加法对研究区域进行生态适宜性分析。依据分析结果,将景区用地分为4类,即:草甸景观保护区、草甸景观游憩区、草甸景观缓冲区、草甸景观背景林区。并对4类用地从保护、恢复与利用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规划策略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生态适宜性分析 景观生态规划 南方山地草甸 红池坝 重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rk-PFI制度在日本都市公园建设管理中的应用——以南池袋公园为例 被引量:15
10
作者 宗敏 彭利达 +2 位作者 孙旻恺 张建林 杜文武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0-94,共5页
随着城市公园数量和面积逐年增加,公园管理负担日益加重。如何创新城市公园建设管理模式,有效减轻公园建设管理成本并提升公园活力是后公园时代面临的重要问题。日本的公园管理经历了由重"量"到重"质"的转变,其制... 随着城市公园数量和面积逐年增加,公园管理负担日益加重。如何创新城市公园建设管理模式,有效减轻公园建设管理成本并提升公园活力是后公园时代面临的重要问题。日本的公园管理经历了由重"量"到重"质"的转变,其制度体系也在不断更新与完善。介绍了日本新型都市公园管理制度——"Park-PFI"的概况及其产生背景,并以南池袋公园为例,详细考察了Park-PFI制度在日本公园建设管理中的运用;探讨了该制度在城市公园建设管理与运营一体化模式创新、公私合作管理权责明确以及激活公园"准公共产品"与"公共资产"双重属性以促进公园活化并带动城市经济发展等方面对中国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Park-PFI 日本都市公园 建设管理 运营机制 公园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保护地及其毗邻区人类活动影响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5
11
作者 杜文武 眭淼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20,共7页
人类活动超载、土地破坏性利用在自然保护地毗邻区普遍存在,是自然保护地栖息地丧失与生态系统退化的主要因素,对全球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中国自然保护地毗邻区人口众多,保护发展“兼用”属性明显,治理成本高,管控难度大。且自然保... 人类活动超载、土地破坏性利用在自然保护地毗邻区普遍存在,是自然保护地栖息地丧失与生态系统退化的主要因素,对全球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中国自然保护地毗邻区人口众多,保护发展“兼用”属性明显,治理成本高,管控难度大。且自然保护地及其毗邻区人类活动影响具有溢出性、复杂性、动态性等特征,对其影响评估、作用机理和管控策略等研究成为众多学者近年来关注的重要议题。为厘清自然保护地及其毗邻区人类活动影响研究进展,采用叙述性文献综述法,从洞势、明律、释理和施策4个方面,系统梳理自然保护地及其毗邻区人类活动影响研究领域的国际进展。研究洞察了自然保护地及其毗邻区人类活动影响研究的价值和趋势;明晰了环境监测实验、数理模型模拟和社会科学研究3种揭示人类活动影响规律的基本研究范式;阐释了人类活动影响的机理、效应和机制3类核心研究议题;揭示了人类活动影响管控的空间和程序2条根本途径,并对其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自然保护地人类活动影响研究应将关注视野拓展至毗邻区乃至自然保护地网络,加强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研究和地域性实践,协同空间途径和程序途径,发展动态治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自然保护地 毗邻区 人类活动影响 空间治理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治理视野下城市公园活化价值与策略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宗敏 蔡耳发 +1 位作者 李秋萍 杜文武 《上海城市规划》 2020年第1期18-22,共5页
随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转化为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国土空间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研究重点。在"空间治理"背景下,如何节约并高效利用资源,提升空间复合价值,促进区域协同发展成为... 随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转化为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国土空间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研究重点。在"空间治理"背景下,如何节约并高效利用资源,提升空间复合价值,促进区域协同发展成为重点课题。以城市公园体系为切入点,通过研究典型的城市公园活化治理模式及代表案例,梳理其背后的治理主体、治理手段(活化策略)、制度与法律等,探讨其适用条件,为我国城市公共空间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治理 城市公园 活化价值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