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蔬菜抗旱性鉴定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
作者 常青华 李成琼 +2 位作者 任雪松 司军 宋洪元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2年第02X期25-30,共6页
干旱是长期无雨或少雨导致土壤或空气干燥的现象,给蔬菜生产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筛选蔬菜抗旱材料,选育抗旱品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蔬菜抗旱性鉴定的方法与指标、抗旱性的综合评价方法,分析了目前蔬菜抗旱性... 干旱是长期无雨或少雨导致土壤或空气干燥的现象,给蔬菜生产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筛选蔬菜抗旱材料,选育抗旱品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蔬菜抗旱性鉴定的方法与指标、抗旱性的综合评价方法,分析了目前蔬菜抗旱性鉴定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抗旱性 鉴定指标 鉴定方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四倍体离体诱导及其形态学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王志敏 牛义 +1 位作者 宋明 汤青林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1-46,共6页
以丛生芽为材料,在离体培养条件下比较了秋水仙素不同浓度、不同处理时间诱导姜体细胞染色体加倍的效果。结果表明:以0.20%秋水仙素液体培养基处理8d的诱导效果最好,诱变率和成活率分别达到了42.86%和70.00%。根尖染色体压片检查发现,... 以丛生芽为材料,在离体培养条件下比较了秋水仙素不同浓度、不同处理时间诱导姜体细胞染色体加倍的效果。结果表明:以0.20%秋水仙素液体培养基处理8d的诱导效果最好,诱变率和成活率分别达到了42.86%和70.00%。根尖染色体压片检查发现,四倍体染色体数为2n=4x=44,二倍体对照为2n=2x=22。四倍体与二倍体相比表现出植株高大,茎秆变粗,叶片长、宽、厚均增大,叶片下表皮气孔密度减小,气孔和保卫细胞增大,保卫细胞内叶绿体数增加等特征,其中气孔密度及保卫细胞内的叶绿体数可作为鉴别四倍体与二倍体的重要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体培养 多倍体 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芸薹属蔬菜抽薹性状遗传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娜 李成琼 +2 位作者 任雪松 宋洪元 司军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11,共5页
植株在生长初期就通过低温春化,引起花芽分化及抽薹开花,以致植株不能形成叶球的现象称为先期抽薹,这给蔬菜生产造成了很大损失。选育耐先期抽薹品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有效途径,掌握抽薹性状的遗传机理有助于耐先期抽薹品种的选育。本... 植株在生长初期就通过低温春化,引起花芽分化及抽薹开花,以致植株不能形成叶球的现象称为先期抽薹,这给蔬菜生产造成了很大损失。选育耐先期抽薹品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有效途径,掌握抽薹性状的遗传机理有助于耐先期抽薹品种的选育。本文对国内外有关芸薹属蔬菜抽薹性状的遗传规律、分子标记及抽薹分子机理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结合目前的研究现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芸薹属 抽薹 遗传 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类方法在蔬菜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孙远航 张盛林 +1 位作者 李川 刘好霞 《长江蔬菜》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4-36,共3页
对应用于蔬菜种质资源分类中的各种不同方法——形态学方法、地理方法、数量学方法、花粉学方法、细胞学方法、遗传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等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 蔬菜 种质资源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素内酯在蔬菜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5
作者 万正林 罗庆熙 《长江蔬菜》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32-34,共3页
油菜素内酯作为一种新型的植物激素,同其他的五大类植物激素一样能够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重要的调节控制作用,近30多年来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从油菜素内酯的生理作用及近年来的研究成果来概述其在蔬菜生产中的应用,以期为蔬菜生产... 油菜素内酯作为一种新型的植物激素,同其他的五大类植物激素一样能够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重要的调节控制作用,近30多年来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从油菜素内酯的生理作用及近年来的研究成果来概述其在蔬菜生产中的应用,以期为蔬菜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素内酯(芸薹素内酯)(BR) 表油菜素内酯(epi-BR) 蔬菜 抗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甘蓝类蔬菜材料对根肿病的抗性鉴定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被引量:4
6
作者 蒋顺顺 刘才铭 +6 位作者 赵宇 胡文惠 吴嘉炳 李勤菲 任雪松 宋洪元 司军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5-50,共6页
根肿病是十字花科蔬菜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十字花科蔬菜生产,选育抗病品种是防治根肿病的有效途径之一。本试验采用灌根法苗期人工接种根肿菌4号生理小种,对29份甘蓝类蔬菜材料进行根肿病抗性鉴定;并利用与抗病基因CRb连锁的SCAR标记(... 根肿病是十字花科蔬菜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十字花科蔬菜生产,选育抗病品种是防治根肿病的有效途径之一。本试验采用灌根法苗期人工接种根肿菌4号生理小种,对29份甘蓝类蔬菜材料进行根肿病抗性鉴定;并利用与抗病基因CRb连锁的SCAR标记(OA)和与抗病基因CRb^(Kato)连锁的SSR标记(B0902)对人工接种鉴定表现免疫、高抗、抗病、耐病的材料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鉴定。结果表明:人工接种鉴定筛选出8份抗病材料,其中Cr7表现免疫,绿抗9号、青莲甘蓝表现高抗,S148、Cr5、Cr6表现抗病,S146、S296表现耐病。分子标记鉴定结果显示,4份材料含有CRb基因,8份材料含有CRb^(Kato)基因,验证了这8份抗病材料的真实性;其中Cr5、绿抗9号、青莲甘蓝、S296含有CRb基因和CRb^(Kato)基因2个抗性位点,可将这4份材料直接应用到甘蓝抗根肿病育种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类蔬菜 根肿病 抗性鉴定 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蔬菜中硝酸盐积累的遗传特性 被引量:2
7
作者 鄢巧灵 张兴国 《现代园艺》 2007年第5期38-39,共2页
蔬菜中硝酸盐的过量积累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了危害。本文探讨了不同蔬菜中硝酸盐积累的差异性以及蔬菜中硝酸盐积累的遗传行为规律,为降低蔬菜中硝酸盐含量的育种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蔬菜 硝酸盐 遗传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球甘蓝对根肿病的抗性鉴定与评价 被引量:30
8
作者 司军 李成琼 +3 位作者 宋洪元 任雪松 宋明 王小佳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6-30,共5页
分别利用室内人工接种鉴定、田间人工接种鉴定、田间自然诱发鉴定3种方法,对19份甘蓝材料的抗性进行鉴定,并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日本甘蓝’、‘皱叶甘蓝’、‘大楠木’3份材料对根肿病表现为抗病,可以作为抗病育种的材料.3份材... 分别利用室内人工接种鉴定、田间人工接种鉴定、田间自然诱发鉴定3种方法,对19份甘蓝材料的抗性进行鉴定,并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日本甘蓝’、‘皱叶甘蓝’、‘大楠木’3份材料对根肿病表现为抗病,可以作为抗病育种的材料.3份材料‘天津圆球甘蓝’、‘北黑大平头’、‘小楠木’对根肿病表现为感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球甘蓝 根肿病 抗性鉴定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个不同地区十字花科根肿病菌生理小种鉴定及甘蓝新组合的抗性鉴定 被引量:20
9
作者 陈静 任雪松 +3 位作者 宋洪元 李成琼 袁天成 司军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7-72,共6页
采用Willimas鉴别系统对采自重庆市涪陵区、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云南省昆明市嵩明县、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县的4份根肿病菌菌样进行生理小种鉴定,结果表明:4个地区生理小种分别为4号,11号,7号,7号.利用田间自然鉴定法在4号为优势小种的... 采用Willimas鉴别系统对采自重庆市涪陵区、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云南省昆明市嵩明县、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县的4份根肿病菌菌样进行生理小种鉴定,结果表明:4个地区生理小种分别为4号,11号,7号,7号.利用田间自然鉴定法在4号为优势小种的重庆市涪陵区发病区对79个甘蓝新组合进行了抗性鉴定,其中表现高抗、抗病、耐病和感病的分别有8,20,20,31个.从中选择8个具有抗性且经济性状较优良的组合进行室内接种鉴定,结果表明:甘蓝新组合GZ04,GZ09,GZ40,GZ76和GZ80为耐病杂种组合,GZ03,GZ19和GZ78为抗病杂种组合,其中GZ78表现为高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小种 根肿病菌 抗性鉴定 甘蓝新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芋芽继代培养中激素、水解乳蛋白、碳源的调节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汤青林 牛义 +3 位作者 王志敏 王小佳 宋明 李启波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5期928-930,共3页
在继代培养中,为提高芋组培苗的增殖效果,降低组培苗生产成本,获得健壮的芋头组培苗。实验从激素、水解乳蛋白、碳源三个方面研究了其对芋组培芽继代培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BA4.0mg/L+NAA0.1~0.2,mg/L的激素配比有利于芋... 在继代培养中,为提高芋组培苗的增殖效果,降低组培苗生产成本,获得健壮的芋头组培苗。实验从激素、水解乳蛋白、碳源三个方面研究了其对芋组培芽继代培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BA4.0mg/L+NAA0.1~0.2,mg/L的激素配比有利于芋芽的增殖,但当NAA的浓度为0.1mg/L时,可大大抑制多次继代后根的发生。不同浓度水解乳蛋白(LH)对芋芽的分化率无显著差异,但添加LH可提高芋芽的生长速度,当LH为500mg/L时,芋苗最高。蔗糖、食用白糖、葡萄糖对芋芽的增殖和生根效果较好,麦芽糖稍差;从降低生产成本度考虑,可选用食用白糖作为芋芽继代培养的碳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代培养 激素 碳源 水解乳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生防菌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1
作者 彭丽莎 袁天成 +3 位作者 李成琼 任雪松 宋洪元 司军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6-22,共7页
根肿病严重危害油菜、白菜、甘蓝、芥菜在内的十字花科作物,因此研究一种有效的防治方法以降低该病害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的病原菌—根肿菌能以休眠孢子的形式长期存在于土壤中,一旦环境条件适宜即可萌发并迅速传播... 根肿病严重危害油菜、白菜、甘蓝、芥菜在内的十字花科作物,因此研究一种有效的防治方法以降低该病害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的病原菌—根肿菌能以休眠孢子的形式长期存在于土壤中,一旦环境条件适宜即可萌发并迅速传播。生防菌是从拮抗病原菌和诱导植物抗性的角度寻求防治病害的一种方法。作者首先对获得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生防菌的方法进行阐述,重点总结了生防菌的来源和筛选的方法。为了更好地利用生防菌,又简要综述了生防菌菌株的分类鉴定、发酵及拮抗物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施用生防菌的方式和时间。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开发应用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字花科 根肿病 生防菌 生物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芥菜cDNA-AFLP反应体系的优化 被引量:13
12
作者 桑燕 汤青林 +2 位作者 王志敏 宋明 任雪松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01-105,共5页
选用红叶芥和青叶大头菜为试材,对cDNA-AFLP反应体系中的几个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优化,建立了适合于芥菜的cDNA-AFLP反应体系.结果表明:在20μL PCR反应体系中,预扩增产物稀释30倍,Mg2+浓度1.2mmol/L,dNTP浓度0.2 mmol/L,TaqDNA聚合酶加入0... 选用红叶芥和青叶大头菜为试材,对cDNA-AFLP反应体系中的几个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优化,建立了适合于芥菜的cDNA-AFLP反应体系.结果表明:在20μL PCR反应体系中,预扩增产物稀释30倍,Mg2+浓度1.2mmol/L,dNTP浓度0.2 mmol/L,TaqDNA聚合酶加入0.8 U时,选扩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菜 eDNA-AFLP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叶芥低温胁迫下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及其基因的克隆表达 被引量:11
13
作者 孙梓健 汤青林 +1 位作者 宋明 任雪松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0-94,共5页
用8℃低温处理红叶芥四叶期植株,在低温处理的52 h内分别取样6次,取样后分别提取叶片总RNA,再利用RT-PCR克隆得到红叶芥PAL基因开放阅读框内1 908 bp片段,核苷酸序列分析显示,红叶芥PAL基因与芜青PAL基因的同源性达到99%.半定量RT-PCR... 用8℃低温处理红叶芥四叶期植株,在低温处理的52 h内分别取样6次,取样后分别提取叶片总RNA,再利用RT-PCR克隆得到红叶芥PAL基因开放阅读框内1 908 bp片段,核苷酸序列分析显示,红叶芥PAL基因与芜青PAL基因的同源性达到99%.半定量RT-PCR结果显示,在8℃低温胁迫下,红叶芥PAL基因表达量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在处理18 h后达到最低点,随后迅速升高,这与PAL活性变化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胁迫 红叶芥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 PAL基因克隆表达 花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老化芥菜种子活力与生理指标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鹤冰 王志敏 +2 位作者 汤青林 宋明 孙梓健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53-57,共5页
以6个不同的芥菜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人工加速老化的方法获得不同老化程度的种子,对其种子活力和生理变化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种子老化时间的延长,不同品种的芥菜种子发芽率、活力指数都逐渐降低,直至死亡;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 以6个不同的芥菜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人工加速老化的方法获得不同老化程度的种子,对其种子活力和生理变化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种子老化时间的延长,不同品种的芥菜种子发芽率、活力指数都逐渐降低,直至死亡;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SOD活性也逐渐降低,并与活力指数呈正相关;而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却逐渐增加,且与发芽率及活力指数呈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菜 人工老化 种子活力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效唑对生姜试管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志敏 牛义 +1 位作者 汤青林 宋明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39-42,共4页
研究了在组培条件下多效唑(PP333)对生姜试管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PP333对生姜试管苗根、茎、叶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表现为植株明显变矮、根短且粗大等,同时PP333在一定范围内提高了试管苗的繁殖率,最高达到8.6... 研究了在组培条件下多效唑(PP333)对生姜试管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PP333对生姜试管苗根、茎、叶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表现为植株明显变矮、根短且粗大等,同时PP333在一定范围内提高了试管苗的繁殖率,最高达到8.60.对试管苗的一些生理指标测定后发现,PP333(0.5~25mg/L范围内)对生姜试管苗的可溶性总糖、淀粉和蛋白质的合成有促进作用,对游离脯氨酸含量、SOD和POD活性也都有提高作用,而时MDA则会抑制其含量的增加,从而减轻对细胞膜的伤害,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姜试管苗的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 试管苗 多效唑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胁迫下大头芥花青素积累及其相关结构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10
16
作者 宋明 孙梓健 +2 位作者 汤青林 王志敏 任雪松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2年第03X期27-34,共8页
以大头芥(红叶大头芥)为试材,研究模拟干旱、低温和强光等环境胁迫下红叶大头芥中花青素含量及其与花青素合成途径中CHI、DFR和ANS等结构基因表达的关系。首先通过同源克隆法在红叶大头芥中克隆了CHI、DFR和ANS基因,其开放阅读框分别为... 以大头芥(红叶大头芥)为试材,研究模拟干旱、低温和强光等环境胁迫下红叶大头芥中花青素含量及其与花青素合成途径中CHI、DFR和ANS等结构基因表达的关系。首先通过同源克隆法在红叶大头芥中克隆了CHI、DFR和ANS基因,其开放阅读框分别为759、1157、1004bp,分别编码253、385、334个氨基酸。实时荧光定量RT-PCR结果表明,在环境胁迫下,红叶大头芥中花青素的积累和结构基因的大量表达需要一定处理时间的诱导。CHI基因在强光、低温和模拟干旱胁迫下的表达量无明显变化,且表达量极低;而DFR和ANS基因在低温、强光胁迫下的转录表达量随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对红叶大头芥中花青素的合成起到了重要的调控作用,且强光胁迫下DFR和ANS的表达量约为低温胁迫的两倍,推测低温和强光胁迫可能诱导了红叶大头芥中花青素合成途径不同的调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叶大头芥 环境胁迫 花青素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甘蓝花芽分化至抽薹过程中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 被引量:15
17
作者 杨小明 李成琼 +2 位作者 宋洪元 任雪松 司军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19-23,共5页
以两个抽薹性不同的春甘蓝材料2006042和春丰为试材,利用石蜡切片法观察甘蓝花芽分化发育的过程,并对不同阶段发育过程中生理生化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易抽薹材料2006042花芽分化进程明显早于耐抽薹品种春丰,早8d左右;2006042的可溶... 以两个抽薹性不同的春甘蓝材料2006042和春丰为试材,利用石蜡切片法观察甘蓝花芽分化发育的过程,并对不同阶段发育过程中生理生化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易抽薹材料2006042花芽分化进程明显早于耐抽薹品种春丰,早8d左右;2006042的可溶性蛋白电泳分析显示在抽薹期出现了3条表达明显增强的特异蛋白,分子表达量分别为48.4、18.8、14.5kD,同时84.0kD条带消失,17.4kD条带减弱,说明这几种蛋白质与抽薹密切相关;易抽薹材料2006042的可溶性蛋白质和蔗糖含量始终比耐抽薹材料春丰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甘蓝 花芽分化 抽薹 生理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胭脂萝卜红色素提取及其形成机理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司军 李成琼 +3 位作者 任雪松 宋洪元 宋明 芮春梅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3-77,共5页
以4个胭脂萝卜品种为材料,比较了不同浸提剂对红色素的提取效果,研究了胭脂萝卜生长过程中红色素含量的动态分析.结果表明,胭脂萝卜红色素用50%的乙醇浸提效果最好,在胭脂萝卜生长过程中,从幼苗期到开花期,红色素含量不断增加,红色素含... 以4个胭脂萝卜品种为材料,比较了不同浸提剂对红色素的提取效果,研究了胭脂萝卜生长过程中红色素含量的动态分析.结果表明,胭脂萝卜红色素用50%的乙醇浸提效果最好,在胭脂萝卜生长过程中,从幼苗期到开花期,红色素含量不断增加,红色素含量达到最大为3%,从开花期到结果期,红色素含量逐渐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胭脂萝卜 红色素 提取 形成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猴头菌不同生长发育期粗蛋白、粗多糖含量及水溶性粗多糖体外免疫活性 被引量:25
19
作者 李巧珍 刘朝贵 +5 位作者 于海龙 蒋俊 刘艳芳 张劲松 唐庆九 杨焱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3-77,共5页
测定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s)华中猴头菌株不同生长发育期子实体中的粗蛋白、粗多糖和水溶性粗多糖中β-葡聚糖含量,并研究不同生长发育期子实体粗多糖体外刺激巨噬细胞产生NO的活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供试菌株不同生长发育期子实... 测定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s)华中猴头菌株不同生长发育期子实体中的粗蛋白、粗多糖和水溶性粗多糖中β-葡聚糖含量,并研究不同生长发育期子实体粗多糖体外刺激巨噬细胞产生NO的活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供试菌株不同生长发育期子实体的粗蛋白、粗多糖和β-葡聚糖含量以及粗多糖体外刺激巨噬细胞产生NO的活性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随着生长发育的进行,猴头菌子实体中粗蛋白含量总体上呈下降的趋势(小菌刺期比前一时期有所增加),而多糖含量则总体呈上升趋势(小菌刺期比后一时期高),β-葡聚糖含量呈先快速上升后平稳的趋势;分裂期粗多糖在浓度500μg/mL时对RAW264.7释放NO的促进作用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猴头菌 生长发育期 粗蛋白 粗多糖 Β-葡聚糖 NO释放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抗黑腐病离体鉴定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黄德芬 李成琼 +2 位作者 司军 任雪松 宋洪元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5-9,共5页
以活体喷雾法作对照,研究了不同离体接种方法、不同接种浓度以及不同苗龄对甘蓝抗病性鉴定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环叶打孔离体叶片滴接法在甘蓝4~6片真叶期时,将浓度为1.0×108 cfu/mL的细菌悬浮液接种在直径1.5cm甘蓝叶片上,放到... 以活体喷雾法作对照,研究了不同离体接种方法、不同接种浓度以及不同苗龄对甘蓝抗病性鉴定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环叶打孔离体叶片滴接法在甘蓝4~6片真叶期时,将浓度为1.0×108 cfu/mL的细菌悬浮液接种在直径1.5cm甘蓝叶片上,放到铺有湿滤纸的培养皿中密封后在28℃培养箱中培养5d后进行鉴定,其鉴定结果与活体喷雾法鉴定结果一致,可用于抗源筛选、品种(系)抗性鉴定及在抗病突变体筛选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 黑腐病 抗性 离体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