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蛋白酶抑制剂抗虫基因工程研究现状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曹鑫 孙文婷 +3 位作者 邹世慧 胡雨晴 陈雪 眭顺照 《南方农业》 2011年第5期4-10,共7页
植物蛋白酶抑制剂基因作为一种抗虫基因,具有广泛的抗虫谱,并且与其他抗虫基因相比具有很大的优势。文章基于蛋白酶抑制剂的研究现状,分析蛋白酶抑制剂抗虫基因工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 植物蛋白酶抑制剂 抗虫性 基因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蜡梅花蕾脱落力、扩张蛋白活性与离层形成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政 马婧 +1 位作者 眭顺照 李名扬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9-113,共5页
为明确蜡梅花蕾脱落过程中脱落力、扩张蛋白活性以及离层发育的关系,同时研究保鲜剂对蜡梅切花的影响,采用查狄伦测力计以及蛋白体外重组法对瓶插蜡梅花梗脱落力和蛋白活性进行研究,同时采用石蜡切片法对瓶插蜡梅中蕾期花梗离层的形成... 为明确蜡梅花蕾脱落过程中脱落力、扩张蛋白活性以及离层发育的关系,同时研究保鲜剂对蜡梅切花的影响,采用查狄伦测力计以及蛋白体外重组法对瓶插蜡梅花梗脱落力和蛋白活性进行研究,同时采用石蜡切片法对瓶插蜡梅中蕾期花梗离层的形成进行观察。结果表明:1)脱落力与落蕾量呈负相关,当脱落力小于2.0 N时落蕾量显著增加;2)在瓶插前期,扩张蛋白活性稳定在相对较低的水平,到了后期活性迅速增强,此时脱落力显著下降,离区细胞严重解体并导致离区断裂;3)和对照相比,3种保鲜剂组合对蜡梅切花无显著影响。脱落力、扩张蛋白活性与离层发育关系密切,脱落力可以作为蜡梅花蕾脱落过程中离层发育阶段的划分依据,扩张蛋白主要在蜡梅花蕾离层发育后期起作用;3种保鲜剂组合对蜡梅切花作用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梅 脱落力 扩张蛋白 离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预处理液对蜡梅切花保鲜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何婧 李刚 +2 位作者 夏磊 眭顺照 陈晓林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174-176,共3页
通过对瓶插植株瓶鲜重变化、瓶插寿命、开花率和萎蔫脱落率等综合指标的测定,分析不同预处理液对蜡梅采后衰老的生理效应。结果表明:7mg/L6-BA+200mg/L8-HQS+200mg/LSUC处理具有最佳的处理效果,对延缓蜡梅采后的衰老有明显效果。
关键词 蜡梅切花 保鲜剂 采后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几丁质酶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谢树章 刘亚娟 +1 位作者 秦平伟 张迷 《安徽农学通报》 2009年第8期58-61,80,共5页
几丁质酶作为一种重要的病程相关蛋白,一直是植物抗菌基因工程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植物几丁质酶的特性、分类、生物学作用以及基因的表达调控,重点介绍了植物几丁质酶的研究应用进展。随着研究的深入,植物几丁质酶在多个领域的... 几丁质酶作为一种重要的病程相关蛋白,一直是植物抗菌基因工程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植物几丁质酶的特性、分类、生物学作用以及基因的表达调控,重点介绍了植物几丁质酶的研究应用进展。随着研究的深入,植物几丁质酶在多个领域的应用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几丁质酶 特性 生物学作用 基因工程 应用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tallothionein克隆载体及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转化矮牵牛的初步研究
5
作者 夏珣 闫明旭 +1 位作者 李名扬 眭顺照 《安徽农学通报》 2009年第7期85-86,共2页
Metallothionein基因位于文库克隆载体pTriplEx2上,活化菌液并用限制性内切酶SfiI酶切,同时酶切添加了SfiI酶切位点的环状pMD-18TM,回收目的片段和载体并连接,经过酶切和PCR验证,成功构建克隆载体;再用XbaI和SmaI分别双酶切克隆载体和... Metallothionein基因位于文库克隆载体pTriplEx2上,活化菌液并用限制性内切酶SfiI酶切,同时酶切添加了SfiI酶切位点的环状pMD-18TM,回收目的片段和载体并连接,经过酶切和PCR验证,成功构建克隆载体;再用XbaI和SmaI分别双酶切克隆载体和表达载体pc2301,回收目的片段和表达载体并连接,经酶切和PCR验证,成功构建含有目的基因的表达载体,进而转化植物获得耐重金属的植物株系。初步验证转化后的植株具有抗击重金属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LLOTHIONEIN 克隆载体 表达载体 构建 转化 矮牵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榴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 被引量:25
6
作者 赵丽华 李名扬 +1 位作者 王先磊 刘华敏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6-71,共6页
利用ISSR标记技术对47个石榴品种遗传关系进行了分析。筛选出多态性高的6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120条DNA条带,其中多态性带109条,多态性百分率为90.83%,有效等位基因数(Ne)、Nei’s基因多样(H)、Shan-non信息指数(I)分别为1.294 5±0.... 利用ISSR标记技术对47个石榴品种遗传关系进行了分析。筛选出多态性高的6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120条DNA条带,其中多态性带109条,多态性百分率为90.83%,有效等位基因数(Ne)、Nei’s基因多样(H)、Shan-non信息指数(I)分别为1.294 5±0.309 4、0.189 7±0.161 8、0.309 1±0.219 8,遗传距离(Dg)变异为0.075 0~0.400 0,表明石榴品种间存在比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利用UPGMA法构建分子树状图,将47个石榴品种分为5个类群。同时检测到15条特异性条带,可用于供试石榴中的11个品种鉴定的参考性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 ISSR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亲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滇石榴品种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的AFLP分析 被引量:18
7
作者 赵丽华 李名扬 王先磊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68-173,共6页
石榴(Punica granatum)为石榴科(Punicaceae)石榴属(Punica)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原产伊朗、阿富汗等中亚一带,从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将涂林安石榴引入我国,石榴作为水果和观赏树木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经长期天然杂交和基因... 石榴(Punica granatum)为石榴科(Punicaceae)石榴属(Punica)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原产伊朗、阿富汗等中亚一带,从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将涂林安石榴引入我国,石榴作为水果和观赏树木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经长期天然杂交和基因突变,以及采用实生、分株、嫁接等多种繁殖方法,产生了复杂而多样的品种和类型,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石榴品种资源200多个,遍及南北各地20多个省区,形成了山东枣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 AFLP 遗传多样性 亲缘关系 四川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野生百合核型分析 被引量:27
8
作者 刘华敏 智丽 +2 位作者 赵丽华 眭顺照 李名扬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69-473,共5页
对南川百合(Lilium rosthornii Diels)、青岛百合(L.tsingtauense Gilg)、山丹(L.pumilum DC.)和岷江百合(L.regaleWilson)等4种野生百合进行了染色体数目观察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核型除山丹为3A外,其余3种材料核型均为3B。核型公式... 对南川百合(Lilium rosthornii Diels)、青岛百合(L.tsingtauense Gilg)、山丹(L.pumilum DC.)和岷江百合(L.regaleWilson)等4种野生百合进行了染色体数目观察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核型除山丹为3A外,其余3种材料核型均为3B。核型公式分别为:南川百合2n=2x=24=4m(4SAT)+2sm+6st+12t;青岛百合2n=2x=24=8m(4SAT)+2sm(2SAT)+14t;山丹2n=2x=24=2m(2SAT)+6sm(2SAT)+4st(4SAT)+12t;岷江百合2n=2x=24=2m(2SAT)+2sm+6st+14t。核型不对称系数分别是81.68%、76.09%、80.34%和82.26%。其中,南川百合和青岛百合为国内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百合 染色体 核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蜡梅几丁质酶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 被引量:9
9
作者 谢树章 秦平伟 +3 位作者 张迷 胡雨晴 李名扬 眭顺照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6-41,共6页
在构建好蜡梅花cDNA文库并进行EST分析基础上,通过随机克隆测序,得到1个蜡梅几丁质酶的cDNA基因,命名为Cpchia(GenBank登录号:FJ749130)。CpchiacDNA全长为1184bp,开放阅读框为954bp,编码317个氨基酸,其结构包括信号肽、几丁质结合域、... 在构建好蜡梅花cDNA文库并进行EST分析基础上,通过随机克隆测序,得到1个蜡梅几丁质酶的cDNA基因,命名为Cpchia(GenBank登录号:FJ749130)。CpchiacDNA全长为1184bp,开放阅读框为954bp,编码317个氨基酸,其结构包括信号肽、几丁质结合域、可变交联区、催化区,无C端延伸区,为ClassⅠb型胞外几丁质酶,属于几丁质酶第19家族。将Cpchia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在大肠杆菌BL2l细胞中以包涵体形式表达融合蛋白,利用透析法获得复性蛋白,其几丁质酶活性经DNS法检测达到200U.mL-1。酶活性和稳定性分析表明,试验条件下,pH7.0有利于酶的稳定和活性发挥,40℃活性最高,在0℃低温下也有较高活性。上述结果说明,分离的Cpchia基因编码蛋白具有几丁质酶活性,而且可能与蜡梅花的抗寒性形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丁质酶 克隆 原核表达 蜡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个蜡梅nsLTP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其在烟草中的瞬时表达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马婧 刘群 +2 位作者 王晓斌 眭顺照 李名扬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01-608,共8页
利用hiTAIL-PCR法得到了2个蜡梅(Chimonanthus praecox)非特异性脂转移蛋白(non-specific lipid transfer protein)基因家族成员CpLTP3和CpLTP4翻译起始位点上游启动子序列,长度分别为1298bp和838bp。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2个序列均存在... 利用hiTAIL-PCR法得到了2个蜡梅(Chimonanthus praecox)非特异性脂转移蛋白(non-specific lipid transfer protein)基因家族成员CpLTP3和CpLTP4翻译起始位点上游启动子序列,长度分别为1298bp和838bp。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2个序列均存在启动子的基本元件TATA-box和CAAT-box及多个与植物非生物胁迫相关的响应元件。在烟草叶片中的瞬时表达结果表明这两个启动子序列均具备驱动报告基因GUS表达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梅 非特异性脂转移蛋白 启动子 hiTAIL-PCR 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平柚葡萄糖基转移酶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被引量:6
11
作者 马鑫 王斌 +2 位作者 胡雨晴 李名扬 眭顺照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3-67,共5页
基于GenBank公布的葡萄糖基转移酶(LGT)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并合成特异性引物,以梁平柚成年树幼叶总RNA为模板,通过RT-PCR方法扩增葡萄糖基转移酶基因,将该基因片段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上,构建了该基因的融合表达载体pET28a-... 基于GenBank公布的葡萄糖基转移酶(LGT)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并合成特异性引物,以梁平柚成年树幼叶总RNA为模板,通过RT-PCR方法扩增葡萄糖基转移酶基因,将该基因片段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上,构建了该基因的融合表达载体pET28a-CmLGT,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中.经1.0mmol/LIPTG诱导表达获得大小约为62Kd的目的融合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基转移酶 CmLGT基因 克隆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叶草Rubisco活化酶基因SsRCA的分子特征及其表达模式 被引量:5
12
作者 祝钦泷 谢先荣 +1 位作者 眭顺照 李名扬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97-1104,共8页
为研究观赏植物彩叶草的光合特性,根据Rubisco活化酶(RCA)的保守区域简并扩增获得的保守片段,采用RACE方法,克隆了RCA全长cDNA,命名为SsRCA(GenBank登录号FJ787730)。SsRCAcDNA全长1 548bp,包含1个1 311bp的ORF框,编码436个氨基酸的前... 为研究观赏植物彩叶草的光合特性,根据Rubisco活化酶(RCA)的保守区域简并扩增获得的保守片段,采用RACE方法,克隆了RCA全长cDNA,命名为SsRCA(GenBank登录号FJ787730)。SsRCAcDNA全长1 548bp,包含1个1 311bp的ORF框,编码436个氨基酸的前体蛋白。其5-′UTR区含有1个终止子TAA,3-′UTR区具有2个mRNA非稳定性相关的DST-like元件和推测的加尾信号AATAAA。SsRCA蛋白具有定位于叶绿体的N端转运肽,具有2个保守的ATP-binding结构域、1个sensor 2基序和多个磷酸化位点。多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表明,SsRCA与其他植物的RCA蛋白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属于RCA的β亚基。表达分析表明,SsRCA基因在含有绿色组织的茎、叶和萼片表达。在9 h黑暗和15 h光照的光周期处理中,正午时表达量最高,午夜时表达量最低,具有明显的光诱导表达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叶草 RUBISCO活化酶 分子特征 表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江百合SRAP-PCR体系优化及引物筛选 被引量:4
13
作者 智丽 滕中华 +2 位作者 李先源 眭顺照 李名扬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2-38,共7页
利用正交设计和单因素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从模板DNA,引物,dNTPs,Taq DNA聚合酶,Mg2+等5因素4水平来优化通江百合SRAP-PCR反应体系,优化后的反应体系为Mg2+2.5mmol/L,Taq DNA聚合酶0.25U,dNTPs 0.25μmol/L,引物0.25μmol/L,模板DNA 50ng... 利用正交设计和单因素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从模板DNA,引物,dNTPs,Taq DNA聚合酶,Mg2+等5因素4水平来优化通江百合SRAP-PCR反应体系,优化后的反应体系为Mg2+2.5mmol/L,Taq DNA聚合酶0.25U,dNTPs 0.25μmol/L,引物0.25μmol/L,模板DNA 50ng,总体积为25μL.依据优化后的体系从144对引物中筛选出扩增条带清晰,多态性丰富的引物组合24对,体系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后的体系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江百合 体系优化 SR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罗兰花瓣类黄酮化合物提取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小艾 邓群仙 +1 位作者 李名扬 左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6期3551-3553,共3页
[目的]研究紫罗兰花瓣类黄酮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颜色反应法和紫外-可见光谱法分析紫罗兰白色品种"艾达("Aida)、红色品种"弗朗西丝克("Francesco)的花瓣色素,并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2种颜色... [目的]研究紫罗兰花瓣类黄酮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颜色反应法和紫外-可见光谱法分析紫罗兰白色品种"艾达("Aida)、红色品种"弗朗西丝克("Francesco)的花瓣色素,并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2种颜色紫罗兰花瓣类黄酮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白色紫罗兰类黄酮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以95%乙醇+5%盐酸为溶剂,料液比1∶40,提取时间3 h,提取温度65℃;红色紫罗兰类黄酮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以丙酮为溶剂,料液比1∶40,提取时间3 h,提取温度55℃。[结论]该研究为紫罗兰色素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罗兰 类黄酮化合物 色素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籽刺梨杂交起源:来自分子数据的证据 被引量:14
15
作者 邓亨宁 高信芬 +1 位作者 李先源 周洪英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17,共8页
为追溯无籽刺梨(Rosa×sterilis S.D.Shi)的物种起源,以该种及同域分布的蔷薇属(Rosa Linn.)14种、2变种和2变型为实验材料,并以小叶金露梅(Potentilla parvifolia Fisch.)为外类群,选取5个叶绿体基因片段(psb Atrn H、trn L-trn F... 为追溯无籽刺梨(Rosa×sterilis S.D.Shi)的物种起源,以该种及同域分布的蔷薇属(Rosa Linn.)14种、2变种和2变型为实验材料,并以小叶金露梅(Potentilla parvifolia Fisch.)为外类群,选取5个叶绿体基因片段(psb Atrn H、trn L-trn F、trn K-mat K、psb I-psb K和rpo C1)及2个核基因片段(ITS和GAPDH)进行扩增和测序,并据此利用贝叶斯分析(BI)和最大似然法(ML)进行系统发育重建。结果显示:5个叶绿体基因片段联合组成1个全长3 365bp的数据集,在据此构建的BI系统树中,无籽刺梨与长尖叶蔷薇(R.longicuspis Bertol.)聚在一起,后检验率(PP)为0.96、靴带支持率(LB)为81%。43条ITS序列组成1个全长617 bp的数据集,在据此构建的BI系统树中,无籽刺梨的4个单倍型与缫丝花(R.roxburghii Tratt.)、白花刺梨(R.roxburghii f.candida S.D.Shi)和无刺刺梨(R.roxburghii f.inermis S.D.Shi)构成分支a,PP值为1.00、LB值为98%;无籽刺梨的另外3个单倍型与软条七蔷薇(R.henryi Bouleng.)及长尖叶蔷薇的2个单倍型共同构成分支b,PP值为0.93、LB值为85%。63条GAPDH基因序列组成1个全长883 bp的数据集,在据此构建的BI系统树中,无籽刺梨单倍型H2与长尖叶蔷薇的2个单倍型聚为分支A,PP值为1.00、LB值为99%;无籽刺梨单倍型H1和H3与缫丝花、白花刺梨和无刺刺梨聚为分支B,PP值为1.00、LB值为100%;无籽刺梨单倍型H4单独聚为一支。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无籽刺梨起源于长尖叶蔷薇与缫丝花的天然杂交,长尖叶蔷薇和缫丝花分别为其母本和父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籽刺梨 物种形成 核基因 叶绿体基因 杂交亲本 系统发育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蜡梅异戊烯基焦磷酸异构酶基因CpIPI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瑞 张杰 +1 位作者 马婧 李名扬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5-41,共7页
从蜡梅花cDNA文库中克隆得到1个蜡梅异戊烯基焦磷酸异构酶基因,命名为CpIPI.CpIPI基因的cDNA全长为1 297bp,其中最大ORF框长为879bp,编码292个氨基酸残基.CpIPI蛋白质的相对分子量为33.4kDa,理论等电点为6.86.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蜡梅Cp... 从蜡梅花cDNA文库中克隆得到1个蜡梅异戊烯基焦磷酸异构酶基因,命名为CpIPI.CpIPI基因的cDNA全长为1 297bp,其中最大ORF框长为879bp,编码292个氨基酸残基.CpIPI蛋白质的相对分子量为33.4kDa,理论等电点为6.86.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蜡梅CpIPI蛋白属于典型的IPI蛋白,CpIPI基因是调控蜡梅萜类物质合成的关键基因.荧光定量分析结果表明,CpIPI基因在蜡梅的根中不表达,但是在茎、叶和花中都有表达,且在外瓣中的表达量最高.CpIPI基因在蜡梅不同花期的表达量具有不规律差异性.由此推测,蜡梅CpIPI基因可能参与与花器官形成发育相关的萜类物质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梅 异戊烯基焦磷酸异构酶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景观生态学探讨山地公园植物群落景观格局的优化 被引量:5
17
作者 周顺丽 周建华 夏磊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7228-7229,7235,共3页
山地公园的景观格局因其独特的地形环境及植物群落与其他公园生态系统的差距巨大。笔者在分析了影响山地公园植物群落格局的因素之后,借助景观生态学原理找出优化山地公园植物群落景观格局的方法,旨在通过遵循地形和自然生境,合理配植... 山地公园的景观格局因其独特的地形环境及植物群落与其他公园生态系统的差距巨大。笔者在分析了影响山地公园植物群落格局的因素之后,借助景观生态学原理找出优化山地公园植物群落景观格局的方法,旨在通过遵循地形和自然生境,合理配植植物群落,营造和谐的植物群落空间结构,最终达到增强植物群落视觉效果,优化山地公园植物群落景观格局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公园 植物群落 景观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蜡梅热激蛋白基因CpHSP70-1的克隆、亚细胞定位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阮文进 门维婷 +2 位作者 马婧 眭顺照 李名扬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3-52,共10页
在已构建的蜡梅花转录组数据库EST序列分析的基础上,采用RACE技术克隆获得蜡梅热激蛋白HSP70的cDNA序列,命名为CpHSP70-1(GenBank登录号:KR071130).该序列全长2 520bp,包括1 962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653个氨基酸蛋白序列,含有3个HSP7... 在已构建的蜡梅花转录组数据库EST序列分析的基础上,采用RACE技术克隆获得蜡梅热激蛋白HSP70的cDNA序列,命名为CpHSP70-1(GenBank登录号:KR071130).该序列全长2 520bp,包括1 962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653个氨基酸蛋白序列,含有3个HSP70家族典型基序.CpHSP70-1蛋白与其他真核生物的HSP70蛋白具有较高的同源性,聚类分析显示其属于定位于细胞核/细胞质的蛋白.亚细胞定位结果支持该蛋白分布于细胞核的预测.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CpHSP70-1基因的表达特性进行分析,其在各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中在成熟叶片中表达量最高;在不同花发育阶段呈现持续稳定的表达模式;该基因在低温和高温诱导下表达量提高,而且对高温的响应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梅 热激蛋白70 RACE 亚细胞定位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蜡梅α-半乳糖苷酶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晶晶 刘亚娟 +2 位作者 秦琴 眭顺照 李名扬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5-32,共8页
从蜡梅中克隆α-半乳糖苷酶基因,通过对其酶学性质及基因表达分析,为研究蜡梅的低温适应的分子机理提供参考.通过PCR扩增获得α-半乳糖苷酶基金(CpGAL),构建了该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ET28a-CpGAL并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并... 从蜡梅中克隆α-半乳糖苷酶基因,通过对其酶学性质及基因表达分析,为研究蜡梅的低温适应的分子机理提供参考.通过PCR扩增获得α-半乳糖苷酶基金(CpGAL),构建了该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ET28a-CpGAL并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并分离纯化得到融合蛋白.利用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pGAL基因在腊梅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梅 Α-半乳糖苷酶 克隆 原核表达 荧光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蜡梅CpEXP1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活性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马婧 李政 +3 位作者 陈信立 张升艳 眭顺照 李名扬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1-72,共12页
【目的】细胞扩展蛋白(EXP)作为植物细胞壁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种子萌发、营养器官发育、果实成熟、器官脱落、植物抗逆等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多个环节。通过研究蜡梅细胞扩展蛋白基因CpEXP1启动子活性功能,为研究CpEXP1基因在蜡梅生... 【目的】细胞扩展蛋白(EXP)作为植物细胞壁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种子萌发、营养器官发育、果实成熟、器官脱落、植物抗逆等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多个环节。通过研究蜡梅细胞扩展蛋白基因CpEXP1启动子活性功能,为研究CpEXP1基因在蜡梅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功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蜡梅‘磬口素心’为材料,通过hi-TAIL PCR法从蜡梅基因组DNA中克隆CpEXP1基因上游调控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CpEXP1基因启动子序列中潜在的顺式调控元件。构建该基因与GUS报告基因融合的植物表达载体,利用农杆菌介导的叶盘法在烟草叶片中进行启动子活性的瞬时表达研究,并进一步利用花序侵染法在拟南芥中进行稳定表达,利用GUS组织化学染色和GUS报告基因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分析CpEXP1基因启动子的活性。【结果】获得了长度为2 485 bp的蜡梅细胞扩展蛋白基因CpEXP1上游调控序列(GenBank Accession:MG452931),序列分析表明该启动子中除含有核心元件TATA-box和CAAT-box外,还包含多个与植物非生物胁迫及组织特异表达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在烟草中的瞬时表达分析表明该启动子具备驱动报告基因GUS表达的功能。进一步对转基因拟南芥植株的GUS组织化学染色和GUS基因表达分析结果显示,CpEXP1基因启动子在转基因拟南芥种子萌发初期活性较强,在子叶以及幼苗真叶中未检测到GUS活性;在花和根中活性较弱;在成熟叶片中可以检测到GUS活性,特别是在衰老叶片叶柄脱落区表达强烈。此外,该启动子在幼果中具有较强活性,随后启动活性逐渐下降,成熟果荚中仅在果柄脱落处能够检测到GUS活性。同时,转基因拟南芥植株中的CpEXP1基因启动子活性受高温(42℃)、低温(4℃)和水杨酸(SA)诱导,特别是对低温胁迫响应强烈,在4℃低温处理后,转基因拟南芥叶片中GUS基因的表达量是处理前的的8.7倍。【结论】CpEXP1基因启动子在转基因拟南芥不同发育阶段、不同器官中的活性具有明显差异,推测该启动子可能在种子发芽、叶片脱落以及果实脱落中发挥作用,同时CpEXP1基因启动子活性可被不同非生物胁迫诱导,可能参与植物抵御非生物胁迫的调控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梅 CpEXP 1 启动子 GUS基因 非生物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