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植物蛋白酶抑制剂抗虫基因工程研究现状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5
- 1
-
-
作者
曹鑫
孙文婷
邹世慧
胡雨晴
陈雪
眭顺照
-
机构
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重庆市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方山地园艺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南方农业》
2011年第5期4-10,共7页
-
文摘
植物蛋白酶抑制剂基因作为一种抗虫基因,具有广泛的抗虫谱,并且与其他抗虫基因相比具有很大的优势。文章基于蛋白酶抑制剂的研究现状,分析蛋白酶抑制剂抗虫基因工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
关键词
植物蛋白酶抑制剂
抗虫性
基因工程
-
分类号
S43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Q78
[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
-
题名蜡梅花蕾脱落力、扩张蛋白活性与离层形成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 2
-
-
作者
李政
马婧
眭顺照
李名扬
-
机构
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
-
出处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9-113,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070622、30872063)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XDJK2009A004)
-
文摘
为明确蜡梅花蕾脱落过程中脱落力、扩张蛋白活性以及离层发育的关系,同时研究保鲜剂对蜡梅切花的影响,采用查狄伦测力计以及蛋白体外重组法对瓶插蜡梅花梗脱落力和蛋白活性进行研究,同时采用石蜡切片法对瓶插蜡梅中蕾期花梗离层的形成进行观察。结果表明:1)脱落力与落蕾量呈负相关,当脱落力小于2.0 N时落蕾量显著增加;2)在瓶插前期,扩张蛋白活性稳定在相对较低的水平,到了后期活性迅速增强,此时脱落力显著下降,离区细胞严重解体并导致离区断裂;3)和对照相比,3种保鲜剂组合对蜡梅切花无显著影响。脱落力、扩张蛋白活性与离层发育关系密切,脱落力可以作为蜡梅花蕾脱落过程中离层发育阶段的划分依据,扩张蛋白主要在蜡梅花蕾离层发育后期起作用;3种保鲜剂组合对蜡梅切花作用不明显。
-
关键词
蜡梅
脱落力
扩张蛋白
离层
-
Keywords
wintersweet
break strength
expansion protein
abscission layer
-
分类号
S685.99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
-
题名不同预处理液对蜡梅切花保鲜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7
- 3
-
-
作者
何婧
李刚
夏磊
眭顺照
陈晓林
-
机构
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重庆市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重庆金土地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
出处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174-176,共3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872063)
科技部技术人员服务企业行动项目(2009GJF10034)
-
文摘
通过对瓶插植株瓶鲜重变化、瓶插寿命、开花率和萎蔫脱落率等综合指标的测定,分析不同预处理液对蜡梅采后衰老的生理效应。结果表明:7mg/L6-BA+200mg/L8-HQS+200mg/LSUC处理具有最佳的处理效果,对延缓蜡梅采后的衰老有明显效果。
-
关键词
蜡梅切花
保鲜剂
采后衰老
-
Keywords
cut wintersweet twigs
antistaling agent
senescence
-
分类号
S
[农业科学]
-
-
题名川滇石榴品种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的AFLP分析
被引量:18
- 4
-
-
作者
赵丽华
李名扬
王先磊
-
机构
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重庆市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西昌学院农业科学学院
-
出处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68-173,共6页
-
基金
四川省教育厅科研基金(08zc014)
西昌学院课题(YJSA0615)
-
文摘
石榴(Punica granatum)为石榴科(Punicaceae)石榴属(Punica)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原产伊朗、阿富汗等中亚一带,从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将涂林安石榴引入我国,石榴作为水果和观赏树木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经长期天然杂交和基因突变,以及采用实生、分株、嫁接等多种繁殖方法,产生了复杂而多样的品种和类型,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石榴品种资源200多个,遍及南北各地20多个省区,形成了山东枣庄。
-
关键词
石榴
AFLP
遗传多样性
亲缘关系
四川
云南
-
Keywords
pomegranate(Punica granatum)
AFLP
genetic diversity
genetic relationship
Sichuan
Yunnan
-
分类号
S718.46
[农业科学—林学]
S718.49
[农业科学—林学]
-
-
题名蜡梅几丁质酶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
被引量:9
- 5
-
-
作者
谢树章
秦平伟
张迷
胡雨晴
李名扬
眭顺照
-
机构
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重庆市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
出处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6-41,共6页
-
基金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CSTC
+1 种基金
(2006BB1336)
西南大学基金项目(SWUB2006040)
-
文摘
在构建好蜡梅花cDNA文库并进行EST分析基础上,通过随机克隆测序,得到1个蜡梅几丁质酶的cDNA基因,命名为Cpchia(GenBank登录号:FJ749130)。CpchiacDNA全长为1184bp,开放阅读框为954bp,编码317个氨基酸,其结构包括信号肽、几丁质结合域、可变交联区、催化区,无C端延伸区,为ClassⅠb型胞外几丁质酶,属于几丁质酶第19家族。将Cpchia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在大肠杆菌BL2l细胞中以包涵体形式表达融合蛋白,利用透析法获得复性蛋白,其几丁质酶活性经DNS法检测达到200U.mL-1。酶活性和稳定性分析表明,试验条件下,pH7.0有利于酶的稳定和活性发挥,40℃活性最高,在0℃低温下也有较高活性。上述结果说明,分离的Cpchia基因编码蛋白具有几丁质酶活性,而且可能与蜡梅花的抗寒性形成有关。
-
关键词
几丁质酶
克隆
原核表达
蜡梅
-
Keywords
chitinase
cloning
prokaryotic expression
Chimonanthus praecox
-
分类号
S718.46
[农业科学—林学]
Q943.2
[生物学—植物学]
-
-
题名紫罗兰花瓣类黄酮化合物提取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1
- 6
-
-
作者
张小艾
邓群仙
李名扬
左静
-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重庆市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6期3551-3553,共3页
-
基金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STC
2006BB1336)
重庆市教委应用基础研究项目(KJ060308)
-
文摘
[目的]研究紫罗兰花瓣类黄酮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颜色反应法和紫外-可见光谱法分析紫罗兰白色品种"艾达("Aida)、红色品种"弗朗西丝克("Francesco)的花瓣色素,并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2种颜色紫罗兰花瓣类黄酮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白色紫罗兰类黄酮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以95%乙醇+5%盐酸为溶剂,料液比1∶40,提取时间3 h,提取温度65℃;红色紫罗兰类黄酮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以丙酮为溶剂,料液比1∶40,提取时间3 h,提取温度55℃。[结论]该研究为紫罗兰色素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
关键词
紫罗兰
类黄酮化合物
色素
提取
-
Keywords
Matthiola incana(L.)R.Br.
Flavonoid compound
Pigment
Extraction
-
分类号
S681.2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
-
题名从景观生态学探讨山地公园植物群落景观格局的优化
被引量:5
- 7
-
-
作者
周顺丽
周建华
夏磊
-
机构
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
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重庆市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7228-7229,7235,共3页
-
文摘
山地公园的景观格局因其独特的地形环境及植物群落与其他公园生态系统的差距巨大。笔者在分析了影响山地公园植物群落格局的因素之后,借助景观生态学原理找出优化山地公园植物群落景观格局的方法,旨在通过遵循地形和自然生境,合理配植植物群落,营造和谐的植物群落空间结构,最终达到增强植物群落视觉效果,优化山地公园植物群落景观格局的目的。
-
关键词
山地公园
植物群落
景观格局
-
Keywords
Mountain park
Phytocommunity
Landscape pattern
-
分类号
TU986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
-
题名蜡梅CpEXP1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活性分析
被引量:2
- 8
-
-
作者
马婧
李政
陈信立
张升艳
眭顺照
李名扬
-
机构
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
-
出处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1-72,共12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500573
31370698)。
-
文摘
【目的】细胞扩展蛋白(EXP)作为植物细胞壁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种子萌发、营养器官发育、果实成熟、器官脱落、植物抗逆等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多个环节。通过研究蜡梅细胞扩展蛋白基因CpEXP1启动子活性功能,为研究CpEXP1基因在蜡梅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功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蜡梅‘磬口素心’为材料,通过hi-TAIL PCR法从蜡梅基因组DNA中克隆CpEXP1基因上游调控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CpEXP1基因启动子序列中潜在的顺式调控元件。构建该基因与GUS报告基因融合的植物表达载体,利用农杆菌介导的叶盘法在烟草叶片中进行启动子活性的瞬时表达研究,并进一步利用花序侵染法在拟南芥中进行稳定表达,利用GUS组织化学染色和GUS报告基因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分析CpEXP1基因启动子的活性。【结果】获得了长度为2 485 bp的蜡梅细胞扩展蛋白基因CpEXP1上游调控序列(GenBank Accession:MG452931),序列分析表明该启动子中除含有核心元件TATA-box和CAAT-box外,还包含多个与植物非生物胁迫及组织特异表达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在烟草中的瞬时表达分析表明该启动子具备驱动报告基因GUS表达的功能。进一步对转基因拟南芥植株的GUS组织化学染色和GUS基因表达分析结果显示,CpEXP1基因启动子在转基因拟南芥种子萌发初期活性较强,在子叶以及幼苗真叶中未检测到GUS活性;在花和根中活性较弱;在成熟叶片中可以检测到GUS活性,特别是在衰老叶片叶柄脱落区表达强烈。此外,该启动子在幼果中具有较强活性,随后启动活性逐渐下降,成熟果荚中仅在果柄脱落处能够检测到GUS活性。同时,转基因拟南芥植株中的CpEXP1基因启动子活性受高温(42℃)、低温(4℃)和水杨酸(SA)诱导,特别是对低温胁迫响应强烈,在4℃低温处理后,转基因拟南芥叶片中GUS基因的表达量是处理前的的8.7倍。【结论】CpEXP1基因启动子在转基因拟南芥不同发育阶段、不同器官中的活性具有明显差异,推测该启动子可能在种子发芽、叶片脱落以及果实脱落中发挥作用,同时CpEXP1基因启动子活性可被不同非生物胁迫诱导,可能参与植物抵御非生物胁迫的调控途径。
-
关键词
蜡梅
CpEXP
1
启动子
GUS基因
非生物胁迫
-
Keywords
Chimonanthus praecox
CpEXP 1 gene
promoter
GUS gene
abiotic stress
-
分类号
S718.46
[农业科学—林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