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重庆野生土荆芥〔Dysphania ambrosioides(Linn.)Mosyakin et Clemants〕果期的果实、叶片、细枝、主茎、根系精油成分进行了鉴定和分析。结果表明:重庆野生土荆芥不同部位精油得率差异明显,果实、叶片的精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重庆野生土荆芥〔Dysphania ambrosioides(Linn.)Mosyakin et Clemants〕果期的果实、叶片、细枝、主茎、根系精油成分进行了鉴定和分析。结果表明:重庆野生土荆芥不同部位精油得率差异明显,果实、叶片的精油含量明显高于细枝、主茎、根系。全株共鉴定出62种成分,果实、叶片、细枝、主茎、根系分别鉴定出24、17、35、31和14种成分,均以单萜烯类成分为主。果实、叶片、细枝中共有成分有13种,其中,α-松油烯、4-蒈烯、对伞花烃含量均较高。主茎和根系精油中成分含量整体均较低,主茎精油中仅α-松油烯和正二十烷的含量高于20 mg·kg^(-1);根系精油中仅棕榈酸、正二十一烷、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连三甲苯、正二十烷的含量高于2 mg·kg^(-1),棕榈酸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含量在根系中最高。果实、细枝、主茎、根系中特有成分分别有3、9、11、5种,α-松油烯、驱蛔素仅在果实、叶片、细枝、主茎精油中有检出,对伞花烃仅在果实、叶片、细枝精油中有检出。乙酸香叶酯、植物醇、香叶基香叶醇、α-蒎烯均首次从土荆芥中检出。综上所述,重庆野生土荆芥不同部位精油主要成分组成和含量均存在差异,果实、叶片是精油的主要贮存部位,α-松油烯、4-蒈烯、对伞花烃为主要成分,土荆芥可能通过根系分泌棕榈酸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等成分达到入侵目的。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