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历史旅游地理研究回顾与展望——基于CNKI近40年文献计量分析
1
作者 刘玉芳 马强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9-67,共9页
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更需要叩古问今、融汇创新。文章分析近40年来现代旅游研究关于中国历史旅游地理研究情况,尝试构建历史旅游地理的概念框架和研究重点。分析发现我国历史旅游地理研究总体呈螺旋式上升态势,体现出多学科交叉融合特点,... 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更需要叩古问今、融汇创新。文章分析近40年来现代旅游研究关于中国历史旅游地理研究情况,尝试构建历史旅游地理的概念框架和研究重点。分析发现我国历史旅游地理研究总体呈螺旋式上升态势,体现出多学科交叉融合特点,研究内容主要关注历史时期的旅游资源观及其利用、旅游者及其行为、旅游服务与设施、旅游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四大方面。基于学科和现实发展需求提出研究展望,包括历史时期的旅游地理发展的文化脉络和要素、旅游地理发展的基本格局和重要区域与文化廊道格局、历史当代联姻下的旅游地理要素-结构-功能的当代价值表现、旅游地理要素活化利用的典型模式和运营机制及借鉴。从基础研究和核心研究两个方面构建历史旅游地理交叉融合研究建议框架,一起对未来旅游业发展起到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史 旅游文化 历史游记 历史旅游地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在热带:环境史视角下海南岛椰子饮食研究
2
作者 石令奇 《美食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共8页
椰子在海南饮食文化中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在热带海岛生态、地域文化等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椰子饮食于两汉、六朝时期萌芽,唐宋、明清时期开始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态势,民国以来日渐繁盛,形成椰子食品加工、椰子菜肴烹制两大发展路径。... 椰子在海南饮食文化中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在热带海岛生态、地域文化等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椰子饮食于两汉、六朝时期萌芽,唐宋、明清时期开始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态势,民国以来日渐繁盛,形成椰子食品加工、椰子菜肴烹制两大发展路径。纵观历史,海南人与热带海岛的生态环境相适应,以椰为食,使得椰子“福泽民食”之特点得以彰显。人们以饮食为基本出发点,进一步将椰子与其衣、住、行等社会生活的各方面联系在一起,体现出“人椰共生”的特征。由此观之,椰子饮食与区域环境构成一种良性互动关系,这种互动关系可视为海南饮食文化“食在热带”特点的合理诠释。海南岛的椰子饮食个案,或可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深化饮食环境史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史 饮食文化 琼菜 椰子饮食 椰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麓川战役”与云南卫所军功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任柳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5-145,共11页
麓川平缅宣慰司之乱关涉西南边疆的稳定和国家的安危,对西南边疆的政治和明朝国势产生了重大影响。云南卫所职役在麓川战役中系本省参战,肩负着护国捍边的重任,其获功依据主要为阵亡功、奇功和头功。“冲入敌阵”“深入敌境”的奇功以... 麓川平缅宣慰司之乱关涉西南边疆的稳定和国家的安危,对西南边疆的政治和明朝国势产生了重大影响。云南卫所职役在麓川战役中系本省参战,肩负着护国捍边的重任,其获功依据主要为阵亡功、奇功和头功。“冲入敌阵”“深入敌境”的奇功以及“当先破敌”“出哨杀敌”的头功,均需莫大的勇气,尤其是内陆移入云南的职役群体,面对麓川地区复杂的环境和边境危机,军功升赏的激励机制可以增加职役群体的战斗力,更有利于麓川叛乱的平定。军功授予依参战地点环境的险恶程度、战阵的难易情况区别升赏,是为明朝廷“以靖边境”“护国捍边”的实际举措。由于麓川战役持续时间长,大小战役众多,过程复杂,嘉靖、万历年间,明廷对麓川战役获功者子孙应袭、应革功次作清理时,规定:奇功、头功袭职仍循旧例,仅对麓川战役中越升职级者和查无头功、奇功字样者减革,折射出西南边疆地区制度、文化与内地的差异,使得中央对其实施不同的治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麓川战役 《武职选簿》 阵亡功 奇功 头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以为城:唐宋时期川渝地区筑城活动与城墙形态考察 被引量:5
4
作者 马剑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50-158,共9页
由唐至宋,在不同阶段,王朝对川渝地区州县治所城市兴筑、维护城墙的政策和态度历有变化:唐代前、中期,不重视城池修筑,多沿用旧城;唐末五代,开始大规模建造、补葺城池;北宋初至南宋中期,除徽宗时较重视西、南边地城池的修筑外,其余时间... 由唐至宋,在不同阶段,王朝对川渝地区州县治所城市兴筑、维护城墙的政策和态度历有变化:唐代前、中期,不重视城池修筑,多沿用旧城;唐末五代,开始大规模建造、补葺城池;北宋初至南宋中期,除徽宗时较重视西、南边地城池的修筑外,其余时间均对城墙修补采取消极态度,任其倾颓,直到宁宗以后才有所改观。对城墙的修筑因时、因事、因地甚至因人而存在差异,以"城墙内的城市"来概括中国古代治所城市的形态特征并不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墙 治所城市 唐宋时期 川渝地区 筑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蜀休闲好赌风考 被引量:4
5
作者 蓝勇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5-57,共3页
巴蜀好游嗜赌,自古风尚相沿。早在《隋书》就记载蜀中士人悠闲聚会喜欢意钱等博戏。清代"湖广填四川"后,大量南北移民入四川,各种博戏入巴蜀,赌戏更是南北兼融。在巴蜀地区来看,清代赌风最盛,当为成都平原一带。古今巴蜀地区... 巴蜀好游嗜赌,自古风尚相沿。早在《隋书》就记载蜀中士人悠闲聚会喜欢意钱等博戏。清代"湖广填四川"后,大量南北移民入四川,各种博戏入巴蜀,赌戏更是南北兼融。在巴蜀地区来看,清代赌风最盛,当为成都平原一带。古今巴蜀地区赌风尤盛,但经济意义上豪赌大博并不明显,民间博戏的休闲娱乐功能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蜀 休闲 好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人源于古羌人”说质疑——兼与彭官章先生等人商榷 被引量:1
6
作者 朱圣钟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4-58,共5页
关于巴人的起源,有学者提出巴人源于古羌人的观点,该文作者针对此观点的相关论据,从巴人始祖太皞伏羲氏、板楯蛮与羌人、廪君蛮与羌人、父子连名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证,认为巴人源于古羌人的观点难以成立。
关键词 巴人 羌人 太嗥 伏羲 板椐蛮 廪君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地六畜驯养溯源——基于巴地动物考古材料的探索 被引量:2
7
作者 朱圣钟 《农业考古》 2018年第4期34-41,共8页
本文依据近年来巴地出土的动物考古材料,对巴地马、牛、羊、猪(豕)、狗(犬)、鸡等六畜喂养起源问题进行了讨论。研究表明:巴地六畜都是由当地相应野生动物物种驯化而来的;马的喂养最早可上溯到夏商周时期,牛、羊、猪(豕)、狗(犬)、鸡喂... 本文依据近年来巴地出土的动物考古材料,对巴地马、牛、羊、猪(豕)、狗(犬)、鸡等六畜喂养起源问题进行了讨论。研究表明:巴地六畜都是由当地相应野生动物物种驯化而来的;马的喂养最早可上溯到夏商周时期,牛、羊、猪(豕)、狗(犬)、鸡喂养起始时间大致在新石器时代,从而将巴地六畜喂养始源时间提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地 六畜 家畜喂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