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华沙鳅含肉率及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普炯 贾砾 +5 位作者 苏胜齐 王珂 杨超 牛江波 向繁国 姚维志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2-48,共7页
采用常规的生化分析方法测定了90尾中华沙鳅((Botia superciliaris)肌肉的主要营养成分,并对其营养价值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中华沙鳅含肉率平均为51.75%.肌肉中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灰分百分比分别为78.14%,18.24%,1.92%,1.38%(质... 采用常规的生化分析方法测定了90尾中华沙鳅((Botia superciliaris)肌肉的主要营养成分,并对其营养价值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中华沙鳅含肉率平均为51.75%.肌肉中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灰分百分比分别为78.14%,18.24%,1.92%,1.38%(质量分数,鲜样);肌肉中含有18种氨基酸,总量为74.60%(质量分数,干样),其中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总量是28.88%,占氨基酸总量的38.74%,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符合FAO/WHO标准;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60.36,4种鲜味氨基酸总质量分数为29.89%(干样).肌肉中主要含有14种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的百分比为30.95%,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百分比为41.76%,其中EPA和DHA的总量20.97%.中华沙鳅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保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沙鳅 含肉率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上游宜宾至江津段周丛藻类群落结构及水质评价 被引量:5
2
作者 李斌斌 李锐 +2 位作者 谭巧 吕红健 姚维志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17,共8页
2013年11月至2014年6月,在长江上游宜宾至江津段共采到周丛藻类4门31属82种,硅藻门在种类和数量上均占据优势地位.周丛藻类细胞密度和生物量变幅分别为0.13~13.11×10~5个/cm^2和0.03~7.07 mg/cm^2,总平均值分别为4.23×10~5个/... 2013年11月至2014年6月,在长江上游宜宾至江津段共采到周丛藻类4门31属82种,硅藻门在种类和数量上均占据优势地位.周丛藻类细胞密度和生物量变幅分别为0.13~13.11×10~5个/cm^2和0.03~7.07 mg/cm^2,总平均值分别为4.23×10~5个/cm^2和1.60 mg/cm^2.周丛藻类物种数、细胞密度和生物量均以秋、冬2季最高,夏季最低.从上游到下游,周丛藻类群落结构大体呈现出物种数和多样性指数逐渐减小,而细胞密度和生物量逐渐增加的趋势,水质污染逐渐加重.调查期间周丛藻类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Margalef多样性指数的变幅分别为1.57~4.52,0.14~0.50和2.10~3.96.基于周丛藻类多样性指数、污染指数和污染评价值等的水质评价结果大体一致,即长江上游宜宾至江津段水质为β-中污型,且有向α-中污过渡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上游 周丛藻类 群落结构 水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上游鱼类自然保护区江津段渔民生产生活现状调查 被引量:5
3
作者 姚维志 苏胜齐 +4 位作者 熊波 普炯 贾砾 孙福临 王海波 《渔业信息与战略》 2013年第3期192-198,共7页
2010年5月至2011年8月,课题组对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庆江津段43艘渔船的生产生活情况进行了调查。这些渔船单船年捕捞量平均为1868±62.49kg,单船年捕捞收入平均为50876±1954元;单船年生产支出平均为23... 2010年5月至2011年8月,课题组对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庆江津段43艘渔船的生产生活情况进行了调查。这些渔船单船年捕捞量平均为1868±62.49kg,单船年捕捞收入平均为50876±1954元;单船年生产支出平均为23872±2478元,单船年捕捞收益平均为23872±2478元,人均6586元。调查表明,捕捞生产对保护区具有明显的不利影响,而其主要目的仅是维持不足1万人的生计;靠禁渔期补助来补偿渔民的效果不容乐观;转产转业是渔民从保护区退出的最佳选择;保护区渔民的退出应该统一实施;渔民期望的转产转业补偿资金为15~27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 自然保护区 渔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鱼类放生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被引量:6
4
作者 扎西拉姆 吕红健 +4 位作者 张弛 周建设 潘英子 陈美群 姚维志 《中国水产》 2017年第9期32-35,共4页
受宗教信仰的影响,西藏自古就有放生的习俗。笔者2016年调查显示,目前,西藏地区的藏族人77.9%都有放生经历,其中约57.8%的人在发生时选择鱼类放生。由于人们普遍缺乏科学放生知识,西藏部分天然水域出现外来鱼种入侵的现象,致使部分土著... 受宗教信仰的影响,西藏自古就有放生的习俗。笔者2016年调查显示,目前,西藏地区的藏族人77.9%都有放生经历,其中约57.8%的人在发生时选择鱼类放生。由于人们普遍缺乏科学放生知识,西藏部分天然水域出现外来鱼种入侵的现象,致使部分土著鱼种野外灭绝。笔者认为,西藏鱼类“放生”以及由此引发的渔业资源环境问题,需引起政府有关部门和相关科研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地区 放生 鱼类 科研工作者 宗教信仰 天然水域 环境问题 渔业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