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研式”教学法在动物生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中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5
1
作者 焦寒伟 周志雄 +7 位作者 顾国靖 李博文 李文杰 赵宇 伍莉 陈吉轩 帅学宏 黄庆洲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18-119,F0004,共3页
动物生理学是我国动物医学和动物科学专业的核心基础理论课程,是研究生理条件下,即正常动物体的机能活动及其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是生物学的重要分支,也是学术型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专业课之一,因此,在本科教学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 动物生理学是我国动物医学和动物科学专业的核心基础理论课程,是研究生理条件下,即正常动物体的机能活动及其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是生物学的重要分支,也是学术型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专业课之一,因此,在本科教学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3]。作为一门核心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全面系统掌握动物机体各个系统、器官和细胞的正常活动过程,尤其是各个细胞和器官之间,相互调控和作用,从而在复杂的外界环境中,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机制。不仅要让学生理解知识点,还要能够学以致用,解决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但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随着信息化和智能化的进一步普及,传统的动物生理学教学模式,很难满足当今高等教育所要求培养的,具有原创性思维和探索型的高素质人才的目标[4-5]。因此,“科研式”教学法在新形势下,针对动物生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显得极其重要,为培养具有创新性思维、勇于探索和富有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提供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型研究生 探索型 动物生理学 基础理论课程 生命活动规律 生理条件 创新性思维 入学考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应激对银鲫生化指标和HSP70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周朝伟 胡续雯 +8 位作者 雷骆 刘晓庆 任胜杰 杨旻珉 曹高祥 陈国梁 邓星星 李岩 李路宽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5-71,共7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热应激对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生化指标及肝脏HSP70 mRNA表达的影响,选取平均体重为(72.8±10.1) g的银鲫,分别在热应激前(25℃,对照组)、热应激后(32℃,0 h、2 h、6 h、10 h)和恢复适温后6 h (25℃,恢复... 本研究旨在探讨热应激对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生化指标及肝脏HSP70 mRNA表达的影响,选取平均体重为(72.8±10.1) g的银鲫,分别在热应激前(25℃,对照组)、热应激后(32℃,0 h、2 h、6 h、10 h)和恢复适温后6 h (25℃,恢复组)的条件下,测定机体血浆乳酸(LD)、血浆葡萄糖(Glu)、肝糖原(Gly)、己糖激酶(HK)、丙酮酸激酶(PK)和肝脏HSP70 m RNA表达量变化。研究表明,实验组乳酸含量从热应激开始至恢复期,差异始终不显著(P>0.05);实验组血浆葡萄糖水平在热应激后0 h、2 h、6 h,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肝糖原水平在热应激0 h时,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余时间点差异不显著(P>0.05);己糖激酶活力在热应激后2 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丙酮酸激酶活力在热应激后6h,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热应激后2h,肝脏中HSP70 m RNA表达量达到最高(P<0.01),恢复至适温后,表达量与应激前无差异(P>0.05)。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究银鲫的高温应激作用机制及调控机理提供参考数据,同时,也为银鲫养殖和育种等生产实践提供相应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鲫 热应激 生化指标 HSP7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培养物对育肥牛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8
3
作者 黄文明 谭林 +3 位作者 王芬 康雷 李晓波 左福元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317-1325,共9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酵母培养物(YC)对育肥牛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根据体重相近的原则,将75头17月龄左右的西门塔尔杂交肉牛随机分为5组,每组15头牛。对照组(C0组)饲喂基础饲粮,不添加YC; 2个试验组分别在试验后期(...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酵母培养物(YC)对育肥牛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根据体重相近的原则,将75头17月龄左右的西门塔尔杂交肉牛随机分为5组,每组15头牛。对照组(C0组)饲喂基础饲粮,不添加YC; 2个试验组分别在试验后期(第61~120天)基础饲粮中添加100(L100组)和150 g/d(L150组) YC,另外2个试验组分别在试验全期(第1~120天)基础饲粮中添加100(W100组)和150 g/d(W150组) YC。预试期14 d,正试期120 d。结果表明:1) W150组肉牛的平均日增重为1.02 kg/d,分别比C0、L150和W100组提高了10.8%、8.5%和12.1%(P<0.05),比L100组提高了7.4%(P>0.05); W150组肉牛的料重比显著低于C0和W100组(P<0.05)。2) L150组肉牛的背膘厚度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W100和W150组肉牛的背膘厚度显著高于C0组(P <0. 05); W100组肉牛的大理石纹等级为2.81,显著高于C0组(P<0.05)。3) L150组背最长肌的滴水损失显著低于C0和W150组(P <0.05),C0组背最长肌的蒸煮损失显著高于L150和W150组(P <0.05)。4) W150组背最长肌的油酸比例显著高于L100组(P<0.05),亚麻酸比例显著低于W100组(P<0.05); C0组背最长肌的二十碳一烯酸比例显著高于L100组(P<0.05)。各组间背最长肌的各氨基酸含量均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试验全期(第1~120天)添加150 g/d YC对提高肉牛生长性能和改善牛肉品质都有促进作用;试验后期(第61~120天)添加150 g/d YC对改善牛肉品质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培养物 育肥牛 生长性能 屠宰性能 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伪结核棒状杆菌毒力因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4
作者 周作勇 李和贤 +1 位作者 杨浩钺 王芝英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115-1119,共5页
人兽共患病原伪结核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pseudotuberculosis)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干酪样淋巴结炎杆菌(Caseous lymphadenitis,CLA)呈全世界流行,极难防制。该病原感染致病的机理与其毒力因子密切相关,本文就伪结核棒状毒力因子研究... 人兽共患病原伪结核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pseudotuberculosis)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干酪样淋巴结炎杆菌(Caseous lymphadenitis,CLA)呈全世界流行,极难防制。该病原感染致病的机理与其毒力因子密切相关,本文就伪结核棒状毒力因子研究情况进行综述,提出进一步鉴定和解析不同毒力因子在该病原感染致病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对深入了解该病原的致病机制和候选疫苗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结核棒状杆菌 毒力因子 磷脂酶D 分枝菌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鲫crh基因的克隆、组织表达谱及其对摄食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周朝伟 雷骆 +11 位作者 邓星星 袁登越 杨旻珉 曹高祥 朱海星 李岩 朱成科 李代金 唐仁军 张桂众 李路宽 郑宗林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9-79,共11页
为研究crh(Corticotropin-releasing hormone)基因对鱼类摄食的调控作用,首次克隆了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crh基因cDNA全长序列。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检测crh基因mRNA在不同组织的表达及餐前、餐后和禁食对其表... 为研究crh(Corticotropin-releasing hormone)基因对鱼类摄食的调控作用,首次克隆了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crh基因cDNA全长序列。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检测crh基因mRNA在不同组织的表达及餐前、餐后和禁食对其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银鲫crh基因的cDNA序列全长为920 bp,其中,5-UTR为53 bp,3-UTR为378 bp,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为489 bp。推导银鲫crh基因的ORF区编码蛋白由162个氨基酸组成,其中,含有11个氨基酸的保守区,24个氨基酸的信号肽,41个氨基酸的成熟肽。氨基酸序列的多重比较分析显示,银鲫crh基因与金鱼(Carassius auratus)的同源性为99%,与鲤(Cyprinus carpio)的同源性为96%。荧光定量PCR表达分析显示,银鲫crh基因在下丘脑中的表达量最高,其次是端脑和心脏。crh基因的表达量在餐前与餐后没有显著变化(P>0.05),在禁食第5天、第7天出现极显著降低(P<0.01),而在复投喂后第9天、第11天出现极显著升高(P<0.01)。以上结果显示,crh基因在银鲫摄食调控方面可能扮演着重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鲫 crh基因 RT-QPCR 基因表达 摄食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草药作为饲料添加剂在养殖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6
作者 苏湲淇 田兰 +5 位作者 徐露 夏瀛 谭娇 刘小东 薛强 龙波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15,共4页
中草药具有来源广、功能多、残留小、抗应激、提高免疫力、抗菌抗病毒等优点,作为一种绿色饲料添加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主要介绍中草药添加剂的特点、生物学功能、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及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 中草药 饲料添加剂 畜禽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鲁氏菌介导的mmu-miR-671-5p的靶基因预测与功能富集性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赵宇 罗艺晨 +8 位作者 顾国靖 李博文 李文杰 周志雄 帅学宏 伍莉 陈吉轩 黄庆洲 焦寒伟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843-2850,共8页
为进行布鲁氏菌介导的mmu-miR-671-5p的靶基因预测,本试验利用布鲁氏菌(Brucella)感染RAW264.7细胞后,分别运用miRanda和TargetScan软件进行差异表达的mmu-miR-671-5p靶基因的预测,预测的靶基因分别有11 953和9 252个,将预测结果取交集... 为进行布鲁氏菌介导的mmu-miR-671-5p的靶基因预测,本试验利用布鲁氏菌(Brucella)感染RAW264.7细胞后,分别运用miRanda和TargetScan软件进行差异表达的mmu-miR-671-5p靶基因的预测,预测的靶基因分别有11 953和9 252个,将预测结果取交集进行韦恩(Venn)分析,重叠部分的靶基因有3 681个;利用GO与KEGG进行功能富集性分析,再利用PicTar软件进一步对mmu-miR-671-5p的靶基因进行预测,将预测结果与Venn分析结果进一步取交集,结果显示,mmu-miR-671-5p的预测靶基因有7个;实时荧光定量PCR分别验证7个预测靶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发现,Tnfrsf1b与Tnip 1基因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降低(P<0.01);在RAW264.7细胞中转染mmu-miR-671-5p inhibitors,分别验证7个预测靶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发现,Tnfrsf1b与Tnip 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对mmu-miR-671-5p与Tnfrsf1b和Tnip1的3′非翻译区(3′UTR)结合靶位点分别进行预测,结果初步表明,mmu-miR-671-5p的靶基因为Tnfrsf1b与Tnip 1,其预测结合靶位点均只有1个,分别位于Tnfrsf1b和Tnip1 3′UTR全长位置的91和305 bp。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揭示mmu-miR-671-5p在布鲁氏菌感染RAW264.7细胞过程中的功能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 RAW264.7细胞 mmu-miR-671-5p 靶基因预测 功能富集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芩汤对新型呼肠孤病毒试验感染雏鸭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刘佳 杨颖 +1 位作者 朱兆荣 刘娟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68-71,I0007,共5页
为探讨芪芩汤对感染新型呼肠孤病毒(NDRV)雏鸭的临床治疗效果,本试验选取75只7日龄健康雏鸭随机分为5组,每组15只。试验分为芪芩汤高、中、低剂量、空白组、模型组。除空白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其余4组雏鸭皮下注射NDRV人工染毒造模,同... 为探讨芪芩汤对感染新型呼肠孤病毒(NDRV)雏鸭的临床治疗效果,本试验选取75只7日龄健康雏鸭随机分为5组,每组15只。试验分为芪芩汤高、中、低剂量、空白组、模型组。除空白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其余4组雏鸭皮下注射NDRV人工染毒造模,同时芪芩汤高、中、低剂量组分别按照剂量为2 g/mL、1 g/mL、0.5 g/mL芪芩汤进行灌喂治疗,连续给药7 d;模型组和空白组不给予任何药物。在给药后第1、4、8天采集雏鸭血清测定IFN-α、IFN-β和IFN-γ含量,并比较各试验组雏鸭的存活率,观察雏鸭临床症状、剖检病变以及H.E.染色切片。结果显示,芪芩汤能有效减轻NDRV感染病鸭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显著提高感染雏鸭的存活率(P<0.05);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雏鸭血清中IFN-α、IFN-γ含量极显著或显著(P<0.01或P<0.05)降低,IFN-β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模型组相比,芪芩汤高、中、低剂量组雏鸭血清中IFN-α、IFN-β、IFN-γ含量极显著或显著(P<0.01或P<0.05)升高。结果表明,芪芩汤对感染新型呼肠孤病毒雏鸭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并能有效减轻新型呼肠孤病毒对雏鸭免疫器官的损伤,提高机体抗病毒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芩汤 新型雏鸭呼肠孤病毒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力士甜高粱饲喂奶牛效果试验 被引量:10
9
作者 高立芳 陈佳 +1 位作者 张健 魏学良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10年第6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饲喂效益 效果试验 奶牛 甜高粱 饲料作物 生物特性 营养含量 抗逆性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畜禽解剖学第二课堂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10
作者 马鲜平 李雅琦 +3 位作者 孙裕光 魏光河 廖启超 易华山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12-113,共2页
第二课堂是以课外实践为主的教学活动的开展,是第一课堂所学理论知识的补充和延伸,能够更加全面地体现学生的自我价值,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教学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教育整体,其形式更加生动活泼,内容也更加丰富多... 第二课堂是以课外实践为主的教学活动的开展,是第一课堂所学理论知识的补充和延伸,能够更加全面地体现学生的自我价值,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教学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教育整体,其形式更加生动活泼,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彩,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创新性思维提供了重要平台,既是课堂教学的延续,也是第一课堂的有力补充[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课堂活动 第一课堂 课外实践 自我价值 创新性思维 课堂教学 教学活动 完整的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力士甜高粱与扁穗牛鞭草饲喂奶牛效果试验 被引量:1
11
作者 高立芳 王琳 +2 位作者 陈佳 张健 魏学良 《草业与畜牧》 2010年第6期9-10,共2页
选择18头中国荷斯坦泌乳奶牛分成3组:对照组、试验1组和试验2组。试验1组和试验2组分别替换对照组50%干草料基础上添加扁穗牛鞭草和大力士甜高粱,结果表明:扁穗牛鞭草和大力士甜高粱均能提高奶牛日产奶量。日产奶量试验1组与试验前相比... 选择18头中国荷斯坦泌乳奶牛分成3组:对照组、试验1组和试验2组。试验1组和试验2组分别替换对照组50%干草料基础上添加扁穗牛鞭草和大力士甜高粱,结果表明:扁穗牛鞭草和大力士甜高粱均能提高奶牛日产奶量。日产奶量试验1组与试验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试验2组与试验前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同时,各组的乳脂率、总乳固体均无差异(P>0.05);试验1组与对照组间的乳蛋白率无差异,试验2组与对照组间、与试验1组间的乳蛋白率均是差异显著(P<0.05);试验2组与对照组间的乳糖差异显著,其他组间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力士甜高粱 扁穗牛鞭草 产奶量 乳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背景下《牧草生产学》理论课程建设初探 被引量:1
12
作者 曾兵 梅郝文 +2 位作者 王宝全 曾兵 蔡恺 《草学》 2020年第S01期29-31,共3页
本文分析了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大数据技术在未来草牧业发展领域的重要性和将大数据引入牧草生产学的必要性,提出"大数据+牧草生产学"理论教学课程建设与改革思路,即在教学内容中融入大数据,并且将大数据技术作为教学手段引入牧... 本文分析了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大数据技术在未来草牧业发展领域的重要性和将大数据引入牧草生产学的必要性,提出"大数据+牧草生产学"理论教学课程建设与改革思路,即在教学内容中融入大数据,并且将大数据技术作为教学手段引入牧草生产学教学。此外,笔者还认为:《牧草生产学》课程教学与大数据的融合在未来将会越来越多,并且会较好推动草牧业人才培养和助推行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背景 《牧草生产学习》 初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离子霉素对猪体外成熟卵母细胞孤雌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蔡元 王金勇 +1 位作者 潘红梅 伍林 《现代畜牧兽医》 2008年第12期12-13,共2页
试验探讨了不同浓度的离子霉素结合6-二甲氨基嘌呤激活猪体外成熟卵母细胞后对其孤雌发育的影响。体外成熟卵母细胞分别用10、15、20、25mol/L的离子霉素处理40min,再用2mmol/L的6-DMAP处理8h,各组的卵裂率分别是:(13.11±6.75)%,(2... 试验探讨了不同浓度的离子霉素结合6-二甲氨基嘌呤激活猪体外成熟卵母细胞后对其孤雌发育的影响。体外成熟卵母细胞分别用10、15、20、25mol/L的离子霉素处理40min,再用2mmol/L的6-DMAP处理8h,各组的卵裂率分别是:(13.11±6.75)%,(22.31±14.18)%,(26.93±24.53)%和(26.72±19.75)%,囊胚率分别是2.26±1.03)%,(2.39±2.41)%,(3.32±3.95)%和(11.76±10.76)%,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用10~25mol/L离子霉素和6-DMAP联合激活猪体外成熟卵母细胞,对其孤雌发育能力有一定影响,但效果不显著;猪卵母细胞采用离子霉素激活的最佳方案是用25mol/L处理40min,再用浓度为2mmol/L的6-DMAP处理8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母细胞 体外成熟 离子霉素 孤雌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排空检测方法的研究及展望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学艳 王立振 +1 位作者 廖中华 刘娟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10-414,共5页
胃排空是衡量消化道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在探讨消化道疾病病因学、药物动力学以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近年来,一系列成熟的检测方法已经被用来测量人体胃排空,包括插管法、实时超声、放射性显像及呼吸试验等,但这... 胃排空是衡量消化道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在探讨消化道疾病病因学、药物动力学以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近年来,一系列成熟的检测方法已经被用来测量人体胃排空,包括插管法、实时超声、放射性显像及呼吸试验等,但这些检测方法在实验动物及动物临床医学的应用还相对较少,正确评估实验动物胃排空能力的技术对于药物药理学、生物利用度和胃肠疾病诊断等的研究非常重要。本文就常用的几个胃排空检测方法做一阐述,希望这些方法能为动物胃排空检测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排空 插管法 实时超声 核素显像 呼吸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慢性呼吸道疾病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苟清碧 《畜禽业》 2006年第7期13-16,共4页
鸡的慢性呼吸道疾病(chronic respiratory disease,CRD)是由鸡毒支原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MG)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性呼吸道病。本文从该病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技术、预防和治疗几个方面就该病的... 鸡的慢性呼吸道疾病(chronic respiratory disease,CRD)是由鸡毒支原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MG)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性呼吸道病。本文从该病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技术、预防和治疗几个方面就该病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慢性呼吸道疾病(CRD) 诊断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对异育银鲫的急性毒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龙月月 郑宗林 +2 位作者 戴炳龙 房佳杨 李冬梅 《水产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6-39,共4页
在水温(22.0±2.0)℃下,用纯度≥99%的分析纯CdCl_2·2.5H_2O配制成镉浓度为15.000~40.040mg·L^(-1)溶液,采用静态毒性试验法研究镉对平均体质量(34±0.2)g的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的急性毒性,观察异育... 在水温(22.0±2.0)℃下,用纯度≥99%的分析纯CdCl_2·2.5H_2O配制成镉浓度为15.000~40.040mg·L^(-1)溶液,采用静态毒性试验法研究镉对平均体质量(34±0.2)g的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的急性毒性,观察异育银鲫染毒后的症状。结果表明:异育银鲫死亡率随镉离子浓度升高和暴露时间延长而增加,具有明显的剂量-时间效应关系;在24h、48h、72h、96h时,镉对异育银鲫的半致死浓度(LC_(50))分别为36.297 mg·L^(-1)、32.263mg·L^(-1)、28.677 mg·L^(-1)和26.510 mg·L^(-1),安全浓度(SC)为2.651 mg·L^(-1)。可见,镉对异育银鲫为低毒物质,异育银鲫对镉有较强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育银鲫 急性毒性 半致死浓度 安全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羊肝内管道联合分色铸型标本的制作 被引量:1
17
作者 廖启超 肖长进 +2 位作者 李雅琦 易华山 马鲜平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3-34,I0001,共3页
在畜禽解剖学的教学过程中,动物标本是最好的、最直观的教具和观察材料。因此,动物解剖标本的制作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一件高水准的标本,可以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 在畜禽解剖学的教学过程中,动物标本是最好的、最直观的教具和观察材料。因此,动物解剖标本的制作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一件高水准的标本,可以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肝内管道的结构错综复杂,传统的学习方式仅仅是通过看书看图片掌握肝内管道的结构,很显然不能够满足学习者对肝内管道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管道 铸型标本 乳胶管 填充剂 畜禽解剖学 肝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糖比伯斯坦杆菌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康霞梅 何深宏 +5 位作者 任绍科 刘威 李小燕 曹立亭 郭建华 程方俊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80-985,共6页
海藻糖比伯斯坦杆菌(Bibersteinia trehalosi)属于巴氏杆菌科比伯斯坦杆菌属,是健康羊上呼吸道(鼻咽)和扁桃体正常菌群的一部分。然而,越来越多研究结果表明,海藻糖比伯斯坦杆菌能够感染反刍动物,引起牛呼吸道疾病(BRD)和羊的肺炎,导致... 海藻糖比伯斯坦杆菌(Bibersteinia trehalosi)属于巴氏杆菌科比伯斯坦杆菌属,是健康羊上呼吸道(鼻咽)和扁桃体正常菌群的一部分。然而,越来越多研究结果表明,海藻糖比伯斯坦杆菌能够感染反刍动物,引起牛呼吸道疾病(BRD)和羊的肺炎,导致其繁殖性能下降,生长发育不良,甚至死亡。目前,海藻糖比伯斯坦杆菌在中国报道较少,为了更好地预防和控制反刍动物呼吸道疾病的发生,需要对海藻糖比伯斯坦杆菌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从病原学、致病机制、致病性、基因组特征、检测方法和治疗措施等方面综述了海藻糖比伯斯坦杆菌的研究进展,并对其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糖比伯斯坦杆菌 基因组特征 致病性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蒲翘散发酵条件的筛选及其产物对肉雏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琼丹 黎敏 +1 位作者 朱兆荣 刘娟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1-75,共5页
为了研究蒲翘散最佳发酵条件及其发酵液对肉雏鸡生长性能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选用枯草芽孢杆菌为发酵菌种,对蒲翘散发酵培养基pH值、温度、接菌量、转速以及发酵时间进行优化,再以该发酵液作为饲料添加剂,研究其对肉雏鸡生长性... 为了研究蒲翘散最佳发酵条件及其发酵液对肉雏鸡生长性能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选用枯草芽孢杆菌为发酵菌种,对蒲翘散发酵培养基pH值、温度、接菌量、转速以及发酵时间进行优化,再以该发酵液作为饲料添加剂,研究其对肉雏鸡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蒲翘散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培养基初始pH值5.2~5.4,温度35℃,接菌量2%,转速210 r/min,发酵时间24 h,发酵后总黄酮含量提高5.17%;与空白组相比,各试验组肉雏鸡平均日增重增加,料重比降低,脾脏和法氏囊指数增加。表明蒲翘散发酵液能提高肉雏鸡生长性能,促进免疫器官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翘散 发酵 枯草芽孢杆菌 肉雏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桂醛抗菌复合保鲜剂涂膜对采后荔枝的保鲜效果 被引量:20
20
作者 杨雅景 韩玉竹 +4 位作者 孟醒 汪毓莹 李恺 徐思琪 杨叶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253-261,共9页
对贮藏期荔枝的主要致腐菌进行科赫氏验证、形态学分析和ITS序列鉴定,优化肉桂醛抗菌复合保鲜剂的配方,探究其在荔枝保鲜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引起荔枝腐烂的主要致腐菌为黑根霉(Rhizopus nigricans),肉桂醛复合保鲜剂可明显抑制荔... 对贮藏期荔枝的主要致腐菌进行科赫氏验证、形态学分析和ITS序列鉴定,优化肉桂醛抗菌复合保鲜剂的配方,探究其在荔枝保鲜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引起荔枝腐烂的主要致腐菌为黑根霉(Rhizopus nigricans),肉桂醛复合保鲜剂可明显抑制荔枝的霉变。复合保鲜剂的组分(壳聚糖、玉米醇溶蛋白、甘油)均可显著减缓荔枝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的下降和质量损失率的上升,延长荔枝的贮藏期;根据综合平衡法从正交试验组合中优选出复合保鲜剂最佳配方,即壳聚糖质量浓度1.2 g/100 mL、玉米醇溶蛋白质量浓度1.6 g/100 mL、甘油质量浓度0.7 g/100 mL、肉桂醛质量浓度750 mg/L。优选配方处理荔枝常温贮藏8 d时,果皮腐烂指数0.16,商品果率92.3%,贮后果皮色泽鲜亮,感官品质好,保鲜效果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肉桂醛 保鲜剂 贮藏品质 保鲜效果 致腐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