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8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2—2024年西南地区部分规模化猪场健康猪群4种重要疫病的病原学调查与分析
1
作者 赵婵娟 鄢行安 曹立亭 《中国兽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3-42,共10页
在动物疫病防控中,定期的病原学检测能够为规模化猪场在疫病暴发前或发病初期提供明确的预警信号。本试验聚焦于西南地区的重庆、四川和贵州三省市,对部分规模化猪场中健康猪群携带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伪狂犬病病毒(PRV)... 在动物疫病防控中,定期的病原学检测能够为规模化猪场在疫病暴发前或发病初期提供明确的预警信号。本试验聚焦于西南地区的重庆、四川和贵州三省市,对部分规模化猪场中健康猪群携带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伪狂犬病病毒(PRV)、猪瘟病毒(CSFV)和戊型肝炎病毒(HEV)进行调查和分析。在2022—2024年每年3—5月,从西南地区10个区县的47家规模化猪场的健康仔猪群中采集了5 349份全血样本和4 275份鼻拭子样本,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所有样本进行了PRRSV、PRV、CSFV和HEV检测。结果显示,PRRSV、PRV和CSFV在西南地区已得到有效控制。2022年、2023年和2024年,西南地区临床健康猪群中经典PRRSV(C-PRRSV)毒株的阳性率分别为0.22%(4/1 811)、0.27%(5/1 831)和0(0/1 707),高致病性PRRSV(HP-PRRSV)毒株的阳性率分别为0.28%(5/1 811)、0.16%(3/1 831)和0.18%(3/1 707);PRV的阳性率分别为0.07%(1/1 505)、0.19%(3/1 541)和0(0/1 229);CSFV的阳性率分别为0.28%(5/1 811)、0(0/1 831)和0(0/1 707)。然而,HEV的阳性率呈上升趋势,从2022年的0.11%(2/1 811)、2023年的0.44%(8/1 831)增加到2024年的1.23%(21/1 707)。结果表明,西南地区的规模化猪场已经实现了对PRRSV、PRV和CSFV的有效预防和净化;但在生猪流动性较大的区域,仍能零星监测到相关病毒。与此同时,快速上升的HEV阳性率应引起规模化猪场管理者的高度关注,对HEV的监测和防控需进一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 伪狂犬病病毒(PRV) 猪瘟病毒(CSFV) 戊型肝炎病毒(HEV) 病原学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新质生产力的中兽医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2
作者 杜红旭 马琪 +4 位作者 曹立亭 毕师诚 董世起 倪敬轩 崔宇擎 《畜禽业》 2025年第3期50-53,共4页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对各类课程教学,尤其是对应用型课程的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中兽医学作为西南大学动物医学专业重要的专业必修课,不仅承载着传承传统兽医学精髓、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任务,更需要在教学中融入信息化、数字化与绿...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对各类课程教学,尤其是对应用型课程的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中兽医学作为西南大学动物医学专业重要的专业必修课,不仅承载着传承传统兽医学精髓、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任务,更需要在教学中融入信息化、数字化与绿色化等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通过分析课程教学的痛点问题,围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思政和技术手段等多个方面展开教学改革探索,以期为相关学科的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中兽医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课程共享案例构建课程思政新型教学方法——以动物医学专业教学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鲜忠 张姣姣 王炜 《畜禽业》 2023年第12期43-45,共3页
课程思政是实施立德树人的重要环节,专业课之间应该同向同行,形成育人合力。以动物医学专业为例,提出通过建立专业特有课程思政图谱、建立丰富的适应面较广的案例库、集体备课和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现课程案例在多课程之间的共享,... 课程思政是实施立德树人的重要环节,专业课之间应该同向同行,形成育人合力。以动物医学专业为例,提出通过建立专业特有课程思政图谱、建立丰富的适应面较广的案例库、集体备课和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现课程案例在多课程之间的共享,并实例分析了如何实现案例共享,最后提出了进一步实现案例共享需要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案例 课程思政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动物生理学课程思政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姣姣 王炜 +2 位作者 崔雨婷 薛鸿雁 王鲜忠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2期277-279,共3页
建设一流课程与实施课程思政是目前高等教育面临的两个问题。以西南大学国家一流课程动物生理学课程思政建设为例,结合“新农科”建设背景,介绍了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如何实现同向同行,形成“育人共同体”,在“两性一度”的基础上如... 建设一流课程与实施课程思政是目前高等教育面临的两个问题。以西南大学国家一流课程动物生理学课程思政建设为例,结合“新农科”建设背景,介绍了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如何实现同向同行,形成“育人共同体”,在“两性一度”的基础上如何进行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如何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和编写课程思政案例将课程思政融入课程教学实践,分享了课程思政效果考查如何与知识考核相结合的经验,并就目前课程思政建设还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提出了看法和建议,旨在更好地将一流课程建设与课程思政实施结合起来,为“新农科”建设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课程思政 两性一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医学专业课程思政元素提炼的几点思考
5
作者 王鲜忠 张姣姣 王炜 《畜禽业》 2023年第11期53-55,共3页
立德树人是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课程思政是实施立德树人的重要环节。根据专业特色提炼课程思政元素是开展课程思政的前提和基础。以动物医学专业为例,分析提炼课程思政元素须满足3个层次的需求并符合3个面向,同时也提出了提炼... 立德树人是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课程思政是实施立德树人的重要环节。根据专业特色提炼课程思政元素是开展课程思政的前提和基础。以动物医学专业为例,分析提炼课程思政元素须满足3个层次的需求并符合3个面向,同时也提出了提炼思政元素的基本思路,以保证课程思政的顺利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医学 课程思政 需求 面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苷对动物肠道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何政科 苏利娟 +4 位作者 谭晓燕 李章勋 曹立亭 马跃 杜红旭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75-882,共8页
黄芩苷是唇形科植物黄芩根部提取出的一种黄酮类活性物质,在碱性环境下,黄芩苷化学性质不稳定,其分子结构中的苷键易水解、邻二酚羟基易氧化。黄芩苷分子结构中糖基的存在,导致其几乎不溶于水,这使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受到限制。黄芩苷在... 黄芩苷是唇形科植物黄芩根部提取出的一种黄酮类活性物质,在碱性环境下,黄芩苷化学性质不稳定,其分子结构中的苷键易水解、邻二酚羟基易氧化。黄芩苷分子结构中糖基的存在,导致其几乎不溶于水,这使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受到限制。黄芩苷在肠道中不易吸收,但在肠道微生物产生的β-葡萄糖醛酸酶的作用下,其糖基被去除,转化为更易被肠道吸收的黄芩素。黄芩素在动物体内发生葡萄糖醛酸化、葡萄糖化、甲基化和水解等代谢过程,代谢物主要随胆汁或尿液排出体外。药理学研究发现,黄芩苷具有抗炎、抗菌、抗病毒、抗肿瘤和抗肠道损伤等药理活性。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近年来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发现,黄芩苷在动物肠道保护中的研究关注度日益增高。为了更全面地梳理当前黄芩苷在动物肠道保护方面的研究现状,作者对黄芩苷抗动物肠道致病微生物以及维持肠道屏障功能稳态的作用进行了综述,旨在为黄芩苷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及其在兽医临床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文献计量学 药理作用 肠道保护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莱姆病诊断与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7
作者 于惊蛰 邱建桥 +2 位作者 周岚 方仁东 陈雪蕾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2-69,共8页
莱姆病(Lyme disease)又名伯氏疏螺旋体病,是20世纪70年代发现的以蜱为传播媒介,由不同基因型伯氏疏螺旋体(Borrelia burgdorferi sensu lato)感染所致的人兽共患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流行于温带和亚热带地区,犬、猫、马、牛、鹿等多种... 莱姆病(Lyme disease)又名伯氏疏螺旋体病,是20世纪70年代发现的以蜱为传播媒介,由不同基因型伯氏疏螺旋体(Borrelia burgdorferi sensu lato)感染所致的人兽共患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流行于温带和亚热带地区,犬、猫、马、牛、鹿等多种动物易感,人也是该病原菌的易感宿主。人患莱姆病时的主要症状为游走性红斑、关节炎和其他神经系统症状。患病动物常表现的症状是蜱叮咬部位被毛脱落、发热、蹄叶炎、跛行等。莱姆病流行广泛,但是诊断较为困难并极易造成误诊和漏诊。为避免莱姆病对畜牧业以及宠物行业造成不利影响,亟需提高对莱姆病的关注。因此,本文对动物莱姆病及其诊断和防治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动物莱姆病的准确、快速诊断和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莱姆病 诊断与检测技术 防治技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侏儒症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8
作者 刘一帆 黄楠 +2 位作者 刘煜萱 甘玲 陈虹宇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07-1214,共8页
侏儒症(Dwarfism)是一种全球范围内罕见的生长发育障碍性疾病,通常由遗传或疾病导致,最突出表型是身材矮小。动物模型是研究其发病机制、预防、治疗方案及鉴定潜在治疗靶点及生物标志物的重要工具。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基因编辑动... 侏儒症(Dwarfism)是一种全球范围内罕见的生长发育障碍性疾病,通常由遗传或疾病导致,最突出表型是身材矮小。动物模型是研究其发病机制、预防、治疗方案及鉴定潜在治疗靶点及生物标志物的重要工具。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基因编辑动物模型越来越多地被用于侏儒症的相关研究。本文将从理论依据、模型特点以及研究应用等方面对现有侏儒症动物模型进行总结与讨论,供科研和临床人员参考使用,以便更好地开展对侏儒症的发病机制和防治方法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侏儒症 基因编辑 动物模型 生长激素缺乏 软骨发育不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动物药学专业药物分析设计性实验创新与改革
9
作者 杨洪早 陈红伟 +1 位作者 王芝英 宋振辉 《中兽医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82-85,共4页
药物分析实验是动物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是利用各种检测技术准确客观反映药品真实质量。作为药品质量的“守门员”,需具备强烈的质量意识、严谨求实与精益求精的专业素养。西南大学药物分析实验课程学时少,教学模式单一,实... 药物分析实验是动物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是利用各种检测技术准确客观反映药品真实质量。作为药品质量的“守门员”,需具备强烈的质量意识、严谨求实与精益求精的专业素养。西南大学药物分析实验课程学时少,教学模式单一,实验内容简单且多为验证性实验,学生对实验课的热情度不高,缺乏互动性、创新性。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课题组对实验教学大纲重新进行了全面修订,并邀请企业一线技术专家参与讨论,深入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施研讨式、探究式、参与式等多种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增加了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建立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注重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有机结合,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2020级与2021级动物药学专业初步尝试了药物分析实验的创新设计性实验,发现本项教学改革使验证性实验转变为真正的探索性实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提升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本项教学改革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能促进动保行业健康发展的动物药学人才,同时可为建设药物分析实验一流课程与其他专业课课程体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药学专业 药物分析实验 创新设计性实验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兽医眼科学中的运用
10
作者 胥辉豪 杜昕悦 +6 位作者 邓航 彭韵颖 杨恒 张德志 曹礼静 郑小波 甘玲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48-1663,共16页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是一种非接触、非侵入式的影像学检查手段,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眼科临床与科研中。近年来,随着临床兽医学的飞速发展,OCT检测技术在小动物医学、比较眼科学以及野生动物中也逐渐得到...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是一种非接触、非侵入式的影像学检查手段,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眼科临床与科研中。近年来,随着临床兽医学的飞速发展,OCT检测技术在小动物医学、比较眼科学以及野生动物中也逐渐得到应用。现就OCT技术在不同动物的各种眼科疾病的诊断与眼科学研究中的运用与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兽医眼科相关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比较医学提供有意义的指导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兽医眼科 角膜 视网膜 青光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生物组织工程角膜偏中心深板层移植治疗猫角膜损伤的临床研究
11
作者 胥辉豪 李启卷 +8 位作者 邓航 杜昕悦 彭韵颖 杨恒 张德志 曹礼静 甘玲 郑小波 易华山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528-3539,共12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新型生物组织工程角膜——脱细胞生物工程角膜(acellular bioengineering cornea,ABC)偏中心深板层移植对猫角膜深层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愈合过程中相关细胞因子的调控机制。对36只成年健康本地猫建立角膜偏中心碱烧... 本研究旨在探究新型生物组织工程角膜——脱细胞生物工程角膜(acellular bioengineering cornea,ABC)偏中心深板层移植对猫角膜深层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愈合过程中相关细胞因子的调控机制。对36只成年健康本地猫建立角膜偏中心碱烧伤模型并随机平均分为3组:ABC移植组(ABCTs组)、角巩膜缘结膜瓣遮盖术组(CLCTs组)和模型组。通过裂隙灯检查、眼内压和泪液量的测量、角膜混浊度和荧光素染色评分、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以及组织病理学评价ABC偏中心深板层移植的临床效果和作用。结果显示:ABCTs组角膜透明度在各时间点均优于其他组,且角膜混浊度评分差异极显著(P<0.01)。术后3组试验猫眼内压及泪液量均在正常生理范围内且荧光素染色评分总体均呈下降趋势,但ABCTs组角膜再上皮化时间显著早于其他组(P<0.01)。OCT检查表明ABCTs组中移植物较CLCTs组更早地与宿主角膜基质融合,ABCTs组术后90 d时角膜厚度与正常角膜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CLCTs组角膜厚度极显著降低(P<0.01)。组织学观察发现ABCTs组角膜组织中炎性细胞相比于CLCTs组较少,角膜胶原排列更规则。综上,ABC移植可有效治疗猫偏中心角膜损伤并提供卓越的角膜透光度,ABC可能通过减少胶原纤维和瘢痕的生成,促进角膜的修复和透明度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脱细胞生物工程角膜 角膜偏中心损伤 深板层角膜移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颗粒细胞自噬研究进展
12
作者 王莹 张姣姣 +1 位作者 王鲜忠 权富生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08-1517,共10页
卵巢颗粒细胞(granulosa cells, GCs)是雌性动物卵泡发育的基础保障。过去人们普遍认为GCs凋亡能调控卵泡发育。然而,近年来研究发现GCs自噬也能调控卵泡发育。在畜牧养殖行业中,卵泡发育的优劣与雌性动物繁殖率的高低息息相关,直接影... 卵巢颗粒细胞(granulosa cells, GCs)是雌性动物卵泡发育的基础保障。过去人们普遍认为GCs凋亡能调控卵泡发育。然而,近年来研究发现GCs自噬也能调控卵泡发育。在畜牧养殖行业中,卵泡发育的优劣与雌性动物繁殖率的高低息息相关,直接影响养殖场经济效益。目前,越来越多研究表明miRNAs是调控GCs自噬的因素之一。因此,本文将从GCs的来源、结构和功能、GCs自噬对卵巢的重要性、卵巢GCs自噬相关的miRNAs及其对卵泡发育的调控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颗粒细胞 家畜 细胞自噬 MIRN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兽医专业“学术道德与论文写作”研究生课程教学体系建设研究
13
作者 叶超 李艳梅 +1 位作者 彭远义 方仁东 《畜禽业》 2025年第8期49-52,共4页
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学术道德与论文写作是一门必修课,该课程旨在提高研究生的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和学术道德素养。但目前高校在该课程建设过程中,存在教学内容偏重理论、实践结合缺乏、课程思政教育不足等问题。以兽医专业“学术道德与... 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学术道德与论文写作是一门必修课,该课程旨在提高研究生的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和学术道德素养。但目前高校在该课程建设过程中,存在教学内容偏重理论、实践结合缺乏、课程思政教育不足等问题。以兽医专业“学术道德与论文写作”研究生课程教学体系建设为例,从课程思政教学团队组建、教学内容充实、多元化教学方法构建和课程实践训练强化多方面进行课程教学体系的设计和优化,以期为“学术道德与论文写作”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兽医专业 学术道德 论文写作 课程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株牛源奇异变形杆菌致病性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但蕊桐 谢沐含 +3 位作者 邱羊羊 陈建宇 李能章 彭远义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40,共15页
为探究牛源奇异变形杆菌的致病性及药物敏感性差异,对前期分离到的5株试验菌株(SPL569、SPL1502、SPL1504、SPL1511、SPL1512)进行了进一步的常规细菌学鉴定及群集运动分析、16S rDNA序列比对、动物致病性试验和毒力基因检测,通过药物... 为探究牛源奇异变形杆菌的致病性及药物敏感性差异,对前期分离到的5株试验菌株(SPL569、SPL1502、SPL1504、SPL1511、SPL1512)进行了进一步的常规细菌学鉴定及群集运动分析、16S rDNA序列比对、动物致病性试验和毒力基因检测,通过药物敏感性试验和耐药基因检测分析其耐药性。结果显示:5株试验菌株均为奇异变形杆菌,均具有在1.5%琼脂平板上发生同心圆迁移的群集运动现象,其中SPL1511和SPL1512迁移速度快于其他菌株,群集运动能力更强。致病性试验表明:只有SPL1511和SPL1512两株试验菌对小鼠致死。毒力基因检测发现:SPL1511和SPL1512具有特殊的“雾蔓”迁徙能力调节因子(rsbA),验证了该基因是拥有致病性的关键,同时也验证了群集运动能力越强、其侵袭力也越强。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5株试验菌对临床常见的大部分抗生素基本耐药,其中SPL569、SPL1502、SPL1504菌株只对头孢曲松敏感,SPL1511只对头孢他定敏感,SPL1512只对头孢哌酮敏感。耐药基因检测结果也与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相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异变形杆菌 群集运动 致病性 毒力基因 耐药性 耐药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OmpD、LppB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免疫原性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曾焱 欧祥龙 +2 位作者 闫晓阳 刘灿 廖永洪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3-352,共10页
本研究旨在评价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OmpD和LppB蛋白的免疫原性和保护效果。通过同源性分析,发现19个血清型的APP均含有ompD和lppB基因,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8.2%~100%和99.3%~100%。利用基因工程大肠杆菌表达纯化了1型菌株的rOmpD和rL... 本研究旨在评价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OmpD和LppB蛋白的免疫原性和保护效果。通过同源性分析,发现19个血清型的APP均含有ompD和lppB基因,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8.2%~100%和99.3%~100%。利用基因工程大肠杆菌表达纯化了1型菌株的rOmpD和rLppB蛋白,并进行了免疫原性分析。结果显示,两种蛋白均能有效表达,与猪康复血清反应明显。小鼠免疫rOmpD、rLppB蛋白后,ELISA抗体水平显著提高,对国内流行的1型、7型菌株攻毒保护率为70%~80%。进一步制备含rOmpD和rLppB的油乳剂,免疫仔猪后,ELISA抗体水平显著提高,对1型、7型菌株攻毒具有部分保护作用和交叉保护能力,但未能完全阻止感染和死亡。因此OmpD、LppB有作为APP亚单位疫苗开发候选抗原的潜力,本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具有良好交叉保护效果的疫苗提供了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 OmpD LppB 免疫原性 免疫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阿卡斑病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16
作者 尚佳富 李明科 +6 位作者 徐婷婷 杨晓伟 刘霞 张立武 曹礼静 倪兴维 赵光伟 《贵州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55-61,共7页
【目的】建立牛阿卡斑病(Akabane disease,AKAD)RT-PCR实验室快速检测方法,为该病的临床防控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参考前期获得的阿卡斑病毒(Akabane virus,AKAV)S基因序列(OR791104.1),针对其保守区域设计特异性扩增引物,以构建的pMD... 【目的】建立牛阿卡斑病(Akabane disease,AKAD)RT-PCR实验室快速检测方法,为该病的临床防控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参考前期获得的阿卡斑病毒(Akabane virus,AKAV)S基因序列(OR791104.1),针对其保守区域设计特异性扩增引物,以构建的pMD-AKAV重组质粒为模板,建立RT-PCR检测方法,并对其扩增条件进行优化,进而对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进行评估,最后将所建方法对实验室保存的19份阳性和279份阴性牛血清临床样本进行符合性检测,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结果】所建方法的最佳反应条件为95℃预变性3 min;95℃变性15 s,55℃退火15 s,72℃延伸15 s,共37个循环;72℃延伸5 min。对牛蓝舌病病毒、多杀性巴氏杆菌、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和牛支原体等病原均为阴性,特异性良好;对阳性质粒检测最低限为2.5×10^(3) copies/μL,灵敏性高;重复性试验显示不同批次样本检测结果均一致,可重复性强;对实验室保存的298份(19份阳性、279份阴性)临床样本进行检测,其结果均与预期一致,符合率100%。【结论】建立的牛阿卡斑病RT-PCR检测方法特异性良好、灵敏性高、可重复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羽病 阿卡斑病毒 RT-PCR 检测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生理学》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实践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姣姣 王炜 +3 位作者 崔雨婷 李林园 魏学良 王鲜忠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20-123,共4页
"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和"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是中国高等教育必需回答的2个根本性问题^([1])。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提出"我们的教育要培养德智体... "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和"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是中国高等教育必需回答的2个根本性问题^([1])。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提出"我们的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为了实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高校必须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着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模式。在构建"三全育人"大格局的过程中,课程思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全育人 课程思政 立德树人 高等教育 培养什么样的人 《动物生理学》课程 人才培养目标 根本性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黄扶正提取液体外抗羊痘病毒活性及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18
作者 牟豪 周建方 +4 位作者 余远迪 朱买勋 许国洋 闫志强 伍涛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26,共8页
【目的】研究女黄扶正提取液体外对羊痘病毒(goat pox virus,GTPV)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以及调节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方法】测定女黄扶正提取液对羊肾细胞的毒性、确定最佳的用药浓度,分别测定病毒感染12、24、36、48 h后病毒拷贝数和... 【目的】研究女黄扶正提取液体外对羊痘病毒(goat pox virus,GTPV)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以及调节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方法】测定女黄扶正提取液对羊肾细胞的毒性、确定最佳的用药浓度,分别测定病毒感染12、24、36、48 h后病毒拷贝数和TCID50。通过qPCR分析药物处理组、对照组、空白组的细胞炎性因子IL-1β、TNF-α、IFN-β表达量。检测给药后免疫抑制小鼠血清中免疫指标及脾T淋巴细胞转化能力。【结果】女黄扶正提取液对羊肾细胞存在一定细胞毒性,在添加量为1 mg/mL时对细胞毒性最小,感染羊痘病毒12、24、36、48 h后,病毒拷贝数低于对照组,在48 h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病毒TCID50低于对照组,在24、48 h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P<0.01)。感染病毒后的药物处理组与对照组的细胞炎性因子IL-1β、TNF-α、IFN-β的表达量无显著性差异。给药后,女黄扶正提取液中剂量组小鼠脾T淋巴细胞转化能力明显升高,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免疫抑制小鼠血清中IFN-γ、IL-2升高,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女黄扶正提取液可以体外抑制羊肾细胞中GTPV的增殖,提高小鼠IFN-γ、IL-2水平,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为提高机体免疫及未来抗病毒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黄扶正提取液 GTPV 抗病毒活性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NA甲基化组学技术分析TET 1基因对小鼠uNK细胞DNA甲基化的影响
19
作者 赵静贤 杨晓伟 +3 位作者 刘言言 赵自亮 赵光伟 赵永聚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12-924,共13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去甲基化酶1(ten eleven translocation,TET 1)对小鼠子宫内自然杀伤细胞(uterine natural killer,uNK)DNA甲基化的影响,深入了解其分子调控机制。无菌采集妊娠10 d小鼠子宫蜕膜,分离纯化uNK细胞进行培养,利用RNA干扰技... 本研究旨在探究去甲基化酶1(ten eleven translocation,TET 1)对小鼠子宫内自然杀伤细胞(uterine natural killer,uNK)DNA甲基化的影响,深入了解其分子调控机制。无菌采集妊娠10 d小鼠子宫蜕膜,分离纯化uNK细胞进行培养,利用RNA干扰技术敲低TET 1基因的表达,提取TET 1干扰组和正常对照组细胞的总DNA,利用简化基因组DNA甲基化测序(reduced representation bisulfite sequencing,RRBS)技术进行测序,测序结果经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进行两组样本差异甲基化区域(differentially methylated region,DMR)的统计与注释,并进一步对DMR相关基因进行GO数据库分析及注释,了解相关基因的功能,利用KEGG数据库对其调控的信号通路进行富集分析。结果显示,TET 1干扰组相较对照组共有14120个DMRs,其中高甲基化的DMR有4897个,低甲基化的DMR有9223个,分布在基因体(genebody)上的DMR最多,共9762个,占总数的69.14%。DMR广泛分布于基因组的不同元件,且有些基因不同元件同时存在高甲基化和低甲基化的DMR。GO注释结果显示,存在DMR的基因主要集中在ATP结合、核酸结合、细胞组建、细胞分化、胚胎发育、RNA聚合酶Ⅱ转录调控、细胞增殖负调控等方面。KEGG数据库分析显示,DMR主要在代谢通路呈现显著富集,其中丙酮酸代谢通路共有12个参与代谢的关键分子出现了54个DMR,是出现DMR显著富集的代谢通路,其中乙酰辅酶A合成酶(Acss)、乳酸脱氢酶B(Ldhb)和丙酮酸激酶(Pklr)的DMR呈现单一高甲基化状态。此外,PI3K/AKT信号通路和HIF-1信号通路在介导丙酮酸代谢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且在基因体和启动子上的DMR也出现显著富集。综上,TET 1对小鼠uNK细胞具有甲基化调控作用,丙酮酸代谢是其发挥调控作用的主要途径,Acss、Ldhb和Pklr是其潜在的调控靶分子,PI3K/AKT和HIF-1是参与调控的重要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T 1基因 UNK细胞 甲基化组学 丙酮酸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F-κB家族蛋白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洪早 苏思思 陈红伟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25年第3期40-46,共7页
生物细胞中大部分生命活动是由蛋白质来执行和完成,NF-κB不仅是一个关键转录因子,在多种生物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包括免疫反应、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等。其中NF-κB信号通路作为经典的炎症反应通路,在抗天然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参与... 生物细胞中大部分生命活动是由蛋白质来执行和完成,NF-κB不仅是一个关键转录因子,在多种生物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包括免疫反应、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等。其中NF-κB信号通路作为经典的炎症反应通路,在抗天然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参与各种信号传导机制、生物过程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使得NF-κB在维持免疫稳态中至关重要,细菌感染、病毒入侵等可激活该通路。基于此,本文系统综述了NF-κB家族蛋白(NF-κB1、NF-κB2、RelA、c-Rel和RelB)的作用,以及NF-κB信号通路经典途径和非经典途径2种激活途径。经典途径可快速而短暂地调节转录活性,主要负责调控多种促炎基因的表达,并在炎症反应中发挥关键作用;非经典途径则通过少数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激活,具有持久性,与其在免疫细胞发育、淋巴器官形成及免疫稳态中的生物功能密切相关。本文可为研究NF-κB家族蛋白与宿主免疫蛋白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为研究NF-κB信号通路的多重功能及其与其他信号通路的相互作用奠定基础,也将为研究者提供更全面的生物学视角,有助于理解NF-κB家族蛋白在健康和疾病中的重要性,对于开发新的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F-κB家族蛋白 信号通路 天然免疫 经典途径 非经典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