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基因组测序技术鉴定家蚕转基因位点方法的建立
1
作者 周昂 蒋晶晶 +4 位作者 左伟东 陈欣 童晓玲 代方银 李春林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3-122,共10页
建立一种基于基因组测序技术高效鉴定家蚕转基因插入位点的方法,并分析测序深度对位点鉴定准确性的影响,从而为家蚕及其他物种利用基因组测序技术开展低成本、高通量的转基因位点鉴定提供参考。首先,采集两份家蚕转基因材料的蛹,进行全... 建立一种基于基因组测序技术高效鉴定家蚕转基因插入位点的方法,并分析测序深度对位点鉴定准确性的影响,从而为家蚕及其他物种利用基因组测序技术开展低成本、高通量的转基因位点鉴定提供参考。首先,采集两份家蚕转基因材料的蛹,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并经过质量控制筛选出高质量的测序后读段(reads)。以载体序列和家蚕基因组为参考,经两轮比对分析,得到覆盖基因组和载体的目标reads。利用目标reads上的基因组序列在家蚕泛基因组数据库中进行比对分析,进而获得插入位点的具体位置。随后,运用Seqtk软件对数据进行抽样,分析不同测序深度对位点鉴定准确性的影响。两份材料的基因组测序数据分别为9.76 G和11.18 G,质控后读段(clean reads)数量分别为32639026和37394695,测序深度约为20×。序列比对分析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实验验证结果显示:TransGene_1的插入位点位于1号染色体1899494 bp与1899495 bp之间;TransGene_2的插入位点位于21号染色体959510 bp与959515 bp之间,且插入位点均处于基因间区。利用两份转基因材料的基因组测序数据进行不同测序深度的模拟分析,发现转基因材料TransGene_1在测序深度为6×时就能够得到覆盖两侧断点的reads,实现精确定位,而TransGene_2则需要测序深度达到10×及以上才能实现精确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转基因插入位点 基因组测序 测序深度 转基因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T-EGCG序贯给药静电纺丝纤维的制备及协同抗肝癌效果研究
2
作者 陈彦昊 彭艳 +4 位作者 刘惠军 王胜男 杨艳玲 代方银 李智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0期257-262,共6页
为抑制手术后肝癌复发,常通过局部给药的方式抑制癌细胞生长及肿瘤形成。基于青蒿素(ART)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两种药物的抗癌机制,研究二者对肝癌细胞的协同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序贯给药的最优顺序为ART-EGCG,最优给药时间... 为抑制手术后肝癌复发,常通过局部给药的方式抑制癌细胞生长及肿瘤形成。基于青蒿素(ART)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两种药物的抗癌机制,研究二者对肝癌细胞的协同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序贯给药的最优顺序为ART-EGCG,最优给药时间为15 h+9 h,最优ART、EGCG给药比例为1∶1,最优给药浓度均为25μg/mL,此时二者具有很好的协同抑制肝癌细胞作用。基于二者协同抑制作用的给药方式,采用同轴静电纺丝技术,以15%(质量分数)PLGA和ART混合作为皮层纺丝液,10%(质量分数)PEG和EGCG混合作为芯层纺丝液,设计并制备出具有皮芯结构的载药静电纺丝纤维膜,其可以有效调控ART和EGCG的序贯释放,协同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及增殖,在24 h时,该载药静电纺丝膜对HepG2细胞的抑制率为(38.66±4.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轴静电纺丝 序贯给药 青蒿素(ART)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 抗癌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蚕丝基柔性压力传感器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嘉琪 汪宇佳 +2 位作者 王胜男 代方银 李智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4-42,共9页
蚕丝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和易加工性等,是应用于柔性电子领域的理想柔性基底材料。本文通过气液界面聚合法,在蚕丝织物、平板丝和静电纺丝素膜三种蚕丝材料表面实现聚苯胺的原位生长,成功制备出以聚苯胺为活性导电介质的柔... 蚕丝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和易加工性等,是应用于柔性电子领域的理想柔性基底材料。本文通过气液界面聚合法,在蚕丝织物、平板丝和静电纺丝素膜三种蚕丝材料表面实现聚苯胺的原位生长,成功制备出以聚苯胺为活性导电介质的柔性基材,并将其组装成柔性压阻式压力传感器,这为开发高性能、安全可靠和轻质便携的可穿戴电子产品提供新的方法和途径。结果表明:三种蚕丝基柔性压力传感器中,蚕丝织物聚苯胺传感器具有最大的压力检测范围(16.27~504.79 kPa),拉伸变形可达20%,灵敏度仅为0.00129 kPa^(-1);静电纺丝素膜聚苯胺传感器灵敏度最高(0.01376 kPa^(-1)),但拉伸变形能力差,仅可拉伸2.3%;平板丝聚苯胺传感器压力检测灵敏度略高于蚕丝织物聚苯胺传感器,达到0.00134 kPa^(-1),线性检测范围为9.8~87.6 kPa。本文研究开发的蚕丝基柔性压力传感器在运动检测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丝织物 平板丝 静电纺丝素膜 聚苯胺 气液界面结合 柔性压力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microRNA研究:解码家蚕生命活动的精细调控
4
作者 刘仕平 《蚕学通讯》 2024年第4期100-108,共9页
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约22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分子,主要通过与靶mRNA的3′-UTR区域结合,导致mRNA的降解或翻译抑制,从而在生物体的生长发育、代谢调控、疾病发生等多个层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生物体复杂多样的生命活动中,miRN... 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约22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分子,主要通过与靶mRNA的3′-UTR区域结合,导致mRNA的降解或翻译抑制,从而在生物体的生长发育、代谢调控、疾病发生等多个层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生物体复杂多样的生命活动中,miRNA以其独特的角色和功能,展现出对基因表达调控广泛而重要的意义。深入系统地开展miRNA的研究,将为遗传育种、疾病防控及农业经济效益提升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也为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和医学领域的发展提供新的视角与可能。而开展家蚕miRNA的研究,不仅可以加深我们对昆虫乃至整个生物界基因调控机制的理解,还有助于蚕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创新突破传统科技的限制。本文对家蚕miRNA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系统的总结,探讨了家蚕miRNA研究在家蚕遗传改良、重要病害防控及基因功能解析方面的应用潜力,进而展望了家蚕miRNA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生命活动 微小RNA 基因表达 调控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行家蚕原种对家蚕微孢子虫的抗性差异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高娜 胡楠 +3 位作者 蕫战旗 杨基贵 周亮 潘敏慧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61-368,共8页
家蚕微粒子病是一种严重危害蚕种生产的毁灭性蚕病。了解现行家蚕原种对家蚕微孢子虫的抗性特征以及家蚕微孢子虫在家蚕原种不同龄期的感染规律是家蚕微粒子病防控的基础。选取12个现行家蚕品种原种的3龄起蚕和其中8个原种的5龄第3天幼... 家蚕微粒子病是一种严重危害蚕种生产的毁灭性蚕病。了解现行家蚕原种对家蚕微孢子虫的抗性特征以及家蚕微孢子虫在家蚕原种不同龄期的感染规律是家蚕微粒子病防控的基础。选取12个现行家蚕品种原种的3龄起蚕和其中8个原种的5龄第3天幼虫,分别添食不同剂量的家蚕微孢子虫,统计分析微孢子虫对2个时期各家蚕原种的感染率、感染强度和半数感染剂量(median infective dose,ID50)变化情况,并对ID50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结果表明,12个家蚕原种均可感染家蚕微孢子虫,其感染率和感染程度与感染剂量呈正相关;12个家蚕原种对家蚕微孢子虫均不具有显著抗性,但部分家蚕原种对家蚕微孢子虫表现出相对抗性或相对敏感性,其中苏菊、云7表现出相对抗性,871表现出相对敏感性;5龄第3天幼虫对家蚕微孢子虫的抗性强于3龄起蚕,感染率与龄期有关,感染程度和龄期无密切关系。以上结果可为家蚕微粒子病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原种 家蚕微孢子虫 抗性 正态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