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省级数字政府安全屏障能力何以提升——基于31个省级政府样本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申丽娟 田文君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5-144,共10页
基于社会制度理论、资源依赖理论和协同治理理论,从制度、资源和主体三个维度构建数字政府安全屏障能力的整合性分析框架,并以31个省级政府为样本,应用模糊集QCA对省级数字政府安全屏障能力的影响因素与提升路径进行组态分析。研究发现... 基于社会制度理论、资源依赖理论和协同治理理论,从制度、资源和主体三个维度构建数字政府安全屏障能力的整合性分析框架,并以31个省级政府为样本,应用模糊集QCA对省级数字政府安全屏障能力的影响因素与提升路径进行组态分析。研究发现:省级数字政府安全屏障能力受到政策法规输出、组织机构支撑、资源供给、领导重视、多元参与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共有五种省级数字政府安全屏障能力的高水平路径组合,依据主导因素的差异,可将其归纳为制度构建型、资源支撑型和主体协同型三大模式。不同模式中条件变量的协同机制有所差异,加上各省经济、社会、技术、制度等发展水平不一,导致能力提升的起点与路径选择不同。为此,需要重视制度构建的基础功能、发挥资源支撑的优化作用、完善多元主体的协同体系,以提升省级数字政府安全屏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级数字政府 安全屏障能力 数字安全 协同共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欧班列的创新提升效应及区域异质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尹虹潘 王洁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44,共10页
中欧班列如同“跨境钢铁驼队”,复兴了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往来,提高了中国的对外开放水平和创新水平,促进了新质生产力发展。本文采用2001~2020年全国279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借助中欧班列开通的准自然实验,基于多期双重差分等... 中欧班列如同“跨境钢铁驼队”,复兴了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往来,提高了中国的对外开放水平和创新水平,促进了新质生产力发展。本文采用2001~2020年全国279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借助中欧班列开通的准自然实验,基于多期双重差分等方法实证分析了中欧班列对区域创新的影响。研究表明:(1)中欧班列显著提升了班列开行城市的技术创新水平,包括工具变量回归、排除政策干扰在内的系列稳健性检验都支持前述结论,并通过了平行趋势检验和安慰剂检验;(2)中欧班列的创新效应具有区域异质性,良好的经济、产业、开放、人力等区域发展基础都有利于增强班列的创新促进效应,适宜的政府与市场关系、开放政策等体制环境也有助于更好释放班列的创新效应,但地方政府过度偏重数量型增长等经济目标导向也将制约班列对区域创新的促进作用。基于本文的研究结论,国家层面应进一步推动中欧班列发展,并引导不同区域结合自身“生产力-生产关系”特点,因地制宜促进班列创新提升效应更充分释放,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赋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欧班列 新质生产力 创新提升效应 多期双重差分 准自然实验 区域异质性 “一带一路” 体制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与中国内陆城市外交:新精神、新动力、新战略
3
作者 马千里 《云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2-60,105,共10页
考察陆海经济新时代“一带一路”与中国内陆城市外交的内在关系,有助于后者在新发展阶段深化对外交往走深走实,并可为世界内陆城市外交提供中国经验。共建“一带一路”为作为城市外交前提基础的城市精神植入了“和谐共生”新理念导向,... 考察陆海经济新时代“一带一路”与中国内陆城市外交的内在关系,有助于后者在新发展阶段深化对外交往走深走实,并可为世界内陆城市外交提供中国经验。共建“一带一路”为作为城市外交前提基础的城市精神植入了“和谐共生”新理念导向,并从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和国际化水平提升等中国内陆城市的自我利益、中国内陆城市所代表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国家利益和全球治理国际利益层面,为中国内陆城市外交提供了新动力。中国内陆城市应基于连通东亚经济圈与欧洲经济圈的区位优势制定城市外交新战略。即以蕴含融合内陆城市自身自古以来对外交往历程中形成的城市精神价值,并同“和谐共生”新理念于一体的新城市精神为灵魂,优化城市外交运行机制;以新动力为价值标准,统筹平衡自身城市目标、机会空间和资源约束,确立新战略目标;在开拓思想外交和公民外交等城市外交形态新类型基础上,灵活、综合运用多种城市外交形态,服务于切合自身的战略次序与方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城市外交 城市命运共同体 内陆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本分析法的城乡融合政策变迁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王作军 孙永琪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5-169,共15页
城乡融合发展是打破城乡二元体制、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的必由之路,探究城乡融合政策变迁对于识别城乡融合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在厘定城乡融合发展阶段基础上,建立“政策阶段—政策目标—政策工具”三维框架,以重庆市为例,对其2002—202... 城乡融合发展是打破城乡二元体制、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的必由之路,探究城乡融合政策变迁对于识别城乡融合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在厘定城乡融合发展阶段基础上,建立“政策阶段—政策目标—政策工具”三维框架,以重庆市为例,对其2002—2022年的163份城乡融合政策进行文本编码和量化分析,从政策目标、政策工具两方面探究政策变迁趋势。研究发现:作为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必要支撑,城乡融合政策根据政策环境变化而动态演进、创新发展,其变迁趋势为要素互补高级化、参与主体多元化、产业形式多样化、改革创新精准化。据此,从提升城乡要素互补水平、营造社会参与良好环境、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四个方面提出管理启示,以期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融合 城乡关系 政策变迁 文本分析 政策工具 政策目标 乡村振兴 要素互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大开发研究热点演进与未来展望——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王作军 陈思凝 孙永琪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2-125,共14页
西部大开发战略进入了第三个“十年”,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战略蓝图已经绘就.为了掌握研究现状,识别研究热点,总结研究规律,寻求理论支撑,运用CiteSpace软件,对2000-2021年的2 698篇以“西部大开发”为主题的核心期刊论文... 西部大开发战略进入了第三个“十年”,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战略蓝图已经绘就.为了掌握研究现状,识别研究热点,总结研究规律,寻求理论支撑,运用CiteSpace软件,对2000-2021年的2 698篇以“西部大开发”为主题的核心期刊论文绘制知识图谱,进行内容挖掘与分析.研究发现:西部大开发研究热点相对聚焦,主要体现在实施环境、核心要素、实施策略3个层面;演进趋势较为清晰,分为战略实施初探期、区域关系协调期、对外开放深化期、新格局引领发展期4个阶段,与时俱进,逐步深入.最后,结合研究热点演进和现实需求,从区域协调、产业体系、生态环境、创新水平、对外开放5个方面提出未来展望,为推进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研究进展 研究热点 演进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瑜亮相生:双子城市竞合如何成就彼此发展?
6
作者 尹虹潘 付文骏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6-96,共11页
城际关系对城市发展有重要影响,双子城市间竞合并存的“瑜亮”关系最为特殊。基于全国8对典型双子城市和14对非双子对照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双子城市关系下城际合作通过优势共享增加外部发展资源、城际竞争通过赛势... 城际关系对城市发展有重要影响,双子城市间竞合并存的“瑜亮”关系最为特殊。基于全国8对典型双子城市和14对非双子对照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双子城市关系下城际合作通过优势共享增加外部发展资源、城际竞争通过赛势争先激发内在发展动力,竞合都能显著提高彼此的发展水平。双子城市“强强”“近距”双重特征叠加有助于释放竞合的经济促进效应,其特殊优势背后也蕴含着城际竞合的普遍规律,揭示出中心城市“远交(合作)近攻(竞争)”的空间博弈特征。在新阶段,应妥善协调双子城市关系充分释放其独特动力,逐步优化单核省份空间经济格局,积极引导各中心城市形成良性城际竞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子城市 城际关系 合作竞争 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太构想”下日本对东南亚的海洋安全政策 被引量:2
7
作者 马千里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9-71,共23页
从国家安全战略演变角度检视,作为日本新国家安全战略的“印太构想”,可谓丰臣秀吉时代以来日本国家安全战略发展的必然产物。“印太构想”在出台前历经“胚芽期”“胚胎期”“胎儿期”三个战略观念发展阶段,日本对东南亚的海洋安全认... 从国家安全战略演变角度检视,作为日本新国家安全战略的“印太构想”,可谓丰臣秀吉时代以来日本国家安全战略发展的必然产物。“印太构想”在出台前历经“胚芽期”“胚胎期”“胎儿期”三个战略观念发展阶段,日本对东南亚的海洋安全认知也随之变迁。在“印太构想”的“胎儿期”,日本对东南亚海洋安全形成了新认知,主要将之视为通过主导“印太”海洋安全秩序构建而主导“印太”安全秩序的关键着力点。基于此,“印太构想”出台以来,呈现三大特点:以编织由日本主导的“共享基本理念”的东南亚海洋安全国际联盟网络为政策目标,以开展“体系化防卫合作”战略性提升与东盟及其成员国海洋安全关系为核心政策措施,以将南海问题作为关键抓手形塑秩序规则认同和深化与东南亚相关海陆浅纵深交通枢纽国的海洋安全合作为政策重点。未来五年,日本会进一步以海洋安全为重心深化实施“印太构想”,强化在东南亚的海洋安全影响力,以辐射整个“印太”尤其是“印太”其他中小国家。日本的东南亚海洋安全政策在目标、核心措施和重点上均会有所调整,以加速构建由日本主导的“印太”海洋安全秩序。不过历来重视大国平衡的东盟并不会轻易选边站。“印太构想”下日本充满陆海二元对立和排他性特质的东南亚海洋安全政策,自始至终都有其限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南亚 “印太构想” 海洋安全秩序 海洋安全认知 海洋安全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