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中部欠发达省经济低碳发展影响因素个案研究及启示 被引量:3
1
作者 苏方林 李臣 张瑞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28-130,143,共4页
文章选择中部欠发达省江西为研究主体,运用向量自回归方法,估计1988-2008年间江西省外商直接投资、工业总产值、人均收入及出口额等4个因素对碳排放量的影响,利用脉冲响应函数进一步探索模型受到冲击后的动态响应。研究表明,外商直接投... 文章选择中部欠发达省江西为研究主体,运用向量自回归方法,估计1988-2008年间江西省外商直接投资、工业总产值、人均收入及出口额等4个因素对碳排放量的影响,利用脉冲响应函数进一步探索模型受到冲击后的动态响应。研究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工业总产值和出口对江西碳排放量的冲击为正效应。在研究基础上,对我国中部欠发达省低碳转型提出一些建议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量 VAR.模型 脉冲响应函数:江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经济学内容体系创新与学科建设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俊杰 白雪冰 《区域经济评论》 2017年第5期72-78,共7页
随着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及产业空间分工的深化,经济地域系统及区域资源配置问题日趋复杂,区域发展实践的不断创新对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构建与培养模式变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探讨区域经济学内容创新、教材建设与培养模式改革思路上有... 随着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及产业空间分工的深化,经济地域系统及区域资源配置问题日趋复杂,区域发展实践的不断创新对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构建与培养模式变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探讨区域经济学内容创新、教材建设与培养模式改革思路上有四个关键点:其一,及时借鉴新的区位选择、区域增长、分工演进、城乡转型、空间不完全竞争等理论,推进学科理论体系建设;其二,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导向,坚持全球化与本土化结合、继承与创新结合的原则编选优质教材;其三,采用新的研究技术手段,促进基于信息技术平台的教学资源建设;其四,革新课程教学内容及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区域经济学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中与时俱进、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学 内容体系 培养模式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邹晓辉 陈亚珊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61-62,共2页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民物质生活不断丰富,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增加,文化需求多样化是农村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一直以来农村文化产品和服务"自上而下"的供给模式,忽视了对农民文化需求偏好及发展态势的研究,影...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民物质生活不断丰富,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增加,文化需求多样化是农村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一直以来农村文化产品和服务"自上而下"的供给模式,忽视了对农民文化需求偏好及发展态势的研究,影响了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本文试图通过文献分析和调查分析研究农村文化需求偏好和发展态势,为促进农村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文化产业 文化需求 需求偏好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区域差异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单位根、协整与Granger因果检验 被引量:19
4
作者 姜磊 吴玉鸣 《经济前沿》 2009年第7期28-39,共12页
我国电力消费和经济增长是否协调发展,彼此之间的关系如何,是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但得出的结论各异。本文基于面板数据的单位根和协整检验发现,我国电力消费和经济增长整体处于稳定的均衡状态,二者之间互为因果关系,但增加滞后期... 我国电力消费和经济增长是否协调发展,彼此之间的关系如何,是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但得出的结论各异。本文基于面板数据的单位根和协整检验发现,我国电力消费和经济增长整体处于稳定的均衡状态,二者之间互为因果关系,但增加滞后期关系不稳定;在东部地区二者既无协整关系也无因果关系;在中部和西部地区二者均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中部地区电力消费为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西部则反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消费 经济增长 面板协整检验 GRANGER因果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部区域知识创新能力与教育创新战略对策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建霞 吴玉鸣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4-78,共5页
构建和制定能够长期而持久地促进和提升区域知识创新能力的教育创新战略显得非常迫切和必要。本文从知识创造、知识流动和创新支撑能力等三个方面构建了中国西部12个地区知识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元统计的因子分析法对西部区域... 构建和制定能够长期而持久地促进和提升区域知识创新能力的教育创新战略显得非常迫切和必要。本文从知识创造、知识流动和创新支撑能力等三个方面构建了中国西部12个地区知识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元统计的因子分析法对西部区域知识创新能力进行了因子分析与综合评价研究,进而提出着眼于构建和提升西部区域创新能力的长期教育创新战略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创新能力 教育创新战略 因子分析 西部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就业结构变化的区域差异——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实证 被引量:3
6
作者 贾兴梅 刘俊杰 《西北人口》 CSSCI 2014年第1期39-44,共6页
本文运用静、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对我国1993—2010年各省份就业结构变化进行实证分析。静态偏离—份额分析法显示,1993—2010年各省区就业增长份额分量、结构偏离分量、竞争力偏离分量存在很大差距;就业类型主要表现为竞争优势推动型... 本文运用静、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对我国1993—2010年各省份就业结构变化进行实证分析。静态偏离—份额分析法显示,1993—2010年各省区就业增长份额分量、结构偏离分量、竞争力偏离分量存在很大差距;就业类型主要表现为竞争优势推动型和结构优势推动型;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显示,1993—2001年、2002—2010年两阶段相比,就业增长份额分量、结构偏离分量存在增大的趋势,竞争力偏离分量存在减少的趋势。2002—2010年的就业类型由1993—2001年的快速增长型和竞争优势推动型转变为四种类型并存,不同区域就业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呈现出较为显著的空间异质性特征。因此,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合理制定就业引导政策,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结构优化升级背景下促进就业结构的优化,是各地政府共同面对的重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结构 产业结构 区域差异 静态偏离-份额分析法 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省域低碳消费的竞争性和互补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苏方林 宋帮英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22-126,共5页
鉴于Dendrinos-Sonis模型应用在国内能源研究领域的空白,本文对中国30个省域低碳消费行为的竞争性和互补性进行分析。整体上,中国省域煤炭消费行为体现出竞争性特征;但是煤炭消费行为竞争性和互补性特征会随着区域地理状况而存在差异。... 鉴于Dendrinos-Sonis模型应用在国内能源研究领域的空白,本文对中国30个省域低碳消费行为的竞争性和互补性进行分析。整体上,中国省域煤炭消费行为体现出竞争性特征;但是煤炭消费行为竞争性和互补性特征会随着区域地理状况而存在差异。互补性特征显著区域,对煤炭产量或储量比较大的省域煤炭消费行为进行控制,会对区域内、外省域煤炭消费行为均产生最大的正溢出效应,对于竞争性比较显著的地区,能源结构的转化则最关键;省域能源产业政策会对周边省域产生联动影响。最后对结论进行验证,提出处理竞争和互补的区域协调政策:弱化竞争,强化互补是中国省域实现低碳经济发展重要原则,省域能源产业政策联盟是实现低碳经济的一个突破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ndrinos-Sonis模型 低碳消费 竞争性 互补性 能源产业政策联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机投入、财政支农对粮食产出的影响研究--基于2007-2019年广东、广西市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蒋团标 罗琳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15-222,共8页
提高粮食生产水平是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关键,而农机投入和财政支农作为农业现代化的技术支持与政策保障是提升粮食产量的重要途径。基于此,以广东与广西33个城市2007—2019年的面板数据为对象,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农机投入对粮食产出... 提高粮食生产水平是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关键,而农机投入和财政支农作为农业现代化的技术支持与政策保障是提升粮食产量的重要途径。基于此,以广东与广西33个城市2007—2019年的面板数据为对象,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农机投入对粮食产出是否存在空间溢出效应,采用面板门槛模型分析财政支农支出对粮食产出是否存在非线性影响。结果表明:第一,农机投入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集聚效应,广东、广西农机投入水平呈现东低西高分布特征;第二,财政支农支出对粮食产出存在非线性的影响,随着农机投入水平的提高,财政支农支出促进粮食增产的作用呈“倒U型”态势。由此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一是广东与广西应优化农机装备产业结构布局;二是农机的推广要与各城市产业优势相结合;三是广东与广西都应加大粮食生产补贴与农机补贴支持力度,实现农户增收与粮食增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机投入 财政支农 粮食产出 空间杜宾模型 面板门槛模型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土空间开发的观念演进——基于符号与历史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钟一鸣 刘俊杰 《管理现代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3-125,共3页
国土空间开发观念在演进来源上具有合成性,在演进过程上具有历史性,故从符号与历史两个维度的比较进行研究,总结传统观念与现代观念对于空间与价值观念上的不同特征,提出利用正式制度的推动作用、非正式制度的自觉作用与市场机制的引导... 国土空间开发观念在演进来源上具有合成性,在演进过程上具有历史性,故从符号与历史两个维度的比较进行研究,总结传统观念与现代观念对于空间与价值观念上的不同特征,提出利用正式制度的推动作用、非正式制度的自觉作用与市场机制的引导作用,培植国土空间开发的现代观念,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开发 主体功能区 观念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城镇化进程中的人地关系非均衡协调发展——桂、黔、滇地区的实证 被引量:1
10
作者 姜峰 刘俊杰 《管理现代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9-71,共3页
对桂、滇、黔39个市(州)的人口、土地城镇化的空间相关性、均衡发展度进行研究,发现2008—2012年城镇化空间相关性较差,云南土地城镇化出现低值集聚现象,广西、贵州人地协调度下降。为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该区域应坚持合理的城镇土地扩... 对桂、滇、黔39个市(州)的人口、土地城镇化的空间相关性、均衡发展度进行研究,发现2008—2012年城镇化空间相关性较差,云南土地城镇化出现低值集聚现象,广西、贵州人地协调度下降。为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该区域应坚持合理的城镇土地扩张速度,调整传统产业结构,形成良性互动的城镇人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空间自相关 西南三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西江经济带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武月 刘俊杰 《农业展望》 2020年第12期94-100,106,共8页
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农业集专业化、集约化、标准化于一体发展的重要平台,剖析其发展现状及特征对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基于珠江-西江经济带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的总体概况,梳理出高效农业生产模式、农产品加工模式... 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农业集专业化、集约化、标准化于一体发展的重要平台,剖析其发展现状及特征对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基于珠江-西江经济带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的总体概况,梳理出高效农业生产模式、农产品加工模式、品牌农业模式、休闲多功能模式及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等五大产业园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分析得出制约珠江-西江经济带11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的影响因素,包括用地难、劳动力短缺、建设资金筹集问题、农户增收机制单一、科技支撑力量薄弱等。为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园转型升级,实现农村产业振兴,园区建设应以提高产业园经济效益为着力点,兼顾生态效应和社会效益,从加强用地保障、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拓宽融资渠道、提高科研投入水平等多角度出发,逐步形成多主体参与、多产业链集聚、多环节创新的现代化农业生产平台,推动园区健康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农业产业园 发展现状 典型模式 珠江-西江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省域能源消费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 被引量:76
12
作者 吴玉鸣 李建霞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8年第3期93-98,共6页
能源消费对中国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针对目前相关研究大多采用时间序列分析、很少进行截面数据分析及特别缺乏空间计量经济分析的现状,以省域为空间样本,应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了2002-2005年中国省域的... 能源消费对中国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针对目前相关研究大多采用时间序列分析、很少进行截面数据分析及特别缺乏空间计量经济分析的现状,以省域为空间样本,应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了2002-2005年中国省域的能源消费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我国省域能源消费在空间上存在依赖性,能源消费行为受到本地能源消费和相邻省域的能源消费的共同影响,经济增长对省域能源消费的弹性系数显著为正,人口增长的正向作用也不容忽视,但是能源价格对能源消费未能起到应有的调节作用(弹性系数不显著为正),政府决策部门在制定能源消费政策和价格调控措施时,必须考虑到空间作用机制对能源消费的差异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消费 经济增长 人口增长 能源价格 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省域经济增长与电力消费的局域空间计量经济分析 被引量:44
13
作者 吴玉鸣 李建霞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0-35,共6页
中国各个地区经济发展对电力消费需求量大且存在地域差异,不同区域间的电力需求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并非能由常系数的普通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所解释。采用电力消费模型,利用局域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空间变系数的地理... 中国各个地区经济发展对电力消费需求量大且存在地域差异,不同区域间的电力需求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并非能由常系数的普通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所解释。采用电力消费模型,利用局域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空间变系数的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对中国省域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局域空间计量经济分析。结果发现,中国大陆30个省域的电力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表现为一种非均衡的联动关系和局域性特征,制定差异化的区域电力消费调控政策是非常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消费 经济增长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局域空间计量经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口贸易与能源消费关系的实证分析——以广西出口贸易为例 被引量:5
14
作者 蒋和平 吴玉鸣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16-119,共4页
本文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对广西出口贸易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因果、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与分析。结果发现:广西出口贸易与能源消费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出口贸易波动对能源消费产生持续负向影响,出口... 本文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对广西出口贸易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因果、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与分析。结果发现:广西出口贸易与能源消费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出口贸易波动对能源消费产生持续负向影响,出口贸易对能源消费具有较强的依赖性;能源消费波动对出口贸易造成较大正向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影响对方波动所做出的贡献率呈现不断增大趋势。在当前能源供给压力趋紧的情势下,为保持出口贸易持续快速增长,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广西需要优化出口产品结构,降低高能耗产品出口比例,同时促进外贸生产企业创新,发展节能技术,大幅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口贸易 能源消费 格兰杰检验 脉冲响应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工业结构变迁的驱动因素:1985-2010 被引量:20
15
作者 戴魁早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4,122,共14页
本文在测度工业结构合理化和工业结构高度化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工业结构变迁驱动因素的理论分析框架,并运用VAR模型对工业结构合理化和工业结构高度化的驱动因素进行了经验分析。研究表明,自主创新能力、技术吸收能力、居民收入增长、... 本文在测度工业结构合理化和工业结构高度化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工业结构变迁驱动因素的理论分析框架,并运用VAR模型对工业结构合理化和工业结构高度化的驱动因素进行了经验分析。研究表明,自主创新能力、技术吸收能力、居民收入增长、国际贸易和市场化进程是驱动中国工业结构变迁的重要因素;但这些因素对工业结构合理化和工业结构高度化的影响存在着显著差异。在此基础上,实证考察了工业结构合理化和工业结构高度化的长短期关系,结果发现,中国工业结构高度化是引导工业结构合理化演进的长短期原因,但反向的因果关系却不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结构合理化 工业结构高度化 驱动因素 VA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机理 被引量:30
16
作者 蒋团标 张亚萍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9,共9页
目前,学术界对财政支农支出是促进还是抑制农村居民消费升级存在很大的争议,一种可能的原因是财政支农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品质的影响是不一致的,另一种可能的原因在于没有限定条件。因此,基于棘轮效应和示范效应在内的... 目前,学术界对财政支农支出是促进还是抑制农村居民消费升级存在很大的争议,一种可能的原因是财政支农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品质的影响是不一致的,另一种可能的原因在于没有限定条件。因此,基于棘轮效应和示范效应在内的习惯形成探讨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机理就显得十分必要。文章分别从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和消费品质三个层面分析财政支农影响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动态效应和门槛效应,结果表明:考虑城乡收入差距后,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品质升级的影响不存在门槛效应,而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结构升级却存在门槛效应,具体来说,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呈分段式非线性关系,与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呈“U”型非线性关系。因此,各地区应重视城乡收入差异问题,因地制宜制定并实施相关财政支农政策;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激发农村居民的消费潜力;引导农村居民改变消费观念,促进消费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支农支出 农村居民消费升级 城乡收入差距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财政医疗卫生支出规模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17
作者 蒋团标 刘慧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111-115,共5页
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持续在改革完善,但居民仍面临'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文章把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地区,并基于2004—2016年的中国财政医疗卫生支出数据,经过对人均GDP、人口密度、城市化水平、... 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持续在改革完善,但居民仍面临'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文章把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地区,并基于2004—2016年的中国财政医疗卫生支出数据,经过对人均GDP、人口密度、城市化水平、文盲率、财政分权等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发现:中国财政医疗卫生支出的规模差异明显,集聚程度和分布的集中度也处于较低水平,但各地区财政医疗卫生方面的差异在逐渐缩小;诸多变量中,文盲率变量对财政医疗卫生支出规模差异的影响较为明显,人均GDP、人口密度和财政分权等变量对其影响次之,城市化水平变量对其的影响相对来说较小。并提出了降低人口文盲率,提高中国居民受教育程度;把握适度的财政分权,一定程度上放权给地方政府;完善医疗卫生转移支付制度,实现医疗卫生服务的均等化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医疗卫生支出 规模差异 文盲率 财政分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用约束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钟一鸣 高秀屏 《征信》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1-23,共3页
信用这个特殊的价值运动过程需要经过两个阶段才能完成,信用约束也分为两个阶段。剖析每阶段信用约束与信用之间的关系,论述两阶段信用约束对信用产生的叠加效应,解释其对价值流动、信用数量、融资的影响,分析当前信用约束机制存在的失... 信用这个特殊的价值运动过程需要经过两个阶段才能完成,信用约束也分为两个阶段。剖析每阶段信用约束与信用之间的关系,论述两阶段信用约束对信用产生的叠加效应,解释其对价值流动、信用数量、融资的影响,分析当前信用约束机制存在的失灵问题及其对中小企业融资所产生的影响,并分别从政府、银行与中小企业三个层面提出建议,以完善、优化信用约束机制的运行,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企业融资 信用约束 信用信息 信用风险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邹晓辉 陈亚珊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36-37,共2页
本文通过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优势指数、显示性竞争比较优势指数和产业内贸易指数分析了我国目前金融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水平。同时分析了有利于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提升的优势因素以及制约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 本文通过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优势指数、显示性竞争比较优势指数和产业内贸易指数分析了我国目前金融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水平。同时分析了有利于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提升的优势因素以及制约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相关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服务贸易 国际竞争力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政偏向、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乡收入差距 被引量:6
20
作者 蒋团标 吕丹阳 马国群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3-223,共11页
基于2002—2020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运用非线性空间杜宾模型分析财政偏向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并进一步考察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财政偏向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直接影响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均呈倒“U”型特征,即达... 基于2002—2020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运用非线性空间杜宾模型分析财政偏向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并进一步考察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财政偏向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直接影响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均呈倒“U”型特征,即达到一定阈值后,财政偏向会缩小本地和周边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财政偏向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效果存在基于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区域异质性;农村劳动力转移在财政偏向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发挥调节作用,且该作用效果存在区域异质性,即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程度的提高,财政偏向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曲线趋向陡峭,同时曲线拐点向左移动。据此,建议因地制宜确定财政支农规模,重视加强区域间协同发展机制,促进农村劳动力自由转移,进而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偏向 城乡融合 农村劳动力转移 非线性空间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