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思茅松天然林林分直径大小多样性及环境解释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超 闾妍宇 +7 位作者 胥辉 徐婷婷 张博 魏安超 孙雪莲 熊河先 石晓琳 欧光龙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4-30,共7页
以云南省普洱市45块思茅松天然林样地为研究对象,选用Shannon指数(H)、Simpson指数(D)和断面积Gini系数(G)对思茅松林分总体、思茅松和其他树种的林分直径大小多样性进行量化,并采用CCA直接梯度排序法分析林分直径大小多样性随气候因子... 以云南省普洱市45块思茅松天然林样地为研究对象,选用Shannon指数(H)、Simpson指数(D)和断面积Gini系数(G)对思茅松林分总体、思茅松和其他树种的林分直径大小多样性进行量化,并采用CCA直接梯度排序法分析林分直径大小多样性随气候因子、地形因子、土壤因子和林分因子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1)样地总体和思茅松的Shannon指数(H)和Simpson指数(D)的变化比较一致,其他树种的Shannon指数(Ho)、Simpson指数(Do)和断面积Gini系数(Go)变动幅度均比其他6个指数大。(2)气候、地形、土壤和林分因子直接排序的第一排序轴分别解释58.6%、92.0%、64.4%和76.4%的信息量,较好地反映了林分直径大小多样性随环境因子的变化规律。(3)从环境因子与排序轴的相关性上看,气候因子中除年降水外的8个降水因子相关性在0.15以上,而温度因子与林分直径大小多样性的相关性不高;地形因子中海拔(Alt)与第一排序轴的相关性最高(-0.467 5);土壤因子中全磷(TP)、全钾(TK)与第一轴排序相关性均高于0.30;林分因子中林分优势高(Ht)与第一排序轴呈现-0.418 0的负相关。(4)当较高气温和中等降水,海拔和坡度中等,全磷(TP)、全氮(TN)、有机质(OM)质量分数和p H值中等时,林分优势高和林分平均高最小;林分密度指数中等时,思茅松天然林具有最大的Ht、Hs、Dt、Ds值,而其他树种的林分直径多样性指数以及3个断面积Gini系数的规律性不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分直径多样性 气候因子 地形因子 土壤因子 林分因子 CCA排序 思茅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茅松单木根系生物量的估算模型 被引量:4
2
作者 肖义发 欧光龙 +2 位作者 王俊峰 胥辉 农世新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7-60,共4页
通过对思茅松31株样木的测定,分析了思茅松天然林单木根系生物量的变化规律;运用幂函数对模型进行拟合,分别构建了单木主根生物量、侧根生物量和根系总生物量的估算模型。结果表明:(1)基于胸径、地径的单变量模型,以及基于胸径与树高、... 通过对思茅松31株样木的测定,分析了思茅松天然林单木根系生物量的变化规律;运用幂函数对模型进行拟合,分别构建了单木主根生物量、侧根生物量和根系总生物量的估算模型。结果表明:(1)基于胸径、地径的单变量模型,以及基于胸径与树高、地径与树高的二变量模型,相关系数均高于0.93;主根生物量模型和根系总生物量模型相关系数均高于0.95。(2)主根、侧根、根系总生物量都以地径和树高为变量拟合效果最佳,其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66 1、0.957 2和0.972 1;以地径为变量拟合效果次之,其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64 1、0.951 2和0.968 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茅松 根系生物量 主根 侧根 生物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nDEM-X极化干涉SAR森林冠层高度反演 被引量:6
3
作者 章皖秋 岳彩荣 颜培东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7-54,共8页
森林树高是反映森林蓄积量、生物量、碳储量和立地质量的关键指标。极化干涉SAR技术是森林树高估测的有效手段之一,但数据获取及数据质量一直是极化干涉SAR树高反演研究的主要制约因素。以云南省勐腊县为实验区,基于德国DLR提供的双站模... 森林树高是反映森林蓄积量、生物量、碳储量和立地质量的关键指标。极化干涉SAR技术是森林树高估测的有效手段之一,但数据获取及数据质量一直是极化干涉SAR树高反演研究的主要制约因素。以云南省勐腊县为实验区,基于德国DLR提供的双站模式Tan DEM-X Co SSC全极化干涉数据,采用三阶段算法、以及两种结合极化干涉优化的相位差分-相干幅度法反演了实验区的森林冠层高度。结果表明:三阶段算法的反演结果数值相对合理,与二类调查数据的空间分布格局相似;相位差分-相干幅度法的反演结果在林区出现部分负值,而在非林区却反演出冠层高度、且呈现条纹状,反演结果与二类调查数据的空间分布差异较大、相关性低。因此,三阶段算法结合双站模式的Tan DEM-X全极化干涉数据,能够在实际树高估测反演中发挥作用,为辅助森林资源调查工作提供了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N DEM-X 极化干涉SAR 森林冠层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筇竹叶片解剖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刘培 董文渊 +2 位作者 郑静楠 浦婵 张孟楠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0-115,共6页
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对筇竹(Qiongzhuea tumidinoda)叶片进行了解剖学研究,并对其显微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筇竹叶片表皮细胞长5.22~20.38μm,宽3.90~14.68μm;泡状细胞长14.98~34.88μm,宽9.99~32.97μm;叶肉细胞长7.67~25.20μm,宽2.... 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对筇竹(Qiongzhuea tumidinoda)叶片进行了解剖学研究,并对其显微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筇竹叶片表皮细胞长5.22~20.38μm,宽3.90~14.68μm;泡状细胞长14.98~34.88μm,宽9.99~32.97μm;叶肉细胞长7.67~25.20μm,宽2.68~13.86μm;薄壁细胞长5.68~13.74μm,宽2.70~10.09μm,厚壁细胞长3.11~11.64μm,宽1.83~8.19μm。筇竹叶片在解剖结构上存在变异,各指标变异系数为9.30%~26.08%,除个别指标外,变异系数均在15%以上;构建了筇竹叶片各类细胞长宽之间的回归方程,可用各类细胞的宽度对各类细胞的长度进行预测。发现仅少数指标之间存在差异,多数指标不同年龄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筇竹秆龄并没有对叶片形态特征产生明显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筇竹 解剖结构 竹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