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喀斯特适生植物的共生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菲 刘杰 +2 位作者 张习敏 何小红 乙引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3期1-5,29,共6页
笔者通过对喀斯特适生植物根际土壤、根部和叶片等微生物群落特征的实验分析,发现喀斯特适生植物与多种已知可促进宿主植物抗逆的微生物共生。同时,还通过对喀斯特生态环境的土壤特征、植物共生微生物的生理生态作用等研究的梳理,并提出... 笔者通过对喀斯特适生植物根际土壤、根部和叶片等微生物群落特征的实验分析,发现喀斯特适生植物与多种已知可促进宿主植物抗逆的微生物共生。同时,还通过对喀斯特生态环境的土壤特征、植物共生微生物的生理生态作用等研究的梳理,并提出:共生微生物可以帮助宿主植物适应盐、旱等多种不利环境;喀斯特适生植物的共生微生物在生态保护和农业生产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目前石漠化的治理方式不应只注重乔灌草的搭配,还应考虑生态系统中植物与微生物间紧密的相互作用及土壤、微生物与植物的相互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适生植物 共生微生物 抗逆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陆生贝类物种多样性及地理分布
2
作者 李兆锋 李柏株 +2 位作者 汤晓辛 郭云海 乙引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85-692,共8页
基于已有的贵州陆生贝类标本数据,结合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对贵阳、荔波和习水等地的调查结果,整理得出贵州陆生贝类2亚纲4目20科76属316种及亚种(含13个未定种)。从种类组成看,贵州陆生贝类以环口螺科(Cyclophoridae)种类最丰富,有16... 基于已有的贵州陆生贝类标本数据,结合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对贵阳、荔波和习水等地的调查结果,整理得出贵州陆生贝类2亚纲4目20科76属316种及亚种(含13个未定种)。从种类组成看,贵州陆生贝类以环口螺科(Cyclophoridae)种类最丰富,有16属71种;巴蜗牛科(Bradybaenidae)次之,有15属61种;树螺科(Helicinidae)和槲果螺科(Cochlicopidae)均为1属1种;优势种为洞穴恰里螺(Kaliella cavicola)、同型巴蜗牛(Bradybaena similaris)、弯倍唇螺(Diplommatina herziana)、缝合倍唇螺(Diplommatina consularis)、矮小双边凹螺(Chamalycaeus nanus)和假穴环肋螺(Plectotropis pseudopatula)。从分布上看,贵州陆生贝类以黔中中亚热带湿润溶丘山原区种类最为丰富,有17科54属170种;黔南中亚热带湿润山原斜坡中低山区和黔西南亚热带半湿润丘原中山区次之,分别有18科56属152种、17科57属150种;黔东温热湿润中低山丘陵区最少,仅有10科18属27种。贵州省不同区域物种相似性分析表明,黔南中亚热带湿润山原斜坡中低山区、黔北中亚热带湿润山原斜坡中低山区、黔西南亚热带半湿润丘原中山区陆生贝类物种组成比较相似,黔东温热湿润中低山丘陵区与其他区域种类组成相差较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生贝类 物种多样性 地理分布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部分洞穴裸灶螽的鉴定及其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吕小艳 李斌强 +2 位作者 何诗远 何小涛 王野影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6-117,共12页
贵州是中国具有丰富喀斯特洞穴生态系统的省份之一,裸灶螽作为洞穴中的优势物种又为生态环境指示种,其遗传多样性能够反应洞穴生物多样性。为评估洞穴开发对洞穴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形态鉴定和分子辅助鉴定的方式对来自贵州省... 贵州是中国具有丰富喀斯特洞穴生态系统的省份之一,裸灶螽作为洞穴中的优势物种又为生态环境指示种,其遗传多样性能够反应洞穴生物多样性。为评估洞穴开发对洞穴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形态鉴定和分子辅助鉴定的方式对来自贵州省毕节、黔西南、铜仁和黔南4个地区8个洞穴97号裸灶螽标本进行鉴定,并对其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共鉴定出裸灶螽亚属Tachycines(Gymnaeta)的8个种和3个形态鉴定模棱两可的待定种,包括此次在贵州首次报道的伪裸灶螽Tachycines(Gymnaeta)fallax和洞穴裸灶螽Tachycines(Gymnaeta)cavernus;通过使用线粒体COI基因构建裸灶螽亚属的系统发育树,对待定种进行了辅助鉴定,认为洞穴裸灶螽Tachycines(Gymnaeta)cavernus、实心裸灶螽Tachycines(Gymnaeta)solidus和波氏裸灶螽Tachycines(Gymnaeta)borutzkyi之间可能存在复合种;洞穴空间小和相对湿度低或人为活动干扰和洞穴开发情况严重会减少裸灶螽的数量和降低其遗传多样性。因此,建议对洞穴空间较大,物种较丰富的洞穴建立洞穴物种基因库,做到科学开发旅游资源,力争向生态科技旅游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喀斯特洞穴 裸灶螽亚属 物种鉴定 物种遗传多样性 洞穴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野核桃典型分布区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稳定性 被引量:1
4
作者 吴华丽 杨焱冰 黎大顺 《广西林业科学》 2023年第4期439-446,共8页
为探讨贵州野核桃(Juglans cathayensis)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稳定性,选取贵州野核桃分布最集中的雷公山、宽阔水和佛顶山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然林进行典型群落研究。结果表明,3个群落共有维管束植物367种,隶属于111科231属。其中,雷公山... 为探讨贵州野核桃(Juglans cathayensis)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稳定性,选取贵州野核桃分布最集中的雷公山、宽阔水和佛顶山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然林进行典型群落研究。结果表明,3个群落共有维管束植物367种,隶属于111科231属。其中,雷公山群落物种最丰富,有90科160属211种,其次为宽阔水群落,有62科99属129种,最低为佛顶山群落,有59科94属124种;3个群落物种生活型均以高位芽植物为主。3个群落乔木层均以野核桃占明显优势;灌木层中,雷公山、佛顶山群落均以狭叶方竹(Chimonobambusa angustifolia)占绝对优势,宽阔水群落灌木层、草本层优势种均不明显。3个群落各层次间与群落内各层次间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Simpson指数总体差异不大,仅有Simpson指数与Margalef丰富度指数在个别层次间具有一定差异。群落稳定性表现为宽阔水群落>佛顶山群落>雷公山群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要值 物种多样性 稳定性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野核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eta分析贵州喀斯特森林植物叶片营养元素特征
5
作者 张习敏 苏志孟 +1 位作者 唐明 龚记熠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9期75-78,共4页
[目的]全面分析喀斯特森林植物叶片营养元素特征,为喀斯特生境植被恢复和石漠化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现有文献为基础,采用Meta分析方法分析贵州喀斯特森林植物叶片营养元素含量特征。[结果]在贵州喀斯特植物中,营养元素的变化从Cu... [目的]全面分析喀斯特森林植物叶片营养元素特征,为喀斯特生境植被恢复和石漠化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现有文献为基础,采用Meta分析方法分析贵州喀斯特森林植物叶片营养元素含量特征。[结果]在贵州喀斯特植物中,营养元素的变化从Cu(0.018 g/kg)到Ca(28.28 g/kg),黄色石灰土生境中植物叶片的N、K显著高于黑色石灰土;低坡位生境下的植物叶片Ca、K含量显著高于高坡位,原生林的植物叶片N、K含量显著低于次生林和人工林;相反,原生林中植物叶片的P含量显著高于次生林。[结论]贵州喀斯特地区森林植物叶片营养元素含量存在多样性,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树木等功能群中,今后需要加大对苔藓、蕨类和草本植物营养元素的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营养元素 功能群 META分析 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新纪录——广西火桐 被引量:3
6
作者 韦堂航 黄江华 +1 位作者 杨焱冰 陈锐 《贵州林业科技》 2023年第3期75-78,共4页
本文报道了贵州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新纪录——广西火桐(Firmiana kwangsiensis H.H.Hsue),并对其分布环境、资源量和发现意义进行了调查与探讨。为该物种的保护、资源开发与利用以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数据。
关键词 广西火桐 国家重点保护植物 新纪录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菌剂对百香果生长发育及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小英 李嘉昱 +4 位作者 王叶 张子雄 滕尧 陈彩霞 龙秀琴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55-160,共6页
为研究微生物菌肥对百香果生长发育、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贵寒1号百香果为研究对象,设置3个处理:不施用微生物菌剂(CK)、施用稀释100倍的微生物菌剂(A1)、施用稀释200倍的微生物菌剂(A2)和施用稀释500倍的微生物菌剂(A3),测定叶片... 为研究微生物菌肥对百香果生长发育、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贵寒1号百香果为研究对象,设置3个处理:不施用微生物菌剂(CK)、施用稀释100倍的微生物菌剂(A1)、施用稀释200倍的微生物菌剂(A2)和施用稀释500倍的微生物菌剂(A3),测定叶片光合特性、根系生长状况、果实产量及品质等指标。结果表明,A1、A2处理可有效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光合特性,使植株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系数量分别提高9.87%~17.79%、4.69%~9.63%、19.37%~257.58%、43.67%~143.36%,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净光合速率、胞间CO_(2)浓度分别提高24.83%~34.88%、27.86%~45.90%、63.01%~107.96%、37.25%~110.37%。在产量品质方面,果实产量提高27.10%~41.36%,可溶性固形物、可食率提高3.64%~5.45%、30.36%~47.34%。进一步运用隶属函数综合分析表明A1处理效果最佳,该结果为微生物菌剂在百香果幼苗生长上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香果 微生物菌剂 生长发育 叶绿素含量 光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铅低积累水稻品种筛选及其人体健康风险评价
8
作者 陈婷 龙胜楼 +4 位作者 孙媛媛 钟霖 商成梅 唐明 秦樊鑫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78-1189,共12页
为筛选出适用镉(Cd)、铅(Pb)中轻度污染农田栽植的水稻高产低积累品种并评价稻米摄入对人体健康风险的影响,以研究区域主栽的20个品种水稻(R01~R20)为研究对象,开展田间小区试验,分析不同品种水稻对重金属的吸收累积差异。结果表明:20... 为筛选出适用镉(Cd)、铅(Pb)中轻度污染农田栽植的水稻高产低积累品种并评价稻米摄入对人体健康风险的影响,以研究区域主栽的20个品种水稻(R01~R20)为研究对象,开展田间小区试验,分析不同品种水稻对重金属的吸收累积差异。结果表明:20个品种水稻地上各部位Cd含量由大到小依次为茎叶>稻米>稻壳,Pb含量大小依次为茎叶>稻壳>稻米。其中,13个品种稻米Cd含量、19个品种稻米Pb含量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值(0.2 mg·kg^(-1))。各品种间的Cd、Pb转移系数(TF)和富集系数(BCF)差异显著,Cd在水稻地上各部位之间的转移系数大小为TF_(茎叶-稻米)>TF_(茎叶-稻壳),而Pb则相反。Cd的TF_(茎叶-稻米)最大值是最小值的5.34倍,而Pb是21.77倍;Cd的TF_(茎叶-稻壳)最大值是最小值的4.27倍,而Pb是9.67倍。Cd的富集系数最大值是最小值的39.0倍,而Pb是119倍。此外,与Pb相比,水稻表现出优异的Cd转移和积累能力。稻米Cd、Pb含量和水稻产量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百香优005(R02)为高产低Cd低Pb积累品种。单因子污染指数(Pi)和总目标危险系数(TTHQ)分析显示,研究区稻米重金属污染的主要贡献因子和食用当地稻米产生的健康风险都源于Cd,且百香优005最符合品种筛选和培育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品种筛选 重金属 低积累 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酸钙在植物中的生物合成及其防御功能 被引量:11
9
作者 乙引 苏志孟 +2 位作者 张习敏 刘伦衔 陈婷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4期1-6,共6页
通过梳理相关研究文献,笔者对植物体内草酸的生物合成、草酸钙的形成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结合草酸钙晶体在植物防御中的研究进展,提出:利用基因工程手段,构建草酸钙晶体形状和丰富程度的差异植株用以防御动物侵害应是今后的研究重点。
关键词 抗坏血酸 晶体形态 晶体丰度 防御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叶薄荷酮对黑腹果蝇的驱避及羽化、孵化抑制效果研究
10
作者 陈哲 文光琴 +2 位作者 杨鼎元 官纪元 张群英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7-189,共3页
以浆果类水果中重要检疫性害虫黑腹果蝇为研究对象,利用不同浓度长叶薄荷酮溶液测试其对黑腹果蝇的驱避效果、羽化抑制率和孵化抑制率。结果表明,长叶薄荷酮浓度越高,对果蝇驱避效果越好,稀释200倍后对果蝇成虫的驱避效果为81.72%,与稀... 以浆果类水果中重要检疫性害虫黑腹果蝇为研究对象,利用不同浓度长叶薄荷酮溶液测试其对黑腹果蝇的驱避效果、羽化抑制率和孵化抑制率。结果表明,长叶薄荷酮浓度越高,对果蝇驱避效果越好,稀释200倍后对果蝇成虫的驱避效果为81.72%,与稀释100倍后的驱避效果间无极显著差异;长叶薄荷酮对果蝇蛹有较强的羽化抑制能力,200倍液羽化抑制效果最强,达到97.78%,与其他浓度存在显著差异;长叶薄荷酮对果蝇的孵化抑制率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大,50、100和200倍液的抑制率无显著性差异,200倍液的孵化抑制率为96.67%,与300倍液和400倍液的孵化抑制率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本试验为长叶薄荷酮在植物源农药中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腹果蝇 长叶薄荷酮 驱避效果 羽化抑制 孵化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珍稀濒危植物贵州地宝兰地理分布格局及其适生区预测
11
作者 张央 李晓芳 +1 位作者 安明态 徐建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7-125,共9页
【目的】贵州地宝兰为我国特有种,分析贵州地宝兰的地理分布特征以及和环境因子的关系并对其适生区进行预测,明确适生区范围,对该种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通过实地调查、文献查阅、标本查阅方法获得贵州地宝兰分布点,... 【目的】贵州地宝兰为我国特有种,分析贵州地宝兰的地理分布特征以及和环境因子的关系并对其适生区进行预测,明确适生区范围,对该种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通过实地调查、文献查阅、标本查阅方法获得贵州地宝兰分布点,采用主成分分析环境因子对其分布的影响,然后基于MaxEnt模型和ArcGIS技术,筛选了16个预测因子,预测其适生区范围。【结果】1)贵州地宝兰主要分布在贵州北盘江流域、广西西北部、云南元江流域,其中南盘江、北盘江和红水河交界处、北盘江中段及元江河谷地段为贵州地宝兰分布的高密度区;2)主成分分析显示,前4主成分的累计量为85.49%,贵州地宝兰的分布与土壤肥力关系密切;3)该种适生区预测的AUC平均值为0.984,预测结果非常好,具有很高的参考性;4)贵州地宝兰的适生区以北盘江、红水河、南盘江、元江流域的河谷两侧及广西西北部为主,其余绝大部分地区均为不适宜区;5)影响贵州地宝兰适生区的主导因子是最干季度降水量(bio17),其贡献率最大,为25.9%;其次是等温性(bio3)和年均降水量(bio12),贡献率分别为21.3%、10.1%。【结论】贵州地宝兰分布狭窄,喜低热河谷地段,土壤肥力与其分布关系密切,其适生区主要为北盘江、红水河、南盘江、元江流域等低热河谷。该研究对贵州地宝兰野生资源的保护以及引种开发利用具有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地宝兰 分布格局 MaxEnt模型 适生区预测 主导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6种兰科植物新记录
12
作者 李晓芳 徐建 +4 位作者 安明态 郭应 刘芳 邹华凯 韦堂航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3-97,共5页
报道了贵州省6种兰科植物新记录,即瘤唇卷瓣兰Bulbophyllum japonicum、黄花白点兰Thrixspermum laurisilvaticum、浙江金线兰Anoectochilus zhejiangensis、南湖斑叶兰Goodyera nankoensis、峨眉竹茎兰Tropidia emeishanica和高山鸟巢... 报道了贵州省6种兰科植物新记录,即瘤唇卷瓣兰Bulbophyllum japonicum、黄花白点兰Thrixspermum laurisilvaticum、浙江金线兰Anoectochilus zhejiangensis、南湖斑叶兰Goodyera nankoensis、峨眉竹茎兰Tropidia emeishanica和高山鸟巢兰Neottia listeroides,对其主要识别特征、地理分布信息进行简要描述,并提供彩色照片.这些新记录的发现,不仅丰富了贵州省野生兰科植物本底资料,而且对贵州省兰科植物区系及其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科 新记录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树莓品种花粉活力及贮藏条件的比较
13
作者 官纪元 张群英 +3 位作者 陈哲 杨鼎元 李永霞 沈玺龙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1期119-124,共6页
本研究以大红泡、黑莓和掌叶覆盆子3种树莓品种为试材,测定其不同发育时期(花期Ⅰ、Ⅱ、Ⅲ和Ⅳ),不同时间段(8:30、10:30、12:30、14:30和16:30),不同干燥条件(自然干燥法和硅胶干燥法)及不同贮藏条件(4和20℃)下的花粉活力,同时测定树... 本研究以大红泡、黑莓和掌叶覆盆子3种树莓品种为试材,测定其不同发育时期(花期Ⅰ、Ⅱ、Ⅲ和Ⅳ),不同时间段(8:30、10:30、12:30、14:30和16:30),不同干燥条件(自然干燥法和硅胶干燥法)及不同贮藏条件(4和20℃)下的花粉活力,同时测定树莓花粉不同发育时期的柱头可授性,以筛选出适宜的花粉采集、处理时间及贮藏条件。结果表明,树莓最佳花粉采集期为花期Ⅲ,杂交的最佳授粉期为花期Ⅲ,最佳去雄期为花期Ⅰ和Ⅱ;正午间树莓花粉活力均有所下降,最佳采粉时间段是12:30—14:30;硅胶干燥24 h处理后其花粉活力保存较佳;大红泡、黑莓和掌叶覆盆子含水量分别为20.59%、14.67%和15.36%时耐贮藏性较好,在-20℃贮藏条件下能贮藏90 d。研究结果为树莓杂交育种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莓 花粉活力 柱头可授性 低温贮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纯度金钗石斛生物碱提取工艺的开发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丽君 李菲 +2 位作者 洪鲲 张宇斌 乙引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1期30-35,共6页
通过设置不同pH、温度、酶解时间、酶用量和乙醇浓度等梯度条件,确定酶法提取生物碱的最适条件为酶用量7 mg酶/g石斛粉、缓冲液pH=5、酶解温度40℃、酶解时间2 h;提取条件在75%的乙醇、固液比为1∶12,碱化后在pH=8时,效果最好。将乙醚... 通过设置不同pH、温度、酶解时间、酶用量和乙醇浓度等梯度条件,确定酶法提取生物碱的最适条件为酶用量7 mg酶/g石斛粉、缓冲液pH=5、酶解温度40℃、酶解时间2 h;提取条件在75%的乙醇、固液比为1∶12,碱化后在pH=8时,效果最好。将乙醚重结晶3次母液合并,以20 kg石斛作为原料,可获得20 g以上纯度为98.4%的产物,经气质联用法(GC-MS)鉴定提取物为石斛碱。结论:酶法提取生物碱的效果较好,可用于金钗石斛总生物碱的分离纯化。该方法简单快速,稳定高效,具有潜在工业生产价值,为金钗石斛总生物碱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钗石斛 石斛碱 酶法提取 纯化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色苷的生物合成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5
作者 徐僡 郑远静 +2 位作者 高方平 李欲轲 孙威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246-1253,共8页
花色苷是一种天然的水溶性色素,常分布于植物的花、果实、茎、叶细胞中,能赋予植物丰富的色彩。花色苷对植物具有重要的生理生态功能,能帮助植物适应和抵御不良环境,对人类还具有疾病预防和保健作用。研究结果证明,花色苷的生物合成至... 花色苷是一种天然的水溶性色素,常分布于植物的花、果实、茎、叶细胞中,能赋予植物丰富的色彩。花色苷对植物具有重要的生理生态功能,能帮助植物适应和抵御不良环境,对人类还具有疾病预防和保健作用。研究结果证明,花色苷的生物合成至少需要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查尔酮合成酶(CHS)、查尔酮异构酶(CHI)、黄烷酮-3-羟基化酶(F3H)、类黄酮-3′-羟化酶(F3′H)、类黄酮-3′,5′-羟化酶(F3′5′H)、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DFR)、花色素合成酶(ANS)、类黄酮3-O-葡萄糖基转移酶(3GT)等酶共同参与,同时受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的共同调控,本文重点从花色苷生物合成及影响因素两方面进行综合评述,为花色苷的生物合成及开发和利用研究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色苷 生物合成 内在因素 外在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锦绣杜鹃类黄酮-3′,5′-羟基化酶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孙世宇 冯猜 +1 位作者 孙威 徐小蓉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3期33-38,55,共7页
类黄酮-3′,5′-羟基化酶(Flavonoid 3′,5′-hydroxylase,F3′5′H)是类黄酮代谢途径的一个关键酶,能使花色素的合成方向趋向于蓝色的飞燕草素。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锦绣杜鹃类黄酮-3′,5′-羟基化酶基因(RpF3′5′H)进行分析。结果显... 类黄酮-3′,5′-羟基化酶(Flavonoid 3′,5′-hydroxylase,F3′5′H)是类黄酮代谢途径的一个关键酶,能使花色素的合成方向趋向于蓝色的飞燕草素。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锦绣杜鹃类黄酮-3′,5′-羟基化酶基因(RpF3′5′H)进行分析。结果显示,RpF3′5′H基因ORF长1551 bp,共编码516个氨基酸;分子量为57.31 kD,等电点为9.03,无信号肽,定位于细胞质中的可能性最大,二级结构与三级结构中含有较多的α螺旋,与高丛越橘有较高亲缘性。分析结果将对RpF3′5′H的功能解析奠定理论基础,同时也为探究锦绣杜鹃花色苷的生物合成有一定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绣杜鹃 类黄酮-3′5′-羟基化酶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C24-甾醇甲基转移酶基因OsSMT2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黄小龙 翟立升 闫慧清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61-468,共8页
【目的】为水稻C-24甾醇甲基转移酶基因OsSMT2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水稻OsSMT2基因为研究对象,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对OsSMT2蛋白质的理化性质、结构特点、共表达基因的富集、启动子的顺式作用元件及表达模式等进行... 【目的】为水稻C-24甾醇甲基转移酶基因OsSMT2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水稻OsSMT2基因为研究对象,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对OsSMT2蛋白质的理化性质、结构特点、共表达基因的富集、启动子的顺式作用元件及表达模式等进行分析。【结果】水稻OsSMT2基因CDS全长1092 bp,编码1个含363个氨基酸的蛋白质,该蛋白质具有甲基转移酶结构域和甾醇甲基转移酶C末端结构域;OsSMT2蛋白质不含信号肽,存在1个跨膜结构域;OsSMT2基因的共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到DNA的复制过程和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等途径中,可能参与植物的抗寒和抗旱过程;OsSMT2基因在萌发种子中的表达量最高,在叶片的表达量最低。【结论】水稻OsSMT2基因主要在萌发的种子、胚根、胚芽中高表达,参与水稻DNA复制和细胞分裂的主要过程,可作为水稻抗寒和抗旱育种的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C24-甾醇甲基转移酶 OsSMT2基因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皮石斛花青素合成酶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周娜娜 冯猜 +1 位作者 徐僡 孙威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1期36-40,94,共6页
花青素合成酶(ANS)是花青素合成途经中的关键酶,可催化无色花色素转变成有色花色素。本文从NCBI数据库中获取铁皮石斛花青素合成酶基因(DoANS)的cDNA序列,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该基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完整的开放阅读框... 花青素合成酶(ANS)是花青素合成途经中的关键酶,可催化无色花色素转变成有色花色素。本文从NCBI数据库中获取铁皮石斛花青素合成酶基因(DoANS)的cDNA序列,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该基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完整的开放阅读框长1077 bp,共编码358个氨基酸,其中亮氨酸含量最高,占氨基酸总数的10.9%,半胱氨酸含量最低,占氨基酸总数的1.1%。理化性质分析表明,DoANS蛋白分子质量为39.59 kD,属于亲水性蛋白,理论等电点为5.42,无信号肽,主要分布于细胞质中;二级结构中无规则卷曲占比59.78%,延伸链占比15.08%,同时蛋白三级结构分析结果与之相符。最后,系统进化分析显示,DoANS与大花惠兰ANS的亲缘关系最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花青素合成酶基因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钗石斛查尔酮合酶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僡 高方平 +2 位作者 郑远静 周娜娜 孙威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4期64-68,118,共6页
利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及方法对金钗石斛查尔酮合成酶基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金钗石斛查尔酮合酶基因(DnCHS)完整的CDS为1 188 bp,共编码395个氨基酸,蛋白分子量为43.10 kD,理论等电点为6.22,且该蛋白为亲水性蛋白,不存在信号肽,很可能定... 利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及方法对金钗石斛查尔酮合成酶基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金钗石斛查尔酮合酶基因(DnCHS)完整的CDS为1 188 bp,共编码395个氨基酸,蛋白分子量为43.10 kD,理论等电点为6.22,且该蛋白为亲水性蛋白,不存在信号肽,很可能定位在细胞质中。同时,蛋白质二级和三级结构的分析表明,DnCHS蛋白由33.92%的α螺旋,8.35%的延伸链以及57.72%的无规则卷曲组成。系统进化分析显示,DnCHS与红掌的亲缘关系最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钗石斛 查尔酮合酶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特有植物平坝槭叶绿体基因组特征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周艳 李婧 文香英 《种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15,共8页
为研究贵州特有植物平坝槭叶绿体基因组结构与特征,以平坝槭新鲜叶片为材料,提取叶绿体DNA旨在对其基因组进行测序和组装,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平坝槭的叶绿体基因组长度为155069 bp,由大单拷贝区(LSC,84840 bp)、小单拷贝区(SSC,1... 为研究贵州特有植物平坝槭叶绿体基因组结构与特征,以平坝槭新鲜叶片为材料,提取叶绿体DNA旨在对其基因组进行测序和组装,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平坝槭的叶绿体基因组长度为155069 bp,由大单拷贝区(LSC,84840 bp)、小单拷贝区(SSC,18093 bp)以及两个反向重复序列(IRA,26068 bp;IRB,26068 bp)组成。另外,还发现叶绿体基因组的GC含量为38%。经过注释,成功鉴定出87个基因,其中包括8个rRANs基因,37个tRNAs基因和42个蛋白编码基因。经系列分析,鉴定出的SSR位点有77个,散在重复系列有26个。正选择分析显示,rpl16、petD、ycf2、rpl22、rps16等5个基因出现正选择信号。密码子偏好性分析筛选到RSCU>1的密码子有32个,以T结尾的密码子最多,有16个。系统发育分析显示,平坝槭与亮叶槭亲缘关系较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坝槭 叶绿体基因组 密码子偏好性 系统发育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