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atchman左心耳封堵器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3
1
作者 姚青 宋治远 +9 位作者 舒茂琴 郭燕丽 钟理 王文婷 申斌 李华康 柴虹 朱平 刘锋 陈霞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2129-2132,共4页
目的通过应用Watchman左心耳封堵器对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左心耳进行封堵治疗,评价左心耳封堵效果与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近期完成的应用Watchman左心耳封堵器进行左心耳封堵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其基线资料,左心耳测量数据(心脏超声及造... 目的通过应用Watchman左心耳封堵器对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左心耳进行封堵治疗,评价左心耳封堵效果与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近期完成的应用Watchman左心耳封堵器进行左心耳封堵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其基线资料,左心耳测量数据(心脏超声及造影)以及介入操作结果。结果 12例行左心耳封堵术治疗患者全部成功(成功率100%),其中男性6例、女性6例,年龄51~81(66.4±14.5)岁,房颤病史0.5~7(2.78±4.12)年。12例患者CHA2DS2-VASc评分为2~6(4.1±1.9)分。术中TEE测量左心耳开口最大直径为(19.7±2.2)mm;左心耳造影图像测得左心耳开口最大直径为(20.1±2.3)mm;两种方法测量的左心耳开口直径无显著差异(P〉0.05)。所用12枚Watchman封堵器直径(25.0±3.2)mm;植入左心耳内后TEE测量封堵器最大直径(20.3±5.8)mm,压缩率为(22.1±3.9)%。6例患者封堵后有少量残余分流,无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应用Watchman左心耳封堵器进行左心耳封堵是安全、有效的,但需严格把握适应证,遵循严格的操作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左心耳封堵 Watchman封堵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胎儿心电提取 被引量:8
2
作者 蒲秀娟 曾孝平 +3 位作者 陈悦君 余炜 韩亮 程军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1-115,共5页
针对胎儿心电难以提取问题,提出一种从母体腹壁混合信号中提取胎儿心电的方法。利用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RBF)神经网络估计母体心电信号传导至腹壁的非线性变换,将非线性变换后的母体心电信号从腹壁混合信号中减去,再通过... 针对胎儿心电难以提取问题,提出一种从母体腹壁混合信号中提取胎儿心电的方法。利用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RBF)神经网络估计母体心电信号传导至腹壁的非线性变换,将非线性变换后的母体心电信号从腹壁混合信号中减去,再通过小波包去噪技术抑制胎儿心电的基线漂移和噪声,得到清晰的胎儿心电。应用临床心电数据完成实验,在胎儿心电和母体心电QRS波完全重叠情况下,提取出清晰的胎儿心电。实验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心电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 小波包去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经验模式分解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胎儿心电信号提取 被引量:6
3
作者 蒲秀娟 曾孝平 +2 位作者 韩亮 程军 姜文浩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58-165,共8页
针对心电信号的非平稳特性,将非平稳信号处理方法与非线性估计方法相结合,提出一种从母体腹壁混合信号中提取胎儿心电信号的新方法。采用经验模式分解(EMD)方法将非平稳的母体心电信号分解为有限个本征模函数(IMF)和一个残差信号;母体... 针对心电信号的非平稳特性,将非平稳信号处理方法与非线性估计方法相结合,提出一种从母体腹壁混合信号中提取胎儿心电信号的新方法。采用经验模式分解(EMD)方法将非平稳的母体心电信号分解为有限个本征模函数(IMF)和一个残差信号;母体腹壁混合信号中的母体心电成分为母体心电信号的非线性变换,采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拟合这一非线性变换;将EMD分解所得的本征模函数和残差信号经由所拟合的非线性变换得到母体腹壁混合信号中母体心电成分的最优估计,从母体腹壁混合信号中减去该最优估计得到胎儿心电信号。引入基于特征值分析和基于互相关系数计算信噪比的方法,评估胎儿心电信号提取方法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胎儿心电信号和母体心电信号QRS波分离或者重叠的情况下,通过提出的方法均可得到清晰的胎儿心电信号,且信噪比相对于传统方法有明显提高。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心电信号提取 经验模式分解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黄海韵 郭燕丽 +4 位作者 王文婷 申斌 李锐 景涛 刘建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2410-2413,共4页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左心室17节段时间-容积曲线及牛眼图技术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3-7月本院心内科收治的心脏病患者197例,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对197例拟行冠脉造影的有明确冠心病史或临床疑诊为冠...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左心室17节段时间-容积曲线及牛眼图技术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3-7月本院心内科收治的心脏病患者197例,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对197例拟行冠脉造影的有明确冠心病史或临床疑诊为冠心病的患者进行检测,使用Qlab 3DQA软件得出197例患者的左心室17节段时间-容积曲线和牛眼图。所有患者于超声心动图检查后行冠脉造影术,将造影结果与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作对比研究。结果197例患者经冠脉造影证实178例为冠心病。与冠脉造影结果对照,冠状动脉某1支狭窄程度≥90%冠心病组和狭窄程度<90%冠心病组的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左心室17节段时间-容积曲线和牛眼图均可以直接显示运动异常的心肌节段,同时能根据冠状动脉不同分支对心肌不同节段的供血关系,进一步明确病变的冠状动脉,其中单支病变灵敏性>79%,特异性>97%,多支病变灵敏性>79%,特异性>72%。结论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能够直观地显示出运动异常的左心室心肌节段,发现缺血病变的冠状动脉,诊断冠心病准确、无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冠状动脉造影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强度他汀对中青年冠心病患者支架植入术后血脂水平的影响及安全性 被引量:5
5
作者 吕建峰 罗万权 +4 位作者 张兴梅 仝识非 刘波 欧书林 迟路湘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11-515,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他汀对中青年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3年12月至2014年6月住院治疗的中青年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服用瑞舒伐他汀(可定)的168例患者的相关情况,其中应用瑞舒伐他汀10 m...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他汀对中青年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3年12月至2014年6月住院治疗的中青年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服用瑞舒伐他汀(可定)的168例患者的相关情况,其中应用瑞舒伐他汀10 mg/d治疗的81例(中强度组),应用瑞舒伐他汀20mg/d治疗的87例(高强度组),治疗6~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以及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3 C-reactive protein,hs-CRP)、肌酸肌酶(creatine kinase,CK)的变化水平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8周后,2组患者的TC、TG、LDL-C及hs-CRP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高强度组:5.42±1.09、2.85±0.71,P=0.000;1.69±0.73、1.14±0.31,P=0.000;3.56±0.95、1.79±0.54,P=0.000;2.64±1.22、1.04±0.63,P=0.000;中强度组:5.31±1.29、3.18±0.85,P=0.000;1.63±0.58、1.22±0.25,P=0.000;3.39±0.66、2.00±0.76,P=0.000;2.42±1.40、1.33±0.68,P=0.000),HDL-C较治疗前升高(高强度组:1.23±0.29、1.42±0.30,P=0.000;中强度组:1.19±0.35、1.37±0.42,P=0.003)。高强度治疗组的TC、LDL-C及hs-CRP下降较中强度组明显(2.85±0.71、3.18±0.85,P=0.006;1.79±0.54、2.00±0.76,P=0.036;1.04±0.63、1.33±0.68,P=0.005)。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转氨酶及肌酶异常。结论:高强度他汀(瑞舒伐他汀20 mg/d)较中强度他汀(瑞舒伐他汀10 mg/d)降低LDL-C的效果更佳,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青年 冠心病 支架植入 他汀 血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自由基在心肌保护第二窗中的作用 被引量:8
6
作者 冉擘力 司良毅 何国祥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1-143,共3页
目的:证实短暂、重复缺氧后即刻产生的氧自由基是否诱导了24小时后心肌抗氧化酶等保护蛋白增加而引起心肌延迟保护。 方法:在大鼠培养心肌细胞缺氧预适应模型上,设正常对照组、缺氧复氧组、缺氧预适应组、外源性超氧阴离子处理组... 目的:证实短暂、重复缺氧后即刻产生的氧自由基是否诱导了24小时后心肌抗氧化酶等保护蛋白增加而引起心肌延迟保护。 方法:在大鼠培养心肌细胞缺氧预适应模型上,设正常对照组、缺氧复氧组、缺氧预适应组、外源性超氧阴离子处理组(外源性O2处理组)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处理组(SOD处理组),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预适应后即刻和24小时末心肌细胞外源性超氧阴离子(OF)的产生量、热休克蛋白72(HSP72)表达及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和丙二醛含量及心肌细胞存活率。 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缺氧预适应后即刻O2产生量在缺氧预适应组和外源性O2处理组升高,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缺氧复氧组和SOD处理组无显著变化,相反,缺氧预适应后24小时前2组O2的产生量较缺氧复氧组和SOD处理组显著减少,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且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前2组HSP72和SOD比后2组增加,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各组心肌细胞存活率、NOS活性及谷胱甘肽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丙二醛有不同程度增加,但前2组各指标降幅和增幅分别较后2组小,有显著性差异(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自由基 缺氧预适应 延迟保护 心肌保护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胎儿心电信号提取 被引量:4
7
作者 蒲秀娟 曾孝平 +1 位作者 韩亮 程军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941-2947,共7页
该文针对胎儿心电信号难以提取的问题,提出一种从母体腹壁混合信号中提取胎儿心电信号的方法。首先利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拟合母体心电信号传导至腹壁所经历的非线性变换,然后将母体心电信号经由所拟合的非线性变换得到腹壁混... 该文针对胎儿心电信号难以提取的问题,提出一种从母体腹壁混合信号中提取胎儿心电信号的方法。首先利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拟合母体心电信号传导至腹壁所经历的非线性变换,然后将母体心电信号经由所拟合的非线性变换得到腹壁混合信号中的母体心电成分的最优估计,再从腹壁混合信号中减去母体心电成分的最优估计得到含噪声的胎儿心电信号,最后通过经验模式分解(EMD)抑制胎儿心电信号中的基线漂移和噪声,得到清晰的胎儿心电信号。在胎儿心电信号和母体心电信号QRS波完全重叠的情况下,通过该方法能够提取出清晰的胎儿心电信号。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心电信号 非线性变换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经验模式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回归支持向量机的胎儿心电提取 被引量:4
8
作者 蒲秀娟 曾孝平 +1 位作者 韩亮 程军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38-743,共6页
针对胎儿心电难以提取的问题,提出一种从母体腹壁混合信号中提取胎儿心电的方法。首先利用回归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machine,SVRM)拟合母体心电传导至腹壁所经历的非线性变换,然后将母体心电经由所拟合的非线性变换得... 针对胎儿心电难以提取的问题,提出一种从母体腹壁混合信号中提取胎儿心电的方法。首先利用回归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machine,SVRM)拟合母体心电传导至腹壁所经历的非线性变换,然后将母体心电经由所拟合的非线性变换得到腹壁混合信号中的母体心电干扰的最优估计,再从腹壁混合信号中减去母体心电干扰的最优估计得到含噪声的胎儿心电,最后通过小波包去噪技术抑制胎儿心电中的基线漂移和噪声,得到清晰的胎儿心电。在胎儿心电和母体心电QRS波完全重叠的情况下,通过该方法能够提取出清晰的胎儿心电。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心电 非线性变换 回归支持向量机 小波包去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兔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白介素-6及无复流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赵希军 刘现亮 何国祥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17期1541-1543,共3页
目的探讨单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兔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后白介素-6(IL-6)水平和无复流的影响。方法将新西兰大白兔24只随机分成对照组8只、治疗组8只和假手术组8只,治疗组在造模前12h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kg。冠状动脉结扎1h后再松解2h建... 目的探讨单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兔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后白介素-6(IL-6)水平和无复流的影响。方法将新西兰大白兔24只随机分成对照组8只、治疗组8只和假手术组8只,治疗组在造模前12h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kg。冠状动脉结扎1h后再松解2h建立AMI再灌注模型,对3组的IL-6水平、结扎区心肌范围(LA)、无复流心肌范围(ANR)等进行比较。结果处理效应与时间效应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F=25.10,P<0.01),处理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F=15.96,P<0.01),时间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F=98.84,P<0.01),两两比较表明各时间点的血清IL-6水平随着时间不断增高,3个时间点的血清IL-6水平呈线性趋势变化(F=164.23,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的LA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NR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单剂量阿托伐他汀预治疗可有效降低血清IL-6水平,减轻AMI后再灌注时的无复流,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抗炎作用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再灌注 无复流现象 白介素-6 阿托伐他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应用他汀类药物对心肌梗死患者血脂、心室重构及左室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殷晓伟 胡厚源 +1 位作者 杨庭树 韩宝石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5期458-459,共2页
目的观察长期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70例心肌梗死患者分为他汀类药物调血脂治疗组(n=37),未服他汀类药物对照组(n=33),随访2年。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目的观察长期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70例心肌梗死患者分为他汀类药物调血脂治疗组(n=37),未服他汀类药物对照组(n=33),随访2年。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期末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期末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期末容积(LVESV)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长期使用他汀类药物可明显降低心肌梗死患者的TC及LDL-C水平(P<0.01),改善LVESD和LVEF(P<0.05)。结论长期使用他汀类药物能降低心肌梗死患者的血脂水平,且对心肌梗死患者心室重构及射血功能均有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汀类药物 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心室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的胎儿心电提取 被引量:3
11
作者 蒲秀娟 曾孝平 +3 位作者 陈悦君 韩亮 程军 李君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11-214,237,共5页
针对胎儿心电难以提取问题,提出一种从母体腹壁混合信号中提取胎儿心电的方法。利用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估计母体心电信号传导至腹壁的非线性变换,将非线性变换后的母体心电信号从腹壁混合信号中减去,再通过小波包去噪技术抑制胎儿... 针对胎儿心电难以提取问题,提出一种从母体腹壁混合信号中提取胎儿心电的方法。利用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估计母体心电信号传导至腹壁的非线性变换,将非线性变换后的母体心电信号从腹壁混合信号中减去,再通过小波包去噪技术抑制胎儿心电的基线漂移和噪声,得到清晰的胎儿心电。应用合成心电信号和临床心电信号完成实验,在胎儿心电和母体心电QRS波完全重叠情况下,提取出清晰的胎儿心电。实验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心电 广义回归神经网络 小波包去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血管病介入术后急性低血压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被引量:14
12
作者 周莲 蔡晓莲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4年第3期56-57,共2页
目的 探讨心血管病介入术后急性低血压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方法 通过对我科 2 0 0 2年 1月来发生的 80例急性低血压患者进行研究 ,了解本病发生的相关因素、易发时间和处理措施。结果 全部病例经过及时补液、输血、升压及对症处理... 目的 探讨心血管病介入术后急性低血压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方法 通过对我科 2 0 0 2年 1月来发生的 80例急性低血压患者进行研究 ,了解本病发生的相关因素、易发时间和处理措施。结果 全部病例经过及时补液、输血、升压及对症处理后生命体征恢复稳定。结论 早观察、早发现、早汇报、早处理是心血管病介入术后急性低血压并发症护理的适用原则、正确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 介入手术 急性低血压 并发症 护理措施 临床资料 心理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动脉压力对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神经内分泌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柴虹 宋治远 +5 位作者 张志辉 张倩 舒茂琴 刘建平 仝识非 冉擘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358-360,共3页
目的:探讨肺动脉压力(PAP)对先天性心脏病(CHD)患者神经内分泌激素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选择2004年10月至2006年3月于我院住院并接受经导管封堵治疗的252例CHD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动脉导管未闭(PDA)70例,房间隔缺损(ASD)65例,室间隔缺损(... 目的:探讨肺动脉压力(PAP)对先天性心脏病(CHD)患者神经内分泌激素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选择2004年10月至2006年3月于我院住院并接受经导管封堵治疗的252例CHD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动脉导管未闭(PDA)70例,房间隔缺损(ASD)65例,室间隔缺损(VSD)110例,VSD+PDA4例,VSD+ASD3例。252例患者中男112例、女140例,平均年龄(19.2±15.0)(4~76)岁;按术中测得的PAP分为3组,A组(PAP<30mmHg,n=92),B组(30mmHg≤PAP≤50mmHg,n=126),C组(PAP>50mmHg,n=34)。所有患者均于封堵术当日晨7时抽取静脉血5mL,检测血浆脑钠素(BNP)、心钠素(ANP)、血管紧张素Ⅰ(AngⅠ)、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内皮素(ET)浓度。结果:(1)与对照组及A组比较,B、C两组的血浆ANP、AngⅠ、AngⅡ、ET浓度以及C组的血浆BNP浓度均显著增高(P<0.05,P<0.01)。(2)与B组比较,C组的血浆BNP、AngⅡ及ET浓度也显著增高(P<0.01)。(3)CHD患者的血浆BNP、ANP、AngⅠ、AngⅡ及ET浓度与PAP均呈正相关(P<0.01);亚组分析显示PAP越高,其相关性越好。结论:CHD患者血浆BNP、ANP、AngⅠ、AngⅡ及ET浓度均较正常对照显著升高,与PAP呈正相关,且PAP越高,相关性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缺损 先天性 肺动脉压力 神经内分泌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磺酸在体外对缺血/再灌注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内游离钙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孙玮 潘峰 +2 位作者 唐民科 张倩 张正治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6期498-501,共4页
目的:观察低氧、复氧对心肌细胞内Ca2+浓度([Ca2+]i)的影响,以及牛磺酸模拟心肌缺血/再灌注(I/R)过程中减轻钙超载的作用。方法:采用SD大鼠乳鼠进行心肌细胞培养,建立模拟I/R模型。实验分4组:①正常对照组;②模拟缺血/缺氧组:细胞低氧18... 目的:观察低氧、复氧对心肌细胞内Ca2+浓度([Ca2+]i)的影响,以及牛磺酸模拟心肌缺血/再灌注(I/R)过程中减轻钙超载的作用。方法:采用SD大鼠乳鼠进行心肌细胞培养,建立模拟I/R模型。实验分4组:①正常对照组;②模拟缺血/缺氧组:细胞低氧180min;③模拟I/R组:细胞低氧180min,复氧180min;③牛磺酸+I/R组:先加入终浓度为20mmol.L-1的牛磺酸,再行低氧180min,复氧180min。以Fluo-4/AM荧光指示剂负载,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检测心肌细胞[Ca2+]i变化。结果:对照组心肌细胞[Ca2+]i荧光强度(23.71±2.37)U和荧光光密度较低;低氧180min后复氧即刻,[Ca2+]i荧光强度开始增加(57.52±8.31),复氧180min后[Ca2+]i荧光强度(71.13±4.74)U和光密度显著增高(P<0.01vs对照组)。而牛磺酸组细胞内荧光强度和光密度较模拟I/R组显著降低[(42.42±4.17)U vs(71.13±4.74)U,P<0.01]。结论:心肌细胞缺血/缺氧导致Ca2+超载;模拟I/R Ca2+超载加剧,而牛磺酸有明显减轻心肌细胞模拟I/R时Ca2+超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再灌注 牛磺酸 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性心动过速的射频导管消融术治疗 被引量:2
15
作者 宋治远 何国祥 +3 位作者 迟路湘 史光鉴 舒茂琴 胡亚琴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3-24,共2页
目的:为治疗房性心动过速(房速),对8例患者进行了射频导管消融术(RFCA)治疗。方法:采用两根大头消融导管,在房速发作时标测心房最早激动点放电消融。结果:8例房速(包括房速伴心房扑动及房速伴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各1例)RFC... 目的:为治疗房性心动过速(房速),对8例患者进行了射频导管消融术(RFCA)治疗。方法:采用两根大头消融导管,在房速发作时标测心房最早激动点放电消融。结果:8例房速(包括房速伴心房扑动及房速伴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各1例)RFCA治疗全部成功,无并发症;其中4例在冠状静脉窦口附近、2例在右心房侧壁、2例在右心耳处放电消融成功,成功靶点局部电位(A波)较体表心电图P波平均提前34.23±5.23(22~46)ms。结论:心房激动顺序标测是房速消融的基本方法,AP间期≥30ms的部位可作为试消融靶点;对房速伴其他类型心动过速者可一次消融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动过速 异位房性 导管消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应用他汀类药物对合并高血糖心肌梗死病人血脂及左室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殷晓伟 胡厚源 +1 位作者 杨庭树 韩宝石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7年第5期597-600,共4页
目的:观察长期应用他汀类药物对合并高血糖[包括糖调节受损(IGR)或糖尿病]心肌梗死病人血脂及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59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他汀类药物调血脂治疗,分为血糖正常病人组(n=25)、高血糖病人组(n=34)。所有病... 目的:观察长期应用他汀类药物对合并高血糖[包括糖调节受损(IGR)或糖尿病]心肌梗死病人血脂及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59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他汀类药物调血脂治疗,分为血糖正常病人组(n=25)、高血糖病人组(n=34)。所有病人均随访2年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测定TC、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期末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期末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期末容积(LVESV)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观察各组患者在用药前后血脂水平、心脏功能变化。结果:长期使用他汀类药物降低正常血糖与高血糖组心肌梗死病人的TC及LDL-C水平有统计学意义(P<0.05)。长期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正常血糖组和高血糖组心肌梗死病人前后LVEF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使用他汀类药物降低正常血糖组心肌梗死病人TC及LDL-C较高血糖组病人明显。长期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血糖正常及高血糖心肌梗死病人LVEF均有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汀类药物 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消融房室旁路治疗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被引量:1
17
作者 宋治远 陈惠斌 +1 位作者 曾定尹 于雅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26-227,共2页
射频消融房室旁路治疗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宋治远,陈惠斌,曾定尹,于雅媛(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心内科)630038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ablation,RA)由Lavergne等[1]于1987年首先... 射频消融房室旁路治疗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宋治远,陈惠斌,曾定尹,于雅媛(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心内科)630038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ablation,RA)由Lavergne等[1]于1987年首先用于临床,目前已成为根治房室折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 消融术 房室旁路 心动过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介入和非介入治疗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程红缨 马均华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1年第5期10-11,共2页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介入和非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费用和护理差异以及护理要点,并比较美国同类医院的相关资料及其差别。方法3所医院1998年1月至2000年7月住院治疗的5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两组,介入2...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介入和非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费用和护理差异以及护理要点,并比较美国同类医院的相关资料及其差别。方法3所医院1998年1月至2000年7月住院治疗的5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两组,介入21例,非介入33例,分析两组的临床特点、临床疗效、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以及临床护理的差异。Chi-Square和 Student t Test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异,以P<0.05为相差显著。结果 两组间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但介入治疗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明显高于非介入组(P<0.05)。介入治疗组的护理内容比非介入组复杂,强度和难度都比较高。结论 介入治疗和非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与美国同类医院类似,住院时间相对较长,虽然介入治疗住院时间长于非介入治疗的趋势一样;介入治疗费用相对较高,而美国同类医院介入和非介入治疗费用差距不大,这与介入治疗开展广泛程度和医疗仪器设备收费有关。护理内容和难度没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介入治疗 非介入治疗 AMI 临床护理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抗神经内分泌治疗对高血糖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殷晓伟 胡厚源 +1 位作者 杨庭树 韩宝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596-598,共3页
目的观察长期抗神经内分泌治疗对高血糖心肌梗死患者神经内分泌激素及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65例心肌梗死患者,分为血糖正常组(34例)和高血糖组(31例),给予美托洛尔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6... 目的观察长期抗神经内分泌治疗对高血糖心肌梗死患者神经内分泌激素及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65例心肌梗死患者,分为血糖正常组(34例)和高血糖组(31例),给予美托洛尔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采血检测血浆神经内分泌激素的水平。随访2年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测,观察两组患者在用药前后心室重构的逆转、左心室功能的变化。结果使用美托洛尔并ACEI可以降低血糖正常组和高血糖组患者的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水平,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浓度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血糖正常组患者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好转(P<0.05),高血糖组患者LVEF虽有好转,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抗神经内分泌治疗可以降低心肌梗死患者的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高血糖 美托洛尔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 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在心血管系统的转染和表达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建平 何国祥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15-316,共2页
一氧化氮 (NO)功能异常在许多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用转基因方法转移重组一氧化氮合酶(NOS)基因 ,重建内源性 NO功能 ,是心血管系统治疗的新策略 ,本文就重组 NOS转基因在心血管系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心血管系统 转染 表达 重组一氧化氮合酶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