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与全球反贫困化实践 被引量:3
1
作者 袁银传 高君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6,共6页
马克思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是马克思创立的关于无产阶级贫困的表现、根源、实质以及无产阶级摆脱贫困、实现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体系。当今世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广泛存在以及资本逻辑的牢固统治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雇... 马克思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是马克思创立的关于无产阶级贫困的表现、根源、实质以及无产阶级摆脱贫困、实现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体系。当今世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广泛存在以及资本逻辑的牢固统治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雇佣劳动制度、资本的积累以及资本的全球扩张仍然是全球贫困化的深刻根源。中国反贫困的辉煌成就证明了马克思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的真理力量,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世界贡献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的智慧与经验。马克思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没有过时,至今仍然彰显着强大的真理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产阶级贫困化 反贫困化 中国经验 世界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家庭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其破解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明初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71-74,共4页
一直以来,大学生家庭教育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处于被边缘化的地位,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本文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以及高等教育事业的推进和发展等方面分析了当前高校大学生家庭教育面临的各种困境,并有针对性... 一直以来,大学生家庭教育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处于被边缘化的地位,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本文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以及高等教育事业的推进和发展等方面分析了当前高校大学生家庭教育面临的各种困境,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破解高校大学生家庭教育困境的具体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家庭教育 功能 困境 破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路径探析——基于SWOT分析
3
作者 彭鎏佳 颜杨 《职业技术》 2024年第11期1-10,共10页
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持续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如何提质赋能,高质量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已成为当下亟须思考的问题。运用SWOT分析法,从内外部环境因素剖析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优势和劣势,厘... 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持续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如何提质赋能,高质量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已成为当下亟须思考的问题。运用SWOT分析法,从内外部环境因素剖析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优势和劣势,厘清机遇和挑战。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应从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增效、提升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整体关联度、构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新格局、实现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治理一体化四个方面构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矩阵式路径,以期为助力成渝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提供行之有效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SWOT分析法 矩阵式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意蕴与弘扬路径
4
作者 陈士勇 唐义杰 《领导科学论坛》 2024年第2期51-54,共4页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在实现民族复兴征程中所凝练升华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伟大建党精神蕴含着丰富的精神特质,具有跨越时空、历久弥新的时代价值...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在实现民族复兴征程中所凝练升华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伟大建党精神蕴含着丰富的精神特质,具有跨越时空、历久弥新的时代价值。在新征程上,从学理上厘清伟大建党精神的基本内涵,挖掘伟大建党精神的价值意蕴,探索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实践路径,为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凝心聚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精神动力和行动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伟大建党精神 赓续弘扬 全面从严治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的生成条件、时代意蕴与赓续弘扬
5
作者 陈士勇 《宜春学院学报》 2024年第7期1-7,共7页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创建过程中所形塑的价值观念体系,其生成内在积淀着深厚的理论指引、文化根脉和实践基础,并随着时代发展逐步形成了丰富的理论内涵和严密的逻辑体系,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时代意蕴而言,...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创建过程中所形塑的价值观念体系,其生成内在积淀着深厚的理论指引、文化根脉和实践基础,并随着时代发展逐步形成了丰富的理论内涵和严密的逻辑体系,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时代意蕴而言,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思想引领、为加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精神力量、为形塑时代新人精神家园提供精神纽带。在新赶考之路上,赓续弘扬伟大建党精神需要进一步夯实理论研究、强化教育引领、创新传播手段、完善制度保障,从而把这种超越时空、历久弥新的精神力量转化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巨大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伟大建党精神 生成条件 时代意蕴 赓续弘扬 中国共产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源新质生产力的结构体系与实现路径
6
作者 县祥 《能源科技》 2024年第6期3-6,12,共5页
从能源新质生产力的结构体系出发,分析其多维度、立体化的复杂系统,即基础支撑层、数据应用层、管理服务层、业务规则层和社会动员层和组成要素,并探讨各层次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及其演化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能源新质生产力持续... 从能源新质生产力的结构体系出发,分析其多维度、立体化的复杂系统,即基础支撑层、数据应用层、管理服务层、业务规则层和社会动员层和组成要素,并探讨各层次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及其演化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能源新质生产力持续发展和优化升级的有效路径,包括强化基础支撑、深化数据应用、优化管理服务、完善业务规则、加强社会动员等方面。通过这些措施,为制定科学合理的能源政策,推动能源技术的持续创新,优化能源产业结构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新质生产力 结构体系 能源产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治理中多元主体的博弈关系与法治破解路径 被引量:13
7
作者 颜杨 刘永红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103-105,共3页
多元治理主体围绕异质的利益追求形成了相互博弈的关系。乡镇政府与村民委员会、村党支部与村民委员会、村“两委”与社会组织等治理主体之间的权责关系不够明晰,导致乡村出现治理主体缺位、越位和让位等现象。在法治的轨道上确保多元... 多元治理主体围绕异质的利益追求形成了相互博弈的关系。乡镇政府与村民委员会、村党支部与村民委员会、村“两委”与社会组织等治理主体之间的权责关系不够明晰,导致乡村出现治理主体缺位、越位和让位等现象。在法治的轨道上确保多元治理主体形成合力,对指导我国乡村社会的多元治理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为此,要完善乡村治理的法律规范;明确政府职能,推进规则治理;完善党的领导,提升村党组织的治理能力;明确“乡政”和“村治”的权力边界,保障自治权力;发展乡村社会组织,促进协同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多元主体 博弈 法治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特殊性及其传播策略 被引量:15
8
作者 刘晓琳 曹银忠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2-65,共4页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特殊性由内容生产、内容传播和内容影响所决定,具体表现在内容需求流变性、内容传授精准性以及内容影响归一性三个方面。基于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需打造“内容工厂”,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孵化力;组建“...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特殊性由内容生产、内容传播和内容影响所决定,具体表现在内容需求流变性、内容传授精准性以及内容影响归一性三个方面。基于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需打造“内容工厂”,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孵化力;组建“内容矩阵”,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对接力;凝聚“内容共识”,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引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学科范式 内容矩阵 内容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跨媒介叙事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刘晓琳 曹银忠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76-79,共4页
跨媒介传播、网民参与和内容延展是跨媒介叙事不可或缺的三个环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跨媒介叙事具有吸引网民参与、拓展育人空间,打破感受壁垒、集成统一体验,丰富育人资源、强化育人效果等育人价值。充分发挥跨媒介叙事在网络思想政... 跨媒介传播、网民参与和内容延展是跨媒介叙事不可或缺的三个环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跨媒介叙事具有吸引网民参与、拓展育人空间,打破感受壁垒、集成统一体验,丰富育人资源、强化育人效果等育人价值。充分发挥跨媒介叙事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须正确处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预设与网民前在经验之间的匹配关系、宏大中国叙事风格与微观网民个人体验之间的统一关系,以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灌输力量、网民参与力量和资本渗透力量之间的张力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跨媒介叙事 育人价值 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EAM理念探析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 被引量:10
10
作者 舒俊杰 林欣冉 +3 位作者 吴超琪 罗一秒 仇新缘 罗黎媚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13期1-4,24,共5页
目的处在新型的STEAM教育视角下,了解当代医学生人文精神认知程度,优化高校医学生人文教育培养方案。方法对西南医科大学本科在校生分年级、专业进行问卷调查、访谈和收集数据,并使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在STEAM教育理念... 目的处在新型的STEAM教育视角下,了解当代医学生人文精神认知程度,优化高校医学生人文教育培养方案。方法对西南医科大学本科在校生分年级、专业进行问卷调查、访谈和收集数据,并使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在STEAM教育理念认知方面,63.53%的学生对STEAM教育理念是"完全不了解"或"不了解";在人文精神认知方面,仅有11.68%学生认为人文精神的提升是"没必要"或"完全没必要"的;而在有关高校人文教育方面,31.77%的学生认为学校"几乎没有"人文氛围,26.06%的学生"不满意"当下的人文课程效果,提示学生对现有的教学模式不太满意,仅有8.69%的学生认为现有教学模式不需要进行改革。结论学校应该加强自身的人文氛围建设,并且运用多元化的教育理念,加快相关课程的改进,从而改变医学生重技轻文的观念,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孕育医学人文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生 高校 人文精神 人文课程 STEAM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十八洞村》对情景关系的呈现方式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士勇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16-18,共3页
以"献礼十九大"为创作宗旨,老戏骨王学圻、陈瑾等领衔主演的《十八洞村》于2017年10月中旬登上荧幕,旋即引发了热烈的讨论,不少高校师生也自发组织观看,其在知识界的震动可见一斑。一部主旋律题材的影片有如此热烈的反响,看似偶然,但... 以"献礼十九大"为创作宗旨,老戏骨王学圻、陈瑾等领衔主演的《十八洞村》于2017年10月中旬登上荧幕,旋即引发了热烈的讨论,不少高校师生也自发组织观看,其在知识界的震动可见一斑。一部主旋律题材的影片有如此热烈的反响,看似偶然,但倘若认真分析其实际的拍摄技法与传递的思想,却又觉得其深受认可,可谓在情理之中。的确,在之前拍摄的以弘扬主旋律为本的影片中,部分作品因缺乏相应的艺术感染力,成为偏向思想教化的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洞 陈瑾 领衔主演 组织观看 九大 艺术感染力 创作宗旨 景物 王学圻 霍金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旅游文化的时代价值及传承探索——评《黄河流域旅游文化及其历史变迁》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磊 陈士勇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I0002-I0002,共1页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政治经济格局的重构,中国实现了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的转型,这为黄河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时代视角。如何实现黄河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成为社会与相关机构关注的重点。深度探索和把握黄...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政治经济格局的重构,中国实现了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的转型,这为黄河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时代视角。如何实现黄河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成为社会与相关机构关注的重点。深度探索和把握黄河流域旅游文化的时代价值与传承,对实现黄河文化的开发与保护有重要指导意义。《黄河流域旅游文化及其历史变迁》一书以历史变迁为主线,从理论逻辑和历史事实出发,对黄河流域旅游文化的起源、变迁与现代开发保护进行了系统阐述,为探索黄河流域旅游文化的时代价值及传承途径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发与保护 经济全球化 传承途径 现代农业 农耕文明 黄河流域 历史变迁 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现实样态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士勇 王文静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82-85,93,共5页
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在落实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取得积极成效,但也存在全局思维有待提高、结构布局有待改善、社会环境有待优化、管理制度有待完善等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基于此,新... 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在落实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取得积极成效,但也存在全局思维有待提高、结构布局有待改善、社会环境有待优化、管理制度有待完善等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基于此,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要以科学谋划总体发展战略为前提,以增强思政课教师综合素质为内核,以构筑良好的社会氛围为条件,以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体系为保障,打造一支符合时代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需要的思政课教师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课教师队伍 高质量发展 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辩证关系审视
14
作者 陈磊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I0021-I0021,共1页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数量和在校人数都明显增加,这是我国高等教育进步的表现。但高校毕业生人数的持续上涨也无疑需要高校强化学生就业指导,优化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指导学生以正确的职业观念应对就业趋势,同时也要发挥思政...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数量和在校人数都明显增加,这是我国高等教育进步的表现。但高校毕业生人数的持续上涨也无疑需要高校强化学生就业指导,优化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指导学生以正确的职业观念应对就业趋势,同时也要发挥思政教育对学生思想塑造的重要作用,培养正确的职业观念并提升职业道德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学生就业指导 就业趋势 思政教育 在校人数 高校数量 我国高等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安时期“毛泽东思想”概念生成的演进逻辑
15
作者 张忠山 陈磊 《毛泽东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0-91,共12页
关于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实践中经历了由教条式地照搬俄国经验,到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转变。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命题,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命名准备了先决条件。在此基础上,伴随... 关于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实践中经历了由教条式地照搬俄国经验,到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转变。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命题,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命名准备了先决条件。在此基础上,伴随革命实践的深入开展,党的理论工作者渐次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有了自己的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命名的逻辑起点;进而提出中国共产党产生了“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命名提供了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继而提出“毛泽东同志的思想”,到达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命名的(初步的)逻辑终点,为“毛泽东思想”概念的正式提出准备了必要条件和舆论氛围。“毛泽东思想”概念演进的过程,表明马克思主义具有开放性的特征,是辩证唯物论与特定历史时代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时期 “毛泽东思想”概念 演进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