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与全球反贫困化实践 被引量:3
1
作者 袁银传 高君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6,共6页
马克思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是马克思创立的关于无产阶级贫困的表现、根源、实质以及无产阶级摆脱贫困、实现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体系。当今世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广泛存在以及资本逻辑的牢固统治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雇... 马克思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是马克思创立的关于无产阶级贫困的表现、根源、实质以及无产阶级摆脱贫困、实现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体系。当今世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广泛存在以及资本逻辑的牢固统治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雇佣劳动制度、资本的积累以及资本的全球扩张仍然是全球贫困化的深刻根源。中国反贫困的辉煌成就证明了马克思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的真理力量,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世界贡献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的智慧与经验。马克思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没有过时,至今仍然彰显着强大的真理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产阶级贫困化 反贫困化 中国经验 世界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一流”背景下医学院校交叉学科建设的路径探析 被引量:8
2
作者 胡中英 朱小平 刘毅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1-194,236,共5页
交叉学科是复杂性、异质性知识生产和学科创新发展的重要源泉和动力,也是“双一流”建设中特色优势学科增长点,交叉学科对“双一流”建设具有动力价值、本体价值和特色价值。本文通过对“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医学院校交叉学科建设的现状... 交叉学科是复杂性、异质性知识生产和学科创新发展的重要源泉和动力,也是“双一流”建设中特色优势学科增长点,交叉学科对“双一流”建设具有动力价值、本体价值和特色价值。本文通过对“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医学院校交叉学科建设的现状分析,从凝聚共识、发展特色、跨界协同、共建共享、重塑机制五个维度提出促进医学院校交叉学科建设的行动路径,以期为医学院校交叉学科建设提供价值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建设 医学院校 学科交叉 交叉学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赋能新质生产力:逻辑理路、现实障碍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2
3
作者 黄梅 万小龙 《科学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2-91,共10页
在全球科技创新和产业革命的背景下,破除技术供给不足、产业转型升级缓慢等现实阻滞,推进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已成为新时代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任务与重要议题。作为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 在全球科技创新和产业革命的背景下,破除技术供给不足、产业转型升级缓慢等现实阻滞,推进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已成为新时代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任务与重要议题。作为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有助于提升劳动者综合素养、驱动劳动资料智能升级、拓宽劳动对象发展空间及加快三大生产要素组合实现跃升,为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支撑。然而,我国依然面临创新资源要素供给匮乏、原始创新技术支撑不足及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等现实困境,削弱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对新质生产力的赋能效应。据此,应从打通创新要素流动堵点、全面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和强化企业创新联合体建设方面着手,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以此激活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生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新质生产力 创新资源要素 企业创新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政府”理论视域下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协同治理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吴江 李达龙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7-10,共4页
"整体政府"理论强调建立治理主体的协同工作机制、政府组织结构的合作型整合并追求社会治理的整体价值。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存在着部门间的行政分权与协同机制缺失,执行效果低下;信息共享机制失灵,针对性不强;政策价值取向分... "整体政府"理论强调建立治理主体的协同工作机制、政府组织结构的合作型整合并追求社会治理的整体价值。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存在着部门间的行政分权与协同机制缺失,执行效果低下;信息共享机制失灵,针对性不强;政策价值取向分立,导向作用失效等不足。基于"整体政府"理论,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协同治理需要构建政策主体的协同工作机制,破解大学生就业的体制性障碍;构建就业市场的网络化治理体系,提升大学生的就业保障;加强对政策运行的监督与评估,提升大学生就业政策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政府 大学生就业 政策协同 政策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路径选择与制度安排研究
5
作者 高君 《南方农机》 2019年第22期9-10,共2页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学术界的专家、学者持续关注。这些年,相关的理论研究和探索运用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客观来讲,系统的理论体系构建与成熟的行动方案缺乏仍是这一领域的基本...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学术界的专家、学者持续关注。这些年,相关的理论研究和探索运用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客观来讲,系统的理论体系构建与成熟的行动方案缺乏仍是这一领域的基本现状。基于此,文章对新农村建设的路径选择与制度安排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为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加明确的方向与相对具体的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 新农村建设 建设路径 制度安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参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现实梗阻与优化策略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士勇 朱若涵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4年第4期89-94,共6页
农民参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议题,是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生活垃圾的产生量显著增加,迫切需要国家层面采取多元化措施加强对农村生活垃圾的治理,从而改善农村人居... 农民参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议题,是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生活垃圾的产生量显著增加,迫切需要国家层面采取多元化措施加强对农村生活垃圾的治理,从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整体质量。然而由于农民在日常生活垃圾的分类与处理过程中参与程度不足,加之农村地区普遍缺乏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与系统,并且政府在资金及政策支持方面存在不足,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农村生活垃圾问题的加剧。因此,需构建农民环保教育和互动平台,打造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网络,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政策,从而有效激发农民参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积极性,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民 生活垃圾治理 农村人居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高校超学科的行动逻辑与路径探索——以核医学为例
7
作者 朱小平 胡中英 +3 位作者 范贤明 陈跃 江涌 张春祥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15-1419,共5页
超学科是以跨学科为基础,以解决现实世界中复杂性、异质性问题为靶向目标的学科新路向。从知识生产模式视角看,超学科表征知识生产力结构、生产关系与生产秩序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核医学学科具有超学科属性,核医学超学科行动逻辑应当... 超学科是以跨学科为基础,以解决现实世界中复杂性、异质性问题为靶向目标的学科新路向。从知识生产模式视角看,超学科表征知识生产力结构、生产关系与生产秩序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核医学学科具有超学科属性,核医学超学科行动逻辑应当遵循主体性逻辑、结构性逻辑和实践性逻辑,形塑多元聚合的知识生产关系、构建内外协同的知识生产力结构、探索多阶并进的知识生产秩序。以西南医科大学核医学学科建设为例,坚持合作共建、创新驱动、多阶并发的超学科发展思路,探索促进多元主体协同发力,推动交叉融合持续发展和培塑新质生产力涌现的超学科行动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生产模式 超学科 行动逻辑 行动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治理中多元主体的博弈关系与法治破解路径 被引量:13
8
作者 颜杨 刘永红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103-105,共3页
多元治理主体围绕异质的利益追求形成了相互博弈的关系。乡镇政府与村民委员会、村党支部与村民委员会、村“两委”与社会组织等治理主体之间的权责关系不够明晰,导致乡村出现治理主体缺位、越位和让位等现象。在法治的轨道上确保多元... 多元治理主体围绕异质的利益追求形成了相互博弈的关系。乡镇政府与村民委员会、村党支部与村民委员会、村“两委”与社会组织等治理主体之间的权责关系不够明晰,导致乡村出现治理主体缺位、越位和让位等现象。在法治的轨道上确保多元治理主体形成合力,对指导我国乡村社会的多元治理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为此,要完善乡村治理的法律规范;明确政府职能,推进规则治理;完善党的领导,提升村党组织的治理能力;明确“乡政”和“村治”的权力边界,保障自治权力;发展乡村社会组织,促进协同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多元主体 博弈 法治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政透明度、地方政府治理能力与区域创新 被引量:17
9
作者 吴江 吴涛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149-153,共5页
在使用熵值法构建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综合评价指标的基础上,文章基于2011—2019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财政透明度、地方政府治理能力与区域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财政透明度不仅能够直接提高区域创新能力,还能通过提高地... 在使用熵值法构建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综合评价指标的基础上,文章基于2011—2019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财政透明度、地方政府治理能力与区域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财政透明度不仅能够直接提高区域创新能力,还能通过提高地方政府治理能力进而对区域创新产生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财政透明度对区域创新的作用在西部地区最大而在中部地区最小。上述结论在替换经济指标、控制内生性问题等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门槛效应分析发现,财政透明度对区域创新存在单门槛效应,当财政透明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其对区域创新才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利用PSTR模型研究发现,财政透明度与区域创新之间还存在因地方政府治理能力带来的非线性效应,当地方政府治理能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将进一步助力财政透明度促进区域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透明度 区域创新 地方政府治理能力 门槛模型 PST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特殊性及其传播策略 被引量:17
10
作者 刘晓琳 曹银忠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2-65,共4页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特殊性由内容生产、内容传播和内容影响所决定,具体表现在内容需求流变性、内容传授精准性以及内容影响归一性三个方面。基于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需打造“内容工厂”,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孵化力;组建“...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特殊性由内容生产、内容传播和内容影响所决定,具体表现在内容需求流变性、内容传授精准性以及内容影响归一性三个方面。基于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需打造“内容工厂”,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孵化力;组建“内容矩阵”,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对接力;凝聚“内容共识”,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引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学科范式 内容矩阵 内容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故事的自媒体短视频叙事——兼论新农人“川香秋月”VLOG的主体性建构 被引量:9
11
作者 徐榛 王先伟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2期158-167,172,共11页
自媒体短视频以跨越文字表述的超文本形式,超越了传统乡土中国文本表述的边界。自媒体短视频的可视化特征介入乡土后,镜头所形成文化的大众化/群众化趋势日益增强。自媒体短视频镜头语言生成了乡村振兴战略下乡土中国故事叙述的新维度,... 自媒体短视频以跨越文字表述的超文本形式,超越了传统乡土中国文本表述的边界。自媒体短视频的可视化特征介入乡土后,镜头所形成文化的大众化/群众化趋势日益增强。自媒体短视频镜头语言生成了乡村振兴战略下乡土中国故事叙述的新维度,自媒体短视频在表现/记录的功能之余,也彰显表述乡村振兴故事的叙事路径。借助自媒体建构的乡土叙事指涉了乡村振兴的叙事内涵(劳动)与叙事主体(新农人)的本质。从“川香秋月”的典型性出发,可以观察到乡村振兴劳动叙事的真正内涵与叙事主体“新农人”的文化身份建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自媒体短视频 新农人 主体性建构 “川香秋月” VLOG(微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中国对外贸易绿色低碳发展路径及政策优化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县祥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45-54,共10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威胁日益严峻,中国在实现“双碳”目标过程中,对外贸易的绿色低碳发展成为焦点。以“双碳”目标下中国对外贸易绿色低碳发展路径及政策优化为核心,梳理相关概念,对全球绿色低碳技术发展形势进行分析,论证中国出口贸...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威胁日益严峻,中国在实现“双碳”目标过程中,对外贸易的绿色低碳发展成为焦点。以“双碳”目标下中国对外贸易绿色低碳发展路径及政策优化为核心,梳理相关概念,对全球绿色低碳技术发展形势进行分析,论证中国出口贸易与碳排放关系实证,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首先,需要合理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加速推进清洁能源转型,以减少碳排放并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其次,财税、金融和投资政策体系的完善对于促进绿色低碳发展至关重要。在此基础上,应建立绿色低碳贸易标准,逐步健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确保绿色低碳产品的市场准入和贸易流动。此外,推进绿色低碳产品进出口货物目录的优化,调整进出口贸易结构和目标市场也是关键。通过市场调研和推广,扩大适合的目标市场,并鼓励企业进行绿色低碳技术合作和创新,提升产品的竞争力。为助力外贸转型升级,应打造绿色贸易发展平台,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同时,积极参与国际治理,加强国际合作,争取在国际气候治理中的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对外贸易 关系实证 绿色低碳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治理视域下提升中国话语权研究——话语权比较与评价视角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郭德钦 朱少云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2-102,共11页
话语权问题与国家利益的实现和维护息息相关,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全球治理是多元主体参与的全球多边治理,是一种典型的集体行动。由于全球治理本身具有的集体主义和公共选择等特征,以话语权为主要文化标识的软实力如今也被纳入各... 话语权问题与国家利益的实现和维护息息相关,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全球治理是多元主体参与的全球多边治理,是一种典型的集体行动。由于全球治理本身具有的集体主义和公共选择等特征,以话语权为主要文化标识的软实力如今也被纳入各国竞争的重要目标。长期以来,部分西方国家由于其不断积累的话语优势在全球政治格局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如何对抗西方话语霸权的强势围剿,如何在国际社会提升中国声音的传播力度,如何向世界展示更加立体、真实的中国是当前亟须破解的一大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得到了显著提升,相应地,我国在国际舞台上传播的中国声音、中国故事也得到了更多关注,中国话语权有了新的突破性发展。但是,这绝不意味着目前我国话语权地位已经和我国综合国力相匹配。不容否认,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话语权仍然处于弱势地位。为了打好提升中国话语权的“争夺战”,基于话语权比较与评价视角,迫切需要从传承与延续、国际与国内角度思考全球治理与中国话语权的内涵及其逻辑关系,为提升中国话语权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与内生动力。目前,我国在对外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中国方案等方面仍然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挨骂”“失语”“失声”问题仍然存在,主要包括西方话语霸权打压中国话语空间;反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依然存在;诋毁社会主义制度话语不绝于耳等。针对这些问题,在全球治理视域下,立足话语评价视角加快提升与我国综合国力相匹配的话语权已经成为重中之重。展望未来,面对中国话语权所面临的风险挑战,为了让其他国家准确理解和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我们必须在国内外的重要场合发声,实现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角色转变,从我国国家治理理念、制度优势、能力及实践等方面汲取经验与智慧,探究话语权提升路径,准确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坚持把我国治理实践转化为话语权力;把我国治理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把我国制度自信转化为话语自信;把我国治理愿景转化为世界认同,充分展现中国国家治理的理论与实践成效,理直气壮地参与塑造全球治理,让中国声音响彻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话语权 全球治理 国家治理 话语评价 西方话语霸权 话语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跨媒介叙事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晓琳 曹银忠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76-79,共4页
跨媒介传播、网民参与和内容延展是跨媒介叙事不可或缺的三个环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跨媒介叙事具有吸引网民参与、拓展育人空间,打破感受壁垒、集成统一体验,丰富育人资源、强化育人效果等育人价值。充分发挥跨媒介叙事在网络思想政... 跨媒介传播、网民参与和内容延展是跨媒介叙事不可或缺的三个环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跨媒介叙事具有吸引网民参与、拓展育人空间,打破感受壁垒、集成统一体验,丰富育人资源、强化育人效果等育人价值。充分发挥跨媒介叙事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须正确处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预设与网民前在经验之间的匹配关系、宏大中国叙事风格与微观网民个人体验之间的统一关系,以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灌输力量、网民参与力量和资本渗透力量之间的张力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跨媒介叙事 育人价值 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发展格局下收入结构异质性对居民健康消费的影响——基于城镇居民不同收入来源的比较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士勇 张龙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61-64,共4页
本文基于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居民收入结构异质性视角,以城镇居民样本为例,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2018年,2020年)实证研究了城镇居民收入及其不同收入来源对健康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 本文基于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居民收入结构异质性视角,以城镇居民样本为例,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2018年,2020年)实证研究了城镇居民收入及其不同收入来源对健康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都显著地促进了我国城镇居民的健康消费,但转移性收入却没有对我国城镇居民健康消费产生影响。进一步地,城镇居民不同收入来源对健康消费的影响强度存在显著差异性,工资性收入的贡献度最强,其次是财产性收入,而经营性收入相对较小。社会保障较好地缓解了城镇居民看病就医难和贵的程度,有效地激活了城镇居民的健康消费,受教育水平有利于培植城镇居民健康理念而较好地促进城镇居民健康消费,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水平对城镇居民健康消费的影响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结构 健康消费 城镇居民 收入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三重奏”:乡村振兴图景与异域符号的“出场”——兼谈“土耳其阿布”VLOG的特殊性 被引量:3
16
作者 徐榛 王先伟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0-97,共8页
在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动下,农村地理文化空间与农民主体性被重新建构。而随着自媒体的异军突起,乡村自媒体的生成与发展为中国乡村代言,也推动了农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格局的转变。乡土中国从农村、镜头与身体三个不同的空间维... 在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动下,农村地理文化空间与农民主体性被重新建构。而随着自媒体的异军突起,乡村自媒体的生成与发展为中国乡村代言,也推动了农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格局的转变。乡土中国从农村、镜头与身体三个不同的空间维度被呈现出来,对乡村图景的展演,将农村、生态、劳动与人文勾连起来,提高与重置了农村与农民的可见度,尤其是青年主体与异域身体符号的介入,更加凸显了乡村振兴的社会成效与当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 乡村振兴 乡村自媒体 土耳其阿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智库近年涉台活动考察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先伟 邹顺强 《智库理论与实践》 CSSCI 2023年第6期81-91,共11页
[目的/意义]本文旨在探究中美关系新态势下美国智库在涉台活动中的角色与功能,分析美国智库与台湾(地区)当局在有关涉台议题中的互动关系,为我国开展“涉台外交”提供一定参考。[方法/过程]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收集美国各主要涉台智库... [目的/意义]本文旨在探究中美关系新态势下美国智库在涉台活动中的角色与功能,分析美国智库与台湾(地区)当局在有关涉台议题中的互动关系,为我国开展“涉台外交”提供一定参考。[方法/过程]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收集美国各主要涉台智库官方网站的数据和资料,梳理出美国涉台智库的基本概况,并对其主要行为、功能定位和行为动因等进行梳理与分析,进而探究它们在涉台议题中发挥的作用和影响。[结果/结论]研究发现,美国智库充当了美台交流的“使者”和“桥梁”,发挥强大的中国台湾议题设置功能、影响塑造美国涉台决策功能和扩展培养“亲台”势力圈子功能,图谋为中国台湾创造更大的国际能见度、影响力和舆论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关系 战略博弈 美国智库 涉台活动 美台交流 台湾(地区)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治理体系中法治建设的路径探究——以泸州市江阳区Z村为例 被引量:4
18
作者 颜杨 舒梓剑 彭鎏佳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17期17-23,共7页
以泸州市江阳区Z村治理体系中的法治建设作为典型个案,结合相应的数据分析对乡村治理体系中法治建设的成效进行探析。研究发现,在加强法治建设后,Z村自治的有效性得到增强、德治的不足得到弥补、乡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得到保障,乡村的治理... 以泸州市江阳区Z村治理体系中的法治建设作为典型个案,结合相应的数据分析对乡村治理体系中法治建设的成效进行探析。研究发现,在加强法治建设后,Z村自治的有效性得到增强、德治的不足得到弥补、乡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得到保障,乡村的治理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但与此同时,乡村治理规范衔接不顺畅、监督评价机制不健全以及乡村法治文化建设不充分等因素,又使得乡村治理体系中的法治建设遭受到不少阻碍。为此,要通过完善乡村治理的法治体系、构建科学合理的监督机制以及培育乡村法治文化等措施来解决乡村治理体系中法治建设所面临的问题,以便于更好地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实现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体系 法治 路径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十八洞村》对情景关系的呈现方式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士勇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16-18,共3页
以"献礼十九大"为创作宗旨,老戏骨王学圻、陈瑾等领衔主演的《十八洞村》于2017年10月中旬登上荧幕,旋即引发了热烈的讨论,不少高校师生也自发组织观看,其在知识界的震动可见一斑。一部主旋律题材的影片有如此热烈的反响,看似偶然,但... 以"献礼十九大"为创作宗旨,老戏骨王学圻、陈瑾等领衔主演的《十八洞村》于2017年10月中旬登上荧幕,旋即引发了热烈的讨论,不少高校师生也自发组织观看,其在知识界的震动可见一斑。一部主旋律题材的影片有如此热烈的反响,看似偶然,但倘若认真分析其实际的拍摄技法与传递的思想,却又觉得其深受认可,可谓在情理之中。的确,在之前拍摄的以弘扬主旋律为本的影片中,部分作品因缺乏相应的艺术感染力,成为偏向思想教化的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洞 陈瑾 领衔主演 组织观看 九大 艺术感染力 创作宗旨 景物 王学圻 霍金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旅游文化的时代价值及传承探索——评《黄河流域旅游文化及其历史变迁》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磊 陈士勇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I0002-I0002,共1页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政治经济格局的重构,中国实现了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的转型,这为黄河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时代视角。如何实现黄河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成为社会与相关机构关注的重点。深度探索和把握黄...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政治经济格局的重构,中国实现了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的转型,这为黄河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时代视角。如何实现黄河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成为社会与相关机构关注的重点。深度探索和把握黄河流域旅游文化的时代价值与传承,对实现黄河文化的开发与保护有重要指导意义。《黄河流域旅游文化及其历史变迁》一书以历史变迁为主线,从理论逻辑和历史事实出发,对黄河流域旅游文化的起源、变迁与现代开发保护进行了系统阐述,为探索黄河流域旅游文化的时代价值及传承途径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发与保护 经济全球化 传承途径 现代农业 农耕文明 黄河流域 历史变迁 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