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昼夜节律紊乱对雄性青少年小鼠下丘脑和睾丸的影响
1
作者 刘宇 刘召平 +4 位作者 蒲建林 向波 刘可智 蔡端芳 邬建飞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02-1808,共7页
目的探讨昼夜节律紊乱(CRD)对青少年小鼠下丘脑神经元变化和睾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30只SPF级1月龄C57雄性小鼠,随机分为Control组和CRD组,每组15只,Control组保持12 h暗/12 h明的循环光照,CRD组保持24 h光照,造模共计61 d。统计各组... 目的探讨昼夜节律紊乱(CRD)对青少年小鼠下丘脑神经元变化和睾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30只SPF级1月龄C57雄性小鼠,随机分为Control组和CRD组,每组15只,Control组保持12 h暗/12 h明的循环光照,CRD组保持24 h光照,造模共计61 d。统计各组小鼠的生长曲线;利用高架十字迷宫和旷场实验检测小鼠行为变化;利用尼氏染色检测神经元形态;利用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离子钙结合适配器分子1(Iba1)和神经元特异性核蛋白(NeuN)在下丘脑的分布和表达;利用RT-qPCR检测睾酮合成相关基因类固醇激素合成急性调节蛋白(StAR)和3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HSD3B1)以及生精相关基因配子生成素结合蛋白2(GGNBP2)和无精症缺失样(DAZL)在睾丸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在第61天时,CRD组小鼠体质量显著高于Control组。高架十字迷宫中,CRD组小鼠进入开臂时间、开臂次数和开臂时间百分比都显著少于Control组小鼠;旷场测试中,CRD组小鼠在中心区停留时间和进入中心区频率都显著少于Control组小鼠。尼氏染色结果显示CRD组小鼠下丘脑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少于Control组小鼠;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RD组小鼠下丘脑的Iba1蛋白表达上调,NeuN蛋白表达下调。RT-qPCR结果显示CRD组小鼠睾丸中HSD3B1的表达显著低于Control组小鼠,GNBP2和DAZL的表达显著低于Control组小鼠。结论CRD处理不仅会导致青少年小鼠出现焦虑抑郁样行为,同时还会降低雄性青少年小鼠生精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57小鼠 昼夜节律紊乱 抑郁症 下丘脑 睾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