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丙肾上腺素对大鼠正畸牙移动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何蕊 杜希希 +1 位作者 龙杨 袁小平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58-1162,共5页
目的异丙肾上腺素(ISO)激动β2-肾上腺素受体加强破骨细胞生成反应,从而加速骨的吸收。文中研究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ISO对大鼠正畸牙移动的影响。方法选取40只8周龄的SD雌性大鼠,以50g力近移大鼠右上第一磨牙,随机数字表法分成ISO组... 目的异丙肾上腺素(ISO)激动β2-肾上腺素受体加强破骨细胞生成反应,从而加速骨的吸收。文中研究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ISO对大鼠正畸牙移动的影响。方法选取40只8周龄的SD雌性大鼠,以50g力近移大鼠右上第一磨牙,随机数字表法分成ISO组和对照组,分别腹腔注射ISO[5 mg/(kg·d)]和等量的等渗盐水,在加力第0、7、14、21天每组各处死5只,测量右上第一磨牙近中移动距离,HE染色观察牙周组织变化,TRAP染色计数右上第一磨牙近中根压力侧破骨细胞。结果正畸加力第7、14、21天,对照组牙移动距离为(0.40±0.07) mm、(0.62±0.06) mm、(0.85±0.07) mm,ISO组牙移动距离分别是(0.52±0.04) mm、(0.84±0.05) mm、(1.11±0.15) mm,ISO组移动距离明显增加(P<0.05); HE染色示加力第14天压力侧牙槽骨吸收最显著,加力第21天张力侧牙槽骨有明显新骨形成; TRAP染色示ISO组第7、14、21天ISO组破骨细胞数[(13.8±3.3、24±6.3、18.8±2.6)个]大于对照组[(9.6±1.9、14.6±3.7、10.4±3.1)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SO可以增加破骨细胞数量,从而加速正畸牙的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肾上腺素 正畸牙移动 破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电位对人牙囊干细胞成骨分化的作用及其电生理机制研究
2
作者 顾煜婕 杨宜丹 +6 位作者 廖思琪 王荷一 周蕊 兰小蓉 徐晓梅 左东川 曾锦 《口腔医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13-419,共7页
目的:探讨膜电位对人牙囊干细胞(human dental follicle stem cells,hDFCs)成骨分化的作用及其电生理机制。方法:组织块结合酶消化法分离、培养hDFCs。构建载有人Kir2.1钾通道特异短发卡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基因序列的慢病毒... 目的:探讨膜电位对人牙囊干细胞(human dental follicle stem cells,hDFCs)成骨分化的作用及其电生理机制。方法:组织块结合酶消化法分离、培养hDFCs。构建载有人Kir2.1钾通道特异短发卡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基因序列的慢病毒载体。采用慢病毒转染结合Kir2.1钾通道特异阻断剂(4-甲氧基苄基-1-萘基甲基-胺盐,ML133),通过成骨分化诱导、茜素红染色、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everse transcriptas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以及全细胞膜片钳实验方法,观察药物阻断Kir2.1钾通道的功能或抑制Kir2.1钾通道的表达对hDFCs成骨分化能力以及膜电位的影响。降低细胞外钾离子的浓度(1 mmol/L),通过钙离子成像观察促使膜电位超极化对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采用钙池操纵钙通道(store-operated Ca^(2+)channels,SOCs)阻断剂(La^(3+))以及内质网钙泵阻断剂毒胡萝卜素(Thapsigargin,TG),通过钙离子成像鉴定SOCs通道在hDFCs介导的钙离子内流,并评估其在膜电位超极化导致hDFCs胞内钙离子浓度变化中的作用。结果:茜素红染色、RT-qPCR以及全细胞膜片钳结果显示,药物阻断Kir2.1钾通道的功能或抑制Kir2.1钾通道的表达能够抑制hDFCs成骨矿化能力、成骨相关基因(RUNT相关转录因子2、骨钙素)的表达,并能够逆转hDFCs成骨分化过程中发生的膜电位超极化。钙成像结果显示:(1)SOCs通道介导hDFCs的钙离子内流。(2)促使膜电位超极化能够引起hDFCs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升高,该作用可被药物阻断Kir2.1钾通道的功能或抑制Kir2.1钾通道的表达抑制;可通过移除细胞外钙离子抑制;可被SOCs通道阻断剂抑制。结论:Kir2.1钾通道介导的膜电位超极化参与hDFCs成骨分化的调控,其机制与hDFCs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升高有关,而SOCs通道介导的钙离子内流在这一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牙囊细胞 成骨分化 Kir2.1通道 膜电位超极化 钙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PM4通道对人口腔颊黏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3
作者 王薛藤 聂敏海 +2 位作者 左东川 邓浩 曾锦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90-495,共6页
目的:验证TRPM4(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melastatin-4)在口腔颊黏膜成纤维细胞的表达,探讨其对人口腔颊黏膜成纤维细胞迁移与增殖中的作用。方法:收集人正常颊黏膜组织进行原代细胞提取与原代培养;采用RT-PCR和细胞免疫荧光方法... 目的:验证TRPM4(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melastatin-4)在口腔颊黏膜成纤维细胞的表达,探讨其对人口腔颊黏膜成纤维细胞迁移与增殖中的作用。方法:收集人正常颊黏膜组织进行原代细胞提取与原代培养;采用RT-PCR和细胞免疫荧光方法检测成纤维细胞中TRPM4的表达。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成纤维细胞TRPM4通道的全细胞电流。MTT法和细胞划痕实验分别检测应用TRPM4通道特异性阻断剂(9-菲酚)或特异性siRNA抑制TRPM4通道的功能对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结果:人口腔颊黏膜成纤维细胞功能性表达TRPM4。抑制TRPM4通道的功能能够明显降低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结论:TRPM4通道参与成纤维细胞增殖以及迁移能力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颊黏膜成纤维细胞 TRPM4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腭侧边缘不同延伸长度在拔牙病例中力学特点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4
作者 王江婷 陈梅 +3 位作者 张瑞晶 刘林毅 佘芮 温秀杰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60-966,共7页
目的:通过三维有限元分析探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不同腭侧边缘延伸长度在拔牙病例中内收前牙时的牙列移动特点。方法:构建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三维有限元模型,依据不同第二前磨牙区腭侧边缘延伸长度分为4组工况:龈上1 mm、齐龈、延长1 mm及延... 目的:通过三维有限元分析探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不同腭侧边缘延伸长度在拔牙病例中内收前牙时的牙列移动特点。方法:构建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三维有限元模型,依据不同第二前磨牙区腭侧边缘延伸长度分为4组工况:龈上1 mm、齐龈、延长1 mm及延长2 mm,分析4组工况下牙齿移动特点及牙周膜应力。结果:所有工况中,均表现为切牙舌倾伸长、尖牙远中倾斜及后牙近中倾斜。随腭侧边缘长度的增加,中切牙矢状向倾斜程度在工况4时最小,侧切牙在工况2时最小;尖牙远中位移量依次增加,舌倾位移量依次减小,伸长位移量在工况1~3时增加,工况4时减小;第二前磨牙近中及压低位移量在工况1~3时少量增加,工况4时减小;第一磨牙近中压低位移量依次增加。牙周膜等效应力表现为尖牙根尖区应力峰值最大。结论: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在拔牙病例内收上前牙时会出现过山车现象,边缘长度增加有利于切牙整体移动,但尖牙远中倾斜趋势增加,当膜片延长超过1 mm时可防止尖牙舌倾伸长及第二前磨牙近中倾斜,同时对第一磨牙支抗要求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有限元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 拔牙矫治 正畸间隙闭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微环境下非经典Wnt/Ca^(2+)信号通路调控人牙周膜干细胞成骨分化的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吴晓玲 郑茜 +4 位作者 吕佳岭 赵娴 徐洁 余京泓 徐晓梅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3-37,共5页
目的:探讨雌激素作用下非经典Wnt/Ca^(2+)信号通路对人牙周膜干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 hPDLSCs)成骨分化的调控。方法:将第3代hPDLSCs分为空白组、对照组、雌激素组、抑制剂组,成骨诱导7d检测ALP活性,Real-time PC... 目的:探讨雌激素作用下非经典Wnt/Ca^(2+)信号通路对人牙周膜干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 hPDLSCs)成骨分化的调控。方法:将第3代hPDLSCs分为空白组、对照组、雌激素组、抑制剂组,成骨诱导7d检测ALP活性,Real-time PCR检测各组Wnt信号通路基因及成骨基因表达水平。结果:ALP检测结果示对照组较空白组ALP活性增加(P<0.05),雌激素组和抑制剂组较对照组ALP活性增加(P<0.05),但雌激素组和抑制剂组ALP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eal-time PCR检测结果显示对照组较空白组Wnt信号通路基因β-catenin、CaMKⅡ、NLK及成骨基因RUNX2、OCN表达增加(P<0.05),雌激素组和抑制剂组较对照组Wnt信号通路基因β-catenin、CaMKⅡ、NLK及成骨基因RUNX2、OCN表达增加(P<0.05);抑制剂组较雌激素组β-catenin表达下降(P<0.05),而CaMKⅡ、NLK表达增加(P<0.05),但两组成骨基因RUNX2、OCN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雌激素可能通过增强非经典Wnt/Ca^(2+)信号通路的活化促进hPDLSCs的成骨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DLSCs 雌激素 非经典Wnt/Ca^2+信号通路 成骨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托槽隐形矫治中牙周炎患者下切牙压低的三维有限元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胥鹏飞 张闵 +2 位作者 范智博 杨彬彬 徐晓梅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57-761,共5页
研究不同硬度及矫治位移量隐形矫治器在牙周炎患者切牙压低时的生物力学机制。方法:建立轻、中度牙周炎患者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415.6 MPa、528.0 MPa、816.31 MPa硬度及0.15 mm、0.2 mm隐形矫治器在切牙压低时牙齿位移趋势及牙周膜... 研究不同硬度及矫治位移量隐形矫治器在牙周炎患者切牙压低时的生物力学机制。方法:建立轻、中度牙周炎患者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415.6 MPa、528.0 MPa、816.31 MPa硬度及0.15 mm、0.2 mm隐形矫治器在切牙压低时牙齿位移趋势及牙周膜应力分布情况。结果:8组工况切牙均表现为伴唇侧倾斜的压低,隐形矫治器硬度增加,垂直向位移趋势增加,唇侧倾斜趋势减小而随着矫治位移量增加,唇侧倾斜趋势增大。牙周膜最大应力分布于牙颈部和根尖区,最小应力分布于根中部。随着硬度增加,牙周膜整体应力值增大,牙颈部应力分布更均匀而随着矫治位移量增加牙颈部应力更集中。结论:隐形矫治器硬度增大,有利于提高矫治器效能和三维向控制,矫治位移量增加不利于三维向控制。临床上建议使用中等硬度矫治器,配合较小的步距可以实现牙齿压低,维护牙周组织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 压低 有限元分析 牙周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牵张应力对人根尖牙乳头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杜希希 李波 袁小平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41-1047,共7页
目的根尖牙乳头干细胞(SCAP)被看作是根尖周组织再生的种子细胞并被用于以干细胞为基础的根尖周组织再生工程中。文章探讨不同力值的机械牵张应力对人SCAP增殖、分化潜能的影响。方法利用组织块酶消化法及有限稀释法分离、培养人SCAP并... 目的根尖牙乳头干细胞(SCAP)被看作是根尖周组织再生的种子细胞并被用于以干细胞为基础的根尖周组织再生工程中。文章探讨不同力值的机械牵张应力对人SCAP增殖、分化潜能的影响。方法利用组织块酶消化法及有限稀释法分离、培养人SCAP并加以鉴定。根据对细胞加载机械牵张应力大小不同将实验分为150、200、250 g组,另设空白对照组(未做加力处理)。利用MTT法检测不同大小静态机械牵张应力刺激对SCAP增殖活性的影响。利用Western blot检测机械牵张应力作用下SCAP成骨/成牙分化相关蛋白(ALP、OSX、DSP)表达的变化以及不同大小静态机械牵张应力作用下SCAP内质网应激分子伴侣GRP78的表达情况。结果 SCAP细胞经过3周的成骨诱导后进行茜素红染色,镜下可见块状矿化结节的出现,SCAP细胞经过2周的成脂诱导后进行油红O染色,镜下可见红染的脂滴出现。SCAP细胞表面抗原表型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显示:SCAP对CD31(2.46%,内皮细胞标记物)和CD45(0.07%,造血干细胞标记物)呈阴性表达,对CD90(99.89%,间质细胞标记)和STRO-1(15.21%,干细胞标记)呈阳性表达。与150 g组比较,200 g加力组的加载机械牵张应力第2天,SCAP增殖能力明显下降(P<0.05);250 g加力组的加载机械牵张应力的第2、3、4、5天,SCAP增殖能力显著下降(P<0.05)。与200 g组比较,250 g加力组的加载机械牵张应力的第2、3、4、5天,SCAP增殖能力显著下降(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加载牵张应力的第5天,与对照组相比,150 g组、200 g组、250 g组成骨分化相关蛋白ALP和OSX和DSP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与150 g组相比,200g组ALP、OSX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SP表达显著升高(P<0.05);250 g组ALP、OSX、DSP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与200 g组相比,250 g组ALP、OSX、DSP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Western blot检测显示:加载牵张应力的第5天,与对照组GRP78表达(0.279±0.085)相比,150、200、250 g组GRP78表达(1.085±0.128、1.289±0.076、0.810±0.067)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机械牵张应力对人根尖牙乳头干细胞的增殖和成骨/成牙本质分化具有调控作用。内质网应激参与了机械牵张应力作用下的SCAP成骨/成牙分化过程,并促进了SCAP成骨/成牙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牵张应力 根尖牙乳头干细胞 增殖 分化 内质网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型钙通道对人牙囊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杨晶晶 左东川 +3 位作者 谢沂航 蔡欣 袁小平 曾锦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900-905,共6页
目的:探讨Ca^(2+)对人牙囊细胞(hDFCs)成骨分化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分离培养hDFCs,免疫荧光染色及流式细胞术检测hDFCs的来源。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L型钙通道、T型钙通道、三磷酸肌醇受体以及雷诺定受体在hDFCs的表达... 目的:探讨Ca^(2+)对人牙囊细胞(hDFCs)成骨分化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分离培养hDFCs,免疫荧光染色及流式细胞术检测hDFCs的来源。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L型钙通道、T型钙通道、三磷酸肌醇受体以及雷诺定受体在hDFCs的表达及-成骨分化相关基因RUNX相关转录因子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骨钙素(osteocalcin,OCN)的表达。茜素红染色分别检测移除细胞外Ca^(2+)、细胞内Ca^(2+)以及应用电压门控钙通道及Ca^(2+)/CaMKⅡ信号通路特异阻断剂后,hDFCs的成骨水平。结果:移除细胞外Ca^(2+)或细胞内Ca^(2+)后,hDFCs成骨能力显著降低。RT-PCR结果显示,hDFCs表达L型钙通道、T型钙通道、三磷酸肌醇受体以及雷诺定受体。L型钙通道阻断剂Nifedipine对细胞成骨能力没有影响,而T型钙通道阻断剂Amlioride能够明显抑制细胞的成骨水平。提高细胞外Ca^(2+)的浓度(5 mmol/L)能够促进hDFCs成骨分化,应用CaMKⅡ特异性阻断剂KN-93(10μmol/L)后,Ca^(2+)对hDFCs成骨分化的促进作用明显受到抑制。结论:T型钙通道介导的钙离子内流参与调控hDFCs的成骨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牙囊细胞 钙离子 T型钙通道 成骨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饥饿环境中活性氧激活人牙周膜细胞自噬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何海燕 余京泓 +2 位作者 伍宇婕 张闵 徐晓梅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77-881,共5页
目的:研究饥饿环境下人牙周膜细胞(hPDLCs)的自噬水平变化,探讨活性氧(ROS)在自噬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hPDLCs, EBSS模拟营养缺乏环境,透射电镜观察自噬小体的产生评估hPDLCs中的自噬水平;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预处理抑制... 目的:研究饥饿环境下人牙周膜细胞(hPDLCs)的自噬水平变化,探讨活性氧(ROS)在自噬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hPDLCs, EBSS模拟营养缺乏环境,透射电镜观察自噬小体的产生评估hPDLCs中的自噬水平;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预处理抑制ROS的生成,DCFH-DA染色检测ROS水平,RT-qPCR、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Ⅱ、Beclin-1、p62表达情况,探究饥饿环境下自噬激活的调控机制。结果:经EBSS饥饿培养,hPDLCs自噬激活。NAC通过抑制ROS生成,部分逆转了饥饿的hPDLCs中的自噬水平。结论:ROS作为信号分子介导自噬,饥饿通过诱导ROS生成激活hPDLCs自噬,保护细胞免受营养缺乏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氧 自噬 饥饿 N-乙酰半胱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细胞趋化因子-1对人牙周膜干细胞趋化因子受体——CXC亚家族受体4表达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萍萍 唐小莹 袁小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1-55,共5页
目的:证实人牙周膜干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hPDLSCs)表达趋化因子受体——CXC亚家族受体4(cysteine X cysteine receptor 4,CXCR4)及探究趋化因子基质细胞趋化因子-1(stromalcell-derived factor1,SDF-1)和阻断剂... 目的:证实人牙周膜干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hPDLSCs)表达趋化因子受体——CXC亚家族受体4(cysteine X cysteine receptor 4,CXCR4)及探究趋化因子基质细胞趋化因子-1(stromalcell-derived factor1,SDF-1)和阻断剂AMD3100(商品名:普乐沙福)对CXCR4表达的影响,从而为探究牙周膜干细胞生物学效应的影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消化组织块法联合有限稀释法分离纯化得到hPDLSCs,取第3代hPDLSCs随机分为3组:阴性对照组、SDF-1组(200μg/L SDF-1),SDF-1+AMD3100组(200μg/L SDF-1+10 mg/L AMD3100)。利用Western blot检测CXCR4在hPDLSCs上的表达及在SDF-1、AMD3100作用下CXCR4表达的变化。结果:1.筛选后的hPDLSCs可被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和成脂细胞,证实其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细胞表型鉴定其符合牙周膜干细胞的免疫表型。2.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hPDLSCs上表达CXCR4,且应用SDF-1后上调CXCR4的表达,SDF-1+AMD3100组无明显变化。结论:1.hPDLSCs可从新鲜离体牙的牙周膜中培养获得,经有限稀释法纯化后鉴定为间充质来源。2.hPDLSCs上表达CXCR4,SDF-1通过上调hPDLSCs上CXCR4的表达,AMD3100可阻断SDF-1与其受体CXCR4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细胞趋化因子-1 CXC亚家族受体4 人牙周膜干细胞 正畸牙移动 AMD310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舌侧托槽抗扭转性能的三维有限元分析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白蕊 韦代伦 +3 位作者 贺涵 吴稀 周容 黄跃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218-1222,共5页
目的:运用三维有限元方法,讨论两种槽沟的舌侧托槽作用于远中扭转牙时其力学性能的差异。方法:以装配有不同型号、材质的弓丝以及结扎丝的Incognito^(TM)、Kurz^(7th)拖槽(A3-B3)有限元模型,进行参数设定及力量加载,最终分析所得数据,... 目的:运用三维有限元方法,讨论两种槽沟的舌侧托槽作用于远中扭转牙时其力学性能的差异。方法:以装配有不同型号、材质的弓丝以及结扎丝的Incognito^(TM)、Kurz^(7th)拖槽(A3-B3)有限元模型,进行参数设定及力量加载,最终分析所得数据,绘制曲线图。结果:Incognito^(TM)托槽0.012英寸弓丝组载荷均为0,其余模型变化规律一致:使用同一根弓丝时Kurz^(7th)托槽最大荷载约为Incognito^(TM)托槽的10~12倍;同种尺寸弓丝,两种托槽使用澳丝(SS)、β-钛丝(TMA)、镍钛丝(NiTi)最大载荷比值约为3.3︰1.3︰1;同种材质下,载荷随弓丝尺寸增加而增加。结论:在圆丝排齐阶段Incognito^(TM)托槽改善扭转牙的作用有限,而Kurz^(7th)托槽效果较好,托槽槽沟的长度、宽度、深度均影响了上述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urz7th托槽 IncognitoTM托槽 槽沟 三维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rb2激动剂、拮抗剂对大鼠牙移动中牙槽骨微结构改建的影响研究
12
作者 唐小莹 龙杨 袁小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217-1222,共6页
目的:讨论β-2肾上腺素受体(β-2adrenergic receptor,Adrb2)激动剂、拮抗剂对大鼠正畸牙移动牙槽骨微结构改建、破骨细胞生成的影响。方法:64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成异丙肾上腺素组、普萘洛尔组、阴性对照组及生理盐水(stroke-physiologi... 目的:讨论β-2肾上腺素受体(β-2adrenergic receptor,Adrb2)激动剂、拮抗剂对大鼠正畸牙移动牙槽骨微结构改建、破骨细胞生成的影响。方法:64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成异丙肾上腺素组、普萘洛尔组、阴性对照组及生理盐水(stroke-physiological saline solution,SPSS)组。建立大鼠正畸牙移动模型,按体重分别于腹腔注射相应药物,0d、7d、14d、21d处死大鼠,游标卡尺测量第一磨牙移动距离,TRAP染色观察破骨细胞数量,MicroCT评价牙槽骨微结构变化。结果:牙移动距离、破骨细胞计数均表现为:异丙肾上腺素组>生理盐水组>普萘洛尔组>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cro-CT扫描结果发现异丙肾上腺素能够降低骨体积分数(BV/TV)与骨小梁密度(MTPD),升高骨小梁分离度(Tb.sp),而普萘洛尔则刚好相反。结论:肾上腺素能够促进压力侧牙槽骨的吸收、破骨细胞的生成,使牙槽骨变得疏松而利于正畸牙的移动;普萘洛尔抑制破骨细胞的生成、增加牙槽骨骨密度而减缓牙齿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2肾上腺受体 正畸牙移动 破骨细胞 牙槽骨改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复合体”致病菌裂解液对人牙周膜细胞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
13
作者 周何洁 李胜鸿 +3 位作者 彭培钊 唐榕 李艾莲 曾锦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39-843,共5页
目的:探讨“红色复合体”牙周致病菌裂解液对人牙周膜细胞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因正畸需要而拔除的健康前磨牙,原代培养人牙周膜干细胞(hPDLCs);采用免疫荧光方法和成骨分化诱导实验对培养的原代hPDLCs进行鉴定;体外联合培养... 目的:探讨“红色复合体”牙周致病菌裂解液对人牙周膜细胞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因正畸需要而拔除的健康前磨牙,原代培养人牙周膜干细胞(hPDLCs);采用免疫荧光方法和成骨分化诱导实验对培养的原代hPDLCs进行鉴定;体外联合培养牙龈卟啉单胞菌、齿垢密螺旋体和福赛斯坦纳菌,建立“红色复合体”模型,扫描电镜对其进行鉴定;制备“红色复合体”裂解液,通过碱性磷酸酶试剂盒、实时定量PCR、茜素红染色,检测裂解液对hPDLCs碱性磷酸酶活性,成骨分化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及对hPDLCs成骨矿化能力的影响。结果:在“红色复合体”裂解液的刺激下,hPDLCs碱性磷酸酶活性,成骨分化相关基因ALP、Runx2、OPN、COL1的表达以及成骨矿化水平显著降低。结论:“红色复合体”牙周致病菌能够抑制hPDLCs的成骨分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膜细胞 牙周致病菌 红色复合体 成骨分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