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畸治疗中非常规拔牙的临床应用分析 被引量:19
1
作者 谢乙加 胡洲 +5 位作者 赵青 林富伟 曾阳 徐晓梅 曾琳 杨璞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6-182,共7页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对非常规拔牙在固定正畸治疗中的构成比以及影响拔牙方案选择的相关因素进行探讨。方法对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正畸科2012年4月—2014年3月两年间有病历资料记录的7 344例固定正畸患者进行系统抽样,对抽取的734例样...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对非常规拔牙在固定正畸治疗中的构成比以及影响拔牙方案选择的相关因素进行探讨。方法对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正畸科2012年4月—2014年3月两年间有病历资料记录的7 344例固定正畸患者进行系统抽样,对抽取的734例样本的矫治方案及多项可能对矫治方案有影响的因素进行统计,计算拔牙矫治率、非常规性拔牙矫治率,重点研究影响非常规拔牙的相关因素,并对所有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以评价其对非常规拔牙矫治方案制定的影响程度;对其中部分病例进行非常规拔牙和常规拔牙的疗效对比评价。结果约55.31%(406/734)的患者采用拔牙矫治,其中常规拔牙矫治占59.11%(240/406),主动性非常规拔牙占23.15%(94/406),被动性非常规拔牙占17.73%(72/406)。经统计分析,对主动性非常规拔牙方案制定有影响的因素有患者性别、年龄、医生性别、个别牙情况、Angle分类、中线偏斜程度等6项因素;对于被动性非常规拔牙,就诊前相应牙的缺失或被拔除是其直接影响因素。非常规拔牙和常规拔牙的矫治效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患者性别、年龄、医生性别、个别牙情况、Angle分类、中线偏斜程度、就诊前是否有牙缺失等因素对患者矫治方案的制定有一定影响;此外,还应同时考虑到矫治方案的预期效果,综合分析以制定个体化矫治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 非常规拔牙 矫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窦底与正畸牙移动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
作者 陈亚群 谢乙加 +1 位作者 胡洲 赵青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50-554,共5页
上颌窦底与上后牙关系十分密切。在正畸临床中,由于上颌窦的存在,使得上颌拔牙间隙的关闭及间隙两侧牙根平行变得困难,同时牙根吸收的风险增加;对后牙萌出过度、后牙牙槽嵴发育过度需压低后牙的开患者及下后牙缺失对颌磨牙伸长需压入... 上颌窦底与上后牙关系十分密切。在正畸临床中,由于上颌窦的存在,使得上颌拔牙间隙的关闭及间隙两侧牙根平行变得困难,同时牙根吸收的风险增加;对后牙萌出过度、后牙牙槽嵴发育过度需压低后牙的开患者及下后牙缺失对颌磨牙伸长需压入的患者,上颌窦的存在同样也增加了上后牙压入的困难。笔者综合国内外学者已有的研究,系统性总结了上颌窦底与正畸牙移动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窦底 关闭间隙 压入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畸根尖区牙根外吸收的风险因素及其临床处理建议的专家共识 被引量:16
3
作者 李煌 武秀萍 +19 位作者 黄兰 徐晓梅 康娜 韩向龙 李宇 赵宁 江凌勇 谢贤聚 郭杰 李志华 莫水学 刘楚峰 胡江天 施洁珺 曹猛 胡炜 曹阳 宋锦璘 汤旭娜 白丁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29-637,共9页
根尖区牙根外吸收(EARR)是口腔正畸治疗中最常见的风险之一,难以预测,且不能完全避免。正畸EARR的风险因素目前尚不明确,一般可分为患者相关因素和治疗相关因素。正畸治疗中发生的EARR通常可在影像学检查时发现。轻、中度EARR通常无明... 根尖区牙根外吸收(EARR)是口腔正畸治疗中最常见的风险之一,难以预测,且不能完全避免。正畸EARR的风险因素目前尚不明确,一般可分为患者相关因素和治疗相关因素。正畸治疗中发生的EARR通常可在影像学检查时发现。轻、中度EARR通常无明显危害,可密切关注,谨慎正畸;若发生重度EARR,则建议先暂停正畸加力,观察3个月,等待牙骨质的修复。为进一步规范和提高临床医生对正畸EARR的认识,本文邀请了全国20余位口腔正畸及相关领域专家,基于文献分析与讨论,制定出此共识,为正畸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尖区牙根外吸收 正畸治疗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畸牙压力区牙周膜细胞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与微管相关蛋白2轻链3的表达 被引量:7
4
作者 吕佳岭 徐洁 +4 位作者 曾锦 党海霞 余京泓 赵娴 徐晓梅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8-173,共6页
目的探究正畸牙压力区牙周膜细胞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与微管相关蛋白2轻链3(LC3Ⅱ)的表达。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9个实验组,实验组正畸加力0.392 N近中移动右上第一磨牙,加力时间分别为15 min、30 min、1 h、2 h、... 目的探究正畸牙压力区牙周膜细胞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与微管相关蛋白2轻链3(LC3Ⅱ)的表达。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9个实验组,实验组正畸加力0.392 N近中移动右上第一磨牙,加力时间分别为15 min、30 min、1 h、2 h、4 h、12 h、1 d、3 d、7 d,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处死大鼠后,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压力区牙周膜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Beclin-1与LC3Ⅱ的表达、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计数破骨细胞。结果 HE染色显示,加力1 d后压力区牙周膜透明样变出现,并随加力时间延长逐渐加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实验组Beclin-1和LC3Ⅱ表达均上调,1 h达峰值,随后逐渐降低,1 d时再次增强达一小峰值,后又回降,7 d时降低至基线水平。破骨细胞中也可见Beclin-1和LC3Ⅱ的表达。TRAP染色提示,加力1 d后破骨细胞数量开始增加。结论自噬或许通过介导牙周膜透明样变发生和影响破骨细胞生物学作用参与正畸牙压力区牙周膜改建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牙移动 牙周膜 压力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丙肾上腺素对大鼠正畸牙移动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何蕊 杜希希 +1 位作者 龙杨 袁小平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58-1162,共5页
目的异丙肾上腺素(ISO)激动β2-肾上腺素受体加强破骨细胞生成反应,从而加速骨的吸收。文中研究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ISO对大鼠正畸牙移动的影响。方法选取40只8周龄的SD雌性大鼠,以50g力近移大鼠右上第一磨牙,随机数字表法分成ISO组... 目的异丙肾上腺素(ISO)激动β2-肾上腺素受体加强破骨细胞生成反应,从而加速骨的吸收。文中研究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ISO对大鼠正畸牙移动的影响。方法选取40只8周龄的SD雌性大鼠,以50g力近移大鼠右上第一磨牙,随机数字表法分成ISO组和对照组,分别腹腔注射ISO[5 mg/(kg·d)]和等量的等渗盐水,在加力第0、7、14、21天每组各处死5只,测量右上第一磨牙近中移动距离,HE染色观察牙周组织变化,TRAP染色计数右上第一磨牙近中根压力侧破骨细胞。结果正畸加力第7、14、21天,对照组牙移动距离为(0.40±0.07) mm、(0.62±0.06) mm、(0.85±0.07) mm,ISO组牙移动距离分别是(0.52±0.04) mm、(0.84±0.05) mm、(1.11±0.15) mm,ISO组移动距离明显增加(P<0.05); HE染色示加力第14天压力侧牙槽骨吸收最显著,加力第21天张力侧牙槽骨有明显新骨形成; TRAP染色示ISO组第7、14、21天ISO组破骨细胞数[(13.8±3.3、24±6.3、18.8±2.6)个]大于对照组[(9.6±1.9、14.6±3.7、10.4±3.1)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SO可以增加破骨细胞数量,从而加速正畸牙的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肾上腺素 正畸牙移动 破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电位对人牙囊干细胞成骨分化的作用及其电生理机制研究
6
作者 顾煜婕 杨宜丹 +6 位作者 廖思琪 王荷一 周蕊 兰小蓉 徐晓梅 左东川 曾锦 《口腔医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13-419,共7页
目的:探讨膜电位对人牙囊干细胞(human dental follicle stem cells,hDFCs)成骨分化的作用及其电生理机制。方法:组织块结合酶消化法分离、培养hDFCs。构建载有人Kir2.1钾通道特异短发卡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基因序列的慢病毒... 目的:探讨膜电位对人牙囊干细胞(human dental follicle stem cells,hDFCs)成骨分化的作用及其电生理机制。方法:组织块结合酶消化法分离、培养hDFCs。构建载有人Kir2.1钾通道特异短发卡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基因序列的慢病毒载体。采用慢病毒转染结合Kir2.1钾通道特异阻断剂(4-甲氧基苄基-1-萘基甲基-胺盐,ML133),通过成骨分化诱导、茜素红染色、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everse transcriptas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以及全细胞膜片钳实验方法,观察药物阻断Kir2.1钾通道的功能或抑制Kir2.1钾通道的表达对hDFCs成骨分化能力以及膜电位的影响。降低细胞外钾离子的浓度(1 mmol/L),通过钙离子成像观察促使膜电位超极化对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采用钙池操纵钙通道(store-operated Ca^(2+)channels,SOCs)阻断剂(La^(3+))以及内质网钙泵阻断剂毒胡萝卜素(Thapsigargin,TG),通过钙离子成像鉴定SOCs通道在hDFCs介导的钙离子内流,并评估其在膜电位超极化导致hDFCs胞内钙离子浓度变化中的作用。结果:茜素红染色、RT-qPCR以及全细胞膜片钳结果显示,药物阻断Kir2.1钾通道的功能或抑制Kir2.1钾通道的表达能够抑制hDFCs成骨矿化能力、成骨相关基因(RUNT相关转录因子2、骨钙素)的表达,并能够逆转hDFCs成骨分化过程中发生的膜电位超极化。钙成像结果显示:(1)SOCs通道介导hDFCs的钙离子内流。(2)促使膜电位超极化能够引起hDFCs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升高,该作用可被药物阻断Kir2.1钾通道的功能或抑制Kir2.1钾通道的表达抑制;可通过移除细胞外钙离子抑制;可被SOCs通道阻断剂抑制。结论:Kir2.1钾通道介导的膜电位超极化参与hDFCs成骨分化的调控,其机制与hDFCs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升高有关,而SOCs通道介导的钙离子内流在这一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牙囊细胞 成骨分化 Kir2.1通道 膜电位超极化 钙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ir2.1钾通道的内向整流特性在低血钾诱发心肌细胞异常起搏活动中的作用
7
作者 向晋贤 吕金花 +6 位作者 姜杨馨 曾锦 刘力 张滢莹 刘铮 王晓斌 左东川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07-1211,共5页
目的:探讨Kir2.1钾通道的内向整流特性在低血钾诱发人心肌细胞异常起搏活动中的作用。方法:构建载有人Kir2.1、Kir2.1-E224G突变体以及Kir4.1钾通道基因序列的慢病毒载体。通过病毒转染的方法使人诱导多能干细胞分化来源心肌细胞(hiPSC-... 目的:探讨Kir2.1钾通道的内向整流特性在低血钾诱发人心肌细胞异常起搏活动中的作用。方法:构建载有人Kir2.1、Kir2.1-E224G突变体以及Kir4.1钾通道基因序列的慢病毒载体。通过病毒转染的方法使人诱导多能干细胞分化来源心肌细胞(hiPSC-CMs)过表达Kir2.1、Kir2.1-E224G突变体或Kir4.1钾通道。通过膜片钳监测细胞外低钾(1 mmol/L)对各组hiPSC-CMs静息膜电位以及全细胞电流的影响。结果:在1 mmol/L低钾条件下,电流钳结果显示,过表达Kir2.1钾通道的hiPSC-CMs呈现双静息膜电位(超极化和去极化并存),并且在静息膜电位去极化时发生异常自发起搏活动。而过表达Kir2.1-E224G突变体以及Kir4.1钾通道的hiPSC-CMs静息膜电位呈现超极化且不导致异常自发起搏活动的发生。电压钳结果显示,过表达Kir2.1钾通道的hiPSC-CMs呈现N型跨膜电流;而过表达Kir2.1-E224G突变体以及Kir4.1钾通道的hiPSC-CMs呈现典型的钾通道电流。结论:Kir2.1钾通道的内向整流特性在低血钾导致人心肌细胞异常自发起搏活动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r2.1钾通道 低钾血症 心肌细胞 异常起搏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ge-D1与活化后的p75神经营养因子受体结合可正向调节大鼠外胚间充质干细胞的矿化 被引量:2
8
作者 罗玉婷 杨正艳 +3 位作者 李蒙 赵曼竹 温秀杰 周智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547-1553,共7页
目的检测Mage-D1与活化后p75NTR的结合及对外胚间充质干细胞(EMSCs)矿化的调控。方法取孕19.5 d SD大鼠牙胚,组织贴壁法获取EMSCs,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抗原。设置实验分组:空白对照组(NC),100 ng/mL NGF刺激组(100 ng/mL NGF)、慢病... 目的检测Mage-D1与活化后p75NTR的结合及对外胚间充质干细胞(EMSCs)矿化的调控。方法取孕19.5 d SD大鼠牙胚,组织贴壁法获取EMSCs,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抗原。设置实验分组:空白对照组(NC),100 ng/mL NGF刺激组(100 ng/mL NGF)、慢病毒干扰Mage-D1组(SH-Mage-D1)。邻位连接技术检测Mage-D1与经NGF活化后p75NTR结合的变化,并比较不同分组间的结合强度差异。茜素红与ALP染色观察染色,RT-PCR与Western blot检测ALP、Runx2、OCN、BSP、OPN、Col1、Msx1及Dlx1的表达水平。结果组织块贴壁法获得孕19.5 dEMSCs,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抗原结果为CD44、CD90、CD29、CD146,CD105高表达,CD45低表达;邻位连接法检测Mage-D1与经NGF活化后p75NTR的结合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多,且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结合强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茜素红与ALP染色结果显示矿化结节与碱性磷酸酶与强度变化一致;RT-PCR与Western blot检测ALP、Runx2、OCN、BSP、OPN、Col1、Msx1及Dlx1在100 ng/mL NGF组最高(P<0.05)。结论Mage-D1在外胚层间充质细胞中可与经NGF活化后的p75NTR直接结合,且二者的结合对EMSCs的矿化有正向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75NTR Mage-D1 外胚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矩形附件在矫正尖牙扭转中作用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赵金富 吴定丹 +3 位作者 周容 何淞 何林 黄跃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97-401,共5页
目的通过有限元分析法探究矩形附件在隐形矫治中矫正上颌尖牙扭转的作用。方法实验分为无附件的空白对照组和不同尺寸及放置方向的矩形附件组,建立左上颌尖牙、矩形附件及与之相适应的矫治器等有限元模型;将各组矫治器以尖牙牙体长轴为... 目的通过有限元分析法探究矩形附件在隐形矫治中矫正上颌尖牙扭转的作用。方法实验分为无附件的空白对照组和不同尺寸及放置方向的矩形附件组,建立左上颌尖牙、矩形附件及与之相适应的矫治器等有限元模型;将各组矫治器以尖牙牙体长轴为旋转中心轴,施加一个2°顺时针旋转位移;在Mentat软件中进行模拟运算,观察各组模型随附件的改变发生的应力、位移变化。结果①无论有无附件,尖牙位移及牙周膜应力分布趋势一致,但附件组的尖牙位移值及牙周膜各种应力值均大于未使用附件组,其中3 mm垂直附件组的最大位移值为无附件组的8.42倍;②同尺寸的矩形附件放置方向不同时,4 mm和5 mm组水平向放置的最大位移值均大于垂直向,而3 mm组两种放置方向相差不大;当矩形附件水平向放置时,尖牙最大位移值:3 mm组>4 mm组>5 mm组,而当垂直向放置时变化不大。结论①矩形附件的使用不会改变初戴矫治器瞬间尖牙的移动方式,仅是在矫治器矫正尖牙扭转时起了协同作用;②矩形附件水平向放置相对垂直向放置更有利于矫治器矫正上颌尖牙的扭转,随着附件水平宽度的增加,其协同作用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 附件 尖牙 扭转 三维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PM4通道对人口腔颊黏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10
作者 王薛藤 聂敏海 +2 位作者 左东川 邓浩 曾锦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90-495,共6页
目的:验证TRPM4(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melastatin-4)在口腔颊黏膜成纤维细胞的表达,探讨其对人口腔颊黏膜成纤维细胞迁移与增殖中的作用。方法:收集人正常颊黏膜组织进行原代细胞提取与原代培养;采用RT-PCR和细胞免疫荧光方法... 目的:验证TRPM4(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melastatin-4)在口腔颊黏膜成纤维细胞的表达,探讨其对人口腔颊黏膜成纤维细胞迁移与增殖中的作用。方法:收集人正常颊黏膜组织进行原代细胞提取与原代培养;采用RT-PCR和细胞免疫荧光方法检测成纤维细胞中TRPM4的表达。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成纤维细胞TRPM4通道的全细胞电流。MTT法和细胞划痕实验分别检测应用TRPM4通道特异性阻断剂(9-菲酚)或特异性siRNA抑制TRPM4通道的功能对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结果:人口腔颊黏膜成纤维细胞功能性表达TRPM4。抑制TRPM4通道的功能能够明显降低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结论:TRPM4通道参与成纤维细胞增殖以及迁移能力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颊黏膜成纤维细胞 TRPM4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测序探讨柚皮素对脂多糖作用下人牙周膜干细胞的抗炎作用及相关机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俊玉 徐晓梅 +3 位作者 刘兴玉 曾婷 张丽 郑茜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2-520,共9页
目的联合使用转录组测序(RNA-seq)和生信分析,探究柚皮素(Nar)对脂多糖(LPS)刺激下的人牙周膜干细胞(hPDLSCs)的抗炎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 目的联合使用转录组测序(RNA-seq)和生信分析,探究柚皮素(Nar)对脂多糖(LPS)刺激下的人牙周膜干细胞(hPDLSCs)的抗炎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Nar对LPS刺激下hPDLSCs增殖及炎性因子表达情况,筛选出Nar的最佳抗炎浓度。采用RNA-seq,以|log2FC|≥1且P≤0.05为标准筛选出显著差异基因(DEGs)。采用火山图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String数据库及Cytoscape的MCODE模块筛选核心基因。ELISA、qRT-PCR和蛋白印迹实验(Western blot)检测对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适宜浓度的Nar可减轻LPS刺激下hPDLSCs的炎症因子表达,促进其增殖,20μmol/LNar抗炎效果最佳。RNA-seq提示炎症相关信号通路显著富集。Nar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产生抗炎作用,Nar与NF-κB抑制剂BAY11-7802效果相似。结论Nar可以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发挥抗炎作用。Nar可能是辅助治疗牙周炎的一种潜在的药效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柚皮素 人牙周膜干细胞 抗炎作用 核因子ΚB 转录组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腭侧边缘不同延伸长度在拔牙病例中力学特点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江婷 陈梅 +3 位作者 张瑞晶 刘林毅 佘芮 温秀杰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60-966,共7页
目的:通过三维有限元分析探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不同腭侧边缘延伸长度在拔牙病例中内收前牙时的牙列移动特点。方法:构建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三维有限元模型,依据不同第二前磨牙区腭侧边缘延伸长度分为4组工况:龈上1 mm、齐龈、延长1 mm及延... 目的:通过三维有限元分析探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不同腭侧边缘延伸长度在拔牙病例中内收前牙时的牙列移动特点。方法:构建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三维有限元模型,依据不同第二前磨牙区腭侧边缘延伸长度分为4组工况:龈上1 mm、齐龈、延长1 mm及延长2 mm,分析4组工况下牙齿移动特点及牙周膜应力。结果:所有工况中,均表现为切牙舌倾伸长、尖牙远中倾斜及后牙近中倾斜。随腭侧边缘长度的增加,中切牙矢状向倾斜程度在工况4时最小,侧切牙在工况2时最小;尖牙远中位移量依次增加,舌倾位移量依次减小,伸长位移量在工况1~3时增加,工况4时减小;第二前磨牙近中及压低位移量在工况1~3时少量增加,工况4时减小;第一磨牙近中压低位移量依次增加。牙周膜等效应力表现为尖牙根尖区应力峰值最大。结论: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在拔牙病例内收上前牙时会出现过山车现象,边缘长度增加有利于切牙整体移动,但尖牙远中倾斜趋势增加,当膜片延长超过1 mm时可防止尖牙舌倾伸长及第二前磨牙近中倾斜,同时对第一磨牙支抗要求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有限元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 拔牙矫治 正畸间隙闭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ge-D1对敲除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矿化调控作用
13
作者 陆明洁 袁洪燕 +5 位作者 徐丹 彭雪莲 邹续强 谢波 毛靖雯 温秀杰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069-2080,共12页
目的探讨黑色素瘤相关抗原D1(melanoma associated antigen D1,Mage-D1)对小鼠股骨骨量和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BMSCs)矿化能力的影响及潜在分子机制。方法以雌性Mage-D1基因敲除杂合子小鼠和雄性野生... 目的探讨黑色素瘤相关抗原D1(melanoma associated antigen D1,Mage-D1)对小鼠股骨骨量和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BMSCs)矿化能力的影响及潜在分子机制。方法以雌性Mage-D1基因敲除杂合子小鼠和雄性野生型(wide type,WT)小鼠作为亲本小鼠,繁育Mage-D1基因敲除纯合子(Mage-D1 knock out,Mage-D1 KO)小鼠。PCR和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雄性Mage-D1基因敲除纯合子小鼠和同窝雄性野生型小鼠,micro-CT扫描用于分析小鼠股骨骨量,ELISA和化学法用于检测小鼠血清钙离子、磷离子、降钙素和甲状旁腺素水平。原代培养BMSCs并进行流式细胞术鉴定,免疫荧光染色观察Mage-D1在BMSCs中的表达。构建Mage-D1沉默慢病毒感染BMSCs,分为阴性对照组(sh-NC)和沉默组(sh-Mage-D1);细胞划痕实验检测BMSCs的迁移能力,流式细胞术和CCK-8检测BMSCs周期变化和增殖能力;矿化诱导后行碱性磷酸酶染色、茜素红染色;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ALP、Runx2、Col1表达水平;RT-qPCR检测矿化相关基因p75NTR及MSX1以探讨潜在机制。结果与野生型小鼠相比,Mage-D1敲除纯合子小鼠股骨皮质骨厚度减小、皮质骨矿物含量降低、松质骨骨矿物含量降低、骨小梁数减少、松质骨骨表面密度降低、骨小梁分离度增大(P<0.05);敲除Mage-D1后,小鼠血钙、血磷、降钙素和甲状旁腺素水平无明显变化。Mage-D1表达于整个BMSCs内,在细胞核及胞核周围区域高表达。与sh-NC相比,sh-Mage-D1组细胞增殖能力降低(P<0.01),细胞迁移能力增强(P<0.01);矿化诱导后,sh-Mage-D1组ALP、Runx2、Col1基因(P<0.05)和蛋白(P<0.01)表达下降,碱性磷酸酶染色和茜素红染色更浅;sh-Mage-D1组细胞中p75NTR、Msx1表达水平比sh-NC组低。结论Mage-D1基因敲除可明显降低小鼠股骨骨量。Mage-D1可促进BMSCs增殖、抑制其迁移,正向调控其体外矿化,p75NTR-Dlx1/Msx1信号轴可能参与Mage-D1对骨代谢活动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e-D1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基因敲除 矿化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颊间隙美学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4
作者 谢乙加 邹训明 +2 位作者 徐晓梅 林富伟 赵青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1期106-111,共6页
近年来,国内外有许多关于微笑美学的研究,从侧貌美学到正面美学,从静态美学到动态美学。颊间隙,作为微笑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微笑美学的影响也逐渐被正畸医生甚至普通大众意识到。口腔正畸医生要在充分了解颊间隙审美相关知识的基础... 近年来,国内外有许多关于微笑美学的研究,从侧貌美学到正面美学,从静态美学到动态美学。颊间隙,作为微笑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微笑美学的影响也逐渐被正畸医生甚至普通大众意识到。口腔正畸医生要在充分了解颊间隙审美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掌握通过正畸矫治方法改变颊旁间隙大小的方法,才能在临床方案设计和矫治实施的过程中为更多患者带来更美的微笑。因此,本文从颊间隙的定义及研究、颊间隙的大小及美学呈现影响因素等方面作一综述,以期对正畸临床美学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颊间隙 美学 微笑美学 动态美学 正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期性张应力作用下Hippo-YAP信号通路调控人牙周膜细胞自噬 被引量:5
15
作者 晚晓芳 何海燕 +3 位作者 吕佳岭 伍宇婕 钟冠男 徐晓梅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60-268,共9页
目的探究周期性张应力(CTS)作用下人牙周膜细胞(hPDLCs)自噬激活的分子机制。方法分离培养正常牙周组织的hPDLCs,利用Forcel四点弯曲细胞加力仪对hPDLCs加载张应力模拟正畸牙移动过程中正畸力诱导的张力侧hPDLCs自噬,利用XMU-MP-1抑制Hi... 目的探究周期性张应力(CTS)作用下人牙周膜细胞(hPDLCs)自噬激活的分子机制。方法分离培养正常牙周组织的hPDLCs,利用Forcel四点弯曲细胞加力仪对hPDLCs加载张应力模拟正畸牙移动过程中正畸力诱导的张力侧hPDLCs自噬,利用XMU-MP-1抑制Hippo信号通路探究Hippo-YAP信号通路在张应力激活hPDLCs自噬中的作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hPDLCs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LC3、p62)的表达;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hPDLCs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Ⅱ/LC3-Ⅰ、p62)及Hippo-YAP通路相关蛋白(active-YAP、p-YAP)的表达;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定位hPDLCs自噬相关蛋白(LC3-Ⅱ、p62)及Hippo-YAP通路相关蛋白(active-YAP)。结果CTS激活hPDLCs的自噬,自噬相关因子表达随加力时间的延长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30 min自噬开始,3 h达到高峰,随后出现下调(P<0.05);CTS促进active-YAP蛋白表达增加,p-YAP蛋白表达降低(P<0.05)。XMU-MP-1抑制Hippo-YAP信号通路后(P<0.05),促进active-YAP蛋白进入细胞核,自噬表达增强(P<0.05)。结论Hippo-YAP信号通路参与CTS作用下hPDLCs自噬激活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Hippo-YAP信号通路 张应力 人牙周膜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大小的矩形附件对隐形矫治远移尖牙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何林 吴稀 +3 位作者 何淞 赵金富 吴定丹 黄跃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3-146,共4页
通过CT扫描左上尖牙三维重建后,建立隐形矫治器-附件-尖牙-牙周膜-牙槽骨的三维实体模型;设置3组不同大小的矩形附件,水平或者垂直放置于尖牙临床牙冠中心,共6组工况。进行网格划分,设置相关参数,边界限定,力量加载,模型运算后收集所得... 通过CT扫描左上尖牙三维重建后,建立隐形矫治器-附件-尖牙-牙周膜-牙槽骨的三维实体模型;设置3组不同大小的矩形附件,水平或者垂直放置于尖牙临床牙冠中心,共6组工况。进行网格划分,设置相关参数,边界限定,力量加载,模型运算后收集所得数据,对各组实验所得结果进行分析讨论。以研究隐形矫治器不同大小的矩形附件对尖牙远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托槽隐形矫治 矩形附件 远移尖牙 三维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微环境下非经典Wnt/Ca^(2+)信号通路调控人牙周膜干细胞成骨分化的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吴晓玲 郑茜 +4 位作者 吕佳岭 赵娴 徐洁 余京泓 徐晓梅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3-37,共5页
目的:探讨雌激素作用下非经典Wnt/Ca^(2+)信号通路对人牙周膜干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 hPDLSCs)成骨分化的调控。方法:将第3代hPDLSCs分为空白组、对照组、雌激素组、抑制剂组,成骨诱导7d检测ALP活性,Real-time PC... 目的:探讨雌激素作用下非经典Wnt/Ca^(2+)信号通路对人牙周膜干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 hPDLSCs)成骨分化的调控。方法:将第3代hPDLSCs分为空白组、对照组、雌激素组、抑制剂组,成骨诱导7d检测ALP活性,Real-time PCR检测各组Wnt信号通路基因及成骨基因表达水平。结果:ALP检测结果示对照组较空白组ALP活性增加(P<0.05),雌激素组和抑制剂组较对照组ALP活性增加(P<0.05),但雌激素组和抑制剂组ALP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eal-time PCR检测结果显示对照组较空白组Wnt信号通路基因β-catenin、CaMKⅡ、NLK及成骨基因RUNX2、OCN表达增加(P<0.05),雌激素组和抑制剂组较对照组Wnt信号通路基因β-catenin、CaMKⅡ、NLK及成骨基因RUNX2、OCN表达增加(P<0.05);抑制剂组较雌激素组β-catenin表达下降(P<0.05),而CaMKⅡ、NLK表达增加(P<0.05),但两组成骨基因RUNX2、OCN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雌激素可能通过增强非经典Wnt/Ca^(2+)信号通路的活化促进hPDLSCs的成骨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DLSCs 雌激素 非经典Wnt/Ca^2+信号通路 成骨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舌侧托槽垂直向控制性能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吴稀 韦代伦 +2 位作者 周容 白蕊 黄跃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12-315,共4页
通过三维有限元方法研究Incognito^(TM)、Kurz^(7th)两种不同槽沟方向的舌侧托槽垂直向控制的力矩值,绘制相应图形来探讨这两者力学性能差异。两者时间-荷载关系图均呈线性关系,斜率Kurz^(7th)>Incognito^(TM);同弓丝材质时,两种托... 通过三维有限元方法研究Incognito^(TM)、Kurz^(7th)两种不同槽沟方向的舌侧托槽垂直向控制的力矩值,绘制相应图形来探讨这两者力学性能差异。两者时间-荷载关系图均呈线性关系,斜率Kurz^(7th)>Incognito^(TM);同弓丝材质时,两种托槽力值随尺寸的增大而增大;材质不同时,槽沟中心最大荷载不锈方丝(澳丝)>β-钛丝>镍钛丝;装配同弓丝的Kurz^(7th)模型最大力矩值约为Incognito^(TM)模型的1.5~1.9倍。两种托槽受弓丝因素影响的规律相同:弓丝的尺寸及弹性模量越大,力矩越大;槽沟方向对舌侧托槽的压入性能表达有影响,但小于弓丝因素的影响;在垂直向控制性能上,Kurz^(7th)托槽优于Incognito^(TM)托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槽沟方向 舌侧托槽 垂直向控制 三维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饥饿条件下活性氧通过PINK1/Parkin通路调控人牙周膜细胞的线粒体自噬 被引量:4
19
作者 范智博 金珂 +2 位作者 李胜鸿 徐洁 徐晓梅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45-653,共9页
目的探究人牙周膜细胞(hPDLC)在饥饿条件下活性氧(ROS)与PINK1/Parkin通路介导hPDLC线粒体自噬的具体机制。方法分离培养正常牙周组织的hPDLSC,利用Earle’s平衡盐溶液(EBSS)模拟饥饿环境诱导hPDLC线粒体自噬,利用N-乙酰-L-半胱氨酸(NAC... 目的探究人牙周膜细胞(hPDLC)在饥饿条件下活性氧(ROS)与PINK1/Parkin通路介导hPDLC线粒体自噬的具体机制。方法分离培养正常牙周组织的hPDLSC,利用Earle’s平衡盐溶液(EBSS)模拟饥饿环境诱导hPDLC线粒体自噬,利用N-乙酰-L-半胱氨酸(NAC)抑制ROS生成以探讨ROS在hPDLC线粒体自噬的作用,利用环孢素A(CsA)抑制PINK1/Parkin通路以研究ROS与PINK1/Parkin通路在饥饿条件下激活hPDLC中的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及JC-1线粒体膜电位检测试剂盒,检测线粒体膜电位;采用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自噬体的生成及线粒体形态变化;采用线粒体红色荧光探针定位线粒体,溶酶体绿色荧光探针定位溶酶体;采用DCFH-DA ROS荧光探针检测ROS生成强度;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细胞中线粒体自噬基因(Tomm20、Timm23)及PINK1/Parkin通路的表达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线粒体自噬蛋白(Tomm20、Timm23)及PINK1/Parkin通路蛋白表达水平。结果EBSS饥饿作用30 min后,诱导激活hPDLC线粒体自噬的作用最强,ROS表达增加,且线粒体自噬相关基因(Tomm20、Timm23)下调(P<0.001),PINK1/Parkin通路表达上调(P<0.001)。NAC抑制ROS的产生后,自噬被抑制,同时Tomm20、Timm23表达上调(P<0.001,P<0.05),PINK1/Parkin通路表达下调(P<0.001,P<0.05)。而当CsA抑制PINK1/Parkin通路表达时(P<0.05,P<0.05),自噬被逆转,同时Tomm20、Timm23表达上调(P<0.001,P<0.01)。结论ROS在饥饿条件下主要通过PINK1/Parkin通路增强hPDLC线粒体自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rle’s平衡盐溶液 活性氧 线粒体自噬 人牙周膜细胞 PINK1/Parkin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p-Edge Plus双丝技术扭转力学性能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吴定丹 杨钦佩 +2 位作者 周容 白蕊 黄跃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12-316,共5页
运用有限元法探究Tip-Edge Plus托槽应用双丝技术时的扭转力学性能。建立Tip-Edge Plus托槽及不同尺寸材质弓丝的有限元模型,按实验分组分别进行力学加载,收集各组实验数据。实验显示:(1)当弓丝材质相同时,双丝组扭转力矩值均大于单丝组... 运用有限元法探究Tip-Edge Plus托槽应用双丝技术时的扭转力学性能。建立Tip-Edge Plus托槽及不同尺寸材质弓丝的有限元模型,按实验分组分别进行力学加载,收集各组实验数据。实验显示:(1)当弓丝材质相同时,双丝组扭转力矩值均大于单丝组;(2)当弓丝材质不同时,扭转力矩值0. 014镍钛弓丝(Ni Ti)+0. 016 Ni Ti> 0. 020澳大利亚弓丝(Aus)> 0. 018 Aus> 0. 014 Ni Ti+0. 014 Ni Ti> 0. 012 Ni Ti+0. 016 Ni Ti> 0. 016 Aus> 0. 012 Ni Ti+0. 014 Ni Ti> 0. 014Aus。扭转力矩值与扭转角度、弓丝尺寸成正相关,双丝较单丝趋势明显,辅弓丝尺寸的影响较主弓丝大;临床上可根据牙齿的扭转情况选用适合的双丝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P-EDGE Plus托槽 双丝技术 扭转 三维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