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床前类风湿关节炎人群肠道菌群对造血和免疫系统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胡丹 罗玉斌 +1 位作者 赵毅 刘毅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77-981,986,共6页
目的:探讨临床前类风湿关节炎人群(抗CCP抗体阳性健康人群)肠道菌群对小鼠肠道屏障、黏膜免疫及造血和免疫系统影响。方法:提取抗CCP抗体阳性健康人群(Pre-RA)、RA和抗CCP抗体阴性健康人群的粪便菌液,分别用以上三组人群的菌液灌胃小鼠... 目的:探讨临床前类风湿关节炎人群(抗CCP抗体阳性健康人群)肠道菌群对小鼠肠道屏障、黏膜免疫及造血和免疫系统影响。方法:提取抗CCP抗体阳性健康人群(Pre-RA)、RA和抗CCP抗体阴性健康人群的粪便菌液,分别用以上三组人群的菌液灌胃小鼠,通过FITC-conjugated dextran在血清中的荧光强度检测肠道通透性,HE染色观察小鼠小肠中炎症浸润及通透性改变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骨髓造血干细胞、前体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在骨髓及外周血中的比例;小鼠脾脏、骨髓、派氏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的B淋巴细胞表达情况;检测肠内容物中SIgA包裹细菌的比例。结果:①与移植健康人群菌液组比较,移植Pre-RA和RA人群菌液能显著增加小鼠肠道通透性。②移植Pre-RA和RA人群菌液可导致小鼠小肠结构发生变化,小肠发育不良,绒毛粗短稀疏。③与移植健康人群菌液组比较,移植Pre-RA和RA人群菌液组小鼠肠内容物中SIgA包裹细菌阳性表达明显增加。④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移植Pre-RA和RA人群菌液组小鼠髓系祖细胞(CMP)和小鼠骨髓中粒单核细胞系祖细胞(GMP)在骨髓中的比例均增加,移植RA人群菌液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移植RA人群菌液组小鼠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增加。⑤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移植Pre-RA和RA人群菌液组小鼠脾脏中B淋巴细胞表达明显增加,Pre-RA和RA组小鼠派氏淋巴结部位B淋巴细胞表达增加。结论:肠道菌群紊乱可出现于RA临床症状之前,且Pre-RA人群的肠道菌群可通过破坏小鼠肠道黏膜屏障,引起肠道通透性增加,菌群穿透黏膜移位,造成机体局部肠黏膜免疫反应以及全身免疫系统失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抗CCP抗体阳性 类风湿关节炎 Pre-RA 菌群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芒硝外敷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伴腓肠肌肿胀的临床疗效及护理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高晓梅 叶杨 杨南萍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4期4326-4330,共5页
目的探讨芒硝外敷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RA)伴腓肠肌肿胀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护理工作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2014—2016年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确诊且接受住院治疗的活动性RA伴腓肠肌肿胀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 目的探讨芒硝外敷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RA)伴腓肠肌肿胀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护理工作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2014—2016年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确诊且接受住院治疗的活动性RA伴腓肠肌肿胀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 3组,每组20例。A组患者采用芒硝外敷治疗,B组患者采用硫酸镁外敷治疗,C组患者采用患肢膝关节注射曲安奈德治疗。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0 d的患肢膝关节、腓肠肌中段、踝关节周径以及治疗后的B超检查结果、患者满意度。结果 3组患者性别、发病年龄、疾病活动性评分(DAS2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病程长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3组患者患肢膝关节、腓肠肌中段、踝关节周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患肢踝关节周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患肢膝关节、腓肠肌中段周径小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患者患肢膝关节、腓肠肌中段周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组患者B超检查结果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患者B超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组患者满意度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芒硝外敷治疗活动性RA伴腓肠肌肿胀的疗效尚不明确,且患者满意度不高,在护理工作中应注意与患者的沟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芒硝 中药外敷 治疗结果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TLR4对类风湿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鲍晓 何成松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7-190,共4页
目的:探讨RNA干扰沉默TLR4对类风湿关节炎(RA)滑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RA滑膜成纤维细胞MH7A分为对照组(未转染)、NC-siRNA组(转染阴性对照siRNA)和TLR4-siRNA组(转染TLR4-siRNA)。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 目的:探讨RNA干扰沉默TLR4对类风湿关节炎(RA)滑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RA滑膜成纤维细胞MH7A分为对照组(未转染)、NC-siRNA组(转染阴性对照siRNA)和TLR4-siRNA组(转染TLR4-siRNA)。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3组细胞中TLR4、PCNA、MMP-9和VEGF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TLR4 mRNA的表达,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结果:与对照组和NC-siRNA组比较,TLR4-siRNA组细胞中TLR4、PCNA、MMP-9、VEGF蛋白和TLR4 mRNA的表达均降低(P <0. 05),细胞增殖活性、克隆形成能力和侵袭能力减弱(P <0. 05)。结论:沉默TLR4可通过下调PCNA、MMP-9和VEGF表达抑制RA滑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滑膜成纤维细胞 TLR4 增殖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与不伴肾炎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春秋 陈洁 +1 位作者 柳红 陶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336-1339,共4页
目的通过血管超声探讨伴与不伴肾炎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方法 SLE患者80例,其中伴肾炎患者40例,超声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和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FMD)。将患者按照病程(≥2年和<2年)、SLEDAI评分(≥18分... 目的通过血管超声探讨伴与不伴肾炎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方法 SLE患者80例,其中伴肾炎患者40例,超声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和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FMD)。将患者按照病程(≥2年和<2年)、SLEDAI评分(≥18分和<18分)、年龄(≥25岁和<25岁)分别分组,比较各组CIMT和FMD差异。结果在所有SLE患者中,CIMT与患者年龄呈正相关(P <0.05),FMD与患者年龄和SLEDAI评分呈负相关(P <0.05),CIMT和FMD在年龄≥25岁的SLE患者中较年龄<25岁的患者更为异常(P <0.05),而SLEDAI评分≥18的患者的FMD低于SLEDAI评分<18的患者(P <0.05)。CIMT在伴与不伴肾炎的SLE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FMD在伴有肾炎的SLE患者中低于不伴有肾炎的SLE患者(P <0.05)。在伴有肾炎的SLE患者中,CIMT在年龄≥25岁的SLE患者中高于年龄<25岁的患者(P <0.05),FMD在病程≥2年的患者中低于较病程<2年的患者(P <0.05)。结论合并肾炎的SLE患者发生动脉硬化导致早期器官损伤的危险性较不伴肾炎的SLE患者有更高的危险。早期积极治疗可能防治内皮功能障碍。FMD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可重复的、有效评估血管内皮功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狼疮肾炎 血管内皮功能 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 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柚皮素通过调控AMPK/Nrf2/HO-1信号通路减轻糖尿病小鼠心肌损伤 被引量:32
5
作者 李燕 冯健 +3 位作者 谢发江 邓莉 李亚菲 游丽萍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8-46,共9页
目的:探讨柚皮素(naringenin,NAR)对糖尿病小鼠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对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E2-related factor 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 目的:探讨柚皮素(naringenin,NAR)对糖尿病小鼠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对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E2-related factor 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 1,HO-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5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组)和模型组。模型组采用连续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的方法建立1型糖尿病小鼠模型,成模后将其分为糖尿病组(D组)、低剂量NAR干预组(D+L-NAR组)、中等剂量NAR干预组(D+M-NAR组)和高剂量NAR干预组(D+H-NAR组),对干预组小鼠分别给予低、中、高剂量NAR灌胃,N组和D组给予与D+M-NAR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6周后处死小鼠,观察NAR对小鼠体重及血糖的影响;HE和Masson染色观察心脏形态学改变,测量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ollagen volume fraction,CVF);免疫组化观察心脏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IL-10的蛋白水平;TUNEL染色检测心肌组织凋亡情况;荧光探针DHE测定心肌细胞中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的生成;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试剂盒测定心肌细胞中SOD活性及MDA的含量;Western blot测定心脏组织p-AMPKα、AMPKα、Nrf2、HO-1、NAD(P)H:醌氧化还原酶1[NAD(P)H:quinone oxidoreductase 1, NQO1]和cleaved caspase-3的蛋白水平。结果:与N组相比,D组成模后血糖明显升高,体重明显下降;与D组相比较,NAR干预组的血糖有所下降,体重有所增高。与N组相比,D组CVF明显增大,凋亡率明显增加,IL-6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水平升高,IL-10、p-AMPKα、Nrf2、HO-1和NQO1蛋白水平降低,ROS生成率和MDA含量升高,SOD活性降低(P<0.05);与D组相比较,NAR干预组CVF明显降低,IL-6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水平降低,IL-10、p-AMPKα、Nrf2、HO-1和NQO1蛋白水平升高(P<0.05);与D组比较,D+L-NAR组ROS成率、MDA含量及SOD活性的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D+M-NAR组及D+H-NAR组的ROS生成率降低、MDA含量降低,SOD活性升高。结论:NAR能减轻糖尿病小鼠心肌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激活AMPK/Nrf2/HO-1信号通路,增强抗氧化反应,减轻心肌纤维化、凋亡及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心肌损伤 氧化应激 细胞凋亡 AMPK/Nrf2/HO-1信号通路 柚皮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齐墩果酸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的成纤维细胞样滑膜细胞炎症因子表达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邓莉 冯健 何成松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138-1142,共5页
探讨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OA)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成纤维细胞样滑膜细胞的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首先复苏培养人成纤维细胞样滑膜细胞(FLS),通过RT-PCR检测细胞IL-6及IL-1βmRNA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p38M... 探讨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OA)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成纤维细胞样滑膜细胞的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首先复苏培养人成纤维细胞样滑膜细胞(FLS),通过RT-PCR检测细胞IL-6及IL-1βmRNA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p38MAPK及NF-κB蛋白表达变化,通过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IL-6及IL-1β浓度。与对照组比较,TNF-α明显诱导FLS细胞IL-6及IL-1βmRNA的表达及上清液中IL-6及IL-1β的分泌(P<0.05),同时磷酸化p38蛋白和核NF-κB明显增加(P<0.05),且p38MAPK阻断剂SB203580能抑制TNF-α诱导的核NF-κB增加。OA呈浓度依赖性抑制TNF-α诱导的FLS细胞p38蛋白磷酸化和核NF-κB增加(P<0.05)。且OA、p38MAPK通路抑制剂SB203580或NF-κB阻断剂BAY 11-7082均能抑制TNF-α诱导的IL-6及IL-1β分泌增加(P<0.05)。综上所述,OA能抑制TNF-α诱导的FLS细胞炎症因子IL-6及IL-1β的产生,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38MAPK/NF-κB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墩果酸 滑膜细胞 炎症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Α P38MAPK 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LncRNA MIR155HG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0
7
作者 唐敏 张玉高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13-216,共4页
目的探讨LncRNA MIR155HG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临床诊治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反转录PCR法(RT-PCR)检测80例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来我院门诊和住院就诊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及40例同期来我院健康体检的对照者的血清LncRNA MIR155HG... 目的探讨LncRNA MIR155HG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临床诊治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反转录PCR法(RT-PCR)检测80例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来我院门诊和住院就诊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及40例同期来我院健康体检的对照者的血清LncRNA MIR155HG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组患者血清LncRNA MIR155HG的表达水平显著增高,SLE活动期患者组高于SLE稳定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LncRNA MIR155HG的表达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SLEDAI)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SLE合并狼疮肾炎患者血清LncRNA MIR155HG的表达明显高于无肾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清LncRNAMIR155HG作为诊断SLE患者血清标志物的ROC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1.3%(阈值15%)和90.2%(阈值30%)。血清LncRNA MIR155HG作为诊断是否合并狼疮肾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15(95%CI:0.870~0.960;P <0.001),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2.5%(阈值20%)和90.8%(阈值30%)。结论血清LncRNA MIR155HG在SLE患者中高表达,与SLE患者的活动度相关,LncRNA MIR155HG有可能成为一个新的SLE疾病活动度评估及预后判断的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血清LncRNA MIR155HG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硬化症并发肺动脉高压与血尿酸水平的相关性 被引量:10
8
作者 岳露瑶 徐源 +1 位作者 于菁菁 何成松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2867-2871,共5页
目的:探讨血尿酸与系统性硬化症(SSc)继发肺动脉高压(PH)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住院部2013年8月至2016年3月62例SSc患者。收集患者相关资料,根据是否继发PH分为两组。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17软件完成。结果:与未继... 目的:探讨血尿酸与系统性硬化症(SSc)继发肺动脉高压(PH)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住院部2013年8月至2016年3月62例SSc患者。收集患者相关资料,根据是否继发PH分为两组。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17软件完成。结果:与未继发PH组相比,继发PH组血尿酸(P<0.01)、肺动脉收缩压(P<0.01)、心电图异常(P<0.01)和甲襞微循环异常(P<0.01)均高于前者,血白蛋白(P<0.05)低于前者;肺动脉收缩压与血尿酸值(r=0.26,P<0.01)及血白蛋白值(r=-0.28,P<0.05)相关;血尿酸在心电图异常组(P<0.01)和甲襞微循环异常组(P<0.01)均高于正常组。以血尿酸>374μmol/L作为预测SSc继发PH的界点,灵敏度为66.7%,特异度为84.0%。结论:血尿酸值可作为预测SSc继发PH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硬化症 尿酸 肺动脉高压 甲襞微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柚皮素通过下调RhoA/ROCK信号通路改善糖尿病肾病小鼠肾纤维化 被引量:8
9
作者 谢发江 冉茂霞 +3 位作者 冯健 李燕 李家富 邓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637-1643,1703,共8页
为探讨柚皮素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小鼠肾纤维化的影响及其机制。将32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柚皮素组、法舒地尔组。DN模型复制成功后分别予柚皮素及法舒地尔处理,正常组、模型组予生理盐水对照,连续1... 为探讨柚皮素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小鼠肾纤维化的影响及其机制。将32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柚皮素组、法舒地尔组。DN模型复制成功后分别予柚皮素及法舒地尔处理,正常组、模型组予生理盐水对照,连续12周,处死小鼠,观察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24 h尿蛋白定量(24-hour urinary protein quantity,24 h Upro)、血糖、体重的变化;HE及Masson染色观察肾脏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观察肾脏RhoA、ROCK1、ROCK2、I型胶原蛋白(type-I collagen,Col1)、III型胶原蛋白(type-III collagen,Col3)的水平;Western blot测定肾脏RhoA、ROCK1、ROCK2、p-MYPT1、层粘连蛋白(laminin,LN)、纤连蛋白(fibronectin,FN)的水平。结果显示肾脏形态学观察可见正常组间质少许胶原纤维,模型组间质大量胶原纤维,处理组间质少量胶原纤维。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24 h Upro、Scr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处理组24 h Upro、Scr降低(P<0.05),血糖、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RhoA、ROCK1、ROCK2、Col1、Col3、p-MYPT1 Thr853、LN、FN的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处理组RhoA、ROCK1、ROCK2、Col1、Col3、p-MYPT1 Thr853、LN、FN的水平降低(P<0.05)。与柚皮素组相比,法舒地尔组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P>0.05)。柚皮素具有改善DN小鼠肾纤维化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RhoA/ROCK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肾纤维化 柚皮素 RhoA/ROCK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SP1在胶质母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肿瘤耐药和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郭张超 陶蓓 +2 位作者 夏祥国 陈礼刚 钟传洪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233-1237,共5页
目的探究LASP1蛋白(LIM and SH3 protein 1)在胶质母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耐药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LASP1在140例胶质母细胞瘤组织和15例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及与患者临床和预后... 目的探究LASP1蛋白(LIM and SH3 protein 1)在胶质母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耐药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LASP1在140例胶质母细胞瘤组织和15例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及与患者临床和预后的关系。结果与正常脑组织相比,LASP1在胶质母细胞瘤组织中表达明显升高(P <0.01),并且与肿瘤Ki67的表达、肿瘤大小、囊性改变相关(均P <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LASP1高表达患者中位生存时间、无复发中位生存时间较低表达患者均明显缩短(均P <0.01);替莫唑胺化疗在高表达患者中无明显生存获益(P> 0.05)。单因素及Cox多因素分析提示,LASP1的表达及替莫唑胺化疗是胶质母细胞瘤独立危险因素(均P <0.05)。结论 LASP1在胶质母细胞瘤中高表达,与患者预后及替莫唑胺敏感性相关,其可能是胶质母细胞瘤潜在的治疗靶点和预后评估的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M和SH3蛋白1 胶质母细胞瘤 替莫唑胺 生存分析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克对骨质疏松症患者成骨功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洁 周锡平 +1 位作者 何成松 何跃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78-682,共5页
目的观察云克对骨质疏松症患者成骨功能的影响。方法取骨质疏松症患者骨组织,酶消化法培养成骨细胞,给予不同浓度云克予以干预,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功能、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对硝基苯磷酸盐法检测碱性磷酸酶(ALP)活性、茜素红染... 目的观察云克对骨质疏松症患者成骨功能的影响。方法取骨质疏松症患者骨组织,酶消化法培养成骨细胞,给予不同浓度云克予以干预,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功能、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对硝基苯磷酸盐法检测碱性磷酸酶(ALP)活性、茜素红染色计数矿化结节的变化、Real-time RT-PCR检测骨钙素和骨形成蛋白(BMP)-2基因的表达。结果在10-9 mol/L~10-5 mol/L浓度条件下云克对成骨细胞均有促进增殖的作用(P<0.05);在10-8 mol/L浓度云克作用下,成骨细胞S期细胞均明显增多(P<0.05),G0/G1期细胞明显减少(P<0.05),细胞增殖指数(PI)明显增高(P<0.05);在10-9 mol/L~10-5 mol/L组浓度条件下云克对成骨细胞ALP活性均有促进作用(P<0.05);在10-8mol/L浓度云克作用下,成骨细胞形成矿化结节数量增多(P<0.05),BMP-2 mRNA表达明显增高(P<0.05),骨钙素mRNA表达稍有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一定浓度条件下云克具有促进骨质疏松症患者成骨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克 骨质疏松 成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多配体蛋白聚糖-1浓度变化对系统性硬皮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的评价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祖成 熊霞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2-74,共3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硬皮病(SSc)患者外周血多配体蛋白聚糖(Syn)-1与SSc肺动脉高压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40例患者组和3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Syn-1浓度,分析其与SSc患者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和右心室收缩压(RVSP)的关... 目的:探讨系统性硬皮病(SSc)患者外周血多配体蛋白聚糖(Syn)-1与SSc肺动脉高压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40例患者组和3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Syn-1浓度,分析其与SSc患者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和右心室收缩压(RVSP)的关系。结果:患者组血清Syn-1浓度[(72.27±9.20)μg/L]较正常对照组[(49.73±8.75)μg/L]明显升高(P<0.01)。RVSP升高患者血清Syn-1浓度[(85.92±7.48)μg/L]高于RVSP正常患者[(68.21±4.60)μg/L](P<0.01)。Syn-1升高患者RVSP升高发生率[50.00%(6/12)]及DLCO降低发生率[41.67%(5/12)]分别高于Syn-1正常患者[均为10.71%(3/28)](P均<0.05)。SSc患者血清Syn-1浓度与其RVSP呈正相关(r=0.81,P<0.01);与DLCO呈负相关(r=-0.581,P<0.01)。结论:Syn-1可能参与SSc疾病的发生及发展,血清Syn-1水平的增高对评估SSc相关性肺动脉高压的病情活动有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皮病 系统性 肺动脉高压 多配体蛋白聚糖-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